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33人集中發熱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能引發多種傳染和感染性疾病!

2020-12-19 騰訊網

5月18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情況。結合目前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經專家組研判,已排除新冠肺炎,多數患者自述發熱與近期使用中央空調有關,初步確定為共同暴露因素導致的集體性發熱,病原體初步判斷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北京將針對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開展三個月專項檢查。

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是什麼?

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人類感染致病菌。目前已知的唯一重要的生物宿主是人類,易在上呼吸道口咽黏膜上皮以及皮膚表皮表層繁殖。

傳播方式: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接觸被汙染的物體後觸摸嘴或鼻子等黏膜;與病人共用杯子、餐具;接觸由該菌引起的皮膚潰瘍等。

易感人群:5歲至15歲少年兒童,其次為學齡兒童家長以及與兒童經常接觸的其他成人。

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能引發哪些疾病?

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常見感染性疾病有咽炎、猩紅熱、肺炎、皮膚膿腫等,反覆感染可繼發風溼熱、風溼性心臟病、風溼性關節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之後在醫生指導下對症治療,首選β-內醯胺類抗生素,如青黴素、頭孢菌素等。目前,尚無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疫苗。

如何減少日常感染的風險?

多通風、勤洗手、戴口罩等。

居室和工作場所建議每日至少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使用空調通風系統應注意進行消毒清洗。

做好手衛生,外出後、咳嗽或打噴嚏後、飯前便後、加工食物時,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至少持續20秒。

在密閉空間、人員聚集場所,特別是到醫院就診或與其他患者接觸時要戴口罩。一旦出現發熱或皮疹等症狀,應佩戴口罩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避免帶病上班、上學。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使用空調要注意哪六點?

建議在使用空調前進行清洗。中央空調應該進行定期的檢測,使用專業的消毒劑來防止空調內積攢的病菌和蟎蟲造成呼吸道的感染。

夏季從室外進入室內建議不要立即開空調,避免舒張的血管快速收縮,引發心腦血管意外。

剛開空調的時候暫時不要關閉門窗,讓空氣流動一段時間以後再關閉門窗。使用中央空調的時候應該提高新風率,並保持一定的空氣流通和自然通風。

建議空調調到26度左右,保證室內外溫差不會太大。

建議空調開3個小時就關閉一段時間,並敞開門窗通風。

長期在空調房間裡工作和生活的人員應該注意增加戶外活動。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大奔

相關焦點

  • 西城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 多人感染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5月18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情況。經連夜排查,這33人排除新冠肺炎。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 ...33人集中發熱:已排除新冠肺炎 初步判斷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通報了西城區出現33人集中發熱有關情況。陳新說,5月17日下午4點許,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經連夜排查,截至今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西城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迅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救治工作,同時,對該辦公場所進行環境採樣檢測。
  • 致西城33人集中發熱的細菌是啥 如何預防?
    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情況。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 導致西城一單位33人集體發熱 這種「鏈球菌」是個啥
    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怎麼傳播?是新細菌嗎?什麼人容易感染?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給出了權威解釋。  下面來看重點:  什麼是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 導致西城一單位33人集體發熱,這種「鏈球菌」是個啥?
    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情況。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 導致西城一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鏈球菌」是個啥?市疾控中心權威解答
    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情況。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 導致西城一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鏈球菌」是個啥?北京疾控中心權威...
    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情況。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怎麼傳播?是新細菌嗎?
  • ...集體性發熱,病原體初步判斷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FX168財經網
    2020-05-18 18:25:03來源:FX168 【北京西城通報33人集中發熱情況:已排除新冠肺炎】據央視新聞,今天,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33人集中發熱的情況:17日,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
  • 西城衛健委通報某單位33人發熱情況說明:鏈球菌是罪魁禍首
    5月18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情況。經連夜排查,這33人排除新冠肺炎。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鏈球菌 新華社資料圖疾控部門表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人類感染致病菌。目前已知的唯一重要的生物宿主是人類,它更喜歡在上呼吸道口咽黏膜上皮以及皮膚表皮表層「紮根繁殖」。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其中接觸傳播包括接觸被汙染的物體後觸摸嘴或鼻子等黏膜;與病人共用杯子、餐具;接觸由該菌引起的皮膚潰瘍等。
  • 北京一單位33人集中發熱,或與它有關……夏天要警惕!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據央視網,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通報了西城區出現33人集中發熱有關情況。西城衛生健康工委書記、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表示,5月17日下午4點許,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經連夜排查,截至今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西城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迅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救治工作,同時,對該辦公場所進行環境採樣檢測。
  • 工行33人集體發熱?不是新冠,是空調沒洗乾淨
    不過在辦公室或者是大廈的中央空調開啟之前,還是需要注意清洗一下空調,否則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工行總部或出現33人集體發熱據環球網報導,在5月18日的北京市第108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通報了該區33人集中發熱的有關情況。
  • 北京市西城區33名集中發熱患者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
    北京商報訊(記者陶鳳 劉瀚琳)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對日前西城區33人集中發熱的相關情況進行了通報。據介紹,5月17日下午4點許,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經連夜排查,截至今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西城區區委區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救治工作,同時,對該辦公場所進行環境採樣檢測。
  • 第二節 鏈球菌
    第二節 鏈球菌   鏈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膿性球菌的另一類常見的細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和人及動物糞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引起各種化膿性炎症,猩紅熱,丹毒,新生兒敗血症,腦膜炎,產褥熱以及鏈球菌變態反應性疾病等。
  • 某單位33人集中發熱,排除新冠肺炎!但與它有關……
    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通報了該區33人集中發熱的有關情況。陳新表示,5月17日下午4點許,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經連夜排查,截至今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
  • 北京市西城區通報33人集中發熱情況:已排除感染新冠肺炎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記者紀樂樂)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在18日下午召開的北京市第108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通報了一起多人發熱病例情況。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表示,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北京的保障工作容不得絲毫閃失,要在保障中強化保障,認真總結防控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堅決防範和消滅各種可能的風險,鞏固首都來之不易的階段性疫情防控成果。確保圓滿完成全國兩會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確保首都安全。在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通報了一起多人發熱病例情況。
  • 類風溼與溶血性鏈球菌的關係?
    類風溼關節炎的病因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是一種與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全身結締組織,呈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
  • 法國研究人員成功破譯乙型鏈球菌基因組
    東方網9月17日消息:法國巴斯德研究所16日宣布,該所研究人員已完全破譯出乙型鏈球菌的基因組,它將有助於新型抗鏈球菌藥物和疫苗的研製。
  • 發熱診療指南: 疫情期間出現發熱怎麼辦?
    發熱是一種臨床症狀,不特指某種疾病。發熱是一種臨床症狀,不特指某種疾病。正常人在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經常保持動態平衡。當機體在致熱原作用下或體溫中樞的功能障礙時,使產熱過程增加,而散熱不能相應地隨之增加或散熱減少,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導致發熱。2.發熱的常見原因有哪些?發熱主要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
  • 丹毒傳染嗎 丹毒怎麼治療
    丹毒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感染,嚴格意義來說不是毒,是一種累及真皮淺層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為一種溶血性鏈球菌。丹毒的潛伏期為數小時及3至5天。  那麼丹毒傳染嗎?  丹毒是急性感染性疾病,一般不會傳染。丹毒是以皮膚突然發紅,色如塗丹為主要表現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發生在小腿及頭面部。臨床表現為發病急劇,常先有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繼而在患部出現水腫性紅斑,境界清楚,表面緊張灼熱,迅速向四周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