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毛軍發院士和吳林晟教授團隊研發自主可控的射頻EDA...

2020-12-15 騰訊網

從衛星通信,到日常使用的手機、Wi Fi、共享單車,處處都有射頻電路的身影。射頻電路是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中的集成電路,而我國在該領域起步較晚,想要彌補和國際的差距需要從產業鏈源頭的設計發力。

為滿足對自主可控的射頻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的迫切需求,十多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毛軍發院士和吳林晟教授團隊,與芯和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展合作,產出了多項自主研發的突破性成果,打破國際封鎖,已在移動通信、衛星通訊和集成電路等多個領域取得推廣應用,走出了一條射頻EDA軟體國產化的產學研創新突圍之路。

自主研發專業軟體,打破國際壟斷

目前,國際主流射頻EDA軟體仍以外國軟體為主,並壟斷了中國絕大部分市場。與此同時,它們仍然存在著在分析射頻電路時消耗資源大、效率低、建模難度大等亟需解決的問題。

「考慮到當前EDA軟體的不足,我們研製出了首套國產射頻電路晶片-三維封裝聯合電磁場仿真建模商用軟體。」吳林晟表示。該軟體不但可以解決晶片級封裝的跨尺度仿真問題,能夠高效精確地實現從納米到釐米7個數量級的電磁仿真,效率比現有工具提高10倍以上。此外,團隊還自主研發了一款多物理場仿真軟體,突破了射頻封裝結構多物理場的精確高效仿真技術瓶頸。該軟體的仿真效率比目前的主流商用軟體提高了幾十倍,佔用內存明顯減小。

迄今為止,國內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將上述兩種軟體應用到產品研發中,大幅縮短研製周期、降低研發成本,設計得到的產品綜合性能和可靠性得到顯著的改善。歷經十多年的攻關,團隊自主研發的射頻EDA軟體,為我國在該領域打破國際封鎖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理論到實踐,校企合作讓研發更高效

當前,我國亟待發展的半導體企業由於相關集成工藝技術的快速演進,對可重用和可靠性的設計均提出很高要求。為此,團隊與聯合單位共同建立了集成無源器件IP庫,並在研發過程中解決了可重用和可靠性的問題。「現在,該成果與中芯國際等我國行業企業所需的工藝完全兼容。」吳林晟表示,校企間的緊密合作讓研發與應用轉化的過程更加高效。

自主研發的軟體不但已能滿足產業當下的緊迫需求,更以多款高效和高性價比的產品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時間和投入。比如,團隊與應用單位聯合研製出可用於無線通信等諸多領域的三維集成毫米波收發模塊等多款射頻模組產品,讓設計的準確性大幅提升,減少了反覆優化設計與試製的迭代時間,設計和研發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這樣,企業的產品能夠更快上市,也相對降低了研發成本,實現了組件性能、功耗和成本的最優化。」吳林晟表示,目前,這些產品已大批量應用於多個射頻與無線系統中。

產學研結合,助力射頻行業走出技術封鎖

瞄準當前緊迫的技術需求和國際形勢,校企集中力量聯合攻關國產射頻EDA工具缺失的短板。經過磨合,校企合作分工明確,真正做到產學研一體化,吳林晟介紹:「上海交大負責基礎理論與算法研究、核心引擎與樣品研製,芯和半導體公司負責軟體開發與晶片設計以及產品推廣應用。」

類似的項目在上海交通大學還有很多。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學校不斷探索產學研用合作新模式,不斷拓展、深化與各省市以及大型企業集團的科技合作,打造了眾多學校賦能產業發展的標杆示範項目。

學校與機構企業的各類產學研合作項目正在穩步推進,2019年度橫向科研總經費億元,新增校企聯合研發平臺30個,經費2.8億。學校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華為公司、螞蟻金服集團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承擔華為創新研究計劃、上汽集團、寶鋼股份、「上海交通大學Explore X基金」等各類產學研合作項目、各類業界招投標項目、年度各類科技統計調查工作。在各個科技領域打造了眾多產學研用的標杆示範項目,為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經濟發展增添新思路、新動能。

作者:柯妍雯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丨受訪方提供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毛軍發與吳林晟團隊突破性科研成果助力中國射頻領域自主...
    上海交大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18日電 (張凌峰 江倩倩 許婧)正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毛軍發和教授吳林晟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整套射頻EDA仿真軟體亮相上海交通大學展臺,備受關注。
  • 2020工博會高校展區巡禮③丨上海交通大學:毛軍發院士和吳林晟教授...
    為滿足對自主可控的射頻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的迫切需求,十多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毛軍發院士和吳林晟教授團隊,與芯和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展合作,產出了多項自主研發的突破性成果,打破國際封鎖,已在移動通信、衛星通訊和集成電路等多個領域取得推廣應用,走出了一條射頻EDA軟體國產化的產學研創新突圍之路。
  • 上海交通大學21項高科技成果參展第二十二屆工博會
    開幕式當天上午,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劉紅斌,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科技處處長許開宇,上海市教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陸震,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朱新遠、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金隼等視察了交大展廳
  • 2020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浩偉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後...
    基本情況年齡:35以下 性別:不限 戶口:不限外語水平:良好 工作地點:上海交通大學 科研團隊:特種材料研究所王浩偉團隊研究方向:鋁合金/鋁基複合材料的科學問題及相關工藝的研發和應用招聘要求1.
  •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寧濱因交通意外不幸逝世
    寧濱院士任主任,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孫守光教授任副主任,川藏鐵路研究中心秘書處掛靠科技處,處長荊濤教授任秘書長。」北京交通大學官網14日下午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十四、十五屆北京市人大代表寧濱同志,於2019年6月14日上午9時,在赴世界交通大會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60歲。
  • 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寧濱院士去世,他為打造「高鐵名片」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濱同志,於2019年6月14日上午,在赴世界交通大會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
  • 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受聘儀式後,姚期智院士作了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他闡述了人工智慧的科學基礎,介紹了作為神經網絡研究新視角的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以及可控的超級人工智慧三個新方向。
  • 上海交通大學-燧原科技 雲端AI加速系統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舉辦
    2020年12月1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和燧原科技聯合創辦的「雲端AI加速系統聯合研發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辦揭牌儀式。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關新平、副院長薛廣濤、軟體學院院長臧斌宇及電院教授,燧原科技創始人兼CEO趙立東、產品工程高級總監鄧輝、市場總監陳超及團隊代表等共同出席。揭牌儀式由軟體學院副院長姚建國主持。
  • 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樊春海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樊春海  樊春海,男,1974年3月出生,漢族,江蘇省張家港市人,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寬誠講席教授。1996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2000年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2001-2003年在聖芭芭拉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 中國工程院陳肇隆院士受聘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西安交通大學顏虹副校長、呂毅校長助理、醫院潘承恩教授、馮廣林副書記,佘軍軍院長助理,教學部黃燕萍部長、劉華勝副部長及肝膽外科書記、主任、醫院研究生、規培生等200餘人出席儀式。儀式由劉青光副院長主持。
  • 國信證券多行業聯合深度 | 自主可控,大勢所趨、必由之路
    漢天下:射頻前端功放晶片供應商公司簡介漢天下電子創辦於2012年7月,是中國領先的射頻前端晶片和射頻SoC晶片的供應商。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在美國、韓國設有研發中心和辦事處,在上海、深圳、香港、中國臺灣設有技術支持、銷售、物流中心。
  • 擘畫軌道交通的強國大計——追記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寧濱院士
    6月14日,因交通事故,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寧濱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60歲。  情思激蕩。開學典禮上,學生們記得寧濱的教誨:「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畢業之時,這位老校長「秋風迎君來,六月送君去」的話語,也在他們耳畔迴響。
  •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交大原校長寧濱因交通意外不幸逝世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6月14日,北京交通大學官網發布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十四、十五屆北京市人大代表寧濱同志,於2019年6月14日上午9時,在赴世界交通大會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60歲。
  • 臻鐳科技:專注終端射頻前端晶片的研發和銷售
    打開APP 臻鐳科技:專注終端射頻前端晶片的研發和銷售 Sara 發表於 2020-12-15 15:33:28 據了解,臻鐳科技專注於終端射頻前端晶片、射頻收發晶片、高速 ADC/DAC 晶片、高可靠性電源晶片、射頻前端模組和微系統的研發和銷售。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今天揭牌成立
    央廣網上海12月2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今天揭牌成立。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幹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忠欽院士、閔行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倪耀明為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揭牌並致辭,閔行區副區長吳斌,交大副校長徐學敏、奚立峰,陳亞珠院士、馮大淦院士等閔行區和上海交通大學相關領導、教授、醫生和學生以及國內外醫療機器人研究領域專家學者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 射頻微波專家孫忠良院士逝世,沉重悼念!
    :我國毫米波技術領域傑出專家和教育家、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高校科技先進工作者、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孫忠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6月29日3時24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3歲。
  • 新院士速寫|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感知生命的「跨界」青年
    圖說: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樊春海 上海交大供圖(下同)宏觀到微觀,人類對生命的感知漫長而細膩,科學家層層撥繭,解開一個又一個謎題之結,勾畫出逐漸清晰的生命圖譜。而這些努力最終是為了饋贈生命。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數字密集型射頻/毫米波集成電路技術「項目...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牽頭、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微納電子學系周健軍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光電子與微電子器件及集成」重點專項「數字密集型射頻/毫米波集成電路技術」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上海召開。
  • 鄭州大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河南美鑰健康碼」在全省應用
    河南「健康碼」全稱為「河南美鑰健康碼」,該技術由鄭州大學大數據智能河南省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徐明亮教授團隊自主研發,採用美鑰二維碼作為線下宣傳物料部署,增強了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安全+可控+通用+美麗+智能」特色,是世界領先的二維碼技術體系和萬物互聯美鑰碼公共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