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推進思政教育新作為,展現「鑄魂育人」新氣象【圖】

2020-12-2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19年11月26日 責任編輯:劉道傑 楊文軼 翟帆

學校思政

馬克思主義學院陳錫喜教授與學生

學校思政報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關鍵是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要堅持問題導向,真刀真槍解決問題」。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上海交通大學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增強為黨育人、為國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增強主題教育實效。學校堅持「為民服務解難題」,在「細處」下功夫,查實情、找問題、出實招、抓落實。校領導班子深入教學、科研一線開展調研,先後召開57場調研座談會,個別訪談578人,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覆蓋了學校各個方面,凝練形成了20個著力破解的瓶頸問題,對標師生最關切的問題,以精準務實的舉措抓好整改落實。其中,圍繞加強思政理論課和「課程思政」建設,上海交大堅持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緊密配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點線面結合,形成了全校一盤棋、全員參與的「大思政」格局。

以「四位一體」為點,校領導率先垂範,構建思政教育大格局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上海交大把主題教育的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這一中心工作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建設提出的「八個統一」和對思政課教師「六個要」的重要指示,把上海交大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四位一體」育人理念滲透到思政教育教學全過程。學校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黨務專題會等專題學習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思政課內涵式發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等工作。校領導帶頭走進課堂,黨委書記姜斯憲、校長林忠欽帶頭走上思政課講臺,講述建設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教育強國的宏偉藍圖,帶領學生讀懂中國的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學生上好思政「第一課」。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學校黨委宣傳部、黨委教師工作部(人力資源處)、規劃處、文科處、研究生院、教務處、學生處等機關部處協同推進,積極加強「大思政」課程體系頂層設計,不折不扣落實好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進一步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決策部署。

以「教書育人」為線,加強機制建設,打造思政課教學新模式

上海交大堅守思政課教學在價值引領工作中的主陣地作用,通過將思政課從教材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實現思政課從「教學」向「育人」的升級,把學校「四位一體」育人理念具體落實到每一門思政課程中,分解到教師每一堂課中。

在主題教育過程中,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為主體,深入研究如何使思政課教學內容因事而化、使教學方式因時而進、使教學載體因勢而新等問題。讓黨委書記、校長和院系領導、名師等登上思政教育的課堂,打破專職思政教師一講到底的模式,加強隊伍建設,構建多樣化的師資共同體,呈現教學多維性。推進「科學家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挖掘校本資源中的科學家精神,讓青年學生通過思政課同錢學森、黃旭華、吳文俊等一大批科學巨擘「面對面」,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豐富和拓展實踐教學形式,結合教學專題鼓勵學生「走出去」學習。推進思政課創新研究開發中心建設,將各課程集體備課升級到課程開發,通過組織教師培訓學習、建立師生多渠道溝通平臺等特色做法,建成規範化備課範式和教學機制。加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和祖國共奮進: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進」「讀懂中國」系列中英文課程等教學內容開發;開設思政課在線課程,形成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等,形成立體化課程體系,堅守思政課主陣地,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展現新氣象。

以「立德樹人」為面,注重價值引領,探索「課程思政」創新發展

「一名出色的土木工程師,除了具備基本專業知識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社會責任感,對自己設計的每一幢建築終身負責,對百姓、對環境、對國家負責……」在」土木工程導論「課程中,上海交大劉西拉教授總會反覆和學生們強調,一名出色的土木工程師除了具備基本專業知識外,更要堅定對社會和家國的責任感。每當講到這裡,學生們的職業責任和愛國熱情都會油然而生。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充分挖掘專業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是上海交大「課程思政」建設和改革中聚焦的重點。

目前,上海交通大學主題教育整改落實工作在不斷深入,圍繞打破原先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兩張皮」的困境,學校積極實踐探索創新發展。通過成立課程思政建設指導小組,全面指導課程思政工作;形成「立德樹人」課程育人總體思路,立足學科優勢挖掘專業課程思政資源,在知識傳授中強調價值引領,挖掘專業知識講解中的育人價值;建立課程評估機制,將育人落實到課程實施各環節,實現專業授課中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統一;加強統籌,通過自上而下布局規劃,積極建設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形成輻射引領作用,全面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在學校一系列政策引導下,不少專業課教師創新方式,主動挖掘提煉具有說服力、感染力的思政元素和案例融入教學設計;在專業目標和課程知識點中融入德育元素……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滲透進日常專業教學中。與此同時,上海交大積極實施高層次人才擔任班主任和兼職思政教師等舉措,在專業興趣、學術志趣和家國情懷等方面言傳身教,提升價值引領效果,激發學生創新能力,從課堂內外充分踐行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關焦點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 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上海交通大學在124年發展中,始終秉承「國強催生名校,名校服務強國」的理念,堅持「文化引領」,不斷豐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和「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建設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載體,積極發揮文化的凝聚、引領、輻射作用,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動力和思想保證。
  • 明德修身 鑄魂育人——南陽理工學院文明素養教育掠影
    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該校創新思政教育,提升育人水平,為「創文」增光添彩。9月15日,本報記者走進南陽理工學院,用鏡頭定格該校文明素養教育生動場景。定期組織工作調研,及時把握教育重點難點和師生思想動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實施「合力育人工程」,分層次、分類別、分年度推進院校兩級「三全育人」試點單位建設工作。建設59個「課程思政」項目,打造22門示範課。入選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入選河南省高校網絡教育名師培育支持計劃1名,榮獲河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品牌3項。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上海交通大學在124年發展中,始終秉承「國強催生名校,名校服務強國」的理念,堅持「文化引領」,不斷豐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和「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建設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載體,積極發揮文化的凝聚、引領、輻射作用,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動力和思想保證。
  • 【課程思政】新聞學院:以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鑄魂育人 ,培養新時代...
    學校主頁陸續推出「課程思政」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在「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典型案例,綜合呈現復旦大學在課程思政建設上的探索與成果。 有著90年發展歷程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新聞傳播教育機構之一,具有雄厚的教學和研究基礎,有著「復旦新聞館,天下記者家」的美譽,在全國新聞學科和新聞教育中居於引領地位。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度重視新聞傳播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鑄魂育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教書育人,回答好「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這個首要問題。
  • 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機械系第三黨支部舉辦「黨支部+課程思政...
    本站訊(通訊員 邢元)12月20日,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系第三黨支部和工程圖學課程團隊聯合邀請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張巍副教授以「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為題,為黨員同志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課後,又圍繞《工程圖學》和《工業設計導論》兩門課程的思政建設進行了交流和提升,同志們反響熱烈。
  • 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高校處長沙龍(第二期)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上海市《關於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不斷深化高校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加強上海市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之間的交流,強化聯動領航高校的教學和研究力量,在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的指導下, 「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高校處長沙龍(第二期)」於11月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
  • 空軍通信士官學校:專業課堂激蕩鑄魂育人「磁場」
    實施課程思政是鑄魂育人的要求「進入新時代,受社會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等因素影響,新生代士官學員思想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多樣、多變的特點,必須樹立協同育人理念,加緊探索課程思政建設育人模式,構建全課程全過程全方位的思政工作大格局,提高課程思政對鑄魂育人的貢獻率。」
  • 西安音樂學院探索「思政+藝術」格局下的鑄魂育人工作
    緊貼專業特色,打造「思政+藝術」大思政格局近年來,西安音樂學院牢牢把握藝術院校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通過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有機結合,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中,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通過「從講臺到舞臺,從舞臺到講臺」 特色化、滴灌式、不間斷的教育,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進課堂
  • 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網絡育人賦能精準思政」2020年思政創新發展...
    7月24日,「網絡育人賦能精準思政」2020年思政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行政B樓418和zoom直播間同步召開。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德育處處長沙軍出席會議,部分專家及特約研究員,全體思政教師,國內兄弟高校思政工作者參加。研討會由學生處副處長龔強主持。
  • 山東農業大學:黨建鑄魂 文化鋪底 思政著色
    多年來,山東農業大學始終堅持把創建文明校園作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增強學校綜合辦學實力、推進學校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以創促建、以創促改、以創促管,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發展、新突破。  為了結合學校專業特點對青年學生展開理想信念教育,山東農大推出微電影《蘋果從哪兒來》。這部講述青年學生在山東農大尋夢、追夢並最終實現夢想的電影,不僅展現了學校百十年傳承的辦學理念,更詮釋了「心目中大學的樣子」,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並最終獲得全國大獎。
  • 上海交通大學網絡育人工作獲教育部大學生在線3項榮譽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論述,推動各地高校深入開展「網上重走長徵路」暨推動「四史」學習教育,推進高校網絡育人工作,提升各校網通站、校園號運營水平,12月4日,教育部中國大學生在線在京舉辦校園號建設研討暨校網通工作推進會。會議主題為「聚智創新,唱響高校網絡強音」。
  • 課程思政 | 網上教學不忘育人初心!復旦大學課程思政與抗疫同向同行!
    學校官微陸續推出「課程思政」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在「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典型案例,綜合呈現復旦大學在課程思政建設上的探索與成果。2020年2月下旬,春季學期開學在即,同時也正值全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階段。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課程思政理念逐漸成為共識,課程思政建設經驗逐漸得到積累,一部分學校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例如,華東師範大學[1]、北京聯合大學[2]等。然而,熱鬧場面的背後,也需要冷靜思考。課程思政建設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深入思考。(1)課程思政全覆蓋的建設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基因式的建設路徑尚未形成,結果是教師疲於應付,學生受益甚少。
  • 紮實推進「33566」全景式思政教育 方式方法創新 育人成效顯著
    、力量和模式,全景式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實效,培養了一大批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響亮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實施鑄魂工程、親政工程、立德工程、勵志工程、尊矩工程和含英工程。三、實施過程(一)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搭建「三個平臺」,實現思政教育互動相長。
  • 與法同行 青島科技大學推進思政育人新探索
    這是青島科技大學「憲法宣傳周」特別活動,也是學校思政育人體系的重要探索,以聲音為媒介,讓精神由耳入心,讓思想聲入人心。宣傳互動,創新育人渠道在「憲法宣傳周」活動開展之際,青島科技大學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各學院圍繞憲法宣傳主題,開展各類特色活動。
  • 教務處召開西安交通大學推進課程思政研討會
    9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學推進課程思政研討會舉行。教務處處長徐忠鋒,副處長楊建科,人文學院副院長張順出席了研討會。西安交大第一批第二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團隊教師5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 我們要勤於思考總結、加強宣傳;一線老師應該在課前、課堂、考核的整個過程中都融入課程思政;理工科老師應該和思想政治理論老師隊伍交叉,加強溝通交流,互相促進發展。 人文學院王奕軒老師分享了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她認為對於任何專業而言,大學教師的首要職責都是育人。知識、能力的培養是途徑,對學生的價值塑造才是終極目標。
  • 青島科技大學弘揚憲法精神推進思政育人新探索-中國教育新聞網
    這次特殊的晨讀活動由青島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策劃,以「憲法宣傳周」為契機,以精神為引領,多渠道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為學校思政育人探索開闢了嶄新道路。憲法晨讀,聚力精神領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2月4日,青島科大嶗山校區明德樓402教室傳來了鏗鏘的朗讀聲。
  • 復旦新聞學院推出十項舉措,構建「大思政」格局推進思政教育
    復旦新聞學院推出十項舉措,構建「大思政」格局推進思政教育 3月27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發布《實施方案》推出十項紮實舉措,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校黨委相關部署
  • 我省大中小學思政課改革創新研討會在蘭舉行 堅決扛起思政課鑄魂...
    近日,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和省教育廳共同主辦,蘭州大學承辦的甘肅省大中小學思政課改革創新研討會在蘭州舉行。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王嘉毅,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出席研討會並講話。
  • 東華理工大學:核軍工精神鑄魂育人 查改貫通助推發展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東華理工大學弘揚核軍工精神,切實增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豐富教育形式,以獨特的校園文化彰顯育人特色,推動主題教育有特色、入人心、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