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通過飲食獲取營養,但食物中不都是營養,也存在重金屬之類的有害物質。一些物質本來對身體無害,在人體後也會轉化,比如食物中的嘌呤會轉化成尿酸,多餘的糖分會轉化成脂肪等。
這些有害物質,一部分是以固體的形式,隨著大便排出體外,一部分會轉化成液體或者混合在水液中跟著尿液排出體外。根據尿液的成分,便可知曉體內是否有疾患,尿常規檢查就是檢測各種物質的含量,依據檢查出的結果,再具體分析原因。
分析尿液成分,需要專業的工具,普通人在家裡是無法完成的。可觀察尿液的顏色、渾濁度以及泡沫多少等,倒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尿尿時低頭看看就行。尿液顏色變紅,渾濁度變高,暗示體內有代謝問題,或者是有臟腑存在疾患。容易混淆的則是泡沫多少,普遍認為尿液泡沫多,就是生病了,而且還很嚴重。
尿液中泡沫的形成,主要和尿液中的蛋白質有關。代謝各方面正常,尿液中就不會有蛋白質,泡沫量會很少,消失得也快。反之,尿液中蛋白質增多了,泡沫數量就多,消失得也慢。
在兩種情況下,尿液中蛋白質含量會增多:
首先就是腎臟問題,腎主導蛋白質代謝,能夠將原尿中的蛋白質過濾出來。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只要過濾過程沒有問題,尿液中就不會有蛋白質了。當過濾能力下降,蛋白質就會溜到尿液中,使得尿液中有泡沫存在。
其次就是血液問題,一些血液相關的疾病,也會使得血液中的異常蛋白質數量激增,導致尿液中的蛋白增多。
有少部分人則和尿液中糖分、鹽類成分增多有關,這裡所說的鹽不是吃的食鹽,而是一些礦物質化合物。這些成分增多,尿液成分複雜,自高而下衝擊時,形成的泡沫數量也會增多。
同樣有兩種情況,也會使得尿液中的雜質增多:
其一就是糖尿病,這類人群體內代謝容易紊亂,體內雜質無法被消化,也不能通過其他途徑排洩出去,尿液就成為了排出多餘糖分以及其他雜質的途徑。
其二就是炎症,這是容易被忽視的,受到炎症刺激,尿液中細菌會增多,也會混有黏液,使得尿液成分變得複雜,小便時尿液中形成的泡沫就多了。比如前列腺液和尿液就不能完全融合到一起,這個部位有了炎症,尿液中的泡沫數量就會很多。
其他因素引發的尿液泡沫增多:
生理性因素,人在排尿時,總是有高度差存在,男性更是如此。有了高度差,形成的衝擊性大,尿液中的泡沫數量也會增多,就好似水流向下衝擊會形成大量水泡一樣。和生病所帶來的泡沫多不同,這種泡沫數量多,消失卻很快。
飲食因素,其中包含了吃藥在內,一些藥物確實會增加尿液中的泡沫數量,甚至會帶來尿液顏色的改變,也是正常的。至於飲食因素,主要就是高脂肪、高糖分飲食,短期內攝入過多,無法有效代謝,尿液成分也複雜了,泡沫就不少。
總之,尿尿時泡沫數量多少,並非就是生病了,也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和飲食因素。具體要根據泡沫消失的時間判斷,消失快就不用擔心,數分鐘才消失就可能是體內有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