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建築鬼才託馬斯·赫斯維克與他的「種子聖殿」

2020-11-27 造就

6萬顆種子,6萬根每根長達7.5米左右的透明亞克力杆隨風擺動。

上海世博會英國館&透明亞克力杆近景來源:Daniele Mattioli

站在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前,你會不會也在驚喜中透著困惑,它的設計者是誰?它是建築麼?它想表達些什麼?

它的設計師在24歲就成立個人工作室,被《泰晤士報》譽為「英國當代最具創意的奇才」,36歲獲得具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菲利普親王設計獎」。

他就是具有當代達文西之稱的託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

託馬斯·赫斯維克英國建築與工業設計師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復星藝術中心建築設計師

在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的方案競選中,他以「種子聖殿」設計理念,擊敗包括建築界女魔頭扎哈·哈迪德在內的其他五家建築事務所,獲得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的設計資格,這也讓他的名字傳遍全球。

「種子聖殿」不僅展現了當代建築對傳統造型的瓦解,也展現了赫斯維克藉由建築形態將觀念、感知落實到建築上的真實體驗。

最終,「種子聖殿」成為世博會最受歡迎的十大場館之一,在世博會期間,共接待750萬人。

英國館內景,透明亞克力杆中的種子 | 來源:Daniele Mattioli

託馬斯自此開始了與中國和中國文化的不解之緣。隨後他開始了「外立面會跳舞」的復星藝術中心的設計和蘇州河畔「千樹」項目的構思,都成為了上海的地標性建築。

「外立面會跳舞」的復星藝術中心

正值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之際,設計之都主辦方邀請到託馬斯·赫斯維克,聽他講述與建築、與上海有關的故事。

在他看來,對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的設計,是他本人和他所創辦的工作室的轉折點,也讓他開始思考建築與城市的融合,而這正是當代建築所缺少的。

託馬斯設計的陀螺椅來源:Pinterest


以下是託馬斯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託馬斯·赫斯維克,我非常高興能「幾乎」和你們在一起,或者說,我非常沮喪不能夠真的和你們坐在一起,坐在你們漂亮的會場,並與我們的「千樹」項目——一座令人驚嘆的沿河建築,只相距幾英裡的距離。

我很高興能夠與你們交流,因為我感到(自己)與上海歷史的過去十年緣分頗深。

令人驚嘆的是,上海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UCCN)的設計之都,至今已有十年了。

我很榮幸能參與其中。而且,距我們為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獻力設計已有十年了。

上海世博會英國館草稿

工作室裡的朋友則說,「不,是你不理解。中國的觀念在2010年就會超過(英國)。

這說得多對啊。現在我很自豪能慶祝這個十周年的紀念日。

我真心覺得那也是我們工作室的轉折點。我真的感覺到來自上海和中國的友誼之手,這給了我極大的鼓勵。

我知道上海在發展成為經濟和創新中心。一直以來,它在不斷創新,在委託(創新的項目),擁有一種歐洲沒有的自信。

世界也確實地感覺到,現在的中國已經被視為應對氣候危機的領導者。

在我們開始英國館項目和世博會之前,關於中國的敘事似乎是中國是氣候問題的主要製造者,但我認為人們逐漸而深切地意識到,通過創新的思考,而不是對已有想法的實踐,中國可能是問題的主要解決者。

我們的研究結果也告訴我們,中國人與自然有著異常密切的聯繫。

事實也確實如此,我們很榮幸獲得世博會國家館中的金獎,有750萬人走進我們的展館,因為他們想看看「種子聖殿」的結構。

這對我來說很有趣,因為後來我們了解到,中國人們去理解和體會它的方式,這讓我感到中國比英國更加了解我們的想法。

我們也得到了英國文化協會的大力協助以創造出這座建築。我真的很感謝他們,他們是英國傑出的文化大使。

英國館也促成了許多其他的項目。在離你們不遠的外灘上,佔地45萬平方米的外灘金融中心,使我們有機會去探索如何尋找一個想法,既具有前瞻性,也致意中國的驚人歷史和豐富文化。

而我的興趣是步步前行地探索中國豐富的傳統材質、紋理和工匠精神。這就是我們有機會在不同的項目中做的事情。

十年前的世博會,還促成了我們的「千樹」項目,這是一個32萬平方米的項目,其中還包括歷史建築。

蘇州河畔「千樹」項目Design & Source:Heatherwick Studio

我感到從中成長並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因為我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自然與城市的融合是當代建築一直缺少的東西,而中國給了我們機會,去真正解決這種問題。

「千樹」項目前一半現已完成,它也影響了我們在新加坡和日本正在進行的項目,並引發了我們對「情感」的認真思考。

我們感覺到很多正在進行的城市建設,甚至包括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忘記了人們感受的重要性。

他們遵循功能需求,創造了避雨的地方,承納辦公桌和計算機的地方,讓人們睡覺的地方、學習的地方卻常常做成了感受貧瘠的地方。

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一點,即設計環境的人性化比以往更加重要。

在我看來,融合自然一直是營造場所中至關重要的一點,以給人們建造出帶來精神撫慰的空間。

然後,我們有幸得到機會,在我們的設計工作中,進一步推動這方面的發展。例如,在世博會結束後,我們受谷歌委託,與一家名為BIG的公司合作,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山景城設計了它們的總體規劃和總部項目。

而且我們一直在研究,如何使工作場所更加自然,並尋找一種策略,去創造場所,讓人們聚在一起的動力超過以往的空間。

這是疫情導致封鎖的生活中所缺少的,即你可以因為封鎖在家工作,但是這裡缺少的要素是人們在一起工作時奇妙的化學反應。

在建造新建築物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嘗試思考如何融合「愛」。這聽起來有點多愁善感,但是到底如何建立與人們產生真正聯繫的場所?

毋庸置疑,可持續發展性與完成項目中的能量使用有關,以及創建它所需要的耗材和內含碳量。

新加坡伊甸園公寓 Design & Source:Heatherwick Studio

但是,除非有人真心喜愛這個地方,否則它就不會延續下去,更無從談起「可持續」。因此,這是一個有趣的雜耍和平衡的遊戲,是我們尤其喜歡做的事情。

在「千樹」項目中,我們就得到這樣一個機會。在南非,我們也一直致力於另一個項目。

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是學習如何不拆掉建築,而是給現有的結構注入新的生命,讓現代性和創新性能夠存在其中,以致敬使用者和所在地的文化。

而且我認為,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比以往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所有的地方都需要與情感發生聯繫,並以某種方式體現文化性。

思考對人們真正重要的事情,並將城市視為具備歡樂的東西,而不只是機械的東西。

數位技術,意味著人們在一起已經不是必選項,但當你和別人相聚時,就意味著你們選擇在一起。這種「在一起」時的質量就非常重要。

我認為這適用於所有方面,甚至包括醫療保健,如我們剛剛完成的一個地處英格蘭北部的醫療建築。我們一直努力尋找可持續發展的真正體現,並重新給它定義。

利茲Maggie’s療養中心Design & Source:Heatherwick Studio

我覺得我一直在學習和汲取的這些經驗,以及我們工作室的發展壯大(已有200人),起源正是中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 Design & Source:Heatherwick Studio

正是由於這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設計之都和立於其中的英國館,我們才有機會探索一個想法,探索與一個國家的聯繫。

而這友誼之手不僅是友誼,它還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我感到一種無比的忠誠以及承諾,將我的心和激情投入到我們在中國的合作項目,而尤其是上海這個令人驚嘆的地方。

因此,我希望你們今晚有一個特別的夜晚,我希望我能被允許和你們在一起,如果可以的話,我願意隔離幾個星期,因為這絕對值得。

所以,我希望很快見到你們!


本演講由託馬斯·赫斯維克在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論壇工業設計主線論壇上發表。

指導單位: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

活動主辦單位: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造就科技。

戰略合作單位:脈伽特(上海)設計諮詢有限公司,上海楊樹浦馨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編輯 | 王路

相關焦點

  • 繼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後,鬼才建築師的又一佳作即將登場
    天安陽光半島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由英國著名的鬼才設計師託馬斯·赫斯維克設計,是集大型綜合旅遊、休閒、文娛、購物及商辦中心於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預計2019年開業。整座建築依水而建,建築呈不規則形狀,底層面積最大,越是往上樓層面積依次減小。整體看上去參差錯落,有點梯田的影子。
  • 專訪英國館設計師 揭秘蒲公英如何飄落世博園
    說到世博園裡讓人眼花繚亂的建築,蒲公英模樣的英國館一定讓很多參觀者印象深刻。下面我們跟隨英國館設計師赫斯維克的介紹,領略這朵從英國漂洋過海而來的蒲公英的魅力。  英國館位於世博園C片區,展示面積達到了6000平方米。它的主體建築種子聖殿是由6萬根透明的亞克力杆組成,每根亞克力杆內都鑲有一粒種子,從任何一個角度望過去,都有一種光芒破殼而出、向外噴湧的衝擊感。
  • 2010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種子聖殿」
    2007年9月21日,上海世博會英國展館設計方案正式揭曉。「創意之館」從六個備選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終獲選的方案。「創意之館」的設計展現了一個簡潔而又引人入勝的建築模式,它不僅贏得了苛刻的英國評審團的肯定,也贏得了上海市民的好評。2010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種子聖殿」。
  • 天霸設計帶你暢遊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如此顛覆性的設計值得一觀
    作為標誌性的建築之一,上海世博會英國館自籌備以來便備受矚目。項目的設計可謂是巧奪天工,由來自英國的鬼才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完成,不管從哪個角度欣賞,都是獨樹一幟的美。原來,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用一個「種子聖殿」的自然有機形態概念,徵服了上海世博官員和大眾的眼光,並擊敗了包括「女魔頭」扎哈·哈迪德在內的一幹設計大佬。接下來,天霸設計帶你暢遊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如此顛覆性的設計值得一觀。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展區中有「綠色城市」、 「開放城市」、 「種子聖殿」、 「活力城市」和「開放公園」等景點。
  • 英國鬼才建築師最新公寓樣板房大公開,這樣的網紅設計刷爆朋友圈
    有「鬼才」之稱的英國鬼才建築師託馬斯·赫斯維克主要項目涉及世界各地的大型城市,以其不守陳規又兼具實用性的設計聞名,形容自己及團隊是「沒有標誌性風格的實用發明家」。受香港開發商太古地產委託,Heatherwick Studio 在新加坡完成團隊在亞洲的首個住宅項目。
  • 英國館設計師:東西越醜越有用?
    英國設計師託馬斯·赫斯維克接受記者專訪。圖/高徵 創意只是些小伎倆和騙人的把戲?託馬斯·赫斯維克(ThomasHeatherwick)表示很生氣。在這個不斷打破常規和定式的英國人眼中,小到一把椅子,大到一個工廠,他都在試圖重塑人們心中固有的念頭。於是有了顛覆常規力學的帕丁頓水庫的「卷橋」,有了六萬根透明亞克力杆打造的「種子聖殿」——上海世博會英國館,還有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不同尋常的204片「銅花瓣」火炬。
  • 世博英國館可看頭頂「倒垂」縮小版英國城市
    遊客將通過「綠色城市」、「開放城市」、「種子聖殿」和「活力城市」的展示進入「開放公園」。 在「綠色城市」,遊客可以「鳥瞰」英國的四大首府--貝爾法斯特、卡迪夫、倫敦和愛丁堡--的街道和建築被統統「檫」掉後的綠色地圖。 在「戶外城市」,遊客將看到頭頂上一個「倒垂」著的縮小版的典型的英國城市,還將感受到「光雨」散落在身上的效果。
  • 世博英國館:「蒲公英」飄來展示前衛英國(圖)
    中新網5月1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儘管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早已是一個逝去百多年的回憶,不少前來倫敦遊覽的中國遊客初到時印象卻往往仍停留在「霧都」的階段。  這恐怕是為什麼英國的對外交流界人士煞費苦心,希望展示給世界一個現代英國、一個前衛英國原因。
  • 唯有鬼才,才敢這樣設計
    直到有一天,一座橋的設計讓他轟動全英國,這就是位於大聯盟運河的一座步行橋顛覆傳統的運河橋。 真正讓他走向世界的地方其實是在中國,正是因為世博會英國館的成功,他才開始獲得全世界的關注,中國是Thomas的福地。
  • 巴塞隆納,建築鬼才之作!
    整個巴塞隆納卻是一座由高迪的建築「鬼才」託起的藝術之城。在安東尼·高迪的作品列表上,幾乎囊括了巴塞隆納最經典的所有建築,而這些建築中有三分之二都名列世界文化遺產!我們很榮幸地,在今天,終於能得以迷失在高迪超前而奇幻的建築藝術世界裡。
  • 跟著埃科去旅行(一)|那輝煌年代的耶路撒冷聖殿廣場
    ▍按:翁貝託·埃科是寫小說的聖手,編故事的鬼才。在《傅科擺》這部波譎雲詭、枝蔓複雜的小說裡,處處都有陷阱、處處都有觀念、處處都有歷史的殘片和智慧的火花。我們常說」歷史是由勝利者寫就的「,埃科正擅長在寫作中剝掉用來掩埋歷史的那一層外皮,挖掘底下的碎片,然後再展開他自己的故事。
  • 設計鬼才,西斯維克的「陀螺椅子」
    吳恙先生喜歡借用咖啡店裡服務員手中的原子筆或鉛筆和下單時用的紙, 來記錄他的方案,所以很多奇思妙想就是這樣在小紙片上誕生的,包括最近《新南國博興影城》獲得2017年第九屆「祝融獎」娛樂空間一等獎,穿越式設計也都是誕生於此。夜已深,最後一個走出咖啡廳的我,便是更加的寒冷。
  • 英國設計鬼才又出新作!建200億新加坡豪宅,自帶空中花園太牛了
    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國王為了討得美若天生的王菲安美依迪絲的歡心,而修剪起來的被譽為世界奇蹟的建築——空中花園。英國設計鬼才又出新作了!設計這座房屋的設計師還設計過一個很有名的建築,那就是在蘇州河畔的天安千樹,這座建築可是火爆了全網,1000顆樹種在這座房屋頂上,咋一看頗有空中花園的意思。
  • 建築鬼才Moon Hoon,把匹諾曹、貓頭鷹、棒棒糖統統做成建築
    在韓國有一位有趣到極致的建築師,他匯聚了手繪、漫畫、短片創作技能於一身,主業建築設計,敢想敢「玩」,打造了諸如匹諾曹、星戰、棒棒糖、星月、芭比娃娃、貓頭鷹等具象派建築,每一個都腦洞大開,樂趣無窮。設計師Moon Hoon他就是韓國出生,澳洲長大的鬼才設計師Moon Hoon。
  • 英國鬼才設計師的超現實空間,限時開啟
    8月30日,精品百貨「連卡佛」特邀英國鬼才設計師品牌「Tom Dixon」,攜手新銳家居設計平臺「宅二三」,特邀Tom Dixon中國區市場總監Shine、一麼多創始人王嫿和陳成、ATMOSPHERE氣象建築創始人
  • 淘寶再破紀錄 5秒團光第二批2000份英國館種子
    「這次獲得英國種子的機會只有2000個,所以一定要抱著百米跑運動員的心態參加這次團購,」一位秒團成功的買家興奮地告訴記者。「0.1秒的微妙差距,都可能與英國館種子失之交臂。」  5秒鐘,瘋狂「秒團」2000件  11月4日早晨10點,英國館「聖殿種子」珍藏版在眾多網友的關注中如期開團,和10月28日的團購相比,不僅含官方收藏證書並加蓋英國館圖章,還配有英國館紀念徽章一枚,團購價格在399元。據了解,英國館的紀念徽章在此前從未進行過商業售賣,足以見其珍貴。
  • 哥德式建築如何在中世紀取代羅馬式建築
    哥德式建築是12世紀中葉產生於法國的一種建築風格,以教堂為主要表現形式。這種建築風格到13世紀中期已經傳遍整個西歐,15世紀中後期開始衰落,16世紀逐漸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所代替。從瓦薩裡的論述中可以看出,他對這種高聳的、有著誇張高度的建築充滿了厭惡 。他將這種建築形式的起源歸因於哥特人的入侵 ,認為哥特藝術是醜陋而野蠻的。他相信,蠻族入侵不僅造成了羅馬帝國的滅亡 ,也使古典風格在藝術和建築中絕跡。從時間上看 ,哥特人入侵羅馬與哥德式建築產生的時間之間相差六百多年 ,而且西羅馬帝國滅亡後 ,羅馬式建築還曾在數個世紀中風靡西歐各地 。
  • 佛羅倫斯聖十字聖殿——義大利的先賢祠
    佛羅倫斯聖十字聖殿(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ta Croce),也稱為聖十字大教堂,也叫聖十字教堂(Santa Croce),教堂的名字源於法王贈送的聖十字架的碎片。      它是聖方濟各教派最大的教堂,也是羅馬天主教的一座次級聖殿,坐落在主教座堂東南方大約800米的聖十字廣場。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擁有16個小聖堂,其中許多小聖堂都裝飾著喬託及其學生創作的壁畫,以及墓穴和紀念碑。對於佛羅倫斯人而言,這座聖殿既是一個禮拜場所,也是捐贈對象。聖十字聖殿是世界上最大的方濟各會教堂,因而備受關注和親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