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肩」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與它密切相關的另外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你一定知道,那就是肩周炎。
凍結肩是肩周炎中常見的一個分支類型,通常人們所說的肩周炎其實多半指的是凍結肩。肩周炎這種疾病在人50歲左右高發,又被稱為「五十肩」。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把兩種疾病劃等號。
發病原因一般有3種:
第一種:由肩關節以外的疾病誘發,如頸椎病,背部筋膜炎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肩關節的活動,長時間活動受限有可能導致肩關節發生粘連,並逐漸產生炎症。
第二種:因上肢骨折等其他損傷,使上肢固定於身旁過久而誘發疾病。
第三種: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退變,如肩峰下滑囊炎、岡上肌腱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等。
凍結肩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出現了慢性無菌性炎症。
凍結肩一般可分為凝結期、凍結期和解凍期3個階段。凍結肩逐漸產生疼痛,疼痛伴隨肩關節活動受限同時加重。隨著肩關節的黏連程度穩定、不繼續發展後進入凍結期,關節囊攣縮加重,肩關節呈凍結狀態,致使穿衣、梳頭甚至便後擦手紙等動作均感困難。
一般經過7至12個月後,炎症逐漸消退,才能進入解凍期,炎症、黏連等病變逐漸吸收,疼痛逐漸減退,活動功能逐漸恢復,整個病程一般要持續1~2年。
凍結肩的治療3個階段,3個方法
第一個階段:凍結肩在凝結期以消炎止痛為主,使用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均有較好的抗炎鎮痛的效果。老年人使用該類藥物須注意劑量不要太大且不宜長期應用,以免損害肝腎功能。
第二個階段:進入凝結期後可做適當的肩部功能鍛鍊,以防止關節粘連加重,取彎腰位將患臂下垂做前後、左右的擺動或劃圈動作,待活動範圍改善後,利用雙手爬牆動作牽拉肩部逐步上舉。理療、針灸、按摩推拿,關節內注射等均有一定療效。
第三個階段:在疼痛基本緩解後,要加強肩部功能鍛鍊,積極恢復肩部活動功能。對少數肩部活動嚴重受限者,可在麻醉下先用手法松解黏連,而後進行肩部的功能鍛鍊。凍結肩雖然有自愈傾向,但患病期間仍需積極進行功能鍛鍊,否則肩雖然不痛了,仍會留下肩關節活動障礙。
溫馨提示
肩部疼痛難忍時,不要自行盲目治療,最好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正規的檢查後再做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