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千億蔓越莓產業:餐飲、烘焙、大健康,都有機會做出獨角獸

2021-01-21 浪潮新消費

最近幾年,新消費領域風雲變幻,從社交電商、社區團購,到電子菸、寵物、盲盒,不難發現,最吸引眼球的風口總在消費端湧現,而生產端總是被習慣性忽視。當然,這跟投資回報有很大關係。

比如紅海植業,如今是亞洲最大,也是唯一的蔓越莓規模化種植基地。今年9月23日第一波採收剛剛結束,在中糧山萃、奈雪の茶、京東生鮮、星巴克、鑫榮懋等一線品牌的牽頭下,第一批國產蔓越莓將很快和消費者見面。

但開創「國產蔓越莓元年」的背後,是十年的攻堅和耕耘。十年是什麼概念?在消費端,十年甚至可以做出三家上市公司,或者說,做「死」三家公司了。

這樣的長周期加上不確定的回報,對於玩慣了資本遊戲的主流市場來說,當然看不上了。但食品領域的根基在種植,消費品領域的根基在生產。看了這麼多前端的驚心動魄,也應該關注一下後端的靜水流深。

最近十年,大家都在強調消費對於生產的拉動作用,但歷史上消費零售最深徹的變化,無一不是來自生產端的改革。

紅海植業董事長海鵬,對於國產蔓越莓鮮果正抱有類似的期待:「無論是休閒、餐飲、烘焙,還是食品保健,隨著第一批國產蔓越莓的面世,每個行業都有機會做出新的品牌獨角獸。」

蔓越莓被譽為「北美紅寶石」,主產地在北美,過去國內的蔓越莓消費幾乎只有果脯,並且全部依賴進口。而紅海植業一期4200畝蔓越莓鮮果,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是完全的新品類。

新品類的誕生蘊藏著多大的品牌機會?吸引中糧、奈雪、星巴克等一線品牌的,是怎樣的市場?蔓越莓經濟在消費端會如何爆發?

趁著豐收節,浪潮新消費專訪了紅海植業董事長海鵬,兩個多小時的深度對話,希望能帶你看到一部分未來。

(1)5年增長7倍,蔓越莓經濟崛起

蔓越莓在國內市場是典型的消費升級的產物。

早在2004年,第一批蔓越莓果乾就已經進口到中國。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只是零星的試探。

直到2011年,隨著出國旅遊和歸國人數的增多,國外產品的接受度逐漸被打開,蔓越莓產品在國內才開始出現真正地增長。此後的5年時間裡,美國最大的蔓越莓企業對華出口總量增長了728%。

到了2018年,進口蔓越莓的關稅增加了25%,但中國進口的蔓越莓製品總額依然達到了5500萬美元,一躍成為美國蔓越莓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可見國內蔓越莓消費增長之強勁。

但這樣的數據,對於2010年剛準備投入蔓越莓產業的海鵬來說,還屬於看不見的未來。當時紅海植業還未成立,其母集団天海潤以藍莓深加工為切入口,也才進入食品行業剛剛三年。

在這三年裡,借勢藍莓產業的高速發展,天海潤集團在食品領域的加工、貿易體系逐漸成形。但慢慢地海鵬發現,這種粗放式的增長或許並不可持續。

當時中國的藍莓可以分為兩塊:

一塊是黑龍江的野生藍莓,這也是天海潤食品業務的主打產品。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每年產量不穩定,靠天吃飯;二是濫採濫伐,長久不可持續。「每天都精神緊繃。」當時負責貿易的海鵬,正苦於這種不穩定所帶來的價格波動。

第二塊是人工種植,但一直沒有出現合適的品種,基本只能鮮食。而且在2010年,藍莓的種植面積已經很大了,卻還沒有出現太大規模的種植基地,都是分散的產地各自為戰。

「當時我們就預測到,未來可能會出現非常激烈的競爭。今天我們也確實能看到,大量的惡性競爭,正不斷拉低種植藍莓的品種價值,同時價格還不穩定,特別損傷農戶和企業的積極性。」海鵬告訴浪潮新消費。

所以海鵬一直在找,既有超級水果特性,又不存在上述問題的品種。機緣巧合之下,他們發現了蔓越莓。相比於其他漿果,蔓越莓有兩個明顯的優勢:

第一,易保存。「樹莓採摘後只能保存4個小時,野生藍莓是48個小時,種植藍莓在做好溫控的情況下最多保存半個月。」

根據海鵬的介紹,國內很多第三代水果和小漿果一直很難走出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物流保鮮的問題得不到解決。

但蔓越莓不存在這個問題,它在常溫下就可以保存三個月不變質。而這樣的特性,也是蔓越莓最早在十七世紀就在歐洲被推廣的原因。

「當時的英國船隊給國王選了三個北美特產作為貢品:鱈魚、玉米和蔓越莓。但在穿過大西洋的一個多月時間裡,鱘魚和玉米全腐爛了,只有蔓越莓還沒有任何變化。」海鵬介紹道。

第二,集結化的採收和種植。以採收為例,藍莓和樹莓都只能人工採摘,一旦種植面積超過三千畝,就很難在周邊找到足夠的人工完成採摘。

但蔓越莓因為果實獨有的特性,可以以「水收」的形式完成採收,「注完水,十幾個人開拖拉機打兩遍就解決了。」機械化的採收是規模經濟的前提,在海鵬看來,這是蔓越莓和其他小漿果最大的區別。

(2)未來蔓越莓汁會像橙汁一樣普及

但直到今天,除了紅海植業以外,整個亞洲都還沒有商業化規模化的蔓越莓種植基地。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蔓越莓的生長對技術和土壤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四大要素:冷、酸、沙、溼,只適合栽種在寒冷溼地環境的高酸性沙土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海鵬定期三個月就翻一遍文獻,找到關於蔓越莓種植、深加工的所有新論文,然後打電話去請教。但對於商業化種植,大多數專家都持否定態度,甚至有些人直接告訴他,中國不可能種出蔓越莓。

但海鵬不信邪,國內找不到答案,他就去美國。

「我不停地去美國考察,發現大家的地貌其實差不多。而且黑龍江就有野生的蔓越莓品種,北美種植蔓越莓也不過是1860年開始的,理論上在種植之前,它跟中國是一樣的,只不過美國人花了150年時間把它馴化出來了。」所以海鵬堅信,中國也可以實現。

第二,前期投入比較大,蔓越莓是多年生植物,三年才掛果,五年才豐產。但在海鵬看來,這樣的投入是值得的。

「隨著消費升級,這種有保健價值的水果一定會走到主舞臺,蔓越莓應該會成為繼藍莓之後新一代的新興水果。」

海鵬這話並不是毫無根據,蔓越莓的這種路徑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市場都已經被充分驗證,因為他們對蔓越莓的營養和功效的認知度比較高。

蔓越莓獨有的A型原花青素,能有效抑制幽門螺旋桿菌,也是維護泌尿系統健康的唯一食品。

中國因為用餐習慣的問題,70%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它是導致口臭、胃炎、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的罪魁禍首。從這一點來看,蔓越莓在中國市場的潛力要比其他地區大得多。

「我到美國考察,發現北美的蔓越莓果汁像可口可樂一樣普及。如果未來中國,蔓越莓汁能像橙汁一樣普及,這個量就太大了。」按照每七噸蔓越莓出一噸濃縮汁計算,需要一百萬畝以上才能滿足。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蔓越莓的發展比藍莓滯後五到十年,在國內的走向基本一致,所以應該會遵循藍莓的擴張路徑。」雖然2010年蔓越莓還沒有任何爆發的苗頭,但對標藍莓,海鵬也能看到蔓越莓巨大的前景。

今天藍莓在國內的種植面積超過一百萬畝,按照這個邏輯,未來5-10年,蔓越莓就可以達到同等水平。

對比發達國家也能得到類似的結果,美國有二十多萬畝的種植面積,但人口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而國內在種植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紅海植業一期也才4200畝,這當中蘊藏著巨大的增量機會。

「隨著人們接受度和認知度的提高,整個蔓越莓市場達到千億不是問題。」海鵬堅信。

就這樣,從2010年開始,海鵬研究了近五年的時間,期間不斷去國外考察,並嘗試各種破壞性的試驗。一直到2014年,種植試驗成功,並兜兜轉轉找到撫遠,才成立紅海植業,正式開始轉到實地種植。

如此長時間的準備,核心就是為了把握能保障蔓越莓生長的技術細節。「所有種蔓越莓的人,第一年都不是在做農業,而是在做水利,包括土地的平整,我們4200畝土地的海拔誤差不能超過5公分。」海鵬告訴浪潮新消費。

這種近乎變態的細節要求,卻是蔓越莓種植的關鍵。因為蔓越莓是多年生植物,雖然五年才豐產,但豐產期可以維持50-70年,所以最怕的就是絕產。一旦發生死苗,需要五年才能恢復。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集團派技術專家去美國農場一住就是三年,一邊義務種田,一邊跟蹤學習技術細節。

「農業沒有太多能投機取巧的地方,就是靠年頭。為什麼這個時候要上水,那個時候要上沙?這個尺度是美國人經過150年才試驗出來的,種植和採收技術都經過了幾代的更迭。如果你不去學習,自己重新摸索,不過是在重複他們以前的錯誤。」海鵬表示,有很多細節看似可以忽略不計,但足以致命。

比如蔓越莓為什麼要一畝地投三萬元?直到去年,海鵬算了一筆帳才發現,原來這是最經濟的做法。因為第五年豐產的時候剛好可以收回成本,但投少了可能不夠精細,投多了回本周期又會很長。

「現在很多國內專家開始反過來問我們,為什麼他的果子結不出來?」通過對每一個細節像素級的模仿,和針對國內環境的微調,紅海植業逐漸掌握了設施種植的核心技術。

「任何微調也是經過反覆試驗才通過的,這個東西最需要年頭。我們可能多做一些準備工作,但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現在的蔓越莓田幾乎可以預防所有的自然災害。」海鵬說。

不僅如此,整個集團在銷售和深加工上也同時發力:

深加工方面,通過把在美國學習的深加工技術,和此前在藍莓深加工領域的積累相結合,集團在哈爾濱建立了自己的深加工工廠。

「但我們並不是說要建一個多麼大的工廠來自己生產,而是把它作為技術中心來發展核心技術。未來這個工廠裡的一百個工人,會變成一百個其他工廠的質量監督員,確保合作工廠的品質和我們沒有太大區別。」海鵬說。

銷售方面,集團也在上海成立了貿易公司鉑天,通過這幾年的努力,現在已經是全國蔓越莓果脯的最大進口商。按照現在的進口量,撫遠4200畝的產量還不夠這一個貿易公司賣。

但和工廠的邏輯一樣,除了在種植量產以後,在銷售上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支撐,集團的貿易公司更多還是承擔總經銷的角色,合作品牌才是主要銷售渠道。

「我想把它做成一個立體化的銷售模式,而不是自己組織一個龐大的銷售隊伍去賣。」海鵬表示。

(1)如何打造「國產蔓越莓元年」

2018年,海鵬用紅海植業收穫的第一批蔓越莓鮮果,做了果汁和鮮果市場的嘗試。「我們發現不需要做太多教育消費者的事情,大家的消費熱情都很高。」這樣的反饋讓海鵬備受鼓舞。

也給了海鵬足夠的底氣,把今年打造為「國產蔓越莓元年」,並開始真正的大規模全渠道銷售。

實際上,根據AC尼爾森2018年的調研數據,蔓越莓在中國的綜合認知率已經達到了53%,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女性白領,對蔓越莓的認知非常明確。所以,海鵬決定先瞄準這個核心消費群體,再慢慢往三四線城市滲透。

相應的,在渠道的選擇上,也是以奈雪、星巴克、京東生鮮等能有效觸達一二線城市女性消費者的品牌為主。而這些一線品牌願意參與進來,一是因為集團在過去就是長期的原料供應商;二也是看中了蔓越莓在女性消費中的潛力。

「還有像網紅帶貨、社交電商,都是很好的新興渠道。但在人群上未必匹配,對我們來說也不太可控,所以在選擇上會相對謹慎,未來新品會在這方面去嘗試。」在海鵬看來,目前的量傳統渠道就可以很好地消化。

(2)鮮果是差異化的關鍵,果汁是未來的消費主力

在紅海植業之前,國內蔓越莓產品的消費是以果脯為主,主要應用在烘焙和零食領域。雖然這些年增長迅猛,尤其是國內「每日堅果」的發展,還在繼續帶來一定的增量,但總體來說,蔓越莓果脯的市場已經趨於穩定。

不過,作為接受度最廣泛的製品,果脯依然是很重要的市場。

「對於果脯的銷售,在撫遠這一批蔓越莓收穫以後,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提升一個高度,把現在的競爭對手都變成我們的合作夥伴,我們只做深加工。」

海鵬表示,消費者對果脯很熟悉,沒有消費門檻,所以會是很好的現金流產品,但未來最大的市場並不在此。

從北美來看,80%的蔓越莓是以果汁的形式被消費,還有5%-10%是鮮果市場,果脯只佔很小一部分。

因為果汁的口味更好調整,和其他果汁搭配,在口感上更容易做出接受度高的產品,而且也更便捷。

「如果蔓越莓果汁在中國被消費起來,全球的種植面積都難以補充。」海鵬認為,果汁是未來最大的市場,但對於產量的消耗大,只有在國內種植規模達到幾十萬畝,才能真正被推廣。

國內果脯市場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鮮果和果汁無法進口到國內。這意味著除了紅海植業,目前國內沒有任何蔓越莓鮮果的供應。

所以對於紅海植業來說,鮮果無疑是最容易打出差異化的產品。而且鮮果本身的市場也並不小,因為中國人本來就有吃生鮮的習慣,但市場卻還是一片空白。

「北美注重口感,但中國人更注重功效,即使鮮果的口感偏差一些,但因為營養比深加工更完整,也會有很多人去吃。」海鵬表示,雖然鮮果在美國蔓越莓消費的比例只有5%,但這樣的差異,決定了中國的鮮果市場會比美國大得多,「中國應該會達到15-20%。」

紅海植業的整個戰略就像一個接力遊戲:

以果脯為第一棒,早期通過進口果乾打開市場,並用這部分現金流來發展種植;在種植量產之後,第二棒交給鮮果,利用其獨有性,在全國打出差異化品牌;在建立消費者認知後,再把第三棒交給果汁或保健品等主力產品。

(3)最重要的還是擴大種植面積

在這個過程中,圍繞蔓越莓鮮果的新品機會也在逐漸爆發。「我們主打的蔓越莓冰激凌在淘寶上賣得很不錯,包括薇婭也在幫我們做這個事情。」據海鵬透露,還有蔓越莓蜂蜜、茶等產品也會很快上市。

除了紅海植業在種植過程中開發的蔓越莓衍生品以外,隨著第一批鮮果的流通,下遊餐飲、烘焙、食品保健等行業的新品開發也都在進行。

「蔓越莓在烘焙行業和「每日堅果」這類快消品行業,本來應用就已經很成熟了,未來還會繼續增長。餐飲、食品保健的新品研發才剛剛開始,成長性非常高。」海鵬告訴浪潮新消費。

但市場的根基還是在種植,如果種植量上不來,很多產品線根本打不開。「銷售上暫時沒有問題,深加工也沒什麼瓶頸,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如果能達到藍莓的三分之一,那蔓越莓在中國將是另外一個景象。」

從競爭的角度來看,種植也是紅海植業最根本的壁壘。紅海植業用了9年的時間才種到今天的規模,這樣的先發優勢決定了未來五年之內,紅海植業在國內市場都將具有一定的壟斷性。

但海鵬覺得還不夠,從接受度來看,消費需求是在逐年增長的。

「對於紅海植業來說,這個窗口期是我們替代進口產品一個很好的機會。」海鵬表示,紅海下一階段核心還是要擴大種植面積。

為此,海鵬也在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但他也強調,無論是投資還是合作夥伴,都需要對農業感興趣,並且能耐得住性子。「如果想賺快錢,那我們肯定不合適。」

海鵬覺得,真正了解蔓越莓的人還是不多,「投資圈都覺得蔓越莓太小眾,但實際上它在未來有巨大的潛力。」

中國的飲食結構,決定了中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概率比外國人高很多,所以蔓越莓的市場空間非常大。

「無論是從單品(果脯、鮮果、果汁)還是從行業(餐飲、烘焙、食品保健),任何一個單獨拎出來,都有機會做出獨角獸。在這個過程中,我希望紅海植業能成為領頭者。」海鵬說。

相關焦點

  • 揭秘千億蔓越莓產業:在休閒、餐飲、烘焙、食品保健等領域,都有...
    揭秘千億蔓越莓產業:在休閒、餐飲、烘焙、食品保健等領域,都有機會做出獨角獸 2019-10-09 10:28
  • 麥當勞是餐飲公司是一場60年的騙局!創始人驚世謊言造就千億產業
    創始人驚世謊言造就千億產業麥當勞正是以優質的標準化餐飲及管理切入餐飲業,最終在全世界獲得認可,並擁有龐大的特許經營權的——這正是王健林做夢都在期望的輕資產模式。麥當勞是餐飲公司是一場60年的騙局!創始人驚世謊言造就千億產業其二,麥當勞有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
  • 烘焙 · 蔓越莓餅乾
    >            雞蛋:15毫升、糖分:60克輔料:蔓越莓幹:35克-  處理蔓越莓幹   如果蔓越莓幹的個頭比較大,   就需要先切碎(不要切太碎),然後備用- 加入蔓越莓幹  倒入蔓越莓幹,攪拌均勻
  • 中秋DIY月餅刷屏朋友圈 烘焙產業已成千億級大生意
    不僅如此,我國烘焙產業已有千億規模且保持高增態勢,資本已經開始對烘焙DIY事業關注和布局,未來,「跨界合作」或將成為新的趨勢,以彌補因產業創新門檻較低而可能造成的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問題。千元烘焙DIY約不約?
  • 海外醫健獨角獸企業大揭秘
    胡潤研究院發現全球有494家獨角獸企業,分布在24個國家的118個城市,它們平均成立於7年前,平均估值239億元,總估值11.8萬億元。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表示:「令人意外的是,美國不是全球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國家,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數量都排在美國前面。
  • 尋找獨角獸: 餐飲創業,如何讓傳統行業有「網際網路思維」
    傳統餐飲行業「癥結」民以食為天。衣食住行是生活必需品,而吃又是重中之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美食和餐廳的需求越來越多,大量餐飲企業在餐飲行業在大潮中曇花一現。目前餐飲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人力資源匱乏、經營成本高漲、標準化難度大、行業內部惡性競爭、資金短缺及政策支持等問題。
  • 烘焙小白也能學會的蔓越莓曲奇餅乾,酸酸甜甜,比買的都好吃!
    我一直對研究美食保持熱情,能親手製作健康又美味的食物,收穫的不僅是口腹的幸福體驗,更是內心閒適充實的美好。作為有點小資的愛好——烘焙,尤其讓我情有獨鍾,每當想到那香甜的氣息,就更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甜蜜。
  • 中國千億烘焙冷思考:拿什麼去拯救每年關閉的萬家烘焙門店?
    據歐睿國際統計,2014-2018年國內烘焙食品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0.6%,更有中國烘焙者消費協會預測,到2025年烘焙行業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可達45%。 烘焙行業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們發現美團點評聯合餐飲老闆內參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2019》的一組數據卻顯示2018年有8萬家烘焙店關閉。
  • 2年開出140家品牌店,一款手工吐司如何撬開千億元烘焙市場?
    01千億元烘焙市場問題多   近年來,我國烘焙行業規模增速驚人,市場「蛋糕」不斷做大。根據相關機構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近幾年來,國內烘焙食品零售規模保持著穩步增長,2012—2017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8%,2017年零售規模突破2000億元,預計2018年烘焙市場將近2170億元,2020年烘焙食品行業銷售收入預計達到5500億人民帀。
  • 烘焙小白們的入門級真愛——蔓越莓餅乾
    」,烘焙入門款,成功率超高,烘焙小白們最喜歡製作的一種甜點。在忙碌工作時或是悠閒的午後,它都是你最貼心的下午茶首選。酥脆的餅乾加上酸酸甜甜的蔓越莓,一口咬下去,奶香濃鬱,好吃到飛起來~還不快動手做起來?
  • 千億級的新餐飲市場,如何把握機會!
    餐飲新紀元,讓你的餐廳經營更容易!餐飲實戰第一自媒體。導讀從2014年開始,伴隨著國內健身的熱潮,消費者對健康、低熱量食物的需求越來越高,主食沙拉也借勢發展。業內人士也表示,隨著瑞幸等新生品牌入局輕食,老牌餐飲巨頭如肯德基「變綠」,輕食產業規模有望在3年內突破千億 。經過輕食沙拉店鋪的爆發式增長和大量資本的注入後,沙拉「吃草」的消費行為就這樣被炒熱,沙拉這個品類也從藍海市場進入到群雄逐鹿的紅海時代 。
  • 烘焙小白,按操作步驟做,也能學會蔓越莓餅乾,快手掌握新做法
    我愛烘焙,愛生活,愛分享。我喜歡做烘焙美食甜品,平時在家有空閒時間還喜歡做一些餅乾等。做出營養健康美味食品。有興趣愛好的朋友加關注哦!我就花2至3分鐘時間與大家一起來學習在家做蔓越莓餅乾吧!今天剛好有時間在家裡閒著,到超市逛了一下,淘了兩包蔓越莓幹,準備做蔓越莓餅乾!想不到的是蔓越莓餅乾比以前便宜優惠了很多,我一下子就買了兩包。買多點以後也還可以做著吃,也挺好的。我問老闆怎麼這麼便宜,老闆說受到疫情的影響,蔓越莓出現了滯銷,所以優惠給鄉親們。
  • 廣州國際醫藥港打造超千億級大健康產業聚集平臺!
    廣州國際醫藥港位於廣州荔灣白鵝潭沿江總部經濟帶,佔地1000多畝,總投資300多億元,由中國日化龍頭立白集團控股主導建設,是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戰略、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是廣東省「建設中醫藥強省」重點項目,將打造面向全球的超千億級大健康產業聚集平臺
  • 蔓越莓成健康消費新寵 花式吃法帶來新國潮
    早上醒來,喝一杯蔓越莓鮮榨果汁,一整天都由內而外光彩照人;下午茶時光,來一片蔓越莓曲奇,蔓越莓特有的酸甜氣息趕走夏日睏倦;蔓越莓果茶、冰淇淋等等成了這個夏季廣受歡迎的熱賣凍品。姐妹們的烘焙聚會,蔓越莓是必備的秘密武器。
  • 蔓越莓馬芬蛋糕,烘焙新手必學,跟著做零失誤
    蔓越莓馬芬蛋糕還是烘焙小白的時候,這個瑪芬蛋糕是做的最多的。馬芬蛋糕是常見的烘焙點心,不需要打發雞蛋,只需要把原料按步驟投入拌勻即可。口感鬆軟溼潤不油膩,可隨心所欲的搭配各種食材,做成或鹹、或甜口感的蛋糕。
  • 種這些水果的發財了,市場價值千億
    第三代水果崛起,千億級農業風口如何把握? 小漿果產業是指以藍莓為代表,包括草莓、蔓越莓、沙棘、樹莓(覆盆子)、黑加侖、唐棣、石榴、桑葚、無花果、紅加侖、楊桃、番木瓜、番石榴、西番蓮等在內的新型果品,既可鮮食,又能入藥,有「第三代水果」的美譽。
  • 烘焙行業風生水起現千億空間誘惑!資本蜂擁其產業
    目前,烘焙行業在A股上市的企業仍然屈指可數,主要有元祖食品、桃李麵包、麥趣爾。元祖食品和桃李麵包是在國內市場經營超過20年的品牌,麥趣爾則是近幾年藉助資本的力量成功跨界進入烘焙行業領先梯隊的食品企業。  近年來,國內烘焙行業風生水起,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參與者。
  • 疫情後國人健康觀念的9大改變及8大健康產業趨勢
    ◎3.健康生活意識加強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將成為更多人長期的健康意識。◎4.敬畏自然,拒絕野生動物非典和這次都是因為人類食用了野生動物,兩次重複的重大教訓,會讓很多人開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他們會選擇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 紅海植業蔓越莓再豐收,攜京東生鮮、CoCo都可啟動健康水果消費時代
    央視新聞頻道、黑龍江衛視等各大主流媒體及快手等新媒都對採收盛況進行了直播。壯麗的水收現場,為大家帶來了新奇的觀感體驗,引來眾多網友留言討論,同時短視頻也在抖音、微視直播等短視頻平臺被廣泛傳播和熱議。
  • 媽媽的味道丨蔓越莓餅乾:烘焙界的「當家網紅」
    媽媽的味道丨蔓越莓餅乾:烘焙界的「當家網紅」 2020-06-12 0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