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燃素說」呢?
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那個時代,之前人類並不能解釋燃燒現象,在所有有智慧的人的眼裡,燃燒這種現象還是只能用神的力量來解釋。然而真相總會被不甘於稀裡糊塗活著的人類科學先驅者一步一步揭開,「燃素說」也就是在那種情景中問世。
「燃素說」認為,火是一種元素,這種元素是一種氣態的物質,它隱藏在一切可燃物質的裡邊,而當這種元素變成火的時候,也就是空氣從這些可燃物質裡邊把燃素吸取到空氣中的時候。比如木材、石蠟,他們中幾乎絕大多數成分都是由燃素構成的,所以一旦空氣把燃素從這些可燃物裡邊奪走的時候,燃素變成火焰,而木材、石蠟只剩下一點點灰燼。當然還有一些物質含燃素比較少,比如金屬,它們燃燒過後體積就基本沒有發生變化。
在今天的我們看來,「燃素說」是多麼可笑,甚至一度有人認為這樣的偽科學在歷史上對真科學傷害巨大,從而極端的認為這樣的偽科學對人類來講只有罪惡而沒有貢獻。
但事實上偽科學這個詞只是人類自己的發明,而他的真身不過是人類自己的認知偏差。所以原罪其實不在於「燃素說」本身,提出燃素說的科學先驅們也只是為後世科學家提供了一個「巨人的肩膀」。
在「燃素說」之前,人類解釋火焰只能用「神」的力量來解釋,「神」這個存在不管它是有形還是無形,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助人類解釋無法解釋的形象。在這個時候有那麼一批科學家,敢於質疑神的存在,從物質本身出發,企圖客觀地解釋一些前人無法解釋的現象,這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進步,是點燃科學火炬的火種,說是真科學的母親也毫不為過。
就像後來拉瓦錫發現氧氣一樣,那個時候「燃素說」已經被很多人所崇拜,這個情景跟科學家們在神學說佔領人類意識主導的時候提出「燃素說」是多麼的相像。
所以我們在評判一個學說貢獻的時候並不能一刀切,而應該放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看待。比起「燃素說」,在今天科學真相已經十分明了的情況下,竟然還有人回到神學說,這才是對人類犯下的真正的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