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和南方小年為何差一天?北方小年吃糖瓜,南方有些地方吃米餅

2020-12-23 柒悅減脂美食

南北方小年為何差一天

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四,相差一天這個問題要從很久遠的歷史上來講起了。

據宋代記載,臘月二十四這天為小年,但是在清朝的時候,皇帝會在二十三這天祀神,後來就連灶王一起祭祀了。

慢慢地很多管家貴族也都改在二十三這天祭祀,於是就有了官三民四的說法,再之後講究人人平等,老百姓也都在二十三這天祭祀。

但是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受這個影響較小,一直都是二十四祭灶神,但是北方都改成了二十三這天來祭灶神。

其實,這也是大體上來說的,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小年既不是二十三也不是二十四。比如沿海或者沿湖地區一直延續船家的傳統,以二十五這天為小年。

還有,南京也很特殊,由於一些歷史原因,人們都以正月十五這天為小年,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會以除夕或者正月十六為小年。

小年到底是哪一天並不重要,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祭灶神,所以會有很多的美食,上一篇中講過了北方的糖瓜,今天主要想講一下,廣東那邊愛吃的米餅。

南方小年美食米餅

米餅顧名思義主要的原料就是大米,也可以用糙米,營養更加豐富,飽腹感更好,升糖指數更低,更加適合正在減脂的寶寶們吃。

最地道的米餅製作過程是很複雜的,要經過浸泡、炒制、磨粉、定型、烘乾、烘焙和調味等步驟。吃起來香甜酥脆,而且容易消化。

米餅的配料不同地區也是不一樣的,會有芝麻、花生、雞蛋、椰絲等等,現在一般家庭做法中,加入了更多的創新食材,比如蔬菜、三文魚等等。

我們平時飲食中可以搭配粗糧,會更加健康,比如糙米,是未脫去保護皮層稻殼的穀粒,跟經過加工的大米比起來營養要豐富得多。

稻穀中60%-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胺基酸都在外層組織中,所以糙米中的鈣是大米的1.7倍,鐵是2.75倍,菸鹼酸3.2倍,而維生素高達12倍之多,膳食纖維更是高出14倍。

膳食纖維會與膽固醇結合併將其排出體外,可以有效的減低血脂,對於高血脂和要減肥的寶寶來說再好不過了。

自製米餅超好吃

1、比較地道的米餅

做過年吃的米餅的話就直接按斤來稱吧,大米、花生、芝麻和冰糖按照5:2:1:3的比例稱好,大米在清水中浸泡一夜。

第二天撈出瀝乾水分,倒入炒鍋中,炒熟,金黃色即可。花生和芝麻也一樣炒熟,花生去皮備用。炒的時候一定是開小火慢慢炒,急不得。

炒熟的大米、花生和冰糖用破壁機打成粉,如果有那種碾米機的大機器更方便了,一次性就全部打完了。

打好的粉和芝麻一起混合均勻,然後用模具做出各種自己喜歡的樣子,直接上蒸鍋,蒸上十幾分鐘就可以了,大米、花生和芝麻都是炒熟的,所以不蒸的話也可以吃的。

蒸好之後可以放在烤箱中低溫烘乾一下,這樣容易儲存。不想吃甜食的也可以換成鹽做成鹹口的米餅,一樣好吃。

現在也有很多的創新做法,可以買一下抹茶粉,可可粉之類的加進去,做出來就是五彩斑斕不同口味的米餅了。

2、三文魚米餅

這種米餅就是日常的家庭做法了,老人孩子都適合吃。可以添加一些糙米紫米黑米之類的,更加好吃,一般都是用家裡吃剩下的米飯來做,要知道剩米飯不僅可以炒哦。

三文魚切塊用攪拌機打成泥,洋蔥切碎,土豆和胡蘿蔔蒸熟後壓成泥,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其他的蔬菜。

混合三文魚泥、土豆泥、胡蘿蔔泥、洋蔥碎、蛋清和剩米飯,再加入適量鹽調味,攪拌均勻。用模具做成各種形狀。

熱鍋,加入適量的橄欖油,油熱後放入做好的米餅,小火慢慢煎,一面定型後翻面,兩面煎至金黃色即可出鍋了。

沒有三文魚也可以換成其他的肉糜,蔬菜這些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加,或者只用雞蛋做出來的雞蛋米餅一樣好吃。

這種做法是直接用米飯來做的,如果想做比較地道的又不想那麼麻煩的可以買現成的粘米粉和糯米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習俗差異2020小年微信文案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每年這時候,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就要關於小年的時間進行一次激烈的討論——小年北小年南是哪一天?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傳統佳節在不同地區也略有區別,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原因、小年的由來,以及小年微信朋友圈的文案吧!
  • 2020小年是星期幾 北方小年夜和南方小年夜是哪一天
    2020小年是星期幾 北方小年夜和南方小年夜是哪一天  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距離春節只有7天了。還在外奔波忙碌的你,趕緊收拾行裝,準備回家過年吧!  北方小年:2020年01月17日 星期五  南方小年:2020年01月18日 星期六
  • 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俗語「官三民四船五」啥意思?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為什麼南方和北方過小年差一天?文/農夫也瘋狂「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是婦孺皆知的一首童謠了,如今臘八節已過了,這也意味著離過年的時間更進一步了。中國人都知道,就和小寒大寒,小暑大暑一樣,過年也是有大小年之分的,在過大年之前,前面還有一個小年。其中過大年的時間在國內都是統一的,但是過小年的時間卻並不是同一天。在南方普遍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日,而在北方則是在臘月二十三日。有的人就疑惑了:小年到底是哪一天?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小年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又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
  • 北方小年南方小年時間是同一天嗎 南北方小年習俗有什麼區別不同
    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小年呀!「小年」這天該幹啥?傳統「小年」與「祭灶」息息相關。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由此而來,也衍生處小年眾多的習俗。祭灶吃糖瓜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 南方和北方小年的時間一樣嗎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  所謂「小年北小年南」是指南方有一個小年,北方也有一個小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則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
  •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為什麼會相差一天
    明天是就農曆二十三了小年了,進入小年後就真正進入春節了。進入小年後大家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用品了,你準備好年貨了嗎?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並不是同一天,你知道為什麼嗎?小年的習俗有哪些嗎?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二十三,糖瓜粘」。農曆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稱為「小年」,而南方地區則錯後一天,在臘月二十四迎來「小年」。
  • 二十三,糖瓜粘,小年祭灶神,南北差一天?
    所以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祭灶時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還要把舊畫像揭下來,再和用稻草紮成的「馬」一起燒掉,象徵著送灶神上天,也叫「辭灶」。之後,新年後再把新畫像貼上,迎回灶神。
  • 小年的傳說,為什麼南方北方小年不是一天?原來如此
    小年的傳說,為什麼南方北方小年不是一天?原來如此文/景凌讀文史今天是小年了,是傳統的祭灶節,那麼大家知道小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今天我們來說說小年的傳說,為什麼南方北方小年不是一天?作為我們漢族傳統的節日小年夜,有著不同的名字,灶王節,祭灶節,謝灶等等,在農曆二十三這一天,不過根據不同的人祭灶節並不是同一天,有著這樣一句俗話「官三民四船五」,而因為以前的政治中心多以北方,所以現在北方多數以二十三為主,而南方因為離京城比較遠,所以就多以二十四為主。
  • 2020年小年農曆時間幾月幾日 北方小年飲食習俗小年吃什麼好
    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2020年1月17日臘月二十三,即民間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過小年,也有掃塵的習俗。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 北方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小年祭拜灶神的由來傳說故事
    今天是2020年1月17日,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小年(南方大部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很多地方還保留著請灶王、祭拜灶神、吃糖瓜的習俗。那麼,灶王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小年夜祭拜灶神的傳說故事  「灶王」又稱灶王爺,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灶神。
  •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飴糖的由來習俗
    明天就是小年了,你知道過小年要吃什麼嗎?小年習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餃子、年糕、米餅、粽子等。具體過小年要吃什麼?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哪些食物呢?為什麼過小年要吃飴糖?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1、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 北方小年飲食習俗及菜譜推薦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2019年1月28日臘月二十三,即民間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過小年,也有掃塵的習俗。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 南北方小年時間為何不同?「官三民四船五」說法又是啥,解讀來了
    程功 攝資料圖昨天是小年,北方人為了過節忙翻了天,包餃子、吃糖瓜、祭灶王,南方的朋友卻發表了不同意見——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啊!記者翻閱了幾本日曆,發現日曆上面都是將臘月二十三標註為「小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只是南方民間的一種習俗。究竟為什麼南北方的小年差一天呢?對於這件事,民間有種說法:小年從清代起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的區別,也就是說,當時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小年:為何北方和南方不是同一天,該不該陪孩子回家過小年?
    「小年」是過年的開端,有辭舊迎新的意思,一般只要小年一過,家家戶戶就會跨入到過年的模式了,開始大量的置辦年貨,打掃房屋等等,一直忙活到大年三十。 可是北方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而南方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才過。為什麼同是小年卻不是同一天過呢?
  • 2017年小年吃什麼好?小年夜北方飲食習俗及菜譜(圖)
    2017年小年是哪一天?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 北方小年祭灶,南方小年也祭灶,原來小年夜祭灶都是因為他!
    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小年夜都要祭灶。然而,你們知道「祭灶」這個民俗又是緣何而起的嗎?
  • 過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為什麼北方是臘月23,南方是臘月24呢?
    過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為什麼北方是臘月23,南方是臘月24呢?今天就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日,是我們這裡過小年的日子,小年在農村還是很重要的節日,過去是需要掛宗譜擺放供品,只不過現在農民嫌麻煩不再掛宗譜了,但擺放供品和小年該守的規矩還是繼續堅持做著。
  • 小年夜,祭灶神,可為啥南方比北方晚一天過小年?
    今天就是北方的小年夜了,在這一天,人們祭祀灶神,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不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也有意為讓灶王的嘴甜,光說好話。但是南方的朋友們卻並不在今天祭灶過小年,這是為什麼呢?有一種說法是,雍正年間起,每年臘月廿三皇帝要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一下工作情況。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廿三祭灶,並逐漸形成了「官三民四船家五」的傳統。
  • 小年| 喜送灶神候除夕
    同時,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事;故民間流傳著「二十三,糖瓜粘」的說法。然後將舊像和草馬一起燒掉,這個過程被稱為「送灶神」。人們在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將灶神請回貼上。這個過程被稱為「請灶神」。
  • 合肥小年節日習俗一覽 南北方小年為何存在時間差異?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合肥地區皖中,與江南過小年的時間不同,遵從淮河以北的習慣,小年是臘月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