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覺醒後,將歸於何處?「自我」與「無我」又該如何理解?

2020-12-22 揮之不去的暉公子

知乎網友問:「人如果真正覺醒後是什麼?自我的消散?看很多典故說人的靈魂最終回歸為源頭、道、大聖靈,最終無我。那不是很恐怖?」

我正走在覺醒的路上,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追求過程。但,這位網友顯然對回歸源頭(道)和「無我」有誤解,因而心生恐懼。

事實上,很多修行人都很嚮往靈魂脫離輪迴,回歸源頭(大我、道、大聖靈、無極……)。

我們的靈魂本就是從源頭而來,投身於地球,是為了學習、體驗與創造。靈魂累生累世地在地球輪迴轉世,無法脫離,是因為有業力(未完成的功課)的束縛。

當業力平衡,該完成的功課都已經完成,願力大於業力時,才有可能脫離輪迴,最終回歸源頭。

源頭是純淨的、完美的、無垢的,那裡沒有一絲陰暗,只有光和愛。

脫離輪迴之苦,回歸光和大愛,不是很幸福的事情嗎?

就像正常來說,人的心情每天有高低起伏,每個人內心都有過往的傷痛、恐懼、害怕……如果你所有的傷痛、恐懼都已經清除,每天每時每刻都是快樂的、喜悅的、平和的……這樣難道不好嗎?

再來說說「無我」。

當靈魂投身地球以後,我們都會忘記「我是誰」——這是地球輪迴轉世遊戲的規則。因此每一個人出生後都會在某一時刻追問自己「我是誰」,並走向尋找「我是誰」的道路。這大概就是指尋找「自我」。

但,當你深深地理解了「我是誰」以後,「自我」就不再重要了。

今生的「自我」不過是靈魂在投身地球之前給自己寫好的「人設」,今生的命運也是靈魂在投身地球之前寫好的劇本。目的是為了靈魂的體驗和成長。

今生的角色只是靈魂體驗的眾多角色中的一個。我不是她,沒必要沉浸其中,更不需要跟著今生的這個角色走。

「無我」是一種很高的境界:我是你,你是他,他是我,我是萬物,萬物是我,我無處不在。這是一種萬眾一體的狀態,這裡不是指「萬眾一心」,而是「萬眾一體」。

這是「神」的境界。這意味著,你的悲痛就是我的悲痛,亦是他的悲痛;我的快樂就是你的快樂,亦是他的快樂。我們本為一體,因為我們都從源頭而來。

很遺憾,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帶著靈魂累生累世的業力,今生的功課,父母雙方的家族印記……我們的行囊上有太多東西,想要「無我」是不容易做到的。

正常來說,普通人這輩子都不需要「擔心」「無我」了。都還沒跑出轉世輪迴圈呢,想要「無我」,還早著吶。

作為一個凡人來說,「無我」的狀態就在與源頭連接的那一刻。那一刻就在「當下」,並且只在「當下」。

除了當下,一切皆是虛幻。無論是正念、冥想、禪修等等方法都是為了讓我們回到「當下」。

如何更快地完成功課,脫離輪迴?

當願力大於業力時,就會加速這一過程。

作為普通人,心懷慈悲,仁善積德,身體力行就是最好的方法。

無論儒、釋、道都在講這一件事。

作者簡介:暉公子 用文字療愈心靈,講述靈魂的故事,書寫靈魂的聲音。

相關焦點

  • 楊路:靈魂的覺醒,衝破「肉身自我」的束縛!
    我非常願意看到大家能夠從我的隻言片語中提出問題,願意看到我的晨語、感悟分享或者課程引起大家強烈的共鳴和興趣,願意看到大家探究雅致人生課程及阿卡西與覺醒的奧妙。只要大家想學想問,楊路老師就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世間一切的生命,都終有一死,在人世間的存在是有限的。於是,我們開始思考,人生究竟有沒有更高的具有恆久價值的意義,這種意義不會因為生命的結束而消失?答案是當然有!
  •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靈魂覺醒,讓人復歸靈魂的教育,古今大不同
    如果,一定要以一群人犯錯的代價來認識自我,改變命運。我想,我們可以開啟一種重新認識理想,靈魂和命運的方式。在這樣的一種方式裡,我們的孩子們和父母之間可以建立起正確溝通的橋梁,不再因為想回歸自我命運,而害怕與父母及親愛的人溝通所產生的一切情緒障礙與知障。我們可以簡簡單單地回歸自我,實現理想。
  • 《零界之痕》靈魂覺醒開啟方法教學 怎麼開啟靈魂覺醒
    導 讀 在零界之痕手遊中靈魂覺醒究竟該如何開啟呢?開啟方式條件內容又是什麼呢?不清楚的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驚天揭秘:使命大於生命的自我覺醒!
    將到哪裡去?這是整個人類無法迴避並苦苦思索了上千年的問題,為什麼許多人會不約而同地問這個問題?我想,這是生命意識自我覺醒的一種本能反應。其實,在探索宇宙真理的路上,也是我們一次次將世界觀打破重組的過程,是我們對人類生命的重新認知。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認識自己、了解生命,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人類終其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覺醒。
  • 驚天揭秘:宇宙人生真相…使命大於生命的自我覺醒
    第三個階段終極覺醒→即:大徹大悟,走向無我,並為萬有服務。也就是說:能夠在自我覺醒後,去幫助更多人覺醒。物我兩忘,還原真實本來。簡言之:真正的覺醒也就是→知道、信道、悟道、行道、得道。簡單說知道就是明白「道」,體悟「道德」的深層含義。就是讓我們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即:「道」是我們這個宇宙的本源,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最根本元素。道生萬物,同時也涵養萬物。當道存在於具體事物中的時候就表現為「德」。
  •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宗教故事反思下,自我成長與覺醒之路
    所以,本文將從作品主題,宗教故事和寓意運用三個方面深入解讀該作品,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的筆觸去探索自我成長與覺醒之路。其實作品是在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如何去尋找自我,覺醒自己的方法和路徑,只是藉助一個少年之口講出來罷了。人只有找到並覺醒自我才能成為真正的人,很多人終其一生,都還只不過維持著動物的狀態。在書中辛克萊和皮斯託留斯的對話中,我們能理解這一點。你難道會把所有走在街上的兩腿動物都稱之為人,僅僅是因為他們能夠直立行走或者生兒育女?
  • 如何理解"建立自我,追求無我"這句話?
    答|百度派 @lcrjc315107我們活在在這個社會中,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細細想想其實並不矛盾,只是我們沒有去理解其中的含義而已,就像"建立自我,追求無我"看似矛盾實則一點也不矛盾
  • 靈魂覺醒神諭卡1-9 選一張
    1.靈魂覺醒         祝賀你——你正在實現自己最大目標的道路上!         你最近對你為什麼來到這個星球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準備好以更大的方式分享你的天賦。你已經意識到你所面臨的障礙都是有原因的,並且給了你所需要的力量來展現你最高的自我。        宇宙已經準備好讓你上升來提升整個靈魂的振動,繼續聆聽你靈魂的低語。
  • 解析《父母的覺醒》:親子教育的關鍵,是父母懂得「自我覺醒」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父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失敗和迷茫;這解決的過程中也就意味著父母也在覺醒和進步,不斷的調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莎法麗.薩巴瑞凝結了多年的心血,為大洋彼岸的我們開啟了父母的覺醒之路。《父母的覺醒》中,作者告訴我們,父母學會了對待自己的生活,那麼孩子也就會模仿學著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34;這是看完《父母的覺醒》,應該得到的啟發。
  • 預告| 歸於川悅 歸於心
    當穿越山川河海,置身「歸於川悅」魅力空間藝術展裡,此刻的你,是歸人,還是過客?7月3日 無邊界藝術世界,窺探歸屬,窺探心境。無論是人居美學,亦或是極簡現代建築美學,均為大師之作,從建築到景觀到室內,我們試圖將生活與藝術對話,以及潛移默化。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與挑戰,與「歸於川悅」策展人殷晗霄不謀而合。我們當下就有了聯合發聲的意願,很幸運,我們相互之間的理念碰撞就像氣泡水一樣,靈動而又鮮活,我們一拍即合。
  • 12.20提升覺知能力的十八個自我覺醒、自我溝通的方法
    感同身受地去了解對方憤怒的情緒及無明的恐懼,用更大的慈悲與謙虛去面對對方的指責。 3 當我與別人斤斤計較而且絕不退讓時 先讓那個愛計較的自我抽離出來後,去看看兩方的行為?再看看如此的行為後果將會如何!一個結果是你[贏]了,得到比較多。
  • 《認知覺醒》:優秀的人,往往都會「飛」,別不信
    而優秀的人擁有主動元認知,懂得居安思危,會主動煽動翅膀,思考如何過得更好,讓自己不斷進步,邁向成功。所以想要變得優秀,就要將自己的元認知從被動變為主動,這也是一個覺醒的過程。那麼如何才能擁有高級的元認知呢?有四個方法:1、學習前人的智慧牛頓曾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歸於本心,當下即在彼岸,這就是「無我」的解脫境界
    「放下和空性」的道理,經常令人不解,甚至與自我觀念相衝突,因為人們總是想要擁有得更多。縱使明白「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仍然捨不得或放不下,只因害怕失去而一無所有。事實上,放下才能真正感到解脫、輕鬆與舒暢,這時才會了解心中的煩惱、垃圾,是多麼沉重的負擔。
  • 覺醒!
    覺醒什麼?覺醒你自己! 開悟什麼?開悟你自己! 悟我是誰?誰是我? 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到底有沒有一個所謂的「我」存在? 「我」的內涵真相是什麼?當你真正明白了! 「我」只是一個受自身造下的「因果業力」幻化的假相,是生死苦海中, 不斷生滅輪迴的生命載體的時候, 你的靈魂才能真正覺醒! 覺是覺知,醒是醒悟, 能讓你覺知醒悟的是那個 真心靈光(每個靈魂皆是被 「業力」包圍的靈光體)。
  • 覺醒,是你可以擁有的巨大宇宙能量(3)
    「自由」是道的法則之一,還自己一個自由,我的事情我做主。 抉擇行動、身心靈合一:就是融入光,融入道,融入全宇宙。做寧靜祥和,高頻共振的神聖光子!「身心靈合一」就是身體,大道,靈魂合一,也就是我們的身體,靈魂融入大道,與道合為一體。如何身心靈合一?
  • 孩子懂事是從感恩父母開始的,唯有靈魂覺醒,方才懂得學習的重要
    很多是從小在蜜罐裡長大的沒有經歷風雨,以至於長大後不會感恩父母,還有一些是經歷了風雨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更沒有對命運進行反省。2、孩子只覺醒了生命而沒有靈魂覺醒我們常說一個人的生命是有兩條的,一條是屬於身體的,一條是屬於靈魂的。身體自誕生那刻起就已經覺醒了,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的好逸惡勞都是由於身體本身而產生的。
  • 走出為人父母的迷亂,做覺醒的自我
    【美】沙法麗·薩巴瑞《父母的覺醒》1、精華內容:(1)超越自我成為一個覺醒的父母,我們首先要察覺和超越自已的自負感,使自己成為本真的自我。自負感是一種人為製造出來的自我感覺,這主要是基於他人的意見而形成的。
  • 《華爾街之狼》:從本我、自我、超我來探究人性墮落到覺醒的過程
    這部電影雖然講的是金融天才發家的故事,但是也在證明了金錢至上的社會,人們不一定擁有幸福,反而迎來的是無休止的放縱。根據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概念「本我、自我與超我」能了解到欲望是受到「本我」的控制,「自我」就是負責評價外部世界變化和真實評價自己,「超我」就是受到道德和良知的審視。
  • 佛學說無我,什麼是無我?
    這就是婆羅門教追求「梵我合一」的救贖信息:世界是腐朽的表象,靈魂歸於神聖的永恆,小我與神我本無不同。更請注意,「有我說」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首先作為一門學說,它可謂觀點明確,其內容遠遠不止於「有我在」———那樣不變成大白話了嗎?相反靈魂不僅在,而且單一、不變、主宰,才真正為「有我」!
  • 《西奧和不先生》:自我意識的覺醒——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故事的小主角是西奧,因此通過三個箭頭將脈絡展開即可。1)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先生」剛出現的時候給西奧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因為「不先生」總是不合時宜地替西奧拒絕,比如媽媽讓西奧吃早餐,「不先生」將早餐打翻了;在幼兒園西奧和小夥伴們玩,「不先生」在一旁搗亂,最後大家都不和西奧玩了,西奧覺得很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