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西城一單位33人集體發熱 這種「鏈球菌」是個啥

2020-12-19 廈門網

  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情況。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怎麼傳播?是新細菌嗎?什麼人容易感染?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給出了權威解釋。

  下面來看重點:

  什麼是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回答重點:常見致病菌喜歡「定居」在上呼吸道口咽黏膜上皮以及皮膚表皮表層

  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是常見的人類感染致病菌。目前已知的唯一重要的生物宿主是人類,在非人靈長類動物和其他哺乳動物中,可能會發生偶爾或非常罕見的自然感染。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主要的定植部位包括上呼吸道口咽黏膜上皮以及皮膚表皮表層。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沒有已知的有意義的環境儲存處。

  傳播途徑有哪些?

  回答重點: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與病人共用杯子餐具也能傳播

  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其中接觸傳播包括接觸被汙染的物體後觸摸嘴或鼻子等黏膜;與病人共用杯子、餐具;接觸由A組鏈球菌引起的皮膚潰瘍。有時也可通過食用被汙染的食品而感染。

  哪些人群易感?

  回答重點:孩子最常見人群密集場所是聚集性疫情高發場所

  5至15歲的兒童最為常見;其次為學齡兒童家長以及與兒童經常接觸的其他成人。學校、託幼機構、集中辦公場所、養老院等人群密集場所是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聚集性疫情的高發場所。

  有哪些臨床表現?

  回答重點:常見感染有咽炎、猩紅熱、肺炎、皮膚膿腫等

  潛伏期一般為2-5天。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常見感染性疾病有咽炎、猩紅熱、肺炎、皮膚膿腫等,反覆感染可繼發風溼熱、風溼性心臟病、風溼性關節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少數情況下發生侵襲性感染,主要引起敗血症、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及壞死性筋膜炎,輕者可導致肢體壞死而截肢,個別患者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死亡。

  如何治療?

  回答重點:對症治療青黴素頭孢都管用

  在醫師指導下,可對症治療,首選β-內醯胺類抗生素,如青黴素、頭孢菌素等藥物進行治療。

  如何預防?

  回答重點:目前無疫苗勤通風勤洗手戴口罩

  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採取以下措施,可以減少感染風險:

  通風消毒:居室和工作場所建議每日至少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使用空調通風系統應注意進行消毒清洗。

  手部衛生:做好手衛生,尤其是外出後,在咳嗽或打噴嚏、飯前便後、加工食物時,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持續至少20秒。

  戴好口罩:在密閉空間、人員聚集場所,特別是到醫院就診或與其他患者接觸時要戴口罩。

  注意咳嗽禮儀:當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口鼻;如果沒有紙巾,用上袖或肘部遮擋。

  夏季天氣炎熱,溫度高、溼度大,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腐敗變質,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因此,在食物製作過程中要注意清潔衛生,注意食物保藏,避免發生食物中毒。

  及時就醫:一旦發覺出現發熱或皮疹等症狀,患者應佩戴口罩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避免帶病上班、上學。

  記者賈曉宏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導致西城一單位33人集體發熱,這種「鏈球菌」是個啥?
    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情況。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 導致西城一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鏈球菌」是個啥?北京疾控中心權威...
    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情況。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怎麼傳播?是新細菌嗎?
  • 導致西城一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鏈球菌」是個啥?市疾控中心權威解答
    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情況。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 西城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 多人感染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5月18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情況。經連夜排查,這33人排除新冠肺炎。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 西城衛健委通報某單位33人發熱情況說明:鏈球菌是罪魁禍首
    5月18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情況。經連夜排查,這33人排除新冠肺炎。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鏈球菌 新華社資料圖疾控部門表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人類感染致病菌。目前已知的唯一重要的生物宿主是人類,它更喜歡在上呼吸道口咽黏膜上皮以及皮膚表皮表層「紮根繁殖」。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其中接觸傳播包括接觸被汙染的物體後觸摸嘴或鼻子等黏膜;與病人共用杯子、餐具;接觸由該菌引起的皮膚潰瘍等。
  • 工行33人集體發熱?不是新冠,是空調沒洗乾淨
    工行總部或出現33人集體發熱據環球網報導,在5月18日的北京市第108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通報了該區33人集中發熱的有關情況。據陳新表示,5月17日下午4點許,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經連夜排查,截至今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突發33例發熱病例,是否與新冠疫情有關?
  • 北京一單位33人集中發熱,或與它有關……夏天要警惕!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據央視網,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通報了西城區出現33人集中發熱有關情況。西城衛生健康工委書記、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表示,5月17日下午4點許,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經連夜排查,截至今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西城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迅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救治工作,同時,對該辦公場所進行環境採樣檢測。
  • 致西城33人集中發熱的細菌是啥 如何預防?
    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情況。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 致33人集中發熱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能引發多種傳染和感染性疾病!
    5月18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情況。結合目前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經專家組研判,已排除新冠肺炎,多數患者自述發熱與近期使用中央空調有關,初步確定為共同暴露因素導致的集體性發熱,病原體初步判斷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北京將針對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開展三個月專項檢查。 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是什麼?
  • ...33人集中發熱:已排除新冠肺炎 初步判斷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通報了西城區出現33人集中發熱有關情況。陳新說,5月17日下午4點許,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經連夜排查,截至今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西城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迅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救治工作,同時,對該辦公場所進行環境採樣檢測。
  • ...集體性發熱,病原體初步判斷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FX168財經網
    2020-05-18 18:25:03來源:FX168 【北京西城通報33人集中發熱情況:已排除新冠肺炎】據央視新聞,今天,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33人集中發熱的情況:17日,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
  • 某單位33人集中發熱,排除新冠肺炎!但與它有關……
    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通報了該區33人集中發熱的有關情況。陳新表示,5月17日下午4點許,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經連夜排查,截至今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
  • 北京市西城區33名集中發熱患者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
    北京商報訊(記者陶鳳 劉瀚琳)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對日前西城區33人集中發熱的相關情況進行了通報。據介紹,5月17日下午4點許,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經連夜排查,截至今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西城區區委區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救治工作,同時,對該辦公場所進行環境採樣檢測。
  • 北京市西城區通報33人集中發熱情況:已排除感染新冠肺炎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記者紀樂樂)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在18日下午召開的北京市第108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通報了一起多人發熱病例情況。在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通報了一起多人發熱病例情況。5月17日下午4點左右,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介紹,經連夜排查,截至18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
  • 揭秘流感病毒搭檔「肺炎鏈球菌」
    每年的流感季,鄒映雪所在的醫院都會接到大約五六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患兒。流感病毒像是一支「先頭部隊」,虛張聲勢地撬開了孩子們免疫系統的大門,隨後便讓細菌大張旗鼓地開始攻擊。健康人感染了流感病毒,免疫系統在幾天內就會展開反攻。正因此,流感會引起一系列症狀,包括頭疼、發熱、乏力,不過這些反應通常會在一個星期內緩解。
  • 北京西城社保中心獲評「巾幗建功先進集體」
    這個只有在崗在編工作人員160人(其中女性工作人員達104 人),卻負責轄區3.4萬家單位213萬餘人的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的「娘子軍」單位,因多次承擔北京市社會保險改革而贏得了「試驗田」和「領頭羊」的美名。 「真不容易,我們又獲得一個榮譽了。把這個放到我們的員工休息室,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來的。是榮譽也是鞭策,大家以後更得努力了。」
  • 33人吹空調集體發熱!娃一吹空調就生病?嚴防6大坑!
    前些天刷到33人集中發熱的消息,差點給科大大嚇出冷汗!來源:人民日報好在是虛驚一場,和新冠不沾邊。然而,眼尖的科大大劃出了另一個重點:發熱患者自述與使用中央空調有關。在後臺留言中,也有家長反映:寶寶吹了空調後,出現發熱、鼻塞、流鼻涕、打噴嚏、腹瀉這些症狀。其實,這並非是「空調病」的鍋,在傳統醫學上根本不存在「空調病」這個概念。寶寶出現這些不適症狀,多是由於使用空調不當導致的。
  • 孕婦感染B型鏈球菌 每年導致近15萬寶寶死亡
    萌萌 據法國媒體7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日前表示,全球每5名孕婦就有1人感染B型鏈球菌(GBS),估計每年造成14.7萬名胎兒及嬰兒死亡,因此迫切需要對抗這種細菌的疫苗。
  • 什麼是發熱,哪些疾病可以導致發熱?附:發熱待查的13種可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很多人談「發熱」色變。身體一發熱,就害怕是新冠肺炎。那麼,什麼是發熱?哪些疾病會導致發熱?在這個特殊時期,出現了發熱症狀怎麼辦呢?同樣,感染性發熱,也有慢性的過程,比如肺結核,患者往往每天下午低熱,體溫最高38.5℃,但沒什麼畏寒、頭痛、肌肉酸痛,往往比較「逍遙」,很多人不測體溫都不知道自己發熱,而且這種發熱不用退燒藥也能自行消退下去,這就是典型的「結核熱」,到醫院做個胸部CT或者PPD實驗就能知曉了。發熱了怎麼辦?
  • 豬站不起來,是鏈球菌惹得禍?未必!
    (2)腦炎型鏈球菌,副傷寒,副豬,水腫是細菌性疾病,有典型的神經症狀,病豬發熱,划水遊泳狀,不食,可使用甘露醇降低大腦內壓,發病早期使用頭孢或磺胺,必要時配合地塞米松,治療效果較好;發病中晚期治癒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