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貪嘴、多食、不愛控制飲食的人多了,所以血糖高也被人們稱為「富貴病」,這裡要為它正個名,你印象中那個只有白白胖胖、收入較高、生活優越的人才會得的病,其實早就變了,如今從發病原理上講,糖尿病在貧富上的差異已經不如以前那麼明顯了,所以再叫「富貴病」就顯得有點不適合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講血糖高依然是「富貴病」,因為治療高血糖的費用比較昂貴,富裕的人或許覺得上萬的醫藥費不算多,但並不是每家每戶都很富裕,再加上血糖高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病,需要一直堅持吃藥控制血糖才能不讓身體產生併發症,如果產生併發症就更不好辦了。
所以說當你預感到自己血糖高了,就要注意一下了,首先是少食多餐,吃飯的時候最好7分飽,併合理安排吃飯時間,切記暴飲暴食,這樣對身體會產生很大的危害;其次是控制飲食,選擇食物的時候儘量選擇無糖、高纖維的食物,豆製品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光蛋白質豐富,還不含膽固醇,所以用豆製品代替部分肉食還是可以的,同時還要多吃一些苦瓜、洋蔥、香菇、柚子等能降血糖的瓜果蔬菜。
第三是要運動,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有利於釋放體內多餘的能量,可以控制體重、充沛精力、改善睡眠質量、增強抵抗力、提高大腦機能等等,總之運動的好處有很多呢。第四就是要規律作息時間,每天要保證8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太多不好太少也不好,最後就是戒菸、戒酒,煙的危害大家都知道,所以就說一下酒的,酒精不含其它能量,只提供熱量,並且長期飲用對肝臟也不好。
以上多多少少有一些預防的成分,那麼當人們已經知道自己血糖高,要如何養生呢?
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平穩餐後血糖和血脂才是硬道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淡飲食,所以血糖高的人在平時做法的時候要少油少鹽,烹飪方式也少使用油炸操作,並且儘量少參加聚會、宴會什麼的,能在家吃就在家吃,這樣才能保證配料。
同時還要掌握食物的特性,比如不是帶糖的水果就不能吃,也不是不吃薯片和粉條,而是要平衡飲食均、控制熱量、均衡飲食,當然一些東西還是要忌口的,比如蜂蜜,它的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果糖;比如冰激凌,哪怕做成熱量不高的樣子,也有很多糖分;比如爆米花,澱粉奶油再加上油炸,都是高血糖患者飲食上的禁忌。
如果是肥胖人群更要適當減少熱量的攝入,如果身材消瘦,則要適當增加熱量。再就是規律生活,因為高血糖是慢性病,所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要按時睡覺起床,每周測量體重,以此來計算飲食和觀察效果,運動上可以選擇健美操、打太極、桌球、遊泳、跑步等,具體要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有血糖高的人減肥要慎重,雖然肥胖是導致血糖高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你採用節食減肥危害可能更大,因為能量攝入過少身體會缺乏基本的新陳代謝,五臟六腑所需的營養也會出現共給不足的情況,這樣反而會加速人體器官的老化,對健康造成額外的傷害。
另外,有高血糖的人,往往沒刻意減肥也會消瘦,這是因為當血糖高於腎糖閾值,尿液中就會湧入大量的葡萄糖,並跟隨原尿排出,這個時候人體內的水份就相對較低,所以人就消瘦了。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出現「細胞飢餓」現象,即因為胰島素不足,所以很多營養無法通過胰島素被人體吸收。
這樣體內就會產生糖異生現象,也就是脂肪轉化為糖的過程,當人體內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被消耗後,人自然就慢慢消瘦了,但不要以為這樣瘦身是好事,隨之而來的將是免疫力降低、疲乏無力、精神不振。
所以說高血糖的患者養生,最好不要想著節食減肥,如果真的需要減肥,最適合降低血糖的方法就是低熱量均衡飲食,具體來說就是在兩餐中加一餐,可以避免血糖波動過大,雖然是加餐,但最好之間相差4個小時,就算不能減肥,也會減少高血糖人的飢餓感。
另外,血糖高的人養生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避免低血糖,如果在運動中突然心慌、頭昏就是低血糖反應,這個時候就要儘快補充糖分,否則可能產生嚴重後果。
如果血糖高的人過度消瘦怎麼辦?
這個時候就要對自己做出調整了,食療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要堅持「少食多餐」,這簡直是高血糖患者的養生黃金法則,要適當增加熱量的攝入,尤其是蛋白質的攝入,過度消瘦的人適當放寬一下每日熱量的攝入也是可以的,乳製品、畜禽肉類以及大豆製品中都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
如今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高血糖的可怕性,那些以為「糖尿病不痛不癢不影響生活就不用治療」的人有一些已經意識到高血糖就像「硫酸腐蝕水管」那樣,危害著全身的血管,等到真的出現併發症的時候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金錢卻治療;
同時很多地方都在宣傳要運動,要規律生活,這是為了讓那些久坐不動、愛吃夜宵和外賣的人群意識到,他們的胰島素或許已經不堪重負了,所以想要預防高血糖,歸根到底還是要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讓胰島素能休養生息。
其實讓人們意識到高血糖的可怕,最主要的還是人們自己意識到,這比什麼健康教育養生都管用。
(聲明:內容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