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秀雄 京都女子大學
1 偽科學中的負離子
1.1「水的傳言」和負離子的不同
「水的傳言」: 實體完全不存在。純粹是捏造。不過是一個道德訓話的話題而已。首倡者只有江本勝一人。
※譯者註:「水的傳言」在日本作為中小學道德課程的材料被使用。說是對水說好話和髒話時,分別出現漂亮的結晶和不漂亮的結晶(結晶照片是有意挑選的)。以此來誘導出「不可說髒話」這種道德結論。
「負離子(Minus Ion)」: 負離子作為多義詞姑且存在。但並不是經過科學定義的用語,而是所謂的Japanese English(日式英語)。
鼓吹健康效果的種種商品中多數企業參與的賺錢的概念話題而已。也和託瑪琳(俗稱碧璽),鈦,鍺,遠紅外線等偽科學品目組合在一起。
1.1.1 熱潮的到來和其後
負離子熱潮在2000年左右開始擴大,大家電製造商也搭乘了這個熱潮。後因對其科學根據的質疑,大家電製造商退出,熱潮一度降溫。可最近幾年(譯者註:07,08年)又有復活的跡象。
1.1.2大家電廠商去了哪裡?
從2000年到2002年大家電廠商讓鼓吹發生負離子的空調,空氣淨化器,等一個接一個登場。其後遭受批判撤退了。(下略)
大家電廠商將可疑的「負離子」相關機器設備推向市場,對國民的科學素養帶來的損失是否進行過反省?
1.2 負離子復活的跡象
1.2.1 網絡上泛濫的負離子情報
國內的網頁已成為負離子商品和與其相關的偽科學的宣傳陣地。
1.2.2 在權威之下集合的業者們
為了更多銷售負離子相關產品2004年發行的『空氣負離子的科學與應用』一書中,圖謀業界的集結和權威賦予。大學方面(小川敏夫,笠原三紀夫,丸山敏郎等)擔當了「不危險」的總論。業界擔當了多數內容可疑的研究報告。
笠原,小川等人執筆的部分,對負離子的有效性沒有進行明確的評價,只寫了空氣離子的一般論。可以逃避責任。而業界擔當的應用部分,幾乎沒有一篇正經的審查論文和醫學雜誌作為參考論文。利用雙重盲檢法的客觀評價皆無。
1.2.3 迷信和狂熱---病入膏肓
大家電廠商已從負離子洗手。可是負離子沒有效果這種批判並沒有傳達到一般大眾那裡。感覺如同斷了線的風箏,迷信化的負離子產品泛濫成災。
2 什麼是負離子?
2.1查一下詞典
學術性高的出版物中,負離子沒有被作為正統的東西來對待。
一般認為是大氣中存在的帶負電荷的分子的集合體。在積雨雲當中,受激烈氣流的影響,水滴分裂之際,半徑小的水滴帶負電荷的比較多。(勒納德效應(Lenard effect))(中略)
在化學工業當中,有對細小的粉塵加高電壓,使其帶負電荷進行回收的裝置。所謂讓家用電器等發生的「負離子」,與其說是雲中,不如說是接近與此。說是對人體有好的影響,其實詳細情況並不清楚。若是帶負電荷的花粉及其他粉塵,反而有對人體產生壞影響的可能性。(『科學大辭典第2版』國際科學振興財團編,丸善,2005—理化學辭典(巖波),化學辭典(東京化學同人)中沒有記述)
2.2其實是何物?
2.2.1原本化學中所說的離子是...
原子和分子帶有過剩的電子,或者失去電子帶有電荷。→陽(正)離子(CATION),陰(負)離子(ANION),高中化學(新課程以前是初中理科)中學的是這個離子。
通常在溶液和結晶中存在,具有安定的電子構造的非自由基(Nonradical)。
2.2.2所謂的負離子,正離子
所謂的負離子,正離子是帶電浮遊的各種各樣微粒子的總稱。甚至有實體不明的東西。和化學中所說的離子完全不是同一物。另有「大氣離子」,「空氣負離子」等稱呼。
尺寸根據原子數有數十到數百程度。如同空氣中帶著靜電的膠體粒子。帶電的原因有摩擦和放電等。擁有負電荷的化學物種(Chemical Species)是各種各樣的負離子。另外還會發生O3(臭氧),OH(羥自由基)。
O−2 , OH−, NO−, CH−3 , NO−3 , HSO−4
這些多數是自由基,包含很多以O−2為首的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甚至也是光化學煙霧的成分,認為對人體有害才符合常識。
2.3如何讓負離子產生?
2.3.1勒納德效應中所說的離子
水被破碎變成微小水滴時電荷發生分離,小的水滴帶負電荷。這是負離子歷史的開始。噴霧器類型的東西,易採用這種方式。
2.3.2利用電暈放電(Corona discharge)
在空氣中,加高電壓從尖頂的先端放出電子,從接受電子的離子產生負離子。發生效果好。原理如下圖:
2.3.3 利用放射性礦石
依靠放射線使空氣離子化。 使用釷礦石(主要核素為232Th,半衰期為140億年)。
2.3.4 利用其它不可思議的方法
用某種石頭,尤其是託瑪琳(俗稱碧璽),據說能產生負離子。根據不明。
2.3.5甚至有很多不是負離子商品
負離子只能定義為大氣中的離子。假如把大氣中的離子導入到水中的話,會立即安定,變成分子。所以處於溶液狀態的「離子」不過是電解質離子。故化妝品等中包含「負離子」是荒謬的。(註:作為狡辯,也有說是Anion的。只能說化妝品裡多少含了一些鹽類,那又如何?)。另外淨水器中也有把產生負離子作為賣點的。
3 負離子的「效果」
3.1為什麼被認為有效果
認為有效果的邏輯就是如此簡單:
瀑布的飛沫會讓人的身心振作
↓
負離子對身體好
和20多年以前盛行的臭氧對身體好這個世俗之說是同一個構造。
3.1.1 善惡二分法
「負離子好,正離子不好」這種二分法,信奉者容易明白。「業界」在主張極端的二分法。
療愈→鎮靜作用→血壓降低,心跳數減少,其他凡是好的所有東西
3.2 隨意解釋數據的效果捏造
3.2.1 一例---江川芳信氏的效果評價實驗
———————————————————————
吹風機 腦波
項鍊(放射性礦石) 腦波,血流
負離子化妝品 皮膚溫度
———————————————————————
在任何一個試驗中,被實驗者知道自己使用了負離子商品。這種實驗使用雙重盲檢法(實驗者和被實驗者都不清楚使用了負離子商品)是常識。何況這種實驗心理作用的影響是很大的。
3.3原本的生理作用是否有?
氰化鉀的口服致死量為200mg。將此溶化到200mL的水溶液中的話,
濃度:0.015 mol/L,個數:1×1019個/cm3
另一方面,利用各種各樣的負離子發生器測的離子濃度為103 ~ 105個/cm3程度。換成摩爾濃度僅僅是 10—16 mol/L。即使是吸入攝取了,期待生理活性(physiological activity)是辦不到的。況且生理活性是否對人體有益也是極有疑問的,也許沒有效果是不幸中的萬幸。
4.誕生負離子的社會
4.1逃避合理的判斷?
比起合理的判斷,是否整個社會強烈形成了將情緒性判斷作為正當判斷的社會氛圍。還是即便不是如此,自古以來就有的,就算沒有效果,得到一些心理安慰就可以的國民性?不是有不少人相信護身符的靈驗嗎。(註:不否定將護身符作為自己努力的象徵帶在身邊。)
4.2如何面對偽科學
4.2.1專家是不敢斷言的人種
專家使用的語言和一般的日常用語之間有感覺上的偏差。尤其是要否定某個事物的時候,專家會採用慎重的措詞。
專家不使用的語言
「絕對不存在(不會)~」
可是有很多人一聽說概率不是零,就以為「有發生的可能」。
專家的說法 專家想說的意思 一般人的理解
————————————————————————
不能否定~ 還是認為沒有為好 還是有啊
~幾乎沒有 絕對沒有 還是有啊
概率極低 不可能發生 有可能發生
————————————————————————
4.2.2 一般人的理解方式
一般人,在期待某一事物的時候,經常將有點含蓄的語言表現解釋成不辜負自己期待 的意思。或者不下斷言的話,感覺不安。即使對於自己最初抱有疑問的言論,受周圍空氣的影響也轉為相信。
謊言被相信,與其說是因為其內容的可靠性,不如說是因為堂而皇之地被大量流傳。「人民大眾不會被小的謊言欺騙,卻極易被大的謊言欺騙」(希特勒『我的奮鬥』)
4.2.3 專家應該如何
1.不應該有將相信謊言的人向相信的方向誘導的言行。
2.作為「學術權威」的談論短期或許有效,但不宜取。
3.追求對什麼是學說的理解很重要。
4.對專業領域以外的事情,有自己是一般市民的自覺很重要。(周圍也要這麼認為)。
5.將自己的專業領域,用於提高市民的科學素養。
4.2.4一般市民該如何
1.即使是「學者」,專業以外是一般市民。
2.用懷疑的目光看待社會和人(尤其是稱之為專家的人)。
3.對自己健全的判斷要有自信。「國王是裸體的!」。
翻譯:趙立全
註:專業用語的英文為譯者所加。
★★ 清洗空氣的內牆塗料---查普沃爾向全國誠招代理 商!!!★★
★★ 頭八家免代理費!!!★★
⇒ http://www.dehcpwe.com/zsjm.asp?lei=7
諮詢熱線:400-0431-057
《如何分享》
《敬請關注》
查普沃爾官網:www.dehcp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