六一兒童節來臨,不少家長會帶著寶貝到公園、遊樂園等場所遊玩。買門票時,大部分景區會以身高作為兒童票優惠的標準,那麼身高過高的小朋友就享受不到兒童優惠價,這讓家長們很犯愁。
日前,河南16家景區共同宣布將試行兒童票收費新標準,除了身高標準外,嘗試按年齡免兒童票。其中,鄭州市動物園決定從5月27日起試行1.2米以下或7周歲以下的兒童可免票入園,試行期一個月。試行新標準期間,家長只要能提供有效證件證明孩子的年齡,就可以享受到這些景區的兒童票新政策。
針對這一舉措,不少網友表示支持,還紛紛曬出自己家娃的身高,認為現如今小孩子都長得比較高,還用身高做標準確實有些不合理了。
對此,青少年研究專家表示,兒童票的相關規定屬於兒童福利政策,普惠性、公平性、全體性是基本要求。按照身高來界定兒童票,必然把那些身高高出標準的兒童排除在福利政策之外,形成事實上的政策歧視,導致政策效果有失公平。兒童票收取以年齡為依據,是遵循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要求,是促進兒童福利政策公平化的舉措,也順應公眾普遍期待。
兒童票標準引爭議
除了景區遊樂園等場所,公交、火車等交通工具所售賣的兒童票,有些也以身高作為判斷標準。而這一標準隨著時代的變化,許多兒童的身高早已經超過了以前所設定的兒童票身高標準線。此外,各個省市,各個景區其兒童票的標準也不盡相同。這些問題時常引起家長的不滿和無奈吐槽,讓原本開心的遊玩從窩心開始。
2016年從西安到陝西商洛遊玩的寇先生一家人在某景區購買門票時,當時正在讀小學身高1.4米的孩子因沒有學生證被要求購買全票。寇先生質疑,按照國家規定未成年人旅遊都是免票或者半票,為何該景區額外設置條件故意為難遊客?而景區表示,他們的政策是1.2米以下兒童免票,1.2-1.4米半票,身高超過1.4米的青少年,必須出示學生證才能享受半票優惠。
來源:華商網
又比如2016年,廣東東莞一名身高1.25米的6歲小學生和爸爸第一次乘坐東莞地鐵時,因進站未買票,出站時被安檢人員阻攔,要求按照出閘站線網最高票價全額補交6元票款。
事後,該小學生父母將東莞軌道交通公司告上法庭,認為根據鐵路、航空、客運的相關規定:隨同成人旅行身高1.2-1.5米的兒童,享受半價優惠。「東莞地鐵只有對於1.2米以下兒童給予免票和對東莞戶籍在校學生給予半價票的優惠,但將身高在1.2-1.5米之間卻未入學以及在外地上學的兒童排除在外。」徐先生認為,如果是按照兒童票標準進行補票處理,那也應該是半價。
「我兒子明年9月才上小學,但是他現在都快1.3米了。他明明還是兒童,卻沒能享受到兒童的待遇,現在去坐地鐵都已經要買全票了。」乘坐東莞地鐵的一名身高達1.9米的家長表示,「不能因為我兒子還沒入學,就享受不了兒童的待遇。」
在北京,北京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市內公共運輸系統的票價政策,實行的是身高在1.3米以下兒童可享受免票。身高在1.3米以上的中小學生,可通過學校統一辦理的學生證享受出行優惠。
今年4月,有媒體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6.7%的受訪家長認為以身高作為兒童票收取標準不合理,36.7%的受訪家長曾因孩子該不該免票與工作人員發生爭執。67.1%的受訪家長贊同兒童票收取以年齡為準。
為什麼兒童票要以身高作標準?
那麼為什麼我國一直以來都以身高作為兒童票的購票標準呢?
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張冬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解放初期,戶籍登記制度以及身份信息情況不好確定,所以比較方便的方式就是看身高多高,並按這個來區分和收費。
近幾年來,我國已經把免票和兒童票的身高上限上調了10釐米。據中國疾控中心截至2012年的數據顯示,我國6歲兒童平均身高均已達到或接近了1.2米,12歲兒童平均身高已超過了1.5米,14歲兒童的平均身高則已達到或接近了1.6米左右。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顯示,2016年6月,我國第五次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發布,7歲以下兒童的體格發育水平較10年前和40年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5-5.5歲年齡組為例,男童和女童身高分別為113.6cm和 112.5cm,較40年前,分別增長了8.0cm和8.2cm。
國外如何界定兒童票優惠標準?
兒童票的界定在很多國家沒有統一標準,但大多數國家都是把年齡作為標準。
在日本 ,兒童票是根據年齡界定的。一般情況下,不滿3歲或是幼兒園的小孩,是免費的;小學生為半票;從中學開始,基本上就跟大人的價格一樣了。但有些景點對中學生、高中生也可能有優惠。不過,在日本購買兒童票時並不需要出具相關證件,全憑自覺。
在澳大利亞 ,售賣兒童票也是看年齡,一般都是以16或者18歲作為標準,到底算不算兒童票,同樣要靠自覺。此外,澳大利亞還有一種家庭票,一名成年人帶一名兒童出行時,交通費用就能享受不小的優惠。
俄羅斯文化部規定 ,俄聯邦所屬所有博物館對任何國籍16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免費開放。但非聯邦所屬的景區、文化娛樂設施及公共運輸,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兒童票價標準,由各級管理機構制定相應的兒童優惠政策,象徵性收費或免費。城市交通系統也推出了十分廉價的兒童票,比如地鐵、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等,7歲以下免票,學生可憑學生證辦理優惠月票。
既然全靠家長自覺判斷是否能夠享受兒童票優惠,那麼如果有人想「鑽空子」呢?那樣可能會受到十分嚴厲的懲罰。
比如在美國一些州,公共運輸逃票行為甚至被界定為盜竊犯罪給予刑事處罰。在新加坡和法國,人們認為一般不會謊報年齡,因為家長知道如果違背誠信,一旦被查出,不僅將面臨高額罰款,對孩子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的部分景區場所也在嘗試按照年齡劃分。比如北京的故宮、天安門城樓、景山公園等景點,除了身高的限制,還增添了「6周歲(含6周歲)以下」憑有效證件也可實行免票的規定。今年1月,江蘇省物價局也進一步明確了對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者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的兒童憑有效身份證件免收門票的規定。
設立「兒童票」的初衷是為了讓兒童享受優惠,兒童票的界定也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有所變化,才能更公平地讓兒童享受到這一福利。期待對於兒童票的界定能夠有一個合理的指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