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半人,半事,半稱心

2021-02-28 晨起讀詩






















































這首詞詞人移花接木,詩人諳熟前人的詩句風韻,考慮到句式長短、對偶聲韻,使這首詞詞情達意、情思連續,使之如出己口。置身於寬闊寂寥的環境,突出隱逸的主題,同時表達了詞人對於榮利的摒棄以及對先哲的崇敬之情。微風吹動著荷花,送來滿殿清香,姑蘇臺上可見擺宴的吳王。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嬌軟無力,微笑地倚坐在東窗下的白玉床。詩人通過注重描寫西施的容貌、舉止、情態乃至生活環境,勾勒出一幅帝王嬪妃的生活情趣,實則以借古鑑今為警戒,影射諷刺現實的不滿。提醒唐玄宗不要國事益非、誅逐忠良、濫事徵伐,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百畝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門外沙子鋪滿了整條路,還有蜿蜒的小溪流。喜歡悠閒,有空來的人有幾個呢?春天到了,院子裡曲折的迴廊非常的安靜。山上的桃花、溪邊的杏樹,三三兩兩地種在一起。不知道它們是為誰開放,為誰凋零?正是雨後初晴的時候,花兒剛剛綻開了笑臉。珠簾尚未捲起,心中的夢境已殘。怕聽那清曉的鶯歌,好似唱不盡的幽怨。昨夜的妝粉早已零亂,眉色淺淺如小山。且對著鏡兒又梳妝,偏是清風總多情,輕輕撩起繡裙的邊。
依立在垂柳飄飄的紅橋上,羅裳輕舞隨風飄。摘下兩片石榴葉,想要留給誰?如果說有情的話,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獨地送走夕陽。希望藉助東風的力量講心中話給你聽,無奈東風勁,盡吹散。這首詞寫一女子憐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態。其中「採得石榴雙葉子」和「只應無伴送斜暉」之句,又透露出她懷春的幽悽孤獨之意。人生過半,懂得了太多道理,明白並不全才是最好的狀態。半花、半人、半事,不求圓滿,只求一半,就已足夠,足矣安心度過餘生。

 

作者:月夏,我願意為了文字熱愛生活。微信號:abe304306

攝影:藍貓,微信號:bluegirlcat,喜歡生態和兒童攝影。座佑銘:喜歡藍色,更愛自然,最珍惜與你相識的緣。公眾號:攝影文藝 ID:bluegirlcat0

⊙歡迎詩歌、詩詞投稿,投稿郵箱821789730@qq.com

相關焦點

  • 詩詞丨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林語堂說: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天生就是「一半道家主義者和一半儒家主義者」,將這兩種相反的勢力調合起來,便成為中庸的哲學
  • 人生只求半稱心!
    杭州靈隱寺有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半稱心」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縱觀歷史,能德、識、才、學、身樣樣俱全;能事業、愛情雙豐收;能身體健康,兒孫滿堂的人,又有幾人?大部分人有了事業,往往又沒了愛情或健康;有了榮譽聲望,又沒了親情和壽命。自古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都是悽慘的!
  • 據說人老了,就得過「半稱心」的生活!此文讓我受益終生!
    相反,那些凡事只求「半稱心」的人,則是更容易收穫生活的快樂與幸福。因此,當下這種「半稱心」的生活態度也漸漸時髦了起來,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就趕緊來學習一下吧!食半美味在食不果腹的舊時代,很多人是因為糧食不足而忍飢挨餓,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可以大口吃大口喝,然而很多人並沒有選擇這樣做,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他們在飲食方面更講究「少而精」,因為這樣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更是一種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
  • 人生需要有一顆半稱心!(深度好文)
    人生需要有一顆半稱心。半稱心,是剛剛好的一種處世態度。懂得月盈則虧、過猶不及的道理,也理解水太淺則無魚的事實。愛太淺,會讓在乎你的人覺得累,天平失去了平衡點的支撐,只會讓這份愛搖搖欲墜;情太輕,會讓情誼失去本真,從而失去親友的真心;期望太低,會浮誇,人生止步不前就會落後於一直往前走的人們。現代社會,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太淺的愛,最終都會選擇放棄,而無法得到幸福的人生。
  • 王陽明:人到中年,要明白「人生哪能皆完滿,凡事但求半稱心」
    王陽明的成為聖人之前,也曾感嘆過:人生哪能皆完滿,凡事但求半稱心」人生哪能皆完滿,凡事但求半稱心一、有忙有閒,才是生活在這個快節拍的時期,每個人幾多幾少都有些焦慮網上有句很扎心的話:「太閒,會毀掉一個正常的人。」事實上,太忙也同樣如此。太忙和太閒,都容易毀掉一個正常的人。王陽明:「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人到中年才明白,有忙有閒,張弛有度,才是有滋有味的人生。
  • 一條大魷魚54元,送肚8條小魚,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可是回家剖開魷魚肚子,讓人驚訝!剪開魷魚,發現裡面還有8條小魚,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買一送八」套餐。8條小魚,我稱了一下,共重3.5兩,按35元一斤,要12.3元。內心一下就鬱悶了,心想這商販也太黑了!想起杭州靈隱寺內有這麼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這首對聯說的就是我現在的心境!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以一顆坦然的心看世事,不求萬事如意,只求半稱心就夠了!
  • 人生哪能全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給好運一點時間,靜等花開
    在杭州西湖湖畔,靈隱寺大門有一副千年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講的我們要知足常樂,人生七字真言:淡,忍,讓,靜,樂,穩,準。淡:凡事看淡,無欲無求最最高境界。靜:一個人最高的生活境界是靜,內心平靜的人往往是又想法和格局的人,有自己的主見和獨特想法。樂:生活的目標就是健康和快樂。知足常樂,不要過多的對比,人比人氣si人。自己的心態要放平,與過往相比,有進步有成長就知足了。欲望過多,只會造成難過和不平衡。
  • 長知識|有哪些半句成名,另外半句卻鮮有人知的名言詩詞?
    (蘇軾)前半句鼎鼎有名,很多影視劇裡面,都出現過,比如,影響了好幾代人的經典大劇《新白娘子傳奇》。相比之下,後半句可謂籍籍無名,知道的人並不多。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松)曹松的這句話是前半句無人知道,後半句鼎鼎有名。
  • 詩詞丨爐前每望三春暖,喜見窗欞半日芳
    圖片丨網際網路《夜思》七絕思郎夜半倚床欄,凍雨敲窗愈覺寒。夢裡依稀聽訴語,夫君遠地亦孤單。爐前每望三春暖,喜見窗欞半日芳。圖片丨網際網路《冬景》七絕漫天雲朵就西風,一地蒼涼逐日窮。千裡峰巒翻雪海,百川迷霧造寒宮。
  • 半字詩、一字詩、迴文詩:十首奇特古詩,古人太有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更是我國的重要的文化瑰寶之一,有半字詩、寶塔詩、頂針詩......今天就跟著詩詞君一起來領略這些有趣的詩詞,在有趣中感悟人生。丨半字詩丨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紅塵。半師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傾心。
  • 半畝方塘一鑑開,「半」字詩篇,中國最有詩意的漢字——半
    詩歌是中華文學的精髓,它是我們文化的最好的一種載體,但是文化不僅僅是詩詞,小編之前很多文章都在說詩詞,但是今後我會努力多和大家介紹一些其他的文化知識,詩詞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財富中的萬一。不過今天還是老樣子,依舊給大家帶來的詩詞,詩詞的美、中文的美、漢字的美經常是一種意境,詩詞中「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這樣蒼茫磅礴的氣勢,也有「紅泥小火爐,綠蟻新杯酒」這樣描繪了一個溫暖明亮又愜意的飲酒意境。而漢字的美,也是這樣,有些字本身就帶著詩意,它的出現無疑會提升詩意。
  • 一年半換十多個保姆 找個稱心的保姆怎麼這麼難
    來源:錢江晚報年輕媽媽一年半換了十幾個保姆找個稱心的保姆怎麼這麼難從事家政行業的政協委員:從專業培訓到追蹤服務,全鏈條監督保障雙方利益「一年半,我家已經前後換了十幾個保姆,太坎坷了!」回想起為女兒找保姆的經歷,33歲的朱女士充滿無奈。女兒四個月大時,朱女士結束產假回歸職場,也開始了在家政市場的尋尋覓覓,「家裡只有我媽一個人帶孩子,需要找個保姆幫忙打掃衛生、燒飯、料理家務。」
  • 冷門且優美的詩詞第二彈: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詩詞是中國文學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幾千年來一直高懸於歷史的長空,閃耀著奪目的光彩。在中國歷史上湧現出成千上萬個詩人,給我們留下很多著名的詩篇。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10首冷門且優美的詩詞。4、雲居山詠二首明代:常慧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剛出嶺頭三五步,渾身都被亂雲埋。經行仿佛近諸天,月上山銜半缺圓。
  • 「人生只求半稱心,難得糊塗」:分享這四點,凡事別想得太明白
    前言咱們古人的《漢書》裡,曾經有過這麼 一段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釣魚的人都明白,太清澈的水裡,是沒有魚的,而人看得太緊,也不會有追隨者。其實小時候,我們都想把事情,看得清楚一點,把人情弄得明白一點,後來如果你真的看懂了,聽懂了,又肯定會後悔的。人生在世,難得糊塗,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所以今天咱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何為萬事求半稱心。
  • 詩詞:落日半江暉,秋山獨鳥歸。蕭然倚城閣,淚眼望雲飛
    作者簡介王紹予,網名煙雨瀟瀟,浙江紹興人,愛好詩詞。越王臺越王臺外草菲菲,樓閣離宮半夕暉。舊苑千年空落寞,客來城闕鳥驚飛。臺城吳苑臺城故國遙,荒煙平楚木蕭蕭。離鄉落日半江暉,秋山獨鳥歸。蕭然倚城閣,淚眼望雲飛。
  • 人生若只如初見——「半句眾所周知,半句鮮有人知」的詩詞名句
    一句經典的詩詞,無論在文章中,或是日常生活中,都為我們增色添香,平添一種文化氣息。有很多被我們郎朗傳誦的那些知名詩詞,比如「春宵一刻值千金、天涯何處無芳草、可憐天下父母心、天若有情天亦老、人生何處不相逢.......等等」,在前面的文章中陸續盤點過,這些詩句的原始出處與創作者,值得被我們所認識。
  • 直播丨今晚7點半,與央視一起打卡「夜內江」
    直播丨今晚7點半,與央視一起打卡「夜內江」 2020-12-15 1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到「七月半」
    七月半 七月半又叫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是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也有的在七月十四日過,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熱天的日子真的難過,轉眼又到了七月半。七月半裡克燒點紙錢,活鬼死鬼都被我冕。昨天哥哥電話說,叫我早點回家吃飯,說姐姐他們也回來,我知道了,是他又準備接媽媽回家了。我得趕緊去紙紮店稱點錢紙買點香燭、去小賣部店買點水果零食作為祭品。前年的去年的還記憶猶新。七月半接祖宗。
  • 半人馬模型在現實中有可能存在嗎?
    現實丨假設丨自然丨為農 這裡,是龍牙正在爬的一座山。 輪子減少了摩擦,還方便安裝動力機械,使鬥車半人馬具有了真正半人馬才能具有的奔跑能力:
  • 詩詞日曆丨二月初四:水樹春煙重,庭花午影圓
    詩詞日曆:《二月四日見小桃》宋丨王安中香紅初破北州春,深谷嫣然一笑新。莫為餘寒嗟晚見,錦帷輕拜衛夫人。《二月四日作》宋丨陸遊早春風力已輕柔,瓦雪消殘玉半溝。飛蝶鳴鳩俱得意,東風應笑我閒愁。《二月初四日夜夢中作》明丨倪謙庭前昨夜起秋風,落葉瀟瀟萬木空。獨有此君顏不改,依然無恙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