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終有時.唐朝兩位滿腹才華的女詩人,生不逢時,令人嘆惋

2021-03-04 詩經情話

唐朝時,中國詩歌的發展達到鼎盛,湧現出一大批知名詩人和流傳千古的的名句,其中,就有數百位優秀的女詩人,而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數李治、薛濤和魚玄機了。在父權社會中,她們無權涉政,詩歌也更多表達的是情愛與生活,真摯動人,牽扯著讀者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然而,情深不壽,她們曾對愛情和生活滿懷希望,卻生不逢時,在不屬於她們的時代中,落得個花落無人憐的悲慘結局。

1.李冶:原諒我一生不羈愛自由

唐朝女詩人李治一生豪放縱情,將那個時代的女人不敢表現的自由與真性揮灑得淋漓盡致。她天資聰穎,童年時便會作詩,六歲寫下一句待嫁心情的「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卻引得父親忌憚,為防止她長成失德婦人,便將她送往道觀出家為女道士。而生性自由浪漫的李治並未因此而受束縛,她繼續與眾多文人才子交好,坦然表露對戀人或異性好友的思念與感情,勇敢地追求著內心的愛意,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思念詩和送別詩,「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卻憶初聞鳳樓曲,教人寂寞復相思」,「 念君遼海北,拋妾宋家東」,無不表現著她的掙扎。李治最有名的,還要數她那首《八至》:

人世間的相聚與別離,就如同花開花落,最終走向無奈,正如李冶的一生,有過愛恨,知曉情理,其中快樂良多,遺憾也是良多。「至親至疏」,多麼冷酷而殘忍,夫妻之間可以相濡以沫,也會各自紛飛,不知詩人經歷過怎樣的世事風霜,才有如此透徹的領悟。她肆意豪放了一生,然而情感上未得善終,最終連生命也是由不得自己,晚年的她,在涇原兵變後,唐德宗認為她曾給叛軍作詩,是大不敬,下旨將其亂棍打死。

2.薛濤:權力壓制下,不配擁有尊重和愛情

李治一生顛沛,但好歹也曾恣意過,而薛濤,卻是一直活在權力的碾壓之下。她幼時生活富足,才華早露,曾出口成詩「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可十四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而蜀地高官韋皋欣賞薛濤才華,將其納為樂妓,吟詩作對,撫琴歌唱。薛濤以自己的才華徵服了許多達官顯貴,而這卻遭到韋皋的嫉妒,一氣之下將薛濤發配至遠疆勞軍,一時風光無限,一時艱難苦楚,冰冷的現實使她認識到,她不過是達官貴人的一個玩物,有權的人就能隨意走油自己的人生。懷著萬分痛苦,她北緯無助地寫下《十離詩》,向韋皋示好。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

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薛濤《十離詩其一·犬離主》

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

銜泥穢汙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

——薛濤《十離詩其五·燕歸巢》

這些詩字字悲切,薛濤將自己低到了塵埃裡,將自己寫成離開主人的忠犬,是渴望回巢的燕子,委曲求全,只為求得一份生活。返回蜀地後,她輾轉於權貴之間,壓抑著自己的真性,為別人的喜樂而活。而唯一的一次動心,是對小她十歲的才子元稹,她以「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來訴說自己的深情,可這位花心的才子,卻在有了更年輕貌美的女子後,輕易拋棄了薛濤,一片真心終究枉付。「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她滿心滄桑,寫下一首《春望》,惹人疼惜。薛濤的一生,都在鬱鬱寡歡中度過,至死都未曾成為過被珍惜與呵護的女人。

相關焦點

  • 花開花落終有時:生不逢時的「唐朝四大女詩人」
    作為中國詩歌的鼎盛時代,唐朝湧現出了大量的知名詩人和千古名句,那些眾所周知的文人墨客,那些婉轉或豪放的詩詞歌賦,都加深了後世對唐朝的文學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還誕生了數百位優秀的女詩人,最有名氣的要數被稱為「唐朝四大女詩人」的李冶、薛濤、魚玄機和劉採春。
  • 花開花落終有時
    戴新閣 /文每當看到花落時,總會有一種悽然的感覺,其實也不必傷感,花開花落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世上的每一種植物都會經歷不同階段,成熟、孕育、開花,凋謝、枯萎、死亡,周而復始,代代不息。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人生如花開花落,有開花時的燦爛,也會有花落時的悽涼。花開時,人們蜂擁而至,讚嘆欣賞,品味芬香,花落時,人們惋然離去,感慨嘆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看花開花謝,如品味人生百態,雲捲雲舒,潮起潮落,月圓月缺,生死離別,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人生相逢有時盡,花開花落終有時
    緣起之時誰又是誰的相戀,誰又是誰的思念?過去之時,誰又是誰的擁有,誰又是誰的滄海桑田?想著那曾經的流年歲月,思念著那斑駁無痕的曾經,走在過往的時光歲月,留步曾經的時光迴廊,靜守,默立,妄想。當曾經擁有的一切纏綿,都尖化成一縷輕煙,飄散在默默淚光中,不忍回味的,究竟是愛還是恨,是喜還是悲?
  • 花開花落終有時,春夏秋冬皆自然!
    花開花落,還沒來得及注意那純白如雪的梨花如何悽婉地別枝落地,於是樹枝上的綠色火焰便開始燃燒。時光荏苒,季節變換。春未央,意闌珊,天空剔透蔚藍,山川瘦紅肥綠。夏赤著腳,攜著五彩斑斕一路走來,炙熱的情懷,舞醉一地陽光,輝映清風皓月。大地廣闊飽滿,青翠欲滴,濃碧芬芳;樹木蔥蘢蓊鬱,綠意盎然,靚豔絢麗。走進夏日,感受夏日的嬌豔與豐澤。悠悠夏日長,淡淡心間事。
  • 錦衣之下:花開花落終有時,緣來緣去不負卿——今夏獨白(原創)
    當他落地站定之時,手銃已經精準的指向我的腦門,緋紅色的飛魚服,腰佩一把精絕的繡春刀,傲然的身姿、凌厲的眼神,冷酷無情的臉就這樣進入了我的視線,這便是我與大人的初識,沒想到這個讓我恐懼驚魂的男人,竟是我的命中之人。我,袁今夏,六扇門的小捕快,生活簡單、心性單純。我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的夫君是什麼樣子的,但卻怎麼也沒想到會是大人這樣。
  • 花開花落自有時
    花開花落自有時 2020-04-02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阮與吉他《新編琵琶語》花開花落終成傷,一曲琴聲定思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客服刪除!
  • 唐朝詩人科舉落第,晚上失眠寫出一首千古名詩,現在人人都會背
    導語:唐朝詩人科舉落第,晚上失眠寫出了一首千古名詩,現在人人會背,還進了日本小學生教材。話說唐朝有一位詩人,家境貧寒,卻與一富家小姐相愛,如同偶像劇一般的狗血劇情發生在了他的身上。那個年代不說萬般皆下品,但是沒有社會地位,想娶富家小姐實屬妄想。為了愛情,詩人發誓「待到金榜題名日,便是洞房花燭夜」,懷揣著理想和愛情,詩人進了京城考試。
  • 唐朝:首席女詩人李冶,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詩裡卻是柔情款款
    唐朝:首席女詩人李冶,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詩裡卻是柔情款款唐朝嘛出了很多的詩人,男詩人不稀奇畢竟一抓一大把呢,今天小呂要說的呢,就是女詩人李冶的故事,她可是可以作為首席詩人的女子呢!大家初聽這個名字可能不熟悉,她的詩詞你卻一定聽過。
  • 唐朝的一場科舉考試,改變了多少詩人的人生?
    科舉進身的宰相就有狄仁傑、張柬之等名人,還有詩人王勃、楊炯、宋之問、杜審言、陳子昂、賀知章等大咖出現在了科舉的考場上,開元年間的名相姚崇、宋璟、張說也是武周時參加的科舉。這一時期,科舉成了全民運動,士子汲汲於功名,每年進京者絡繹不絕,有時多達數千人。那唐代詩人的科舉之路,是苦盡甘來,還是茫茫苦海呢?
  • 宋之問:唐朝最有才華,最無恥的詩人
    唐朝最有才華,最無恥的詩人 文稿丨仲秋「木蘭書香」主編 提起宋之問,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他的那首家喻戶曉的名詩 這是宋之問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 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這些年來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心情怎能不忐忑呢?詩人寥寥幾筆,把遊子歸鄉時的心情刻畫的入木三分,實乃令人拍案叫絕!
  • 唐朝女詩人在這裡集合啦,看看你認識幾位?
    老文今天整理了一下唐朝有記載的女詩人,得四十七位,每人附詩一首,圖片已按老文的理解力求接近本人,大家看看是不是你心中的樣子吧。唐朝最著名的女詩人,當然是這四位——1、薛濤泠色初澄一帶煙,幽聲遙瀉十絲弦。長來枕上牽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 這位唐朝女詩人從小就有一顆風流心,一首八至詩玩爆現代人的感悟
    說起唐朝就會不自主的想起盛世天下和萬國來朝,那個以一國之力就能凌駕於當時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幾乎是古代中國一座不可逾越的巔峰。在那個時代詩是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歡的一種文體,不僅是男詩人佔據這一文化領域,也有不少的女詩人,李冶就是在那個突破傳統限制的的時代出生的,也因為自己風流成性的性格讓他成為了唐朝四大女詩人之首。
  • 大唐「女冠三傑」,唐朝最出色的三位女詩人
    「女冠三傑」是唐代女性詩人中成就最高的三位:李冶、薛濤、魚玄機的合稱。女冠,亦稱「 女黃冠」、坤道、女道士。唐代女道士皆戴黃冠,因俗女子本無冠,唯女道士有冠,故名。女冠是唐代社會出現的一個極為特殊的社會群體。甚至在大唐諸帝201位公主中,有過入觀作女道士經歷的就達21人之多。
  • 羅隱不但有滿腹才華,也素懷時濟世之志
    記得兒時常常從大人們口頭上聽到「羅隱」的名字,幼稚的童心不由頓生疑竇:歲月的風雨衝淡人們多少寶貴記憶,為什麼一個1000多年前的古代人,至今還贏得人們的口碑?進士考試哪裡憑什麼才華,無非是皇帝說了算!《唐詩紀事》就有這樣的記載,試錄如下:昭宗看到羅隱的詩章之後,欲以甲科處之。帝問譏謗之詞,對曰:隱有《華清》詩。其事遂寢。那個大臣是誰,計有功沒有說。從那大臣的話看:「將相臣僚,豈能免於凌轢。」
  • 唐代四大女詩人:每人一句愛情名言,每人一段愛情故事
    唐朝是詩的時代,誕生了無數才華卓絕的詩人,不僅有男詩人,亦不乏女詩人,其中尤以魚玄機、李冶、薛濤、劉採春最為著名,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又稱「唐代四大才女」。詩歌是永恆的藝術,愛情是永恆的主題,感情細膩的女詩人寫起愛情詩,往往比男詩人更能一語擊中人心。
  • 「邊塞四詩人」與「大李杜」指的是哪幾位詩人?
    高適高適:字仲武,號達夫,唐朝時期大臣、邊塞詩人。王昌齡王昌齡:字少伯,唐朝時期大臣,著名邊塞詩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有「詩家夫子「、「七絕聖手」之稱。王之渙王之渙:字季凌,唐朝大臣、詩人。代表作品及名句:《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 她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人,美豔無雙才華卓越:會寫詩的人多厲害
    她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灑脫潑辣、爽利乾脆,美豔無雙、才華卓越,卻身世悽涼,半生飄零。我們都知道唐宋時期,詩詞達到了頂峰,有很多著名的詩人都出自唐朝,比如我們熟知李白、杜甫、 白居易、王維,他們四個齊名,被後人稱為「唐代四大詩人」,但其實在唐代,也有很多跟他們四位一樣有才華的女詩人,只因身為女人,空有一身才情,卻鮮為後人所知。據專家考證,在唐朝290年間竟然出現了207位女詩人。
  • 李冶:被才華折磨一生的女道士
    初看李冶這個名字,很容易誤看成唐高宗李治,其實他們不只是名字相像,而且還都是唐朝人。所以將這二人混淆,並不奇怪。掀開中唐的一角,走入李冶的一生,會發現她是一個敢愛敢恨的灑脫女子,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心中所愛,卻慘被愛情辜負。她的人生很傳奇,也很悲情,總之是個可憐人啊!
  • 知名詩人抄襲還殺人?著名的唐朝詩人殺人案
    今天傑克給大家說的這個事吧,是唐朝初年的大詩人宋之問為了抄襲兩句詩,把自己外甥劉希夷殺死,這兩句詩還挺有名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故事的細節大家在網上都查可以查到,我大概複述一下:劉希夷是一個年輕的詩人,有很多優秀的作品。而宋之問作為他的長輩和著名詩人,他們經常在家裡分享、指點作品。有一天宋舅舅看到了劉希夷的這首詩覺得特別不錯,就問外甥:「小劉呀,這句詩不錯嘛!能不能把著作權轉讓給我不?」劉希夷回答的乾脆:「舅舅你這麼大年紀你要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