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只活了27年,卻寫一首千古名詩,短短4句,被後人流傳千年

2020-12-20 九月的小書屋

歷史上記載的詩人很多,名垂千古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相比李白、蘇軾他們這些偉人來說,我最喜歡的就是詩鬼李賀,但比較可惜的是,李賀只活了27年。

李賀生命短暫,經歷坎坷。

他是唐宗室後裔,但其家族早已失去了王室的顯赫地位,是一個沒落的「王孫」。

家道中落,家境苦寒,生活艱辛,甚至連自己唯一的幼弟都養不活,要送到江南去謀生,「欲將千裡別,持此易鬥粟」才不至於成為飢兒。

李賀有著「少年心事當的願望,但當他入長安應進士之舉時,嫉妒者在「家諱」上大做文章,認為其父親晉肅的「晉」與進士的「進」同音,李賀不宜應進士舉,只能充當「臣妾意態間」從九品的奉禮郎。

慘痛的經歷促使李賀直接走向勞苦大眾,也是他對後者產生悲憫之情的現實根源。自己身世悲慘,但李賀仍然關心黎民百姓的疾苦,關心國家民族的興亡。

其光輝偉大的人性,在他的詩歌裡放出了奇光異彩。

李賀只活了27年,卻寫一首千古名詩,短短4句,被後人流傳千年

在他的詩詞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首:

《南園十三首·其五》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詩歌開篇二聯即如疾風驟雨一般大聲叱問,也是詩人自己激蕩的陳情表白:好男兒怎能不跨馬握刀,勇赴沙場,為國收復河山?

吳鉤源於《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即寶莫耶,復命於國中作金鉤,令曰:『能為善鉤者,賞之百金。』吳作鉤者甚眾。」與名劍幹將莫邪的傳奇一樣,吳鉤也有一個殺子煉鉤的傳說。

沈括在《夢溪筆談·器用》中說,「唐人詩多有言吳鉤者。吳鉤,刀名也,刃彎,今南蠻用之,謂葛黨刀」。

後泛指鋒利的刀劍,成為文人墨客筆下馳騁疆場、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徵。關山五十州,指當時藩鎮割據、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區。

《通鑑·唐紀》載唐憲宗元和七年李絳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餘州。」

此句中「何不」二字極為傳神,詩人急切的報國之思如急瀑般撲面而來,又有反躬自問、勢在必行之意,暗示出詩人之憂慮與國家之危急。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三四聯亦為反詰,卻將詩人的激憤與不平襯託得更加濃鬱:看看凌煙閣中封侯拜相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的?

這句反問一則加深了前面「男兒何不帶吳鉤」的必要,更進一步將李賀懷才不遇的憂思苦悶與為國效力的滿腔熱忱交融匯合,在讀者面前展露無遺,千載之後猶令人掩卷嘆息。

李賀一生遭遇許多的波折,他有著志大的理想,想為自己做一番事業,但終究是沒有完成這個心願,短短4句小詩,向我們表達的則是他那氣宇軒昂,自胸中噴湧而出的愛國之情,即使千年以後,這首詩依舊被後人流傳千年。

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雖然篇幅不長,卻揭示了人生哲理,應該算是《宋詞三百首》裡最灑脫的一首詞,通篇都是經典,讀完豁然開朗。

一輩子可以很長亦可以很短,我們應該像李賀一樣笑著面對人生。

詩詞是最能表達詩人的情感的,當我們感到煩悶枯燥時,不妨拿起詩書,朗讀一首,不僅能學到詩人的智慧,還能讓我們靜下心來。

經常看古詩書,可以修身養性,能讓我們變得更加沉穩,還能提高我們的學識,之前寫詩詞的時候,就有不少網友給我留言,說有什麼好一點的詩詞書能不能推薦一下,平時市面上的詩詞書看了沒一會就不想讀了,讓我推薦一本比較好理解的詩詞書。

而我最近就在看《李清照詞傳》,這本書是以李清照傳奇一生來寫的,將李清照少女時期、相夫治學的少婦時代、顛沛流離的老年時代都作出描述,中間穿插了她在不同時期的詞作,詞人形象躍然紙上。

讀起來就像看小說一樣,完全不用擔心裏面的內容看不懂。

這套書除李清照的詩詞以外,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納蘭容若詞傳》不同於以往的傳記,它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展現在我們面前:以納蘭容若的詞為主線,以納蘭容若的"情"為框架,以納蘭容若的"愛"為血肉以詩化的語言,戲劇般的場面,將我們帶入了納蘭容若的繁華生活、真誠性情、詞的顛峰,愛的痴心

每一本的封面都是根據詩人的背景單獨設計的,只為讓每一位讀者有更好的體驗,裡面的紙質也很棒哦!

現在購買整整5本,僅需要78元,平時一本在書店裡賣都要幾十塊,省下一頓晚飯錢,就可以帶回家啦。

相關焦點

  • 只活了27歲的李賀,卻因一首唐詩名垂青史,千年來被無數名人引用
    如果要說古代詩壇有什麼憾事,「詩鬼」李賀的英年早逝,可以算得上一大憾事。這個與李白、李商隱合稱「唐代三李」的詩人,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詩人,有著「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的詩人,只活了27歲。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 詩鬼李賀 | 他只活了27歲,憑什麼讓人懷念千年?
    家人告訴他:「哎呀,現在哪還流行寫詩啊,這都流行寫散文了噻。而且,李白杜甫他們,一個「詩仙」,一個「詩聖」,好詩都被他們寫完了。不過他們開創了條條大路,你可以照著他們的路子繼續創作。」李賀傲嬌地搖搖頭:「哼!我不才抄他們。我偏要寫鬼魅!」
  •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除夕詩」,短短4句,卻包含了3種風俗
    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可是卻包含了3種風俗,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詩歌的作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這首《元日》是他最出名,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在寫這首詩的前一年,王安石當上了參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引得後人牽腸掛肚
    儘管他一生極其短暫,猶如夜空裡匆匆划過的流星,但是他的每一首作品則是足以令人驚豔,使得後人更是牽腸掛肚。據說他寫詩每次都是騎著一頭小毛驢,身邊掛一個小布袋,想到了一句好詩,快速地記下來,隨後扔進小布袋裡,久而久之小布袋全是優美的詩句,然後再一組合便是成為一首千古名篇。
  • 賈島一首經典的唐詩,詩意迷離,只改一字,流傳千年
    #唐詩#唐代詩人中,很多詩人都有綽號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那要是問詩奴是誰?你是否知道?這個人就是賈島。賈島作詩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見其作詩用心良苦。因其枯守其道,多悽苦情懷,似被縛之人,因之名曰:詩奴。而另一個與他同框詩人孟郊則得名為詩囚。
  • 詩鬼李賀:大唐第一倒黴天才,短短27年卻活成了千年傳奇
    我們打小都能說出"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等的大詩人,而"詩鬼"李賀的詩才其實不輸任何一位前輩。今天就來聊聊詩鬼李賀的一生。少年英才李賀出生在公元約791年,是長吉體詩歌的創始者,是中唐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從中唐到晚唐時期風格轉變的代表者。
  • 李商隱經典的一首詩,短短4句,字字都是深情,讀來令人感動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又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他是晚唐為數不多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仕途上由於捲入黨爭而備受排擠,也因此一生困頓不得志。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首《夜雨寄北》是詩人身居異鄉巴蜀之時,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詩,所以詩題為「寄北」。詩歌雖短,但是卻寄寓了作者對妻子的無限思念之情,可謂語短情長。後世有評論家評論道:翻從他日而話今宵,則此時羈情,不寫而自深矣。可見此詩雖短,卻用情之深,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的讀者。
  • 詩鬼李賀一首典型「鬼詩」,表達了自己知音難覓,壯志難酬的苦悶
    李賀因為擅長寫「鬼詩」,很具鬼才,因此又被後人稱為「詩鬼」。即使是在整個詩詞世界裡,李賀的風格也是獨樹一幟的,縱觀大唐詩人,你幾乎很難找出第二個如李賀這樣的風格。他用詞大膽,想像豐富,走的卻不是浪漫路線,而是奇特陰森風格。
  • 李賀「鬼詩」中最經典的一首,寥寥數語,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
    李賀,字長吉,唐朝著名的詩人,也可以說是天才詩人,他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但是卻同樣的創造出了奇蹟,特別是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鬼詩」,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而且很多的作品裡,自有一種鬼魅飄飄的感覺,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人們往往把他的這一類詩稱為「鬼詩」,然而他本人,也是被後世稱為「詩鬼」。
  • 一首被刻在課桌上最多的詩,竟出自唐代最有個性的高僧,流傳千年
    大家爭論的最多的是這三首詩,一首是歐陽修的《梅花》,一首是王冕的《墨梅》還有一首是盧梅坡的《雪梅》。王安石當年寫的是一枝牆角凌寒開放的梅: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而王冕寫的是洗硯池上一種被染的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盧梅坡寫的則是大雪紛飛中的雪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李白特別唯美一首詩,短短4句,讓人陶醉其中,結尾更是流傳千年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的暮春,是他前往廣陵遊歷時所做的一首五言絕句。整首詩的風格非常輕快明朗,用極為優美的文筆為我們描繪了他這一路上所見到的廣陵一帶的美景,從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對祖國這片土地的那種深厚的愛。《夜下徵虜亭》船下廣陵去,月明徵虜亭。山花如繡頰,江火似流螢。
  • 王勃寫下一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扣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山中》,便是與愁緒有關的一首經典詩作。它出自於初唐詩人王勃之手,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寫於唐高宗鹹亨二年(672),當時王勃正客居蜀地。所以王勃這首詩,顯然是為了抒發自己身為一個天涯遊子久居他鄉的思鄉之愁。不過要想將理解透徹王勃這首詩中的愁緒,還需要知道他此次客居蜀地的真實原因。
  • 唐詩中很正能量的一首詩,短短4句,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如被貶二十三年之久的唐代詩人劉禹錫,在摯友白居易替他抱不平時,就寫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豁達之極的詩句。 再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別董大二首·其一》,亦是唐詩中很正能量的一首詩。它出自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之手,是高適寫給董大的一首送別詩。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妙語,連韓愈讀後也讚嘆不已!
    但是李賀在這短短的二十幾年時間裡為我們留下的詩篇卻很多,可以說篇篇經典,由於他的詩常帶有奇怪詭異之感,而且詩作中反映出了他極為豐富的想像力,因此後人給了他一個非常符合他風格的稱呼——「詩鬼」。在「詩鬼」李賀的詩中,想必有一首詩我們是再熟悉不過了——《雁門太守行》。
  • 李賀:我用詩歌償還了租來的27年
    由於軍隊討伐叛軍不利,節度使跑路了,張徹也溜了,李賀也只好返回昌谷,再度淪為無業游民。這份工作只做了3年。理想破滅、功業無望、身體又每況愈下,他再次心如死灰。千年的詩壇,多了一個不朽的名號:詩鬼。從那時起,李賀已經不屬於他自己,他屬於大唐詩壇,屬於歌盡人間不平事,向來只為詠鬼神的一個人間過客。「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秋來》)——讀罷令人毛骨悚然。也正因為此,當代作家潘向黎說,讀李賀有三不宜:女子不宜,病中不宜,愁中不宜。若犯此三條,則需速移至陽光之下,深呼吸數下,以驅除陰寒之氣。
  • 只活27歲,絕世天才之死:沒有他,大唐何稱圓滿?
    他們爭吵的對象,是僅活了27歲的傳奇性詩人李賀。左邊的人說李賀是鬼才。太白(李白)仙才,長吉(李賀)鬼才。——宋祁李白為天才絕,白居易為人才絕,李賀為鬼才絕。很多人,讀到李賀的「鬼詩」,都驚嘆於他的想像力馳騁人鬼仙三界,沒有邊界。殊不知,沒有現實的經歷打底,縱是鬼才如李賀,恐怕也寫不出鬼氣這麼重、這麼逼真的詩。最愛君給大家看李賀一首著名的「鬼詩」: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
  •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著名的中秋詩,短短4句令人拍案叫絕
    不過,值得品讀的吟詠中秋的作品,遠不止蘇軾這一首。譬如,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中秋對月》,便是著名的中秋詩之一。它出自於唐代詩人曹松之手,是他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至於曹松之名,對於群星璀璨的唐宋詩壇來說,就名不見經傳了。《中秋對月》之所以會成為中秋詩中的經典之一,主要原因便是曹松歌詠中秋月的角度新奇,立意不俗。
  • 也許李賀有願望未了:要是能重來,我要當李白!
    兩位詩人各有各的特點,李白受多大的挫折,也寫不出杜甫的沉鬱;而杜甫再豪邁,也寫不出李白骨子裡的那股仙氣。杜甫還是李白的小迷弟,他把李白當作偶像,在和李白相聚的時候,他很羨慕李白豪放不羈的性格。唐代還有一位詩人李賀,人稱」詩鬼「,後世也有」太白仙才「之說。可見李賀的詩在當時很受人們的讚譽,和李白有的一比。
  •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
    ISSUE 44大奇奇:今天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今天咱們只學一首詩,這是咱們學詩以來的第一次,你是不是特別開心?但是我也要給你一個小小的提醒,別看只有一首詩,這首詩會是最難背的一首詩,比之前的「千樹萬樹梨花開」還要難,這首詩是唐朝塞外詩歌中寫的最好的一首,也是最有氣勢的一首,這首詩出自我們的金句之王「李賀」。他的一生只有27歲,是我們學過的詩人裡壽命最短的。
  • 李商隱散心時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成流傳千古的名篇!
    儘管多數人會「舉杯消愁愁更愁」,但散心卻讓他們創作出了一首首流傳千古的名篇。譬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樂遊原》,便是他散心時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樂遊原》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作為一首千古名作,它還被選入語文課本,自小就要求我們熟讀並背誦全文。其最後兩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由於感喟深沉,富於哲理,更是人人皆知,被廣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