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飄飄的金屬鋰

2020-12-22 大科技雜誌社

鋰離子電池

我們通常所說的手機電池和電動車的電池指的就是液態鋰離子電池,它可以進行充電。鋰離子電池一般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為正極材料、石墨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還有一種以鋰製作的固態鋰金屬電池,它是常見的一次性酸性電池,不過現在一般都使用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科學家致力於發現鋰作為電池材料的價值。通過最初的鋰電池不斷改良,1992年,日本索尼公司發明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被廣泛使用於手機電池當中。現在,電動交通工具、醫學設備、工程設備等大型電子設備也運用了鋰離子電池。並且具有綠色環保特點的鋰電池發展前景仍然十分良好。

那麼鋰為什麼能成為科學家們的心頭之愛呢?

無可挑剔的鋰元素

鋰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元素,是活躍的鹼金屬元素家族中的一員。不過與其他鹼金屬元素相比,鋰的原子半徑是最小的,所以它的硬度最大、熔點最高,是當下作為電池最好的金屬材料。

鋰位於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位,相對原子質量非常小,是世界上密度最小、質量最輕的金屬元素。例如我們的手機非常輕,原因之一是因為鋰離子電池的質量很輕;一輛電動汽車的鋰離子電池大約是600千克,比4000千克的相同容量的普通酸性電池輕了許多,所以輕盈的鋰離子電池成為了電動汽車的電池首選。

我們都知道,普通的酸性電池如鎳鎘電池和鎳氫電池都是有使用時長限制的,例如家裡的電視遙控器中的電池需要定期更換,那是因為「電池記憶效應」的緣故。電池記憶效應指的是,如果電池使用時間過長,電池中的電解質會產生結晶,結晶部分的電解質就失去了作用,導致電池容量逐漸降低,最後電池無法正常使用。鋰離子電池沒有電池記憶效應,它的工作流程就是放電-充電這兩個簡單的過程。只要你需要充電的時候插上電源,電量足夠時後又可以繼續使用了。並且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斷優化,鋰離子電池充滿電量的時間越來越短,閒置時消耗的電量也越來越少了。

許多金屬是有毒的,例如鉛、汞等,不過鋰對人體基本上是沒有危害的。實際上,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醫學家會給躁鬱症患者服用碳酸鋰鹽,使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可見鋰對人類來說是非常安全的。

進化——固態鋰電池

鋰離子電池也是有缺點的:由於鋰離子電池中含有易燃的液態電解質,有可能在使用過程中電解質洩露發生危險,所以鋰離子電池在出廠時必須要進過嚴格的包裝;鋰離子電池在長時間使用後也會發生容量變小的情況,並且因為容易發熱,可能會引起爆炸。

所以科學家們計劃研發新的電池來替代鋰離子電池。最近豐田汽車發動機公司宣稱將在2022年推出能長時間供能的全固態鋰電池代替以往的液態鋰離子電池,可以讓電動汽車最多行駛1000千米、手機不充電能使用一周。這一消息不禁讓人感慨,科技真的在不斷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全固態鋰電池就是將原本鋰離子電池中的液態電解質和隔膜替換為固態電解質,使電池中的含有物全都變為固態,並將鋰作為電池的負極材料。

你可能會好奇,鋰金屬活性那麼高,為什麼鋰離子電池不用鋰作為負極材料呢?在1970年,美國科學家埃克森製成的鋰離子電池是以金屬鋰作為負極材料的,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他發現了一些問題。我們知道在充電過程中,負極是輸出電流的,負極上的材料會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如果將鋰作為負極材料,鋰在電解質中發生還原反應會形成樹枝狀的金屬鋰單質——鋰枝晶,由於金屬鋰具有一定的硬度,尖銳的鋰枝晶如果生長過長的話,就有可能會刺破電池內部用於隔絕電解質的隔膜,電解質一旦洩露,整個電池將無法使用。所以之後鋰離子電池不再使用鋰作為負極材料。全固態鋰電池由於電解質是固態的,鋰枝晶受到阻礙就無法生長。並且科學家們計劃的是用鋰合金而不是鋰作為負極材料,所以這個難題是可以克服的。

全固態鋰電池具有以下優點:由於電池中的內容物全部為固態,具有高安全性和熱穩定性,並且不用像鋰離子電池一樣進行嚴格封裝,大大提高了生產線效率;電池之間還可以進行串聯,組成可以提供高電壓的單體電池,供大型工具使用。

全固態鋰電池還處於研發過程當中,科學家們正努力尋電極材料和固態電解質的最佳組合,這可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全固態鋰電池如果能研發成功,那麼我們的電動汽車不僅可以續航1000千米,而且還可以提高汽車的最高駕駛速度,說不定以後高速公路的加油站就會有電動汽車的充電站了。

相關焦點

  • 金屬鋰負極全面解讀
    困擾金屬鋰負極的主要問題主要是鋰枝晶的問題,如下圖所示,在循環過程中,由於局部極化的因素,使得金屬鋰表面生長鋰枝晶,當鋰枝晶生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能穿透隔膜,引發安全問題,此外如果鋰枝晶發生斷裂,就會形成「死鋰」,造成電池容量損失,因此鋰枝晶是擋在金屬鋰負極應用路上最大的障礙。
  • 比水還輕的金屬——鋰
    一說到金屬,大家的印象都是沉甸甸的,其實有一些金屬比水還輕。比如鋰,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排行第三。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金屬,它的比重僅為0.534,重量也只有輕金屬鋁的1/5,同體積水的重量的1/2。鋰的熔點低,其導熱性和熱容量都是液態金屬中最大的。
  • UCSD:鋰金屬電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在於非活性鋰
    這一發現挑戰傳統觀點,即鋰金屬電池失效是因為鋰負極和電解質之間形成的固態電解質界面膜(SEI)。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技術,測量負極上非活性鋰的數量,並研究其微納米結構,從而得出這一結論。這在電池研究領域尚屬首次。這些發現或將為實現可充電鋰金屬電池商業化鋪平道路。
  • 《自然·材料》高分子如何「拯救」鋰金屬電池!
    對於電極材料而言,鋰金屬以其高達3860 mAh/kg的理論電容量而成為實現「電池500共同體」目標的希望。鋰金屬電池的「阿喀琉斯之踵」然而萬物難有完美,鋰金屬電池亦不例外。無論是從安全性還是性能穩定性方面而言,鋰金屬電池都存在巨大缺陷。造成缺陷的「罪魁禍首」是金屬鋰自身。
  • 今日Joule: 海水中取金屬鋰 鋰資源耗竭問題或可解決
    現有的海水提鋰技術提取速率慢且不以調控,得到的初次提取物需要進一步處理才能獲得金屬鋰或純淨的鋰化合物(如Li2CO3)。因此,現有的海水提鋰技術可能無法滿足未來諸如鋰-硫電池和鋰-空氣電池在內的新型鋰電池技術對鋰資源的大量需求。
  • 500Whkg高比能鋰金屬電池負極設計
    但是金屬鋰負極在反覆的充放電過程中,由於局部極化的存在,會產生枝晶生長的問題,這不僅會導致活性鋰的消耗,在枝晶過度生長的情況下甚至會引起安全問題,這極大的制約了金屬鋰負極的應用。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的Bing Han(第一作者)和Zijian Zheng(通訊作者)、Yonghong Deng(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種具有核殼結構的金屬鋰負極,其外殼是一層含鋰的液態合金,能夠有效的避免鋰枝晶的生長,從而顯著的改善了金屬鋰電池的循環壽命。
  • QuantumScape希望推動固態鋰金屬動力電池的採用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 QuantumScape 公司,剛剛宣布了首個在商業上可行的固態鋰金屬電池解決方案。其宣稱可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增加多達 80%,並且支持在 15 分鐘內將電量從 0 充到 80% 。
  • Nature:鋰金屬電池效率降低,真正要背鍋的可能是它
    :鋰金屬沉積物在放電過程中從陽極表面脫落,脫落部分呈「死亡」狀態,鋰失去活性,導致電池無法使用。 論文第一作者、來自 UCSD 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生方成成(Chengcheng Fang)表示:「找到導致鋰金屬電池故障的主要潛在因素之後,我們就可以提出一個新的合理的解決方法。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實現鋰金屬電池的商業化。」 鋰金屬電池的陽極使用鋰金屬製成,是下一代電池技術的關鍵。
  • 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最新研發出了鋰金屬電池
    打開APP 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最新研發出了鋰金屬電池 蓋世汽車 發表於 2020-04-22 15:50:13 近日,該中心宣布打造了一款具備有趣特性的鋰金屬電池原型。 該款1Ah扁平軟包電池芯採用了鋰金屬陽極,與現有的電池芯相比,能夠多存儲50%的能量。此外,該電池芯還採用了離子液體電解質,一種在室溫下以液體形式存在的鹽,比目前的主流技術優越幾個級別。
  • 新型高密度鋰金屬原型電池不會過熱爆炸
    原標題:新型高密度鋰金屬原型電池不會過熱爆炸來源:cnBeta.COM 幾乎每個月,我們都能看到有關電池研究的新進展。然而市面上的熱銷產品,似乎與之處於兩條相隔甚遠的平行線。而致力於發展儲能技術的BatTRI-Hub,也於今日宣布了一些具有奇趣特性的原型鋰金屬電池。其擁有1Ah扁平袋式外形,使用鋰金屬陽極,可較當前普通電池多存儲50%的能量。與當前的主流技術相比,離子液體電解質使之在室溫下具有更多的優勢。
  • 原位構建有序結構的SEI層用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在眾多負極之中,金屬鋰負極具有高的理論比容量和低的電極電勢。然而,壽命短和穩定性差的問題阻礙了其商業化進程。金屬鋰負極面臨的挑戰主要是:1)電化學形成的固態電解質中間相(SEI)的脆性與疏鬆性,使得金屬鋰發生不均勻沉積與溶解,最終形成枝晶;2)體積膨脹引起的電極結構變形和粉化。這些問題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內在有關聯的。
  • 張正銘:多孔電極、濫用測試和金屬鋰析出
    比如說鋰流、鋰金屬之類的。  這個原理主要取源於美國,我們和全世界很多大型的企業,尤其是汽車行業和電池行業進行了合作,做了很多的模型以及實驗。  今天講一講這個東西,先講一下什麼叫多孔電極,多孔電極很簡單,就是有很多的孔。多孔電極在電極的中間有很多的顆粒,還有一些粘結劑,同時還有導電劑,每個電極最重要的是要用離子導電然後再到電子導電,兩者缺一不可。
  • 清華化工系張強團隊合作建立保護金屬鋰負極的可移植界面
    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鋰硫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高達2600 Wh kg-1,有著巨大的產業前景。但負極枝晶生長是限制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鋰金屬固態電池的共性問題。金屬鋰異常活潑,容易與電解液反應,引發鋰離子和電子在界面處的不均勻分布,帶來樹枝狀鋰枝晶的沉積。
  • Nano Letters:動態智能型銅集流體助力高穩定金屬鋰負極
    因此,研製3D 銅集流體並探索其抑制鋰枝晶功效對於鋰金屬電池的發展十分重要。近年來,已發展了多種3D銅集流體製備技術,包括化學去合金、電化學去合金、粉末焊接和表面納米化技術等,為無枝晶金屬鋰負極的開發提供了多個新型集流體。然而目前報導的剛性的3D 銅集流體不具備緩衝金屬鋰體積膨脹的能力,限制了金屬鋰的負載量。
  • 美國大學研發超聲波發射設備 或促進鋰金屬電池商業化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超聲波發射設備,能夠進一步幫助鋰金屬電池(LMB)實現商業化。儘管該研究團隊主要關注LMB,但該設備實際可用於任何種類的電池,無論其化學成分如何。
  • 進展|全固態鋰電池關鍵固態電解質材料與金屬鋰負極的熱穩定性研究
    在眾多的電池材料體系中,金屬鋰負極具有最低的電位和最高的理論比容量,被視為電池負極材料的終極選擇。然而,金屬鋰與液態電解質會發生反應,且會隨著電池循環產生鋰枝晶,造成電池較低的循環壽命和較差的安全性,這嚴重阻礙了金屬鋰電池的大規模應用。全固態電池將液態電解質替換成了不可燃的具有一定剛性的固態電解質,且一些固態電解質表現出對金屬鋰良好的兼容性,因而全固態電池被認為有望同時實現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
  • 清華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高安全複合鋰金屬負極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金屬鋰具有極高的理論比容量和最低的氧化還原電極電勢,因而成為了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儲能電池(下一代固態鋰電池、鋰硫電池、鋰空電池等)最理想的負極材料。然而,金屬鋰充放電過程中的枝晶問題和鋰與電解質界面膜的不穩定性嚴重降低了鋰金屬電池的循環效率,縮短了電池的使用壽命,甚至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嚴重阻礙了鋰金屬電池的發展。
  • 迪肯大學研發新型鋰金屬電池 加熱後性能更好
    近日,該中心宣布打造了一款具備有趣特性的鋰金屬電池原型。(圖片來源:迪肯大學)該款1Ah扁平軟包電池芯採用了鋰金屬陽極,與現有的電池芯相比,能夠多存儲50%的能量。此外,該電池芯還採用了離子液體電解質,一種在室溫下以液體形式存在的鹽,比目前的主流技術優越幾個級別。
  • 鋰號稱「稀有金屬」,關於它你不知道的知識,帶你了解化學元素
    鋰(Lithium),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Li,它的原子序數是3,三個電子其中兩個分布在K層,另一個在L層。鋰是鹼金屬中最輕的一種。鋰常呈+1或0氧化態,是否有-1氧化態則尚未得到證實。但是鋰和它的化合物並不像其他的鹼金屬那麼典型,因為鋰的電荷密度很大並且有穩定的氦型雙電子層,使得鋰容易極化其他的分子或離子,自己本身卻不容易受到極化。
  • 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鋰金屬上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
    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鋰金屬上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31:06 河南大學趙勇團隊開發了長循環壽命的鋰硫電池用鋰金屬表面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