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動作最傷寶寶耳朵,第2個你竟天天做

2020-09-03 媽咪寶貝傳媒

你知道嗎,看似平常的小動作,有可能給寶寶的耳朵帶來不小傷害,甚至造成寶寶聽力下降。以下這幾個動作,許多爸媽都對寶寶做過,有的甚至天天做。媽媽要自查一下,如果存在以下行為,馬上停止!

1、掏耳朵

寶寶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常掏耳朵還可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有利於細菌生長,導致耳道奇癢、流黃水。

2、躺著喝奶

寶貝躺著喝奶的時候,有時候是正面躺著,有時候是側身躺著,當液體在口腔中流動的時候,一不小心會嗆到。而且,有可能會引發某些耳道傳染疾病,實際上,讓寶貝直接平躺著喝奶,在喝奶的過程中會增加寶貝中耳壓力異常的機率,進而影響聽力發育。

3、拍打寶寶的小臉

跟寶寶逗著玩,拍打寶寶的小臉,看似親暱的小動作,大人掌握不好力度,對耳朵造成傷害。如果是爸媽生氣故意打寶寶的臉,危害更大。小耳朵由於突然受到外力衝擊,很有可能造成耳膜損傷,甚至出現穿孔。

4、捏寶寶鼻子用力擤鼻涕

小寶寶通常不會自己擤鼻涕,遇上感冒、流鼻涕,鼻子很容易堵塞,影響呼吸、吃奶。這個時候,媽媽會「好心」捏著寶寶鼻子讓他擤鼻涕。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如果媽媽捏的太緊,寶寶很容易將鼻涕擤到耳道,造成耳道感染,甚至引發中耳炎。

5、不必要的噪聲

有些寶貝在收看電視或收聽音樂時,往往喜歡把音量開得很大;有的寶貝還喜歡聽音樂,戴上耳機一聽就是幾個小時,無論在行走或做功課時都不願取下。殊不知,長時間接觸高分貝的噪聲,會對內耳聽覺器官的神經末梢造成不良刺激,對聽力的損害也很大。

6、捏寶寶鼻子灌藥

給寶貝餵藥,少不了一番折騰。很多媽咪被折騰得無可奈何了,乾脆來「狠招」,捏著鼻子給寶貝灌下去。這是非常危險的。人體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開口都在咽部,吞咽的時候,氣管封閉,食物、水、藥物等從食管進入胃中;呼吸時,氣管張開,氣體從氣管、支氣管進入肺部。大人捏著鼻子給寶貝強行灌藥時,寶貝會強烈掙扎哭鬧,此時呼吸道是敞開的,灌入口腔的藥物和水很容易引起小兒嗆咳或順著氣管進入肺內,從而導致吸入性肺炎,嚴重者會發生氣道阻塞引起窒息的危險。

7、抗生素不正確使用

寶寶生病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隨意或者不正確的使用抗生素,很容易給寶寶耳朵造成藥源性傷害。尤其是亂給寶寶用鏈黴素、慶大黴素等,耳毒性、腎毒性很大,可能會造成寶貝耳聾、聽力下降、腎功能損傷。

【小寶寶的耳朵,「髒」點更好】

「耳蠶」或「耳屎」,醫學學名叫「耵聹」,系外耳道軟骨膜部皮膚耵聹腺的分泌物。它不是人體的廢物,相反,在外耳道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因富含油脂,耵聹可以滋潤耳道皮膚上的細毛,對耳朵有保護作用,可防止皮膚乾裂和預防感染,這些細毛能阻擋外界的塵埃顆粒,還能防止昆蟲對耳朵的侵害。

●耳垢平時可以自行排出

耵聹平時藉助人的頭部活動、咀嚼食物、張口等動作多可自行排出。若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有可能漸漸結成硬塊阻塞外耳道,形成耵聹栓塞,從而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甚至頭暈等症狀,遇此情況應到醫院就診檢查,請醫生治療。

●正確清潔耳朵的方法

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最多只能用棉籤擦拭一下耳廓的位置。我們常說的是「正常耵聹是不需要掏的,如果需要掏,家長肯定也取不出來」,也就是說如果出現盯聆堵住耳道情況,應該到醫院進行處理。

●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預防中耳炎

耳朵和鼻子之間有個通道叫咽鼓管,寶貝咽鼓管,寬、短、直,比較好發中耳炎。一般中耳炎發生之前有鼻部不適的症狀,比如流涕、鼻塞、打噴嚏等,如果這些不適再加上突然的發熱,突發的耳痛就要考慮中耳炎了。那如何防患於未然呢,那就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控制鼻炎,鼻部症狀出現時一定要積極有效地進行藥物控制。

【關於寶貝耳朵的3個誤區】

誤區1:耳垢會影響寶貝聽力

一般來說耵聹栓塞是不會影響聽力的,除非耵聹在反覆推擠後由原來的蓬鬆狀成為壓實狀完全堵塞外耳道。所以,通常有些耳垢不影響聽力,反而還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不用特殊處理。

誤區2:鼓膜破了就一定會耳聾

大家通常都認為一旦鼓膜破裂,聽力就沒有了。其實並非如此,鼓膜損傷在寶貝中時有發生。很多人在掏耳朵時掏得太深,觸碰到鼓膜,有可能會在鼓膜上破個小孔。鼓膜的功能是擴發音量、增強聽力,它的破損甚至破裂只會影響聽力,但不會完全導致失聰。掏耳朵時,不小心弄破鼓膜,如果積極處置,一般來說可以自行恢復。

誤區3:弄痛耳朵了,滴滴消炎水

掏耳朵時,如果用乾淨的棉籤等弄疼耳朵了,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此時,外耳道沒有受到細菌感染,需要保持著一個乾爽潔淨的環境。盲目滴藥水後,反而製造了一個潮溼的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滴藥水呢?當耳道出現感染、流膿時,最好在醫生的建議下滴相應的藥水。洗澡時,最好別弄溼耳道。

生活中,如何保護好小耳朵?

1.正確擤鼻

正確擤鼻應該捏住一側鼻孔擤完一側後,再擤另一側,因為耳朵和鼻子後部有通道相通,如果捏住兩個鼻孔用力擤鼻容易引發中耳炎,對小寶貝而言更是如此。

2.適當清理

保持外耳道清潔,如有耵聹屑,感覺外耳道發癢,可用酒精棉籤輕輕擦拭,不但止癢而且有消毒防止感染的作用。

相關焦點

  • 10個習慣動作最傷寶寶聽力,爸爸媽媽最好別做!
    如果日常護理不當,孩子的耳朵很容易發生感染、發炎、潰爛等症狀。還有些寶媽喜歡隨手用髮夾、棉籤或手指甲等,在孩子的耳道內掏挖,這樣,病菌很容易進入中耳腔內,引起中耳腔感染、耳道長期流膿,甚至造成鼓膜穿孔。這樣做才對:·清潔寶寶耳朵,最忌諱的是用鐵的、鋼的金屬耳勺、塑料耳勺等硬器掏耳朵。
  • 最傷腰的3個姿勢,你可能天天在做!3個簡單動作拯救你的腰
    換做20年前,這句話可能出現在60歲大叔的口中,但現在很多年輕人久坐辦公室,大多都有腰疼腰酸的問題,如果不重視這一問題,日常還不知不覺做一些傷腰的動作,那麼你可能在給自己的腰「減壽命」!什麼動作最傷腰?
  • 最傷腰的5個動作,你可能天天在做!
    腰痛、腰酸、腰僵硬,都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總感覺幹什麼都不得勁兒,動作也不靈活。這些姿勢最傷腰,你是哪一種?腰酸背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姿勢不對,不管是站立、坐著還是躺著,正確的姿勢會減輕腰部的勞損,反之則會加重勞損。 很多人直膝彎腰搬重物時,一不小心就會「閃了腰」。
  • 樹袋寶寶提醒:這些動作最傷寶寶耳朵,不要再做了
    生活中一些看似再平常不過的細節,如果做錯了,都可能對寶寶的耳朵造成傷害。寶寶的耳朵裡面長耳屎了,很多媽媽會控制不住給寶寶掏,管它是棉籤還是掏耳勺,只要能把寶寶的耳屎掏出來,那就毫不猶豫地往裡塞。實際我們給寶寶掏耳朵時,並不像給自己掏那樣能有明確的感受。用棉棒給寶寶掏耳朵,你只是憑藉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深淺、方向,很有可能將耳屎推向深處,造成聽力下降,甚至損壞耳膜。建議媽媽們,不要有強迫症,如果看到寶寶的耳屎流出耳道外了,輕輕用毛巾或紙巾清理乾淨即可。不要試圖把棉籤或其他東西伸進去,絕大多數情況下,人的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
  • 寶寶耳朵上有個「洞」,媽媽的這個動作,卻把寶寶送進了手術室
    媽媽的這個動作,卻把寶寶直接送進了手術室曉琳的孩子剛五個月大,不久前她發現寶寶耳朵上有個「洞」,老人都管這叫「聰明孔」。起初並未太在意,後來發現孩子總是時不時去撓那裡,似乎很癢的樣子。當天下午,孩子的耳朵那部分紅腫起來,帶去醫院,醫生一看這情形,馬上說,「手術,耽誤不得了。」被醫生怒斥無知,曉琳當場就懵了,她不知道,自己一個小小的動作竟會害了孩子。
  • 懷孕後,這4個動作就不要做了,容易傷到寶寶
    我很吃驚,怪不得前幾天你沒來上班。小麗告訴我,自從懷孕後自己就經常的到超市去逛嬰兒用品。就是那天去逛超市的時候由於是星期天人太多了,自己不小心被人用推車從後面撞了一下,當時自己並沒有感覺不舒服,沒想到過了一會就腹痛,還好及時去醫院了。其實,懷孕後要注意的事情非常的多,不止要注意不要被人撞到,自己也要注意不要磕到,跌倒之類。
  • 寶寶雖然討厭但是在向媽媽用5個動作示愛,別再拒絕傷寶寶心了
    5個動作,雖然討厭但是在向媽媽示愛,別再拒絕傷寶寶了01、胡亂撥弄媽媽的頭發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對於頭髮很介意,特別是很討厭別人撥弄自己的頭髮,顯得很不尊重別人。當然了,這個撥亂頭髮的對象換成了自己的寶寶會好點,但是對於媽媽來說,還是更希望孩子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對待自己。其實,寶寶只想引起媽媽的更多注意,往往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也是媽媽在忙自己的事情的時候。
  • 別輕易對寶寶做這4個動作,小心傷到娃,多喜歡也不能做
    導語:別輕易對寶寶做這4個動作,小心傷到娃,多喜歡也不能做 有了寶寶後,父母、老人都對寶寶愛護有加,即使長相普通的寶寶,在自家人眼中,他都是最珍貴的,就像親戚家一個姐姐,她生的寶寶總被她老父親說長得難看,可寶寶的媽媽從不嫌棄,覺得寶寶是最可愛的天使。
  • 睡前黃金10分鐘,對耳朵做「4個動作」,你將有令人羨慕的好身體
    睡前黃金10分鐘,對耳朵做「4個動作」,你將有令人羨慕的好身體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耳朵,會發現,我們的耳朵像一個倒著蜷縮在母腹中的嬰兒,經過中醫養生專家們多年研究發現,我們的耳朵與人體的五臟都有著微妙的聯繫,這也就是人體構成的奇妙之處
  • 骨科醫生:這3個動作最傷腰間盤,第一個你可能經常在家做!
    骨科醫生:這3個動作最傷腰間盤,第一個你可能經常在家做!換做20年前,這句話可能出現在60歲大叔的口中,但現在很多年輕人久坐辦公室,大多都有腰疼腰酸的問題,如果不重視這一問題,日常還不知不覺做一些傷腰的動作,那麼你可能在給自己的腰「減壽命」!什麼動作最傷腰?
  • 孕晚期,常做三個動作有利於順產,同時請警惕四個「傷胎」動作
    ,她想著可能是寶寶在肚子裡踢得有點用力,所以並沒有在意,繼續做著拉伸運動,但過了一會,思思的肚子痛得越來越厲害,她趕緊給老公打電話讓她帶自己去醫院。幸好送得及時,思思肚子裡的寶寶暫時沒有危險,但由於她運動的動作幅度太大,腹部肌肉出現拉傷,醫生說如果再送來晚一點,很有可能就會流產,進入孕晚期後,孕媽身體變得越來越脆弱,有些不當行為必須要注意,否則傷己又傷胎。
  • 胎寶寶最怕媽媽做的9個動作,你還在做嗎?
    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動作都可以做。像下面小寶列舉出的這些動作,可能會傷到胎寶寶,應盡力避免,尤其是在孕晚期,以及妊高症、前置胎盤等特殊情況的孕媽。1、踮腳尖去夠高處物品這對於大肚子的孕婦來說,是頗為危險的動作,萬一不小心可能會摔倒或是被掉落的物品砸到。
  • 胎寶寶最怕媽媽做的9個動作,你還在做嗎?
    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動作都可以做。像下面小寶列舉出的這些動作,可能會傷到胎寶寶,應盡力避免,尤其是在孕晚期,以及妊高症、前置胎盤等特殊情況的孕媽。 1、踮腳尖去夠高處物品 這對於大肚子的孕婦來說,是頗為危險的動作,萬一不小心可能會摔倒或是被掉落的物品砸到。
  • 寶寶7-9個月還不會這3個動作,可能是精細運動發育遲緩
    7-9個月的寶寶如果精細動作發育遲緩,可以多加練習,否則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各方面的學習和認知能力。這個階段的寶寶如果還不會做以下的三個動作,可能就屬於精細運動發育遲緩了。7個月:能夠把玩小玩具8個月:可以取得兩塊積木,並且試圖取第三塊積木9個月:能夠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玩具了
  • 9個瑜伽動作變體,加強核心,不傷腰!
    那麼,對於初學者來說,想要練好核心不傷腰,練習前,一定要做幾組呼吸練習,先找到如何收核心的感覺。然後,再選擇不那麼容易讓腰部代償的動作,進行練習,不要追求練習幅度,儘量追求練習質量。9個瑜伽動作變體,加強核心,不傷腰!
  • 這3件事最傷寶寶耳朵,很多家長還在做!
    耳朵,是寶寶認識世界時 最不可缺少的器官 風聲、水聲、笑聲 媽媽的叫喚聲…… 世間很多美好的事物 都少不了通過一雙來聆聽
  • 這3件事最傷寶寶耳朵,很多家長還在做
    耳朵,是寶寶認識世界時最不可缺少的器官 風聲、水聲、笑聲媽媽的叫喚聲……世間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少不了通過一雙來聆聽 但你知道嗎有時候,我們不知不覺中就做了一些事讓它很受傷! 掏耳朵1我們都希望寶寶乾乾淨淨,但是一看,寶寶耳朵裡居然堆滿了耳屎?這怎麼能忍?
  • 6個大多數人做不到的動作,你會幾個?
    世界奇聞天天有,小雯帶你撩視界,小夥伴們好吖,這裡是小雯撩視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相信大家都能輕而易舉的做到,可惜的是世界很大,總有一些是我們怎樣努力都無法完成的動作。今天小編就帶小夥伴們看看,6個大多數人絕對做不到的動作!
  • 掏耳朵竟傷到寶寶鼓膜,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爸媽有掏耳朵的習慣嗎?還別說,有的爸爸就是喜歡掏個耳朵,有的媽媽呢恨不得一點耳屎都看不到,有了寶寶之後,他們就會把這個習慣延續到寶寶身上。千萬別,寶寶的小耳朵可經不起這種「待遇」,如果簡單粗暴一掏,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再說了,耳朵不能清潔太過,尤其是耳屎,不是爸媽想掏就能掏的。
  • 廣東博大|讓0-12個月的寶寶更聰明的動作練習
    0-3個月寶寶這個月齡的寶寶爸爸媽媽不必著急。因為寶寶天生的抓握反射,新生兒的小手總是緊緊握著的。到第2個月的時候,寶寶的手掌才開始慢慢鬆開。第4個月他們不僅可以自由的抓握搖鈴,還可以搖晃,用嘴巴啃。我們可以這樣做:依然不要給寶寶帶手套,把小手清洗乾淨,讓他們盡情的品嘗自己的小手。這是他們探索世界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