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洗澡」的歐洲人如何一步步創建醫藥人類學?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人類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數病患和災難。特別在古代,因為經濟和科技能力差,更兼衛生和醫藥水平低下,某些疾病因無法控制而形成流行病甚或傳染病。這類傳染病不僅播散到家庭、社區,乃至整個國家;有的竟能傳到別的國家甚至全世界。這類病症往往殺傷成千上萬生靈,為世界各國所恐怖,它們通常被稱為「瘟疫」。

作者:海龍

舉其要者,歷史上這類著名的大瘟疫有令歐美人聞之色變的黑死病和1918年的世界大流感。

黑死病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它大約在14世紀前中期散播到整個歐洲。有西方工具書說,這場瘟疫造成了世界上大約7500萬人死亡,死亡者約佔當時歐洲人口總數的30%至60%。它對整個歐洲的打擊是致命的。

黑死病不僅使一些歐洲家庭十室九空,也改變了它的社會結構、對政治經濟的影響不可估量。後世人們對它的記憶有的來自於文學作品,比如《十日談》就描寫一夥年輕人為了躲避黑死病而逃到森林和鄉下在山水間「自我隔離」十數天來消遣、逃命。

不只是這一次,一直到18世紀,黑死病仍然像魔影般裹挾並殘害著歐洲。它又在義大利、英國倫敦、奧地利維也納、法國馬賽等地肆虐掃蕩。那時候人類醫藥條件仍比較原始,醫治黑死病的能力也比較差,大多僅是隔離或者是由缺乏醫療常識的「鳥嘴醫生」以虐待病人的方式進行「治療」。

直到近代,醫療人員才發現所謂黑死病的致病成因是鼠疫。細菌學家和醫學界共同努力消滅病原體宿主老鼠和跳蚤、斷絕傳染途徑而最後根治了這瘟疫致病之源。

「醫學隔離」 (Quarantine)一詞就產生在黑死病瘟疫流行的義大利。這個專業術語源自義大利語;從它的詞源我們能察知當年肆行歐洲幾百年的大瘟疫在歷史上造成的悲劇性重創。同時,我們也可據此追溯西方在醫學和衛生方面從無到有演進的艱難歷程。

那是在1377年黑死病泛濫時,義大利一個叫拉古薩的小公國嚴防疫區人員進入。它規定所有商旅和水手必須在臨近的小島隔離三十天(Trentina,義大利語:三十)才能進關。後來發現三十天不夠,就又把隔離期延長到了四十天(Quarantina,義大利語:四十)。這個方法成功了!它有效地斷絕了黑死病的病源輸入,並被視為防疫典範而廣為借鑑、救人無數。此後,這個術語就成了今天醫學名詞 「隔離」 (Quarantine)一詞的淵源。

「衛生」概念的確立

當然,僅僅防疫是不夠的,最關鍵的還是治疫。幾世紀前的歐洲,當然尚未有應對病毒病菌的知識。那時,逐漸興起的人文主義者發現,要想抵抗疫病,最重要的莫過於進行有效的城市管理、清潔環境並提高健康水平,讓人民建立起「衛生」的觀念。在西方,衛生概念形成很晚。但它一被提出,就受到了廣泛重視,因為它跟千千萬萬人們的生命息息相關。

讓我們來梳理一下西方開始創設「衛生」這個術語概念以及開始建立衛生系統的歷史記憶。

歐洲古代城市系統創設源自古希臘羅馬。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蠻族入侵破壞很大,使歐洲倒退了幾百年。自此,漫長的中世紀歐洲城市公共環境很差,成了病疫的淵藪。史料記載那時歐洲幾乎連年處於瘟疫和傳染病威脅之下。當時科學不發達,並沒有病菌和醫療概念,人們獲病後或求教會祈禱或被庸醫折磨至死。

中世紀歐洲城市背棄了古羅馬模式,沒有垃圾處理系統、沒有下水道,幾乎沒有浴室,髒亂差橫行;而且城市沒有專職清潔工,生活垃圾隨街傾倒。長此以往,往往整座城市成了巨型垃圾場,甚至國王走在街上都可能兜頭被潑一頭汙水。一到雨天,城市更成了汙淖的沼澤。更兼當年歐洲大多數街區沒有公共廁所,人和動物都是當街排洩。可以想像,這樣的混合漿液更是使人致病的蚊蟲鼠蚤的寄居樂園。

更可怕的是,那時歐洲人迷信汗毛孔會吸引毒素,而洗澡會讓人體暴露在有毒空氣中;因此很多歐洲人都一輩子沒洗過澡。據載路易十四統治時代的法國,最愛乾淨的貴婦人每年也只洗兩次澡。而路易十四本人對洗澡極其謹慎、儘量避免,洗澡時定要有醫生在側。到了其五代曾孫路易十六時這種情形也並沒有進步,國王一年只不過洗兩次澡。那時歐洲各大城市汙穢連天,很多人不是病死,而是髒死的。

18世紀的旅遊指南曾記載,巴黎有一半的人口一生從未洗過澡,這樣造成了歐洲人體味問題十分嚴重。體味燻人的副產品使歐洲人因之發明了香水。香水的另一好處據說是能夠防病。傳說17世紀英國有個叫做伯克勒斯伯的小鎮是一個薰衣草交易中心。早期香水用薰衣草等花香精油製造;因為黑死病靠跳蚤等傳播,而薰衣草具有天然的驅蟲作用,所以小鎮無人患黑死病。另外,香水多用易揮發的酒精稀釋構成,酒精亦有殺毒作用。

到了文藝復興前期,歐洲工商業有了發展,這造成人口大量湧入城市,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卻極度落後。這當然引起了疫病不絕。舉令人聞之色變的黑死病為例,它從1348年開始暴發一直到1679年才慢慢被控制。上面說的城市骯髒、衛生習慣差、不洗澡等是致病的主要根源。

考察英文「衛生」一詞的創造和發展,可以給我們勾勒出歐洲疫病史的線索。英文中有三個詞來表述「衛生」 。第一個詞是sanitation。它起源很晚,其意指疏通下水道以保持人們生活健康。據考它最早被創設於1721年,詞根源於拉丁文。第二個英文詞是hygiene,詞根是希臘文,源於希臘神話中掌管清潔和健康的女神Hygieia,後來被喻指衛生和保健。這個詞最早在1671年出現。從上面兩個詞的詞根看,它們出現得都很晚,直到17世紀至18世紀間才被應用,而且它們的字義和概念還都是淵源於古代希臘和羅馬的。

英文「衛生」的另一個詞是「health」。但其本義是「健康」;據說源自heal(「醫治、治療」), 此詞出現在中世紀歐洲。只有在它前面加上Public即「公共」詞義時才跟城市衛生有關。

由上面英語「衛生」一詞來源看,它作為一種理念和制度在西方出現是很晚的。但由於實踐的迫切需要,逼得歐洲人創造了一些公共醫學上衛生的範例並因此發展出了現代西方醫學體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西方人痛定思痛、講究衛生和公共健康其實也就是最近兩百年間的事情。除了科技的支撐,它們取得成功的另一個原因還因文化啟蒙和理論指導的介入。

醫藥人類學與人類健康

隨著19世紀西方科技的發達,自文藝復興以後其人文科學也在同步發展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文化人類學者開始審視人類的發展和命運,他們力主科學並歷史、宏觀地回顧人類發展史,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並通過這種研究尋找規律、保衛全人類的健康和福祉。

醫藥人類學是總體人類學的一個分支,它研究人類跟疾病和醫療、衛生保健的關係。難得的是,它不僅關心疾病本身,而是把人類疾病當做一種文化現象來考察。它關心疾病、人和社會的關係,特別是把疾病與世界上不同文化療病與防病以及生與死等概念聯繫起來綜合考察。醫藥人類學對防病、治病以及心理醫療、民族醫藥、大眾健康和社會管理等課題都提出了有益的觀點和思路。

在歐洲中世紀一千年漫長的歲月,神學統治意識形態、教會把持社會制度和國家行政。那時候,神學重於醫學;人們生病被認為是上帝的懲戒,治病的方法要靠祈禱。社會精英們對「一個針尖上能站立多少個天使」這個話題的關心遠重於關心國計民生和黎民的健康,甚至威脅成千上萬人死亡的瘟疫都不能改變這個事實。

文藝復興以後人文主義和科學思想勃興,對「人」的發現和科學探討精神催生了西方現代醫學。西方的現代醫學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醫學傳統,同時汲取了阿拉伯等古代東方資源,加上現代解剖學、化學、生物學和科技的進步,逐漸走向了正確的軌道。

醫藥人類學對今天醫學的重要貢獻在於它能夠將人類疾病史和人類醫藥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它不只是研究人類的病患與治病、防病,而是將疾病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個整體現象來探討它與文明發展的關係。

它力主全方位地審視疫病現象。從史前時代人類到當代原始部族,從肉體到精神,把人類和他們所處的世界各地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索,以期得到正確的結論。

基於此,醫藥人類學對疾病的研究是一種文化史的研究。它越過了醫療教育本身的羈絆而探討人與疾病、疾病與文化和社會的永恆課題。

雖然只要是人類就會生病,但人們處在不同文化、不同歷史文明階段和不同社會,疾病對人類的影響會不同。醫藥人類學要回答這些問題。它著意於醫與病的關係、醫與藥的關係、醫與療的關係和醫與護的關係等。可貴的是,醫藥人類學不只是關心身體疾病,它也關注精神疾病和社會問題——這個問題已超出了醫療本身,只有全方位、立體地考察文化、民族和文明等綜合因素才能奏效。人類學向來以其宏觀思考文明問題取勝。

此外,醫藥人類學關注疾病與社會包括行政管理、疫病防治政策等問題;它也關注醫療跟現代社會現象,諸如醫患關係、醫療與大眾媒體的關係等。

醫藥人類學聽起來比較抽象,但它跟我們今天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對醫學發展很有啟發。它對世界各民族的本土醫學及疾病史研究非常注重,特別強調尊重世界各民族的優良傳統、加強對民族本土醫藥史的研究。譬如說,在遠古中國,「醫」字源頭曾用「毉」,說明早期醫療治病跟巫術有關,而後一變為「醫」,意指跟療病液體有關——醫藥人類學會認真探討這些問題及其它們對民族醫學暨中醫思維的文化認知等。此外,醫藥人類學提倡的對世界各民族疾病和醫療史的研究有可能促進人類對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疾病-治病史的研究,以期互相借鑑和提高,共同抵抗侵襲人類的各種病患。

在現代,隨著科技的發達和進步,醫藥科學本身分工日趨精細而易產生各科隔閡。醫藥科學自身已夠複雜,使「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專業學者較難移開目光去關注學科以外的問題;醫藥人類學高瞻遠矚,把人類文明引入醫學視野,在今天,這種宏觀的審視非常必要。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歐洲特性理論史:淺析歐洲人類學與顱骨文化
    引言當關於歐洲的人類學被視為與關於其他人的人類學完全分開時,這種不可化約的歐洲特性的理論的歷史,凸顯出了政治的風險。歐洲民族主義的突飛猛進,強烈適應於一 種「人民的科學」,後者給予了前者意識形態的基礎。
  • 【書評】人類學的世界史——讀沃爾夫《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
    所以,人類學近年來逐漸形成一門非常有號召力的新興分支學科:歷史人類學。歷史人類學不能簡單地從字面意思去理解說人類學要研究歷史,人類學的歷史轉向更加注重的是將過去與現在勾連起來。按照列維·史特勞斯的話說:人類學家是從歷史中撿破爛的人,我們在歷史的垃圾箱中尋找我們的財產。[1]被歷史研究遺棄或者不重視的「下腳料」成為人類學研究的對象。
  • 「衛生」的術語概念如何確立
    歐洲古代城市系統創設源自古希臘羅馬。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蠻族入侵破壞很大,使歐洲倒退了幾百年。自此,漫長的中世紀歐洲城市公共環境很差,成了病疫的淵藪。史料記載那時歐洲幾乎連年處於瘟疫和傳染病威脅之下。當時科學不發達,並沒有病菌和醫療概念,人們獲病後或求教會祈禱或被庸醫折磨至死。
  • 藝術人類學專家:16世紀歐洲人曾崇尚中國文化
    藝術人類學專家:16世紀歐洲人曾崇尚中國文化   中新網北京4月13日電(宋宇晟) 「當人類學邂逅陶瓷史—全球化與新歷史觀」沙龍13日下午在北京舉行。
  • 處於風暴中的學者們:論歐洲社會人類學學者和美國文化人類學學者
    引言歐洲的社會人類學與美國的文化人類學,雖然有著諸多聯繫與學科上的相似性,但在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它們卻處於不同的政治語境:歐洲的社會人類學與殖民地管理有著直接的聯繫,而美國的文化人類學並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加深了這種差異,不過這一次卻 是發生在歐洲人類學的內部。
  • 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領導的
    之前看過一則數據,在中國,內向的人佔比70%,也就是說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是內向的人。在我們的認知裡,內向、不愛說話的人往往當不了什麼領導,只能老老實實的打一輩子工,很多內向的人因為有這樣一個認知,所以在明白自己內向之後就徹底斷了做領導的想法,真的只想打一輩子工了。
  • 論社會人類學在美國和歐洲建立以後產生的影響
    引言當社會人類學在美國和歐洲的大都市中建立,當科學著作和論爭不斷多樣化,物品不斷累積,數據也被檔案化,歐洲人與土著人之間「在田野中」的關係要變得前所未有的異質化:曾經長期出現的傳教士與此接近,但他們並不知道那些新的探險者和「老式的」科學考察。
  • 人學與人類學的關係
    1501年瑪格努斯·漢特在萊比錫出版了題為《人類學-關於人的優點、本質和特性,以及人體的成分、部位和要素》的解剖學著作,大概這是首先用anthropology一詞來說明人的體質構造。這就是說, "anthropology"一詞在歐洲文獻中很早就有雙重涵義,即人類精神的科學和人類體質的科學。
  • 人類學最重要的一篇論文
    博厄斯的The Study of Geography 這篇文章奠定了人類學研究的基礎:如何理解人這個複雜體?閱讀之前,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在作者寫作的時代,人類學的狀況是什麼,與其他學科什麼關係?特別地,為什麼要談地理學?第二,這篇文章為什麼出現在Science ?明白這兩個問題,才理解在這個大環境中作者的意圖和追求。
  • 歐洲藥品管理局遷址阿姆斯特丹 荷蘭成中國生物醫藥企業邁向歐洲...
    荷蘭藥物審評監管機構(MEB)主席Ton DE BOER、荷蘭中央人類研究委會(CCMO)主席Joop VAN GERVEN教授、荷蘭萊頓生物科學園企業家協會董事會成員、3EACON公司聯合創始人和合伙人Wolf ONDRACEK三位專家作主題演講,就歐洲藥品管理局(EMA)遷址荷蘭阿姆斯特丹機遇下,分享了荷蘭在生物醫藥、生命健康領域的前沿地位和投資荷蘭的突出優勢。
  • 「人類學Books」重磅福利!16本漢譯人類學著作,免費領取!
    2、甜與權力從紛繁的歷史材料中發現鮮為人所注意的真相,從平凡處著眼進而揭示出背後的不平凡,《甜與權力》是一本非常好的範例,它發現了糖這一平常食物身後非同尋常的歷史,揭示了它與早期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奴隸化生產,甚至國際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同時,也看到了糖是如何經過一個自上而下的複雜文化過程,一步步嵌入日常生活的肌理。
  • 古埃及與國王醫藥:煥發新生,讓愛與健康同在
    古埃及與國王醫藥  國王醫藥起源於公元前二十八世紀古埃及第三王朝左賽爾王(Zoser)時期,由伊姆霍特普(Imhotep)所創建。  伊姆霍特普提倡醫學不僅服務於王族更服務於大眾,以國王的名義把愛與健康恩賜眾生。因此他身體力行,不選擇診療對象。
  • 【2018053·人類學】範可:政治人類學今昔
    第五,政治人類學近幾十年來特別關注過去的「部落」社會對現代化的反應。第六,世界體系理論刺激了人類學家對源自歐洲的資本主義制度自16世紀以來在世界範圍擴張過程的政治分析。第七,近幾十年來的重要主題還包括鑲嵌在國家社會裡的次文化是如何通過非暴力和隱秘的方式來操控權力以求獲得自身的提升。
  • 啥是人類學?|附英國院校人類學專業解讀
    維基百科對人類學的解釋如下:英語anthropology一詞,起源於希臘文ανθρωπο(anthrōpos,人)以及λογο(-logos,邏各斯),意思是研究人的學科。人類學的基本關注問題是:什麼是智人的定義?誰是現代智人的祖先?人類的體質特徵是什麼?人類如何做出行為?為什麼在人類不同群體之中,有著許多變異與差異?
  • 香水的誕生,原來源於法國人的不愛洗澡?
    很多從歐洲留學歸來的人士,在談到對歐洲的印象時,通常都是乾淨、整潔。歐洲的男人很紳士,歐洲的女人性感、迷人。可是你知道嗎,中世紀的歐洲人基本上一年都不會洗一次澡,個別奇葩一輩子都沒洗過,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他們才會洗一下自己的兩根手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香水便孕育而生了!說起現代香水,就不得不提到世界香水之都格拉斯。
  • 他被稱為美國人類學之父,用十年創立了哥大人類學系
    在這之前,他已經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十二年,也是哥大第一位人類學教授。博厄斯被公認是二十世紀美國人文學科的重要學者之一,他一生涉獵物理學、人類學、語言學、文學等多個學科,並在美國人類學的學科創建和發展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雖然他的思想在當代與現代都引發了許多爭議,但他在學術和公眾領域的影響力都不可否認(McGowan,2014)。
  • 人類學是學什麼的?美國人學專業就業前景好麼?
    人類學專業的學生留學都學什麼課程?去哪些國家留學更好?同學們最關心的,人類學專業就業前景如何?你想知道的,小編來為你解答!01、專業介紹人類學(Anthropology)是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最早見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對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及行為的人的描述中。
  • 深析專業|英國G5人類學:劍橋大學人類學碩士專業申請深析
    James Frazer爵士的著作《金枝》最近劍橋大學人類學的研究聚焦在四個主題:道德生活和變遷,關注如何從理論和民族志視角理解人與他者如何倫理地關聯在一起除此之外,學生需要選修一門不計分數的課程關於理論和方法,以及一門專業領域課程,可選課程包括:人類學與博物館,醫療人類學,發展、貧窮與社會公正,科學與環境,媒體人類學與物質文化。社會人類學碩士有另外兩個方向的培養路徑,即博物館和醫療人類學。
  • 【體質人類學 】&【分子人類學】
    人類學( Anthropology)一詞,起源於希臘語 Anthropos(人)和Logos(科學),意為研究人的科學。人類學是一門以人類自身為對象研究人類的起源與發展以及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與發展規律的學科。
  • 大人洗澡寶寶愛偷看如何應對?
    導讀:大人洗澡寶寶愛偷看如何應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大人洗澡寶寶愛偷看如何應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孩子們對性的好奇心實際上是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