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李啟寨,驚詫於眼前這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居然是一個集諸多成果和榮譽於一身的儒雅學者,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學術新星。他具有多學科知識背景並能融會貫通,敢於創新,在生物統計學與統計遺傳學的研究中圍繞與癌症相關聯遺傳因素的統計分析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求學之路 十年磨一劍
李啟寨博士2001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學士學位;2006年7月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科大)、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博士畢業並留院工作;2006年8月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學習,2009年8月回國;現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副研究員,統計室副主任。
讀研期間,李啟寨還不是很確定自己將來的研究方向,於是廣泛涉獵了多學科的基礎知識。其間,他還到華大基因研究中心工作和學習,這為他以後的生物醫學統計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
博士期間,在導師李國英研究員的指導下,他開始投入到國際前沿熱點的交叉學科之一 ——生物信息學及生物統計學的研究中,並逐漸明確了統計遺傳學的研究方向。
2006年8月,李啟寨來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學習,並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學習了《統計遺傳學》課程,這對李啟寨的後來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
十年磨一劍,今日終出鞘。2009年回國之後,李啟寨開始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及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部分科研人員合作,開展了全方位的項目研究,進行了「精神分裂症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納米粒子抑制癌細胞的機制分析」等課題的研究,以及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合作進行的前列腺癌、子宮頸癌等方面的統計研究。此外,在肺癌、風溼性關節炎、上海婦女染髮與癌症的關聯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效。
科研攀高峰 樂在其中
「年輕正是最有激情幹工作的時候。」李啟寨如是說。工作著是快樂的。熱烈的情懷、執著的投入讓這位年輕的學者學術成果斐然。勇攀高峰給他帶來了科研上的碩果,也帶來了事業上的成就感。
科研是清苦而寂寞的,沒有過人的毅力無法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發展。
李啟寨在生物信息學和生物統計學領域有良好的工作基礎,近年來一直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曾獲首都防治非典工作紀念證書(2003),回國之後陸續在Nat Genet、AJHG、Hum Mol Genet、JASA、Biometrics等雜誌發表SCI論文40餘篇;獲得DCEG Outstanding Research Paper by Fellow Award、DCEG Fellowship Achievement Award、DCEG Fellow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陳景潤未來之星等獎項。
面對取得的一個個碩果,李啟寨非常淡然,在成績面前,從來沒有表現過一絲滿足,他認為,「成績是過去的,青年學者勇攀高峰才有未來」。
學高為師 德才兼備
自2009年8月回國後,李啟寨不僅在自己的崗位和領域內成果豐碩,更以他自己的嚴謹務實的品格和敬業精神言傳身教,學高為師、德才兼備,起到了模範表率作用。
李啟寨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目前他已經培養了2名博士生;在讀碩士生2名,碩博連讀生1名。
對於統計領域的後起之秀,李啟寨語重心長地表示,作為一名即將從事統計工作的學者,首先要打好基礎,積累紮實的理論知識;其次應多思考,把統計學方法和理論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多關心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問題,特別是前沿領域的熱點問題;最後是學習用哲學觀點看待統計學中的學派和爭論,努力培養溝通和表達能力。
對於學科未來,李啟寨信心滿滿地表示,統計學在我國的潛力巨大,應用領域非常廣,統計學作為一項事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從常規方法的簡單應用,到重大前沿問題的探索研究,再到高深理論的數學證明,以及數據的收集、貯存、整理、壓縮、傳輸、恢復和信息取,每個環節都不能少。他深信統計學的科研工作將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李啟寨以他的坦誠、直率、正直、大度贏得了大家的尊重。站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位青年學者:博學勤業,大氣堅毅,而又淡然若水。他以他的言傳身教詮釋了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簡單卻深刻的道理。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2-11-08 9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