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9年的那次戰役,漢軍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氣大傷。從此以後,匈奴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無王庭"的局面,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漢武帝為表彰衛青、霍去病的功勞,特加封他們為大司馬,負責全國軍事。衛青在抗擊匈奴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成為著名的軍事家,但他不居功自傲,待人寬厚誠懇,關心體貼將士,深受將士愛戴戴。他的功績和品格深受人們的敬仰。
從那次衛青率六將軍出朔方、高闕擊匈奴獲得大勝後,堅辭漢武帝的格外施恩,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侯那件事,就可以看出其人品的忠貞、正直。隨後他奏請皇帝對隨行有功的將校封侯賜爵,漢武帝批准了他的請求。
另一件事發生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右將軍蘇建隨衛青出擊匈奴。蘇建所率部與匈奴單于的軍隊相遇,激戰一日,全軍覆沒,蘇建隻身逃回。衛青問部下軍吏應如何處置蘇建,議郎周霸提出:"今建棄軍,可斬,以明將軍之威。"衛青沒有採納,認為不應為樹立自己的威信而斬殺大將。即使蘇建當斬,也必須奏請天子裁決,做人臣的又怎可擅自專殺於境外?軍吏們聽了,都說衛青的話有道理。
據史書記載:"青仁,喜士退讓。"當時有一個大臣名叫汲黯,性情倨做,好當面指責旁人的過失,不留情面。即使是星帝有了錯誤,他也敢於直言進諫,無所顧忌,因此總是不得長久在位。當時衛青正權傾朝野,炙手可熱,而且他的姐姐又是皇后,一般大臣誰不慕而敬之,只有汲黯敢與衛青分庭抗禮。
有人勸汲黯說:"大將軍現在尊寵無比,群群臣無不禮敬之,您見大將軍不可不拜。"汲黯說:"以大將軍的身份地位,居然有隻作揖不行跪拜禮的客人,不是更加重了他的聲望嗎?"衛青聽到汲黯的話,對他更加敬重,曾多次向他請教軍國大事,對待汲黯遠遠勝過一般大臣。
當家奴出身的衛青變成了貴極人臣的大將軍時,朝朝中官員無不巴結奉承。這時,平陽公主寡居在家,要在列侯中選擇丈夫許多人都說大將軍衛青合適,平陽公主笑著說:"他是我從前的下人,過去是我的隨從,怎麼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的人說:"大將軍已今非昔比了,他現在是大將軍,姐姐是皇后,三個兒子也都封了侯,名震天下,哪還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
漢武帝知道後,失笑道:"當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現在他又娶我的姐姐,這倒是很有意思。"於是當即允婚。時遷事移,當年的僕人就這樣做了主人的丈夫。這樣一來,衛青與漢武帝親上加親,更受寵信了。
衛青雖然功勳顯赫,但卻沒有像韓信那樣因遭受皇帝的猜忌而不得善終。這因為衛青既文韜武略、智勇兼備,又能禮賢下士、嚴於律己,為維護漢朝的安定和統一徵戰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所以才受到漢武帝的特殊禮遇。他去世後,漢武帝為他修建了林木茂密的陵墓,這也許正象徵了他謙謙君子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