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座位」一直是小學家長很關心的事,中國青年報曾有一則調查顯示:73.6%的受訪家長為孩子的座位問題煩惱過。
新學期伊始,排座位又成了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成績好壞與座位有很大關係,甚至借用網絡熱詞「C位」來形容,仿佛孩子坐上「C位」,就能夠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從而一躍變成學霸。
跟學區房一樣,教室的座位也有「學區位」。很多家長認為,黃金位置集中在中間位置,這個位置不近不遠,孩子專不專心、有沒有小動作,老師「一目了然」。在這個位置上,孩子都會因為被老師盯著而專心致志地學習。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834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3.6%的受訪家長為孩子的班級座位問題煩惱過。66.6%的受訪家長認為,座位對孩子成績影響大,71.1%的受訪家長認為,家長有必要擔憂孩子的座位問題。
&34;
&34;我們家孩子最近成績下滑得厲害,都是因為他的同桌不好好學習影響他。」
&34;排座位」對於孩子的影響其實並沒有很多家長想的那麼大。
對於座位的糾結其實更多的是來自於家長的焦慮。首先,現在解決了大班的問題,一個班裡就四十幾個孩子,「最後一排」也不過是第五六排,不存在老師關注不到的問題。
其次,老師上課會有針對性地提問,也會走下講臺,孩子即使想在後排搞點小動作,老師也能及時發現。
如此看來,只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座位管理的難題一定可以得到有效地解決。家長們,也不必太擔心啦。
對於有視力問題的孩子醫生這樣建議
坐後排的同學也有好處,坐得太靠前反而容易近視,低年級孩子坐5米以外對視力最好。
對於網傳的「黃金座位」,眼科教授醫生卻並不認同。低年級的孩子都有一定度數的遠視儲備,坐得離黑板太近,遠視儲備消耗得越快,反而容易近視。專家說,孩子的視力正處於發育階段,坐在5米以外對視力是最好的,算起來也就是教室第四排往後的座位。專家表示,坐在旁邊其實沒有關係,只要不是長時間固定坐在那裡,就不會引起斜視。比較理想的辦法是教室的前中後排輪換著坐。
不存在「學霸區」,大多學校座位一周一換
綜合了多位班主任老師安排座位的方法,雖然各具特點,但都有一個共性,「學生們都沒有固定位置,幾乎一周一換」。多數班主任均表示,由於同學的座位都輪流更換,並且是科學搭配,所以不存在「學霸區」這一說法。
至於科學安排的依據,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按學生身高的高矮排座。具體方法是,在一個小組中,將不同高矮的學生搭配適當,避免高個子擋住矮個子。同時,還要考慮到身體有特殊情況的學生,比如近視、斜視、弱視等。另外,也會按照學生們的性格特點排位,愛動的學生和安靜的學生坐在一起,男生和女生交叉排位,起到互補作用。
學習環境確實能夠影響一個人的學習狀態,但是學會克服複雜的學習環境也是同學們提高自我的一種歷練。
一個班的面積是固定的,老師安排誰坐哪個位置都有他自己的道理,因此,學會服從安排也應該作為開學第一課的重要內容。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夠得到足夠的關注,希望孩子能夠更順暢地接受知識,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課堂座位並沒有嚴格的優劣之分,只有合適與否,而達到這個「合適」,需要的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的合作、信任和溝通。
關於排座位,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