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中國文學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幾千年來一直高懸於歷史的長空,閃耀著奪目的光彩。在中國歷史上湧現出成千上萬個詩人,給我們留下很多著名的詩篇。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10首冷門且優美的詩詞。
1、開元後樂
唐代:薛逢
莫奏開元舊樂章,樂中歌曲斷人腸。
邠王玉笛三更咽,虢國金車十裡香。
一自犬戎生薊北,便從徵戰老汾陽。
中原駿馬搜求盡,沙苑年來草又芳。
此詩從開元樂寫起,引出了唐王朝由勝轉衰、安史之禍的緣由,從一個側面揭露了戰爭連年造成的悲慘現狀。全詩以不見行蹤的「悲憤」二字為宗,勾連各句,將跳躍幅度極大的四聯詩融為一有機整體,表現出較為深厚的藝術功力。
2、王孫遊
南北朝:謝朓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謝眺有一些小詩,帶著南朝民歌氣息,語言精練,情味雋永。《王孫遊》就是這樣一首小詩。其「母題」出於《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說詩人的創作靈感或自《楚辭》,而所寫的內容完全是現實生活中的感受。這是一首思婦詩,寫一個婦女獨守青春的苦悶。
3、和答元明黔南贈別
宋代:黃庭堅
萬裡相看忘逆旅,三聲清淚落離觴。
朝雲往日攀天夢,夜雨何時對榻涼。
急雪脊令相併影,驚風鴻雁不成行。
歸舟天際常回首,從此頻書慰斷腸。
這首詩表現出黃庭堅在化用典故成語上的深厚功力。他用典繁富,但經過鍛鍊熔鑄,卻顯得渾成無跡;正所謂水中著鹽,食而方知其味。由於善用典故、點化成語,大大豐富了詩句的內涵,觸發了層層的聯想,所以這首詩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4、雲居山詠二首
明代:常慧
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剛出嶺頭三五步,渾身都被亂雲埋。
經行仿佛近諸天,月上山銜半缺圓。
聽得上方相對話,星辰莫閡五峰巔。
慧公享年八十七歲,其中一半以上時間定居於雲居山,留下了許多描寫其禪修體會和日常生活的詩文。尤其是他的詩寫得平易質樸,清新流利。不講深奧繁複的道理,不用偏僻艱深的術語。如對友面,如敘家常。這兩首七言絕句,一寫砍柴歸家的見聞感受,一寫散步山頭的體會感想。詩寫得很活潑,很有情趣。
5、清平樂·朱顏漸老
元代:白樸
朱顏漸老,白髮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閒雲。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詩人不僅以社會人生為背景,透視人生的價值與應有的歸宿;而且以宇宙萬物為參照,估量生命本體的存在——不過是一個稍縱即逝的過程。這大概就是這首小詞令人回味咀嚼不已的主要原因。
6、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唐代: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裡一孤舟。
此詩通過描述詩人與裴郎中同時被貶吉州,在兩人分開途中所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依依不捨的深情,又抒發了詩人對世俗的感嘆。全詩寫景抒情,清新自然。
7、楊柳枝·秋夜香閨思寂寥
五代:顧夐
秋夜香閨思寂寥,漏迢迢。鴛帷羅幌麝煙銷,燭光搖。
正憶玉郎遊蕩去,無尋處。更聞簾外雨瀟瀟,滴芭蕉。
這首詞突破了花間詞醉心描摹外形身態的陋習,著意渲染主人公耳聞目見的景物,來突出「她」的心理感受。在這裡,作者不在是一個輕薄無聊的旁觀者,而是設身處地的在為主人公抒發哀怨,讀來也便使人覺得如身臨其境之感,無疑,這就很自然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8、浪淘沙
宋代:歐陽修
今日北池遊。漾漾輕舟。波光瀲灩柳條柔。如此春來春又去,白了人頭。
好妓好歌喉。不醉難休。勸君滿滿酌金甌。縱使花時常病酒,也是風流。
慶曆五年(1045)三月,新政主將範仲淹和韓琦解職,慶曆新政失敗。詞人於當年正月權知河北真定府,後又因為範、韓辯護於八月再貶滁州。此時的詞人空有滿腔熱情理想,一心為國卻受壓抑排擠,因此,這看似豪邁放逸之詞中,實飽含著無數心酸和苦澀,讀起來沉重傷感。
9、初秋行圃
宋代:楊萬裡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詩人寫落日催暮蟬,蟬鳴聲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寫了聞蟬尋聲,蟬兒閉口的情形,整首詩通俗易懂、真切傳神、趣味橫生。雖是即景寫景,卻亦具有一番清新別致的情趣。
10、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淚痕
唐代:薛昭蘊
粉上依稀有淚痕,郡庭花落欲黃昏,遠情深恨與誰論?
記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門外卓金輪,日斜人散暗銷魂。
此詞寫閨中懷人。又是落花滿庭,夕陽斜照的時候了,而心上人卻一去不歸。遠情深恨,無人可訴說。回想起來,不覺愁思百結,令人銷魂。全詞寫得孤寂冷落。詞中含蓄委婉地表露了離別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