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到了18個月,中文已經開始理解一些科學知識,比如萬有引力,我便開始琢磨是不是要給她英語啟蒙了。
我一直以來的主張就是「用中文學做人,用英語看世界」,英語作為這個世界的通用語言,就是看世界的一扇窗,再加上也是必學科目,語言類也需要儘早開始,所以就安排上了。
理論上講,最好是一出生就開始,但是剛出生的寶寶幾乎沒有反饋,如果一直自說自話,家長也不容易堅持。當然,也有堅持得很好的爸媽,我也很是佩服。
如果不能堅持,那麼我覺得最合適的時機,是6-9個月左右,當你說一個東西,寶寶會看向這個東西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不斷用英語說各種名詞,和寶寶互動,日常用語也換成英文就更好了;等寶寶會做動作了,你說give me,寶寶會遞東西給你,那就最棒了。
如果已經錯過了怎麼辦,那就現在開始吧,畢竟孩子的光陰,拖不起。
在廣大普通媽媽生活的階層,想要把孩子的英語啟蒙做好,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要遠遠多過於金錢。這裡所說的「普通媽媽」,是指財力和能力都普通的媽媽,可以做到日常全英文環境的牛媽牛爸,或者可以花錢打造全英文環境的土豪不算在內。想要把孩子的學習都扔給培訓班,是不現實的,所以經常會有「報個一萬多的英語興趣班,學一年下來也就學會百來個單詞」這樣的事情,所以就算你花了錢,平時不付出時間和精力,也不會有好效果。
在給孩子英語啟蒙的時候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學習的過程,在引導孩子之前要做大量準備工作,比如像長方形六邊形這樣我們讀書的時候不常遇到的詞,為了教娃我都要重新背;講繪本之前有可能要說哪些話我都先準備好,儘量做到全英文講,並且儘量聲情並茂;為了增加興趣,還要設計很多互動遊戲,或者各種主題學習。
在英語啟蒙的初期,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沉默期,孩子不開口。家長經常會感覺自己「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收穫兩毛五」。在孩子沒有達到一定能力進行輸出的時候,家長最容易感到挫敗而放棄。尤其是還沒到語言爆發輸出期的寶寶,更加需要家長有耐心,啟蒙經常就是成噸成噸的往淨水器倒水,最後才終於流出了幾滴。
點讀筆的選擇是根據書籍來選,先選書,再選筆,想讀什麼書,就買什麼筆;推薦小達人(或者新出的小蝌蚪)和毛毛蟲。小達人可以點讀絕大部分書籍,特別是英語分級,覆蓋很全面;毛毛蟲可以點讀凱迪克正版,還有牛津樹之類的書籍。
繪本包含得比較廣泛,有套書,各種書單,還有經典原版繪本,比較推薦用來啟蒙的套書是果醬英語,彩虹兔也很棒,書單有廖彩杏書單一階,經典繪本有《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這本廖一裡面有)《pat the bunny》《where is baby's bellybottom》《dear zoo》《I am a bunny》《where's spot?》,還有嗒噠魔盒這種洞洞書也很好。
分級的話,最合適啟蒙的有紅火箭、海尼曼、RAZ。大火的牛津樹,其實不適合0基礎的小朋友。
這三套分級裡面,紅火箭最簡單,更適合0基礎的媽媽和寶寶;海尼曼更有趣,句型更是適合孩子開口,是開口神器;RAZ的詞彙量更大,但是最枯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其他互動材料包括安靜書、閃卡、點讀歌詞本、點讀海報等,都可以作為啟蒙輔助材料。
app推薦小小優趣和常青藤爸爸,小小優趣裡面比較推薦的有SSS動畫、Yakka dee、Maisy、貝貝生活記、小豬佩奇都很好。常青藤爸爸有很多打卡課程,音頻動畫,也適合搭配。
課程比較紅的有斑馬、嘰裡呱啦、lingumi,這些適合用來啟蒙,嘰裡呱啦比較有趣,節奏慢,也便宜,Lingumi則更加系統專業。
名詞包括數字、顏色、水果、蔬菜、交通工具等等,動詞包括跳、走、跑、抱,以及平時在生活中給孩子的指令:坐下、站起來、過來、不要摸、慢點等等。說白了,中文最先教的這些,英文也最先教。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一點:名詞拿實物,動詞做動作,全部用實物和動作直接關聯英語,儘量不要翻譯,他們是怎麼學會中文的,就會用同樣的方法學會英文。但如果孩子確實中文強勢,英文一上來聽不懂,感到挫敗和煩躁、沒興趣,這時候可以適當翻譯,最開始可以翻譯一兩次,幫助他們理解,後面則不再翻譯了。但是切記,翻譯的作用是幫助對應實物,而不是教他對應中文,能直接對應就不要翻譯,儘量少翻譯,平時日常單詞輸入全部換成英語,多聽,孩子慢慢就知道了。
小的時候的孩子對電子音的興趣還不大,最敏感的還是人聲,所以英語歌還是要自己先唱,等孩子熟悉了才會對早教機放的歌和動畫片有興趣。有的媽媽說我放英語動畫片孩子愛看,也能看懂,其實這就跟我們看卓別林一樣,沒聲音一樣也能看懂的,這個沒有什麼實際輸入,看動畫片最好配上臺本,每天讀一遍。我給芊芊每天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大概唱了一個星期,她突然就能把歌詞複述出來了,最開始的時候聽米兔放的時候是不行的,她get不到電子音的歌詞,孩子最喜歡的,永遠都是媽媽的聲音。唱的時候最好在旁邊帶著孩子一起跟著動畫片做動作,或者跟著跳舞(跟動畫片內容相配的簡單動作),這樣互動孩子更加感興趣。
帶讀的時候可以配合點讀筆,講之前要先看幾遍,先想好要怎麼講,要說哪些話,哪些用英文說,單詞和句子先準備好。先泛讀,再精讀。泛讀的時候家長讀,孩子聽就行了,不要求跟讀,也不要提問,精讀的時候再開始提問,5W1H法則。講英文繪本其實和中文是一樣的,想想講中文繪本,你會讓孩子跟讀嗎?
聽說讀寫,聽是排首位的,聽是輸入,說是輸出,讀寫現在還涉及不到。最開始啟蒙孩子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沉默期,家長不能著急想看到輸出,感覺說了孩子沒在聽,說了不按指令來,這些都很正常;還是最開始講的,不要急,耐心,每周保持10小時英語輸入,只要家長堅持了,孩子會給你驚喜。
先寫這麼多,關於家長發音不準啊,要不要翻譯啊,孩子沒興趣啊,後面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