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子平八字》研習指南及入門必讀書籍!
常常有一些八字愛好者問詢相關的學理問題,許多時分我在答覆他們問題的時分,常常欲言又止,因為許多問題是三言兩語無法解說清楚的,暫時只能依照他們其時所問勉為其難地進行答覆。還常常有人要求引薦相關的書本材料,鑑於此,針對現在大多數子平愛好者存在的誤區,一起也防止後學者走入誤區或許少走彎路。故在此寫一篇研習指南,既是對初學者的入門指引,一起關於研習多年的學者,也能夠結合所學進程從頭審視,調整思路豐厚視界以能更好的漫遊子平殿堂。
子平八字作為重要的法術傳統文化,天然少不了古籍經典的引薦。下面就從必讀的經典古籍來介紹,作為研習的重要綱領。本人只研討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至於新派命理,因為與傳統文化沒有半毛錢聯繫,則不予置評。
經典引薦
祿命之學流傳甚古,即使到了唐代,李虛中得其大成,推命都是以年為主,到了宋代,才形成了子平之學,推命的重心,由之前祿命法的年柱改變到了日元為中心。是命學史上的一次嚴峻革新。需求留意的是:前期的祿命之學,以年為主的形式,浸透到各種法術裡邊,如三式、風水、挑選等,都是以人的年柱為根據。而子平之學用以推人命運吉兇禍福,選用日元為中心,這是從論命的視點定向革新。
#每日四柱八字#《淵海子平》:子平之學殿堂級典籍。子平之學的集大成者,包括系統的原理與辦法技巧。能夠說從根底架構到十八般兵器、各種常規套路與偏門用法,都有收錄。內容比較豐厚,許多口訣與賦文,若能夠亂熟於心,運用的時分能夠信手拈來,往往能有精妙之斷,直指要害。民間許多瞎子關於其間許多篇章都能滾瓜爛熟,推命時行雲流水一針見血。所以既是研習子平重要根底,也是提升層次、豐厚視界、拓寬思路的重要功底。但儘管包括重要的根底內容,卻不合適現代初學者,根底未入門者大多看不懂,許多甚至覺得不知所云。《三命通會》:亦是子平命學集大成者,收集整理了數百年間子平發展前史,承繼發揚,沙裡淘金,從原理根底到十神、神煞、格式、納音,將子平古法論命的綱領要旨闡述無遺,清晰齊備,可謂命學正統,子平模範。盡心玩味此書,不僅能夠捉住子平正統之研習綱領,不致偏離方向,亦能夠在細節方面至精至微,畫蛇添足入木三分。留意書中的六十甲子日六十時辰斷部分,並非毫無理據的讓學者按圖索驥的套用,而是作者用心良苦,從纖細改變之中來揭示命理之精微,一字之差,其間的改變極其奇妙,若能盡心玩味,則子平改變之妙,必能亂熟於心。 《子平真詮》:比較較《淵海》和《三命》而言,這些儘管系統豐厚可是辦法過分冗雜,初學者難以找到詳細的入門辦法。就像學習書法相同,初學者不行能起步就筆走龍蛇揮灑自如,總得按部就班遵從必定的形式套路,從根底開端。這樣就有了田字格、回宮格、九宮格等練字的辦法,從這個格式來把握筆畫與直接結構。而《子平真詮》就和練書法的格子相同,依照格式來對冗雜的子平之學,有一個歸類區分,推演的時分能夠遵從必定的形式套路,然後在此根底之上再不斷探求改變,進階進步。所以《真詮》為子平最佳入門書本,也是進入堂奧的第一把鑰匙。 《窮通寶鑑》:是別闢蹊經的另一種論命形式,從天然之道來演繹幹支與節令的奇妙聯繫。子平之法注重氣、數,而《窮通》正是從幹支五行四時宜忌的視點,特別注重節令寒暖燥溼「調侯」,根據十幹五行之體性,以天然的視角審視地點的狀況與所喜所忌之物的影響合作,以定富有窮通。在達到必定根底之上,能夠和其他經典無縫聯接,彼此映照。 《滴天髓》:古人稱為命學聖經,將子平之學, 從紛紜冗雜的各種推演辦法中回歸到五行的生抑制化上面,以五行生抑制化為主,簡化深奧不流暢的格式神煞之法,注重大局的形象氣勢與局部的奇妙效果聯繫,從哲學的視點闡微發隱,窮幹支之情、通陰陽之變,把幹支五行的奧妙改變演繹到極致。等於從花樣繁多的招式技法,回歸提升到內力巧勁的運用上面,徐樂吾說:「此中舊籍,首推《滴天髓》與《子平真詮》二書,最為齊備精審,後世言命學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規模,如江河日月,不行廢者。」
需求留意的是:
1、《滴天髓》的許多章節,每節都是自成系統,是獨立的一套規律,同一個八字,能夠適用多種規律,從不同的視點來推演看待。
2、任鐵樵的註解,偏重於病藥扶抑,對後世的註解者有著深遠的影響。其間有些章節,是需求選用特別的規律來看待,就不能以扶抑病藥的觀念去解讀。任氏的觀念與註解,不能用來了解《淵海》與《三命》。 因為《淵海》與《三命》規模更寬,視界辦法更豐厚,反過來,二者卻是能夠融匯到《滴天髓》之中,在枝幹之上,拓寬延伸技法的細膩運用。
3、《滴天髓》歸於理法的哲學化,不合適初學者,沒有《淵海》《三命》《真詮》之一的根底,直接上手《滴天髓》,則會空泛無味,理法無法與技法連接,停留於註解者的思路之中,以單純有限的技法視點去解讀,是無法進入原著之堂奧。
以上五部經典,是學習子平八字必讀典籍,缺一不行,不然無法漫遊八字殿堂,直指命學玄微。在此根底之上,再進一步拓寬視界,根據個人時間精力,研習《玉照真經》《李虛中命書》《三命音訊賦》《五行精紀》《星平會海》《神峰通考》《千裡命稿》《命理探源》《子平精粹》這些古籍及今人書本作品。
下面簡述學習的要點、方向、與容易墮入的誤區。
《淵海》和《三命》是匯集各種揣度辦法的大成之作,能夠算是技法大全。假如能夠得其要旨,甚至滾瓜爛熟,那麼也就沒有其他典籍的事了,徹底能夠運用自如,一個八字上手,能夠從不同視點剖析結論,橫看成嶺側成峰。當然這需求下足功夫,也需求有必定的領悟。在初學階段假如有人指導,把握主旨按部就班則事半功倍。
但關於許多學者而言,會覺得格式難以把握,神煞比較冗雜,賦文難以背記。技法太多運用的時分不知怎樣取捨,或許從何下手。還有推演破譯的思路太多太雜,不好把握主次輕重,以形成一個穩定有用、便於上手的推演形式流程。這樣就能夠從《真詮》入手,從格式來進行區分,不失為一種行之有用的推演形式。然後在此根底之上,再進一步深化到《滴天髓》,以五行生抑制化為主,打破格式神煞的教條形式,從大局全體與局部的影響聯繫,從形而下的技深化到形而上的道,把握子平生抑制化、形象氣勢、點面互動的精妙地點。而《窮通》的理念辦法,其實與《真詮》一起,也融匯到了《滴天髓》裡邊,作為推演的一種視點形式。《滴天髓》看似簡略,實際上卻是比較靈活籠統,其間的理念用法,假如沒有足夠的根底學理和通變經歷,會覺得比較空乏而無從下手,或許剖析判別起來比較籠統迷糊,無法作出細節方面的判別。
其實八字命學,在所有的法術之中是歸於比較容易上手的,只要領悟、履歷、經歷具有,盡力研討,用一年半載徹底能夠把握,兩三年徹底能夠登堂入室,逐步進步。許多人之所以覺得易學難精,或許遭受瓶頸,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與學習的方向、辦法,和其時坊間書本材料的誤區有很大聯繫。現代許多人所謂的研討「傳統八字」或「古典命理」,其實都是用現代人簡化的揣度形式,比方千人一面的從旺衰喜忌的視點去看待了解這些經典,這樣的話研討多年僅僅冰山一角,命學根底素質尚不足以看懂古籍,無法真實領略子平古法的面貌。雖說是研討傳統命理,但80%的學者,都沒有完好的將上面介紹的五本經典讀過一遍,更別說讀懂、讀透。都是停留在今人的書本作品或許教材講義裡邊,抱殘守缺,以為子平之學,便是簡略的確定日元旺衰,然後找出用神,再用這個用神去衡量全部就完事。這種形式辦法,與近年八字命學之發展進程有很大聯繫。
在90年代之前,市道上能夠買到的八字書本屈指可數。民間傳承與市道書本是徹底阻隔的。90年代後期隨著周易熱的鼓起,一些八字方面的書本也相繼出書問世。可是那個時分,關於半路出家買書自學的易學愛好者來說,履歷水平都有限。所以前期出書的書本,為了照顧大部分愛好者,內容都深入淺出,便於簡略入門。內容與前面引薦的經典內容比較,天然滄海一粟,儘管古籍經典也能買到,可是未入門者看不懂,還有古文瓶頸。因而入門級別的,從排八字起大運、定旺衰,套斷語,這樣的書本炙手可熱。看過的人都知道,裡邊內容都是古籍經典中的斷簡殘篇,許多人把握了排八字歲運十神和神煞定格根底,可是關于格式和技法這些,大部分人都無從下手。
這時分,一些簡化的書本應運而生。「定旺衰,分喜忌、找用神」——這種簡略容易上手的辦法立刻大行其道。不斷有人出書立說,開班授課,修改完善,連續至今,許多人學習一二十年,都是不斷的在今人的作品裡邊吸取養分,或許被今人以牽著鼻子走的辦法解讀經典。
許多人這種形式學習了十多年,後邊再接觸到各種經典,對照古籍裡邊的剖析思路和事例剖析,許多時分會覺得不知所云無從捉摸,自己的了解用法,與古人的形式思路,判若霄壤。這個時分,有的人會醒悟:一直以來自己研討的「傳統命理」,思路與古籍沒有半點一致。有的人會自我解嘲:古人理論不完善,我學的是改進的。
在此有必要介紹一下《神峰通考》一書,全名《神峰通考命理正宗闢謬大全》,為明代張楠(張神峰)所作。作者研習《淵海》半生,未得其要,一朝開悟,闢諸謬說,然後發明創立了五星正謬說,諸格正謬說,動靜說、蓋頭說、六親說、病藥說、雕枯旺弱成長八法說、人命見驗說等理論。提出「流通」「病藥」「歸秀」這幾個重要理念。這套辦法關於後世形成了必定的影響。至於「正宗」之說,和其他冠以此名的易學書本相同,就像去到一個當地買當地特產,打聽到了那一片,看到許多家商戶,有經歷的人,都不會挑選裝修得金碧輝煌,掛著奪目的「正宗」招牌那幾家,因為真實的「老字號」是不需求專注於炒作,也不需求頭銜與招牌。權且不說這套「正宗」怎樣,可是與《淵海》《三命》比較,用法另類,這點毋庸置疑。在90年代晚期,有人關於《神峰通考》一知半解,卻把其間「病藥」等部分閹割的學說,嫁接到《滴天髓闡微》簡化版的日元旺衰理論中,著書立說開宗立派,奠定了坊間的幹流地位,影響至今。
從那個時期開端,凡是看書自學成才,或許參與其時的一些學習班,後邊再出師開班者,都受到這種形式的嚴峻影響,或抄襲沿用,或優化完善。以日元旺衰的取用喜忌形式,在許多人手裡,成為了論命的唯一辦法,而與子平之法,相去甚遠。
定旺衰,找用神,分喜忌,這種論命形式還滋生了一個產業鏈。根據八字喜用,配套服務,賣開運物品、改運材料的店鋪遍地開花,也推翻了人們的觀念,許多人受身邊的人影響,都想知道自己用神是什麼,然後去「量身定製」一套改運「套餐」。要是古代先賢有靈,恐怕也會啼笑皆非、嘆為觀止。
再回到開篇所言話題。常常會有一些命理愛好者問道:「請問這個八字身旺仍是身弱,取什麼為用神?」,然後他們會拿著「用神」這個萬能鑰匙去通行全部。諸如這樣的問題,二十多年間,這樣的問題我答覆了不行勝數,可是每次答覆之餘,我深感無奈。明明有許多橋、許多路能夠走的,可是他們卻在河中間問怎樣摸著石頭過河,我也只能從根據他們其時的景象,遵從他們的思路來答覆。子平系統的博大精深,不是「用神」就能夠充任「萬精油」,解決全部的。
許多時分,關於這些的愛好者,我也曾耐性的給他們解說過、指引過,可是收效甚微。一門學識,入門時形成的思維定勢,比傳銷的洗腦還嚴峻,許多人主張他們看看上面的經典古籍,就會發現自己的了解與子平古法的差距,明確後邊學習的方向。可是他們即便是耐性的去閱讀這些書本,仍是會從旺衰喜忌的視點去了解全部,思維束縛,徒勞無功。
不僅學者如此,那個年代許多自學成才,後來著書立說,開班收徒的「大師」級的人物,也是日元旺衰強弱平衡用神一條路走到黑,註解《真詮》、《滴天髓》,都是首先用旺衰取用喜忌的觀念去看待每一部分的內容。就像重慶火鍋吃習慣了,骨子裡已經形成了「萬物皆可涮」的思維,再去吃廣東菜、湖南菜、江浙菜、陝西菜甚至到了國外,都要以「涮」的形式來進行,這樣許多味道是無法品嘗的。若以這種觀念去看《淵海》《三命》,直接束縛了無法入門。
子平之法,其實是效法天然的推演運用。比方真詮的格式之法,是結合天然社會環境,因地制宜的擬定使用主題。而「日元強弱旺衰平衡」(以下簡稱「扶抑法」)的這套形式,看起來似乎是一種中庸的平衡之道,可是天然萬物,許多從成形的那一刻起,自身就已經是一種天然的平衡狀況。這種認知形式,一旦形成定勢,學者在推演之時,往往有如強迫症一般,反而與天然平衡的規律相悖。舉個比如,比方一棵迎客松,格式法,是圍繞怎樣開發使用而打開;而扶抑法,卻是圍繞怎樣把這顆彎腰扭脖子的樹擰直而打開。再如一個葫蘆,格式法,是討論能夠用來做什麼或許裝什麼;而扶抑法,則是思考應該把上面那段變粗,仍是把下面那段變細,使得上下平衡。還有《窮通》的調侯與扶抑的區別,就像一個人肚子餓了又掉到河裡凍僵了,是取暖為先仍是吃飯要緊?《滴天髓》形局與扶抑的區別,就像一個胖子感染了新冠呼吸衰竭,是先搶救仍是先減肥?還有五行反理,如火克水、木生土之理,無不切合天然之道,又豈是中和平衡之扶抑規律所能包括。除此之外,還有神煞、賦論、音訊、氣象等許多種不同的用法,構成一個立體全面的推演系統。
主張醉心於研討子平傳統規律的學者,不要停留在今人的了解運用層面,必定要回歸到古籍中,這樣才幹發現不足,打破瓶頸。把自己素日所用的辦法形式,仔細對照《真詮》、《滴天髓》相關的古例,或許《千裡命稿》《袁樹珊命譜》《林庚白人鑑》這些命例,就會發現,古人先賢推命,思路辦法,與現在坊間流行之法,相距甚遠。而拋開思維定勢,從古籍中開闢視界,糾正誤區、調整方向、縮小差距,特別重要。
以上是子平理法方面,而關於使用方面,有些誤區也不得不說。
八字命理,自古以來便是用來推演人的命運吉兇休咎、窮通禍福的學識。然而時至今日,卻被一些人遊手好閒的「開發使用」,用來擇日、看風水、調風水等等,在今人手裡,能夠說無所不能。究竟是這些人水平真的逾越古人,仍是用錯方向?所謂無知者無畏,就如幼稚小孩,以為爬進坦克就能橫掃千軍稱霸全球,而軍事專家只敢理性的說,給我幾個航母戰鬥群,我也不敢如此口出狂言。在世人眼裡,有的以為會背天幹地支、五行八卦的都是「大師」,都會算八字看風水,更有甚者,技止此耳卻自視略勝一籌,正是這樣的了解認知水平,給了許多「大師」濫竽充數的時機。還有學了幾個月八字,就自作聰明的以八字用神喜忌來給人進行各種擇日操作,不知隔行如隔山,這種掩耳盜鈴的「跨界操作」,可能會殺人於無形之手。《挑選求真·論相主》曰:「相主者何?以四柱八字輔相主人之命也。歷來皆論生年,不管生日,有論生日者非古法也。(廖元素曰:康熙丙辰年間,廣州李氏用生命日主擇嫁娶日期,誤人甚重,後目睹其後代三世疾病,此天報也。至丁丑,新安陳氏也引推命書,用日主以挑選,幸江南有識力者眾排斥之,故得未行耳。此乃俗術欲眩奇惑眾,昧前賢之旨以害於世也。)概造以宅長一人之命為主,藏以亡人之命為主,祭主只忌衝壓耳,餘可勿拘。而命皆重生年之天幹兼論地支,或合官,或合財,或比肩,或印綬,或四長生,或取祿馬貴人等格,不衝命克命又補龍扶山,上上吉課也。猶如生人八字,公然財官有氣,再合得大格式,其人未有不富有者,造藏何獨不然。」 擇日與子平之學是不同的學理系統與運用層面,千萬不行自作聰明的誤用,稍有不慎都會造成大患。至於用八字喜用五行來調理風水的,前文已述,這種只能在風水學理的根底之上,做如虎添翼之功,而許多時分,捨棄風水之道而全賴八字喜用,猶如如履薄冰而燃薪取暖,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未顯其效卻禍不旋踵。學術不精,決不行越俎代庖釀下惡果。
許多法術流傳甚古,而祿命法以年柱為重的觀念,在唐之前,就已經浸透延伸到各種法術之中。比方風水擇日中的相主、奇門六壬中的年命等,都是以年柱為依。其法甚古,沿用至今。而今日,一些人學習了子平八字之後,就想當然的把日元為中心的形式充任年命。自作聰明地以為日幹為中心更為精密,其他法術亦可套用。殊不知從古至今,只要某某是02年03年生人,或狗年雞年生人的說法,沒有誰報年紀屬相的時分會說我是5號的8號的,或許羊日鼠日的。祿命之法,以年為重,是以太陽為重要參照,所以通用於許多法術,作為年命之根據。子平之法,以月為重,注重月令五行深淺與日元影響,所以以日元為中心。日與命,是不同的概念,咬文嚼字,古人才智豈是淺學腦殘之所及。
子平之道,象、數、理、氣,取法六合,效法天然。古人之各種推演規律,無不切合天然之道,表現於天然萬物,人與天然、人與社會的哲學辯證聯繫,所以研討子平之學,不能停留在今人的理論公式上面,注重單純的技法推演。而是要從古籍中透解古人的天然辯證規律,然後用以今日社會,求同存異,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師法古人,通變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