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單親爸爸割愛售賣萬冊藏書 網友紛紛伸援手

2020-12-15 紅星新聞

走進老袁家中,仿佛進入了一家書屋,每一間房都密密麻麻的堆滿書籍,不僅有沈從文、莫言、 巴金、張愛玲等名人的文學著作,還有地理、歷史、藝術等各個領域的作品,約一萬冊藏書都在這裡。49歲的老袁是一名自由平面設計工作者,對他來說,買書和讀書一直是他安定舒適生活的陪伴,無論在哪兒生活書都不離。可如今,為了生活他卻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十幾年來收藏的書籍出售。

「單親爸爸,獨自撫養7歲小孩,業務很少,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願將收藏的萬餘冊書獻出,換取資金,維持現階段生活。」老袁將這條售書的消息發布在網上,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有的留言表示希望能夠購買, 有的則出謀劃策幫其拓寬銷售渠道,短短幾天,他已經賣出了數百本。

老袁的藏書

陷入困境

業務量減少有負債

他獨自撫養7歲兒子入不敷出

老袁的藏書

成都玉林東路6號玫瑰園,老袁租住的地方,推開屋門,映入眼帘的不是擺放著沙發、電視的客廳,而是滿牆的書籍,整個客廳四周都堆滿了書,在書籍中間則是一張長長的辦公桌,放著兩臺電腦,老袁便在這兒工作。

49歲的老袁是一名自由平面設計工作者,2005年,他來到成都創業,成立了個人工作室,從事出版社圖書、公司廣告等設計工作。「以前書籍市場很好,業務量完全不愁,一個月接四五十單是常態。」

有著穩定的收入,酷愛書籍的老袁一有時間便到書店、市場去買書,在享受文學帶來薰陶的同時,還可以從書籍中獲得設計的靈感。不知不覺,日積月累,購買的圖書已經塞滿了整套屋子。

近兩年,隨著市場需求的減少,老袁的業務量隨之下降,收入有所降低。去年9月,老袁與妻子離婚,之後獨自撫養7歲的兒子,「自己不會理財,現在還有十幾萬的貸款,壓力很大。」老袁說,特別是兩個月才接了10單業務量,如今基本入不敷出。

無奈售書

家中藏書萬冊,割愛出售救急

「在生活壓力面前,哪有心情看書?」

由於一邊要照顧孩子,一邊焦慮工作,心力交瘁的老袁整整瘦了一圈,和以前的照片相比顯得蒼老了許多。

「孩子的作業怎麼還沒上傳呢?」3月27日,兒子的老師詢問老袁網課作業時,老袁很抱歉地回答:自己決定將孩子送回重慶老家的學校讀書。老袁說,這樣老人可以更好的照顧孩子的飲食生活。同時,他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了一條售書消息。

老袁獨自撫養7歲兒子

做出這個決定,老袁坦言十分慚愧,為了拓寬自己的業務,他曾經也招收過幾個學生教設計,但近期也中斷了,確實不得已才想出了這個方法。「生活穩定的時候,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生活壓力面前,哪有心情看書?」

這些書陪伴了老袁十幾年,當初為了收藏這些書,老袁一度從廣州將書搬到了成都,當從舊的住處搬到新的住處時,搬家公司的車都裝了兩車,花費了4000塊。

伸出援手

網友慷慨解囊

已售書數百本,約8000餘元

讓老袁沒想到的是,這條售書的消息發布在網上,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轉發。「有價格嗎?怎麼聯繫?」「可能是真的遇到了危機,愛書的人是不肯輕易這樣做的。」「微博一本本買太累了,開個閒魚帳號吧。」有的留言表示希望能夠購買, 有的則出謀劃策幫其拓寬,還有不少大v幫助轉發。

老袁收藏的連環畫

3月30日,老袁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短短幾天,他已經賣出了數百本,約8000餘元。「表面上他們是在買我的書,實際上是在幫助我。」老袁說,其中有一名浙江的朋友,一次性購買了2000元的書籍,但沒有指定書籍,只是讓他搭配好即可。有一位年輕朋友花3000多元購買了兩百多本連環畫,超過了舊書的價格,卻稱是用於收藏投資。儘管大家嘴上沒說,但老袁心裡清楚,是在自己困難時刻的出手相助,對此他十分感激,「謝謝所有幫助我的朋友。」

紅星新聞記者 張肇婷 攝影報導

編輯 包程立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相關焦點

  • 8萬冊藏書何處去?上海66歲藏書家再開舊書店望會有緣人
    8萬冊藏書何處去? 藏書家瞿永發為給家中數萬冊藏書找出門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編輯 龍景(01:57) 8萬冊藏書何去何從?年逾花甲的瞿永發一度為此煩惱,現在他有了主意:開一家書店,全部賣給喜歡並需要這些藏書的人。
  • 天津文化中心圖書館藏書600萬冊 全天候免費求知
    「智慧樂園」 晝夜服務 免費求知  新館能藏書600萬冊 每層各有分工   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是由世界知名的日本山本裡顯設計所與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築分院聯合設計,總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分為地上五層,地下一層。
  • 11萬冊書的私人藏書樓,南潯嘉業堂藏書樓巨富劉鏞第三代所造建
    都是中西合璧園林格局,樓宇規模宏大,藏書豐富,有11萬冊!私人藏書樓就11萬冊,可想而知!人家都話富不過三代都是騙人的,看看劉鏞第三代造建藏書樓,藏書還有這麼豐富!連歷史上最後一個帝皇溥儀都贈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所有木窗都鏤空雕刻著篆字「嘉業堂藏書樓」字樣,樓外是大片花園、池塘、假山小。
  • 夏邑縣業廟鄉80噸洋蔥滯銷 盼好心人伸援手
    (原標題:80噸洋蔥滯銷盼好心人伸援手) 「我們所駐的夏邑縣業廟鄉八裡村種田大戶任偉種植的洋蔥喜獲豐收,但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洋蔥銷路不暢,希望有好心人伸出援手,幫助他尋找銷路
  • 巴金省吃儉用勤買書 一生藏書七萬多冊
    巴金故居現在收藏的書刊有近四萬冊,這是巴金捐贈給各圖書館後的遺存。那麼,巴金的藏書總計有多少呢?目前還難以作出精確統計,依據資料匯總:巴金捐贈給國家圖書館書刊共七千多冊,中國現代文學館九千多冊,上海圖書館6395冊,泉州黎明大學7073冊,南京師大附中六百多冊,香港中文大學七十一種1202冊(以線裝書為主),另外給成都慧園等機構也捐贈過圖書。如此算來,巴金的藏書總有七萬冊之多。
  • 環衛工藏書7000冊,心在書中,死在書中
    「心在書中,死在書中」曾是劉國成的網名,40多年來他熱衷於看書買書藏書,70平方不到的兩居房子大部分被書堆滿,至今藏書至少7000多冊。到高中畢業時候,他已經藏書六七百本,都是中外名著。世事造化弄人1980年他高中畢業,要知道在那個時代,高中畢業就已經是很高的學歷,但他未能世俗意義上的改變命運。種種原因的驅使,他接了父母的班,也成為了環衛工。
  • 湖南圖書館「藏書於民」活動啟動 近7萬冊圖書將流通共享
    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記者 劉思佳 通訊員 陳昊)12月15日上午,「江河通貫 藏智藏書」湖南圖書館「藏書於民」活動啟動。湖南圖書館準備了近7萬冊圖書參與「藏書於民」活動,其中,文學、藝術、哲學等社科類圖書居多。
  • 單親爸爸帶娃是什麼體驗?知乎十萬高贊回答,感動萬千網友
    在天真的孩子心中,爸爸和媽媽就像天上的太陽,始終照亮和溫暖著自己,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在爸爸媽媽的共同呵護下成長。然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被爸爸媽媽共同呵護的幸福——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家庭叫做「單親家庭」。
  • 幫扶幹部伸援手,消費扶貧暖人心
    目前,小雞個個被飼養得「膘肥體壯」,但是李洪升身體不好,不方便運到市場上售賣。人社局派來的扶貧幹部了解相關情況後,立即組織全局工作人員自發捐款購買,幫助貧困戶解決燃眉之急。11月17日清晨,鐵西區人社局扶貧幹部來到李洪升老人家中,黨員幹部率先垂範,紛紛伸出援手,僅用了半天時間,就將李洪生家的雞買售一空。
  • 單親爸爸帶4歲女兒騎行去拉薩,網友:好羨慕有這樣的爸爸
    ​01單親爸爸帶4歲女兒騎行去西藏。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吐槽「喪偶式育兒」,因為很多爸爸在家裡常常是擺設一般的存在。好像在中國,帶娃這件事,就是天然和女性綁定在一起的。但最近網上有個超級奶爸,就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因為帶娃旅行,他火了一把。
  • 他家裡藏書近萬冊,堪比小型圖書館
    從15歲開始,他已藏書千餘冊,如今家裡的藏書更是達到了近萬冊。最近,周靜浩家庭還被評為浙江省「書香家庭」。走進他家裡,一股書香氣息撲面而來。書架上、床頭邊、客廳裡,角角落落都是書。在周靜浩的藏書中,不少是珍貴的善本類書籍,如今在許多大書店都很難發現。周靜浩隨手拿起一本向記者介紹道:「這是明朝木刻段注《說文解字》,現在市面上幾乎看不到了。那是我1984年在聞名杭州的官巷口大書店淘來的,花了我30多元錢,那幾乎是我一個月的工資了。
  • 宿舍藏書5千冊:關於「學霸」的那些事
    新華網昆明12月29日電(記者嶽冉冉)日前,雲南師範大學研一學生李詩白,因在宿舍藏書5千餘冊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宿舍藏書5千冊的「學霸」到底什麼樣?他的書究竟是不是擺設?他讀完了這些藏書嗎?「學霸」的日常生活會不會跟周圍同學格格不入?
  • 猶太難民倖存者捐贈至愛 8000餘冊藏書安家上海
    在歷經了一年多的異國搬遷之旅後,由一位曾經在上海避難的猶太難民倖存者捐贈的八千餘冊珍藏書籍,終於跨越重洋從英國運抵上海,在紀念館安家。這些有關猶太歷史的書籍,也見證了當年3萬猶太難民在上海度過的難忘時光。當晚八點,一輛裝載著8100冊藏書的集卡駛進了正在擴建中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等候多時的工作人員連忙拆箱搬運,將它們擺放到新建的圖書館內。
  • 武漢69歲爹爹55年藏書2萬冊:歡迎書友找我借書
    武漢69歲爹爹55年藏書2萬冊:歡迎書友找我借書 2015-12-15 09:15:00張九金說,市面上有些絕版的圖書在李爹爹的藏書寶庫裡也能找到。  昨天上午,武漢晚報記者來到李乾富的書房。這間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滿滿當當地被圖書佔滿。與書房隔著一個過道的另外一個房間,是李乾富家裡的第二個書房。記者看到,十個大書架整齊地擺滿了文學、歷史、哲學、軍事等書籍,全部書籍大約2萬餘冊。  在這些圖書中,儲藏歷史最悠久的是明初出版的《中華大字典》。
  • 藏書萬冊!這位科大教員的書房火了
    藏書一萬,文武雙全,講臺三尺,古琴四張……胡教員痴迷於書籍,痴迷於傳統文化藝術。從教19年,他用其獨有的方式,為原本充滿汗味和機油味的軍事類院校,拂來了一絲清風、一縷墨香。「讀書藏書,讓我深切感受到中華文脈的綿長」——「書痴教員」愛書藏書初冬的清晨霧靄朦朧,駟馬新河上汽笛長鳴、船帆點點;街道兩旁,縱橫著鱗次櫛比的高牆窄巷——「千年古鎮,西楚烏江」,安徽和縣是胡晨偉的家鄉。
  • 簡陽男孩藏書超4000冊 2萬字畢業論文考釋《中庸》「道」字
    上了大學之後,每個月更是拿出一半的生活費,在網上購買舊書,甚至每月從西昌到成都的舊書店淘書,在閱讀後進行收藏。目前,鄧七龍的藏書量已經超過4000冊,其中多為舊書。今年6月,鄧七龍的本科畢業論文——《中庸》「道」字考釋獲得了老師的高度評價。這篇兩萬多字的論文,還獲得了學校的優秀畢業論文一等獎。
  • 單親媽媽再婚,女兒致辭感動新爸爸,網友:為什麼我看到的是可憐
    結婚當天,這位單親媽媽是帶著年幼的女兒出嫁的。女兒特別可愛、懂事,當著親朋好友的面為媽媽和新爸爸獻唱一首歌讓人耳目一新,而她當時給一對新人的祝詞更讓人動容。伴隨著背景音樂《我會聽話》,女兒亮起了清脆的嗓音對著新郎官道:爸爸,你從今以後不僅多了一個老婆,你還多了一個女兒,買一送一你賺到了喲!希望你們白頭偕老,早日給我生個弟弟喲!
  • 福州市圖書館新館年內開放 共11層藏書90多萬冊
    藏書多不多?借還方不方便?……12日,記者在福州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提前實地一探究竟,給您帶來最新鮮的一手信息。地域化:海洋漆藝等本土元素均有體現12日,記者來到福州市圖書館新館看到,總建築面積為5.8萬平方米的新館共有11層(不包含地下1層車庫),外表呈深藍色,海洋氣息撲面而來。
  • 單親爸爸17年為孩子拍20萬張照片,伴娃成長辭掉企業高管工作
    導讀:單親爸爸17年為孩子拍20萬張照片,伴娃成長辭掉企業高管工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單親爸爸17年為孩子拍20萬張照片,伴娃成長辭掉企業高管工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單親媽媽再婚,女兒婚禮現場致辭感動新爸爸,網友:為什麼我看到的是...
    一、單親媽媽再婚,女兒現場送祝福逗笑新郎官 12月16日,廣東深圳,一位單親媽媽上傳了自己婚禮的一段視頻,在婚禮上,一個小女孩先是唱了一首《我會聽話》這首兒歌,現場感動了大家,也把這位新郎官唱哭了,緊接著小女孩的現場致辭又逗笑了這位新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