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楊力教授科研團隊最新聯合大數據應用研究成果「賦強...

2021-01-12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3月20日上午,在上海浦東陸家嘴的上海銀行大廈,上海銀行「在線賦強公證平臺」項目合作籤約儀式舉行。上海銀行行長胡友聯、上海市司法局一級巡視員劉平出席籤約儀式。在座的還有上海銀行副行長胡德斌、上海市新虹橋公證處主任徐雪梅、上海翰迪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喬延清等。

2018年,科技部會同「兩高一部」,制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原973計劃)重點專項。上海交大中標最高人民法院「全流程管控的精細化執行技術及裝備研究項目」。

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上海交大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副院長楊力教授科研團隊與上海銀行、上海市新虹橋橋公證處、上海翰迪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基於普惠金融的賦予強制執行力公證債權文書區塊鏈與法院執行一體化平臺(簡稱「賦強通」)已經完成,並交付試點落地應用。

據悉,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銀保監會聯合發文,提出「鼓勵金融機構依託金融科技建立線上可強制執行公證機制,加快債務糾紛解決速度」。當前受疫情影響,「零接觸」在線金融業務迎來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挑戰。該項目正是響應國家號召,在特殊時刻率全國之先,探索普惠金融在線賦強公證與精細化執法院一體化的重要研究成果。

研究和應用場景有效集成了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三個領域的若干項關鍵科學技術。通過聯結金融機構與公證機構的賦強平臺有效連接,通過公證機構對銀行與借款人籤署的借款合同辦理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公證,當借款人出現逾期還款時,貸款人(銀行)可在線向公證機制申請出具執行證書,快速地將借貸糾紛納入司法處理流程的閉環式風控手段。銀行在線賦強公證平臺,在貸款貸前、貸中、貸後流程中,運用人臉識別、身份要素核驗、電子籤章及電子存證等金融科技作為流程要件,運用哈希值算法,將借款人借還款信息等以區塊鏈技術進行差異化存儲,確保存儲數據的安全和不可篡改,形成完整證據鏈。

該課題尤其在普惠金融線上賦強公證的集中管轄機制、金融數據業務區塊鏈的差別化存證標準、公證賦強的哈希值存放業務流程、法院精細化執行的失信懲戒聯動等凸顯四大亮點。

上海市司法局劉平一級巡視員在致辭中表示,公證作為公共法律服務的一種,具有獨有的事前防範特性,是最積極的法律服務。今天推出的這個聯合研發項目在創新意識、服務意識上作出了積極探索,是對國家大力提倡發展普惠金融政策的積極響應,是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應用與社會經濟發展業態相結合的良好開端。上海銀行胡友聯行長在致辭中說,這是上海銀行與法律界第一次合作籤約,銀行的風險是環狀的,「賦強通」的落地應用,是對接政策的主動作為,能夠對借款人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大幅度縮短貸後管理的時間和成本,是當前形勢下推進「零接觸」金融服務的有力保障。

上海市司法局公證工作管理處、上海市公證協會、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執行局相關領導和上海銀行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出席籤約儀式。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楊力教授科研團隊針對破產案件「立審執破」智能一體...
    2020年5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學楊力教授科研團隊發起召開的破產案件「立審執破」智能一體化建設工作專題調研會,在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國際會議室舉行。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俞秋瑋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落地支持單位聯絡協調人、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信息管理處處長曹紅星主持。
  • 楊力教授出席「首屆上海市大數據社會應用研究會年會」暨「智慧...
    近日,由上海市大數據社會應用研究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法律大數據研究中心協辦的「首屆上海市大數據社會應用研究會年會」暨「智慧城市建設與風險治理的中國方案」 高端論壇,在上海市北高新園區商務中心隆重舉辦。
  • 上海交通大學楊力教授受聘儀式暨企業數據合規交流會舉行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上海思賢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企業數據合規」交流會在滬舉辦。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長聘教授、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副院長楊力先生,上海交通大學電信學院長聘教授、人工智慧研究院總工程師金耀輝先生,思賢科技CEO姜華先生, 思賢科技CTO段建鋼先生等出席會議,就企業數據治理與合規方面展開研討。會議伊始,思賢科技CEO姜華聘任楊力教授為思賢科技的法務與數據合規顧問。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六位教師喜獲 「教書育人獎」、「科研成果...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教書育人獎」、「科研成果獎」評審中,凱原法學院收穫頗豐,王先林教授獲評「教書育人獎」一等獎,彭誠信教授獲評「教書育人獎」二等獎,
  • 全拓數據與上海交通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推進數據研發的產學研進程
    本次合作正是將上海交通大學基礎研究技術平臺、專家資源與全拓數據在大數據應用、大數據可視化以及大數據研發架構等方面的專業化技術平臺相結合,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共同成立聯合實驗室,推動我國數據與知識管理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政、產、學、研、用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為企業發展與科研進步提供新的發展契機,為服務國家大數據戰略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高德地圖聯合清華大學推出交通預測研究成果
    現代城市生活中,交通擁堵已經成為世界級的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在今天舉辦的2018年雲棲大會高德專場上,高德地圖聯合清華大學李萌教授團隊共同發布了「交通預測」這一技術研究成果。該研究成果基於深度學習的大規模城市路網交通狀態預測,旨在擁堵發生之前進行疏堵。
  • 2020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浩偉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後...
    基本情況年齡:35以下 性別:不限 戶口:不限外語水平:良好 工作地點:上海交通大學 科研團隊:特種材料研究所王浩偉團隊研究方向:鋁合金/鋁基複合材料的科學問題及相關工藝的研發和應用招聘要求1.
  • 上海交大毛軍發與吳林晟團隊突破性科研成果助力中國射頻領域自主...
    上海交大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18日電 (張凌峰 江倩倩 許婧)正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毛軍發和教授吳林晟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整套射頻EDA仿真軟體亮相上海交通大學展臺,備受關注。
  • 汽車大數據應用聯合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正式發布
    12月24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2020年會在北京召開。在活動發布環節,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萬鑫銘分享了汽車大數據應用聯合研究中心最新成果:《汽車大數據應用研究報告 新能源汽車安全篇》、TIVES算法集成評價體系及開放數據平臺。
  • 西南交通大學舉行微納米生物技術團隊研究成果捐贈儀式
    9月24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學生命學院微納米生物技術團隊研究成果捐贈儀式及抗疫故事分享會在綜合樓148會議室舉行。孟濤教授分享科研攻關助力抗疫的故事  面對新冠疫情,西南交通大學以創新的科研力量和深厚的家國情懷,凝聚交大力量,助力抗疫鬥爭。其中,西南交通大學生命學院「微米納米生物技術」團隊在西南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的指導與支持下,與中邦集團合作,成功研發純天然的低酒精濃度複合配方消毒液——Gewiss®消毒液,在疫情狙擊戰中貢獻交大力量。
  • 2020廣東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包小華科研團隊招聘專職副...
    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包小華科研團隊期望與有志之士共同發展,特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專職副研究員或研究員2名。一、研究方向1. 地下空間智能檢測和運維:隧道與地下結構監測和檢測技術研發、監測檢測數據分析建模、監測檢測智能裝備系統研發、地探雷達隧道檢測技術、無人機隧道檢測技術。
  •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聯合設立「大...
    7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上海市政府副市長陳群,市政府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廳主任陳靖,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副主任李永智,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朱宗堯,黨委副書記邵軍,副主任王曉妹、劉迎風、朱俊偉出席會議。
  • 上海交通大學:毛軍發院士和吳林晟教授團隊研發自主可控的射頻EDA...
    為滿足對自主可控的射頻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的迫切需求,十多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毛軍發院士和吳林晟教授團隊,與芯和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展合作,產出了多項自主研發的突破性成果,打破國際封鎖,已在移動通信、衛星通訊和集成電路等多個領域取得推廣應用,走出了一條射頻EDA軟體國產化的產學研創新突圍之路。
  • 《科學》發表上海交通大學趙一新團隊的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
    2019年8月9日,Science(《科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趙一新團隊在CsPbI3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研究成果:「Thermodynamically stabilized β-CsPbI3–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ies >18%」,(《熱力學穩定的β-CsPbI3
  • 上海交通大學召開2021年科研工作會議
    2021年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年度科研工作會議在閔行校區陳瑞球樓召開。此次會議以「提升質量貢獻,服務科技強國」為主題,系統總結學校「十三五」期間科研工作成績,探討與部署「十四五」科研發展方向與任務。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張全、閔行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李麗、江川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文輝等嘉賓出席會議。
  • 湘潭大學劉平樂教授團隊連續在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今年4月,劉平樂教授團隊在化學類頂級期刊《綠色化學》(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為9.405 )上發表題為「萘一步催化胺化高收率製備萘胺(One-step catalytic amination of naphthalene to naphthylamine with exceptional yield)」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作者是郝芳副教授,通訊作者是劉平樂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學籤約商湯科技共建清源研究院
    12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學與商湯科技共建清源研究院的籤約儀式在商湯科技大廈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副校長毛軍發,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徐立,聯合創始人、研究院院長王曉剛,雙方有關科研人員參加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蘇躍增主持。
  • 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啟動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到會致辭,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主持開幕式。中心籌備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丁文江院士介紹了「氫科學中心」的建設方案,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常務副院長朱新遠教授介紹了「氫科學與技術聯盟」的籌備成立方案。
  • 同濟大學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全力推進優秀科研成果...
    十大科技成果中,4項成果屬於工程製造領域,它們分別是土木工程學院周穎教授團隊研發的「帶剛度自適應特性的三維震振雙控裝置」,機械與土木交叉學科團隊簡小剛、王偉團隊研發的「封閉截面構件高強單邊連接技術及裝備」,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杜豫川教授團隊研發的「路面多維高頻檢測裝備和智能養護技術及應用」,以及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康琦教授團隊研發的「面向工業系統智能優化與決策的邊緣計算平臺」。
  • 總理來考察,看上海交大電子系在科研成果轉化上交出的答卷!
    9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上海交通大學,了解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