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幾個月 退休老人們愛上「候鳥式」遷徙

2020-12-13 揚州網

「我已經在江西宜春住了一個多月了,還遇到好幾位揚州老鄉呢。」昨天,正在江西宜春「候鳥式」度假的揚州市民翟玉蘭說。今年65歲的翟玉蘭是我市寶塔社區一名退休老人,她經常「候鳥式」前往全國各地養老度假,在心儀的地方往往一住就是幾個月時間。今年已是她第三年到宜春。

翟玉蘭表示,這兩年選擇「候鳥式」養生養老的揚州老人多了起來,他們多會選擇山清水秀的城鎮,體驗山水生活。

1

她喜歡上「候鳥式」養生

「幾年前,一個親戚帶我出來的。」 翟玉蘭說,退休後她就想出去轉轉,親戚建議她選個地方「候鳥式」遷徙,選一個山清水秀的城鎮住上一段時間。3年前她和親戚到了江西宜春一個城鎮,被秀美的山水環境吸引,就想在當地住上幾個月,當地賓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她,包下賓館房間住上幾個月的外地人不少,尤其是上海等城市的老年人。

「出來一次就喜歡上遷徙了,我在宜春選擇了一個社區民宅,生活設施齊全,租金也不貴。」喜歡跳舞的翟玉蘭說,在當地住下後,很快就和當地居民熟悉起來,白天遊山玩水,傍晚還可以教當地居民跳舞。

對長期生活在揚州城區的翟玉蘭來說,儘管當地只是一個城鎮,但暢遊山水間的感覺不一樣,山間的很多東西都讓她很驚奇,遇到一股泉水也會開心很久,每天的心情都很愉悅。

2

山水城鎮是大家首選

在山水間度個短假放鬆心情的「候鳥式」遷徙養生,不僅翟玉蘭喜歡,揚州不少老年人都喜歡,她們每年都出去幾次。

在宜春,翟玉蘭就遇到了今年63歲的揚州人吉紅,吉紅打算住到10月份回揚州。

「平原生活久了,就對山區有嚮往,中國這麼大,就想去多看看。」昨天,記者聯繫上遠在江西宜春的吉紅,她稱,山水城鎮是揚州不少老年人的首選。

吉紅稱,和海南等熱門的遷徙養生地不同,內陸山區的城鎮物價不高,山貨豐富,住上幾個月的花銷也低,對很多揚州老年人來說,沒什麼壓力。

「有的人住上一段時間,就在當地買了房子。」 吉紅說,房子買後,不住的時候就租出去,每年可以去住幾個月。

採訪中,記者發現,揚州熱愛「候鳥式」遷徙養生的市民多喜歡有山有水的地方。

3

揚州也是遷徙熱門地區

揚州的老年人喜歡去外地有山有水的地方短住,其實,揚州也是很多其他地方老人遷徙養生的熱門地區。

「我這邊有去揚州的老年人,就會聯繫揚州的同行,提前幫租好房子。」宜春當地一中介老闆張先生說,有些老年人出發前都會求助他們幫打聽房子,在群中經常有其他地區的同行幫老人諮詢揚州租房事宜。

張先生稱,喜歡到揚州養生的多是西北和東北地區的中老年人,他們對揚州的慢生活比較崇尚,有的人一租就是半年甚至一年。

「候鳥式遷徙來揚州養生的多呢,你看看市區東北菜館多起來就明白了。」市區從事租房中介的吳先生稱,一年四季都有不少來揚州小住的,有的在揚州住了一段時間,喜歡上揚州的生活,或是買房定居或是開個餐飲小店,在揚州生活下來。

對於同行張先生所說的「候鳥式」遷徙至揚州養生的多是西北和東北地區居多,吳先生也認同,不過他稱,最近一兩年也有新變化,隨著寧鎮揚同城化加速,南京、上海等地的退休居民也到揚州置業養老。

揚州老人在宜春一美麗小鎮度假。

4

「候鳥式」養老不適宜所有人

針對流行起來的「候鳥式」養老,市區一家醫院急診科醫生胡方勇表示,從醫學角度分析,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的老年人,身體生長已經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突然改變人體長期適應的氣候「生物鐘」,對一些體弱多病的老年人來說,容易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比如從長期生活的嚴寒地區跨入炎熱的地區。

「選擇候鳥式養老方式,要重視身體差異和飲食習慣差異。」胡方勇提醒,老年人不宜盲目跟風,選擇有山有水的地區時,儘量選一些與揚州氣候差異不是太大,飲食變化不是太明顯的地區。

「身體條件允許,換個環境調整一下也不錯。」 胡方勇提醒,隨著交通日益發達和各地老齡化配套養生設施的完善,「候鳥式養老」將會越來越流行,很可能也會有一些養生投資、治療之類的騙局,中老年人在遷徙養生的同時,也要在當地提防各種養生騙局,以防上當受騙。

記者 孟儉

相關焦點

  • 候鳥式養老新增「遷徙地」
    本報訊(記者 韓雯 實習生周芝)為了加強省市間的交流與合作,昨天,黑龍江省到本市宣傳推介候鳥式養老,並於本市籤署合作協議。由此,津城老人候鳥式養老「遷徙地」又有了新的好去處。  冬天到海南盡享明媚陽光,夏天到北戴河感受清涼海風……在人們的傳統思維中,養老的「最佳境界」就是生活有人照料、生病有人照看,而像候鳥一樣隨著季節變化遷徙而居——這種異地養老模式的出現,悄然改變了養老思維定式。「所謂異地養老,是指老年人根據季節變化,離開現在居住的城市到氣候宜人的外地養老院生活,享受特色養老、醫療保健、旅遊觀光等系列服務。」
  • 一個老人的遷徙-虎嗅網
    從北緯43度到北緯20度,這是一場跨越4000公裡的遷徙。2020年12月4日,69歲的劉玉芬和三位好友踏上了旅程——從吉林市趕往長春,歷時一小時。旅居公寓的環境我也很熟悉——公寓一半以上老人說東北話,公寓負責人是哈爾濱人,廚師也是東北人。」遷徙的路還在變化。劉玉芬表示:「2019年,因三亞的物價和房屋費用上漲,此前住同一個公寓的老人開始選擇去北海、西雙版納等地,他們說那裡便宜。如果公寓價格再上漲,明年我可能也選擇去廣西旅居。」
  • 北方候鳥老人築巢 昆明將試點"候鳥式"養老機構
    「候鳥式」養老公寓省內獨一家  早在2005年就創辦了昆明祥和老年公寓的周文、周雨在聽到今年昆明「兩會」傳出的這一消息時,頓覺得興奮難抑——「終於熬出頭了!」作為在雲南「候鳥式」養老服務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此前的堅守和努力終於得到了肯定。
  • 一個老人跨越4000公裡的遷徙
    旅居公寓的環境我也很熟悉——公寓一半以上老人說東北話,公寓負責人是哈爾濱人,廚師也是東北人。」遷徙的路還在變化。劉玉芬表示:「2019年,因三亞的物價和房屋費用上漲,此前住同一個公寓的老人開始選擇去北海、西雙版納等地,他們說那裡便宜。如果公寓價格再上漲,明年我可能也選擇去廣西旅居。」
  • 包吃住 學國畫,升級版「老候鳥避寒」5000元一個月
    住酒店、租房子都不算什麼,有管家、訂製餐飲,專業醫療團隊,有空上一堂攝影舞蹈課,這才是老年人避寒的正確打開方式。退休老人愛上南下旅居生活邵阿姨第一次去海南是2015年,因為女兒一家旅行,她要跟著幫忙帶孩子。「過年的時候杭州很冷,沒想到三亞這麼暖和,還有我喜歡的海鮮,就是吃住價格貴了點。」
  • 一個老人的遷徙:從吉林到三亞過冬 旅居公寓發展迎來春天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一個老人的遷徙田進從北緯43度到北緯20度,這是一場跨越4000公裡的遷徙。2020年12月4日,69歲的劉玉芬和三位好友踏上了旅程——從吉林市趕往長春,歷時一小時。隨後搭乘每天只有一趟從長春前往三亞的火車,歷時51小時,硬臥票價876元,相比當天直飛的機票價便宜300元。
  • 候鳥式養老催熱昆明養老產業
    自3月19日入住昆明滇池南岸的養老公寓一個月以來,來自山西太原的張阿姨和阮阿姨已經愛上了昆明的藍天白雲和氣候。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消費的升級,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希望從家中走出來,像候鳥一樣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不斷遷移,「候鳥式」養老悄然興起,也催熱了旅居養老產業。
  • 候鳥式養老的發展前景及適宜人群
    最近幾年,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退休老人,不想成天呆在家裡,而是選擇到自然條件好的地方去休閒療養,人們給這種生活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候鳥式生活」,我們稱之為「旅居度假養生養老 」,包括旅遊、居住及健康養生的內涵。
  • 候鳥式養老真的健康嗎
    調查數據顯示,當前老年旅遊人數已佔據旅遊總人數20%以上,其中一部分人更是把旅遊和養老結合起來,興起「候鳥式養老」。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生活觀念的改變,新的養老方式——「候鳥式養老」已然興起。家住河北廊坊的王先生今年66歲,家中3個兒子,分別在北京、廊坊、昆明,家中條件相對寬裕,對於養老問題他有自己的規劃。
  • 海南成了候鳥式老人越冬的首選之地,你怎麼看待這種生活方式?
    每年這個時候,北方一些退休的老人就移居到海南島過冬去了。我是長年在天津打工一族,目睹了他們冬去春回的情景,聽他們講訴著候鳥式的生活,顯然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旅行式的生活。這批候鳥式老人,有的是在海南買了房的,到冬季去住幾個月,越過北方漫長的寒冬;有的是去海南租幾個月的房子,等來年春天,北方暖和了,他們退房又回到了北方;還有一群人就是冬季去海南來一次漫遊,十天、二十天、一個月……也可能隨走隨到。在海南租房過冬的候鳥老人,沒有固定的租地,今年在三亞,明年可能在文昌,後年可能在瓊海……買了房的,每年就去固定的地方。
  • 阜新「候鳥老人」開始向南「遷徙」
    冬天去南方,夏天回東北,如今已成不少老年人新潮的生活方式,很多年輕人也贊同爸媽候鳥式遷徙。「我前幾年旅遊的時候去過海南,在那住了10多天,感覺玩得非常好。這幾年年紀越大就越受不了冷了,膝蓋總是脹痛,於是我想去海南過冬天。」
  • 「候鳥式養老」興起,三個階段惹人羨慕,滿足條件的卻寥寥數人
    逛逛公園、散散步、跳跳廣場舞、看看小孫子,但仔細一想,人生短短幾十年,就這樣單調地重複日子,是否真的如你所願?那晚年生活到底怎麼過?其實已經有多種養老方式悄然興起,其中有一種被稱為「候鳥式」養老,這種方式讓很多老人羨慕不已。「候鳥式養老」是怎樣的生活模式?
  • 「候鳥式」過冬方式,收拾行囊,獅城眾多老年人開始「南飛」
    本報記者 龐維雙進入12月後,冷空氣不時光臨,氣溫逐漸下降,我市許多老人收拾好行囊,飛赴溫暖的南方過冬。每年這個時候南下,次年三四月份再回來,這種「候鳥式」過冬方式漸漸流行起來。如今,出門「去看看」的可不止年輕人,中老年人冬天到溫暖的南方小住幾個月享受生活,已然成為新的潮流。「三亞空氣清新、氣溫舒適、風景優美,適合老人居住。」王女士今年只有50多歲,幾年前在三亞買了一套房子。從此以後,她每年冬天都要帶著雙方父母過去住一段時間,老人們對這種過冬方式也很滿意。
  • 「候鳥式養老」絕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為了躲避寒冷加霧霾,如今,不少老人紛紛「南遷」廣西、海南、雲南等熱帶地區過冬。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隨著氣候變化「南遷」「北漂」,冬去南、夏到北、東看海、西觀光,在不斷的「遷徙」中尋覓適宜自己的「安樂地」,「候鳥式養老」漸成新寵……醫養結合打造「候鳥式養老」模式「每天按時3頓飯、24小時有人照看、平時休閒娛樂也不少,住在這裡兒女們放心我開心!」
  • 候鳥式養老樂與憂
    不僅在海南,在廣西北海、雲南昆明、福建廈門等城市,「候鳥老人」也越來越多,他們熱鬧了南方城市的冬季,也享受了在南方的豔陽下四季如春的美好。   在剛剛過去的2月,久違的降雪為北國的冬季平添了一分浪漫。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玉樹瓊花、銀裝素裹」般的美景僅僅存在於文人墨客的想像之中,總是稍縱即逝。
  • 關注現代社會候鳥式旅遊的父母群體
    候鳥,隨季節不同而定時遷徙。春夏季這些鳥類在緯度較高的溫帶地區生活,秋冬季則會遷徙到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現代社會生活條件好了,旅遊資源豐富。一些老年人也漸漸具備了候鳥的生活習性,他們退休以後,隨著孩子們的成家立業,肩上的擔子終於可以放鬆了,於是悄然形成了一種類似候鳥式旅遊的父母群體。
  • 夏季「候鳥式」養老受青睞 瀋陽青島貴陽等城市最適宜
    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布的「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顯示,瀋陽、青島、貴陽、哈爾濱、大連、長春、威海、銀川、包頭、昆明排名前十,都是夏季候鳥式養老的好去處。  根據聯合國的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按照這一標準,中國1999年已進入老齡化階段。
  • 每6個人就有1個流動人口 如何減少人口「候鳥式」遷徙?
    每6個人就有1個流動人口 如何減少人口「候鳥式」遷徙作者: 林小昭針對當下的返程復工高峰,各地都在加強對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尤其我國是流動人口大國,近年來每年的流動人口都保持在2.4億人以上的規模,相當於每六個人中就有一個流動人口。
  • 「候鳥式」旅遊受青睞
    「『候鳥式』旅遊是一種近年在國內興起的度假方式,主流人群是老年人。針對這一特殊群體,旅行團都會配備保健醫生和營養師,提供送餐到房間、上門常規體檢、協助緊急救護、提醒服藥等一系列特殊的細節服務。」安陽中國國際旅行社銷售總監王靜說。
  • 全國首家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候鳥式"養老項目啟動
    9月23日,我國首家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候鳥式」養老產業機構——中資頤年在北京頤年山莊養老示範基地正式宣告成立,標誌著健康管理下的「候鳥式」目前,中資頤年養老產業機構已擁有北京、福州、三亞、上海、廣州、武漢等10多家「候鳥式」養生樂園。這些建成網點都比鄰著名旅遊景區,具備一定接待能力,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康復娛樂設施完備、服務質量高。附近都有醫院,便於老人緊急就診,完全可以滿足老人邊旅遊邊養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