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微博網友紛紛轉發了一則視頻,在這段一分多鐘的視頻中,一名有南方口音的小學女教師正在班級帶領學生們朗讀音序表,但聽到的並不是多數人印象中的「啊玻雌得鵝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訥……」,而是「阿掰猜嘚哦F該,喝一災開艾嘍艾木乃……」據一名轉發的網友稱,這段視頻在家長群中瘋傳,視頻中老師的發音引起一些家長質疑,認為其發音奇怪。
記者發現,這段視頻的字幕中明確表示,當地教研員稱該名老師的讀法並沒有問題,只是部分讀音沒有那麼標準。視頻稱老師所教的是拼音26個字母的「名稱音」,系統學習這種發音的好處是便於按音序準確快速查字典。
17日中午,記者來到長春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白樹民看過視頻後稱的確存在這樣一套朗讀拼音的方法,「我以前聽到過這種讀法,但好久沒人這麼讀了,我都記不全了。」
據白樹民老師介紹,由於小學同學同時學習兩種讀法極易造成混淆,因此長春幾乎所有小學都只教授一種讀法。「國家課程標準都是有明確要求的,拼音教學也是以此為依據的。小學生以拼讀識字為根本,視頻裡的那種讀法並沒有實用價值,而且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要求過高。」
白樹民認為,小學生只要知道字母表的順序就可以,不必強制要求掌握兩種讀音,「視頻裡的讀音小學階段還是用不上的,本科研究生階段涉及到漢語言文字方面的倒是可以涉獵。」
隨後記者拿著拼音字母表隨機讓市民拼讀,多數市民脫口就是「啊玻雌得鵝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訥……」,市民陸女士稱自己只會這一種讀法,視頻裡的讀法還是第一次聽到。而市民趙女士卻能流利地用視頻中的發音熟背26個拼音字母,「小時候我父親教我的,同學聽到我說的這個都會哈哈大笑。父親說這是他上小學時老師教他的,他的老師估計現在都得八九十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