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常常要面對這樣的社會話題,對孩子到底是"窮養"還是"富養"?這其中,涉及到的關鍵點就是金錢。
不少家長反映道,如果窮養孩子的話,害怕孩子從小自卑,沒有安全感,但是如果富養的話,又擔心孩子奢靡無度,對金錢沒有什麼概念,總體來說,很多家長在這一問題上,都顯得無從下手,掣肘很多。
還有一些家長問道,零用錢怎麼給才比較合理,或者給多少才比較科學,一次性給一段時間的,還是花完了再給,這其中門道很多,但是不管是窮養或者富養,或者是零花錢該怎麼給,都涉及到了一個共同的因素,那就是"金錢觀"的培養。
這也是很多家長容易忽略的問題,試想想,只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養成孩子合理支配金錢的行為習慣,窮養也好,富養也罷,孩子都能夠知道金錢所代表的意義,是不是所面對的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呢?
那麼,如何去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呢?下面給大家支幾招,不妨一看。
1、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著重去培養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從認識金錢開始,隨後可以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自由支配,根據孩子支配的狀況,再加以教育指導,這樣孩子久而久之,就初步明白了金錢的意義。
2、讓孩子參與到賺錢當中來,如若一味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要錢就給,很大程度上,會讓孩子覺得家長賺錢很容易,這樣久而久之,就會越發的大手大腳,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安排一些賺錢的小任務,比如打掃衛生,上街發傳單等等,讓孩子明確掙錢其實是不容易的。
3、接下來就要讓孩子初步的去學習儲蓄,這個時候,孩子理解了賺錢的不容易,所以指導他們學會儲蓄和理財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家長可以買一些兒童理財讀物,讓孩子從中學習,慢慢養成自己的儲蓄習慣,明確自己的金錢觀。
所以,在我看來,只要孩子明確了自己的金錢觀,則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家長也不用擔心窮養還是富養,因為孩子有正確支配金錢的意識和行為,讓家長會少操很多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