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上海市《關於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進一步聚焦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關鍵環節和實踐問題,深入推進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培養一批課程思政管理核心骨幹和業務指導專家。11月19日,由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承辦的「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高級研修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編制專題班)」在上海交大長寧校區開班。
教育部思政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僑務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高德毅,上海交大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市學生德育發展研究院(籌)黨支部書記、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副主任宗愛東,及滬上各高校課程思政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近120人參加研修班。研修班由宗愛東主持。
丁奎嶺院士作首場報告。他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整體推進情況,結合交大人才培養理念,細緻分析了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設計思路和改革措施,並介紹了交大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團隊、課程、教師典型案例。近年來,上海交大強化組織保障,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工作,構建「黨委領導、黨政共管、教務牽頭、院系落實」的工作機制,繪製課程思政建設的「設計圖」,編制課程思政建設的「施工圖」,描繪課程思政建設的「效果圖」,從科學設計教學體系、分類推進課程建設、全程融入課程教學、提升教師教育能力、完善質控激勵機制、理順機制強化保障6個方面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高德毅圍繞「全面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及政策思考」作輔導報告。他向與會學員介紹了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導向以及上海市推進課程思政改革的一系列實踐,詳細解讀了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完整地呈現了課程思政從理念到行動再到示範的歷程,以及未來走向規範的展望。
下午,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生態技術與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曹揚、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院長周立旻、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院長肖軍華分別作輔導報告。
曹揚介紹了學院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工作與實踐。他指出,上海課程思政從1.0到2.0升級版,其中1.0基本弄清了課程思政的主要要素,而課程思政2.0升級版可能會遇到一些新問題,比如學院管理制度、教師管理、教師輔導都要升級,除此之外2.0版需要重視調研成果的及時充分應用,需要發揮輔導員和實驗員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作用,需要進一步發揮馬院在課程思政中的協同作用,以及需要加強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整合作用,提高教師的課程設計能力,加強實踐環節中的課程思政建設等。
周立旻結合《地理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的編寫經驗,提出課程思政頂層設計要以培養方案為抓手,形成課程思政的總體規劃。課程思政指南的整體編制要立足學科特色,做到師德師風、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大綱、教學設計五要素協同,以及專業學習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在基本建設方面,要以培養方案牽引專業課程思政的設計,圍繞課程設置結構,調整專業課程體系;以OBE模式,重構教學大綱;推動示範課程建設,分步驟重構教學案例,提取並強化課程思政元素;銜接國家需求與學科前沿,以一流科研支撐起一流的課程思政;以大工程、大情懷為抓手,重構以野外實踐教學為特色的專業思政;最終將課程思政2.0升級版從上海溢出服務全國。
肖軍華分享了同濟大學交通學科課程思政建設與教學指南編制的經驗。同濟大學面向全國25個省份的交通運輸學科教師發放了132份問卷,對課程思政教學現狀進行了調研,總結出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在這個背景下,同濟大學成立了國內首個交通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編制了《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該指南以立德樹人為指導思想,與三全育人融合,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相結合,圍繞「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挖掘學科專業的思政內涵,構建課程思政群和課程思政鏈,形成了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
學員們一致認為,本次研修班的輔導報告既有課程思政總體精神的高位解讀,又有各校、各學科、各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探索的實踐分享,內容豐富、啟發性強。大家紛紛表示收益良多,進一步提高了對課程思政重要意義的認識,也對自身開展課程思政提供了許多可供參考的經驗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