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唐朝女詩人從小就有一顆風流心,一首八至詩玩爆現代人的感悟

2020-12-14 黃醉陽

說起唐朝就會不自主的想起盛世天下和萬國來朝,那個以一國之力就能凌駕於當時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幾乎是古代中國一座不可逾越的巔峰。在那個時代詩是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歡的一種文體,不僅是男詩人佔據這一文化領域,也有不少的女詩人,李冶就是在那個突破傳統限制的的時代出生的,也因為自己風流成性的性格讓他成為了唐朝四大女詩人之首。

李冶的童年就被冠以將來恐成蕩婦的擔憂,而這個擔憂正是其父親給出的,因為在李冶不到十歲之前就能以作詩顯露才華,但寫出的一首詩大大的超出了她這個幼小的年紀應該有的羈絆。「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架通嫁,這讓他的父親大驚失色,在她十一歲時就被父親送進了一家道觀做道姑。

但父親的想法是美好的,而現實偏偏不如人原,離開了父親的身邊獨身的李冶有了自由之身,經過了第二次發育,對異性的渴望猶如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在唐朝開放之風的大環境下李冶雖為道姑但也效仿這開化之風,把自己修煉成了一名大眾情人。

虛歲二十時在離自己道觀不遠處的一座禪院,李冶迷戀上了一位不惑之年的釋皎然,面對李冶了瘋狂追求,釋皎然作為謝靈運的世孫也作為一名和尚自然不能逾越道德底線,當他收到李冶寫給自己的一封情書後連忙約見了李冶,而李冶以為釋皎然接受了自己,打扮一番就去見了釋皎然。

兩人見面後釋皎然堅定的想法讓李冶措手不及,寫了一首委婉的詩來拒接李冶的一番情意,「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詩的大致意思是肯定是佛祖叫你李冶這樣的仙女來試探我的佛心,但我決心向佛的禪心不會起任何一點漣漪,所以還是請回去吧。

當滿懷欣喜的李治遭遇這樣的打擊後寫下了一首人生感悟詩,詩中一個字重複了八遍,也稱為八至詩。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大意是這世界上離的最近也是最遙遠的是東邊與西邊,最深也是最淺的是那一潭清溪,最高也是最明亮的是白天的太陽和夜晚的月亮,最親密也是最疏遠的是那結婚的夫妻。李冶用這首八至詩來回應了釋皎然。

這首八至詩語言淡致,與其它詩的意境和用詞比起來就像現代的白話文一般,前三句就是為了引出最後一句,也是寫給釋皎然的。李冶這首詩的感悟與現代人比起來是有過之而不及,她的結局也頗為慘,被亂棒打死,也是因為寫的一首詩讚揚了唐朝的叛將,最後被亂棒打死。

相關焦點

  • 花開花落終有時:生不逢時的「唐朝四大女詩人」
    作為中國詩歌的鼎盛時代,唐朝湧現出了大量的知名詩人和千古名句,那些眾所周知的文人墨客,那些婉轉或豪放的詩詞歌賦,都加深了後世對唐朝的文學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還誕生了數百位優秀的女詩人,最有名氣的要數被稱為「唐朝四大女詩人」的李冶、薛濤、魚玄機和劉採春。
  • 唐朝十大詩人,他們代表了一個時代,道盡大唐風流!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著名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等,唐朝國力強盛、四方來朝,經濟發達國力強盛,當時王維有一句詩可謂寫盡唐代風流: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而唐朝也是文學、藝術高度發展的一大璀璨時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詩。
  • 大唐「女冠三傑」,唐朝最出色的三位女詩人
    「女冠三傑」是唐代女性詩人中成就最高的三位:李冶、薛濤、魚玄機的合稱。女冠,亦稱「 女黃冠」、坤道、女道士。唐代女道士皆戴黃冠,因俗女子本無冠,唯女道士有冠,故名。女冠是唐代社會出現的一個極為特殊的社會群體。甚至在大唐諸帝201位公主中,有過入觀作女道士經歷的就達21人之多。
  • 唐朝詩人出遊攻略來啦!看詩人如何變身旅遊達人~
    雖然,這些詞彙所反映的旅行目的地、同遊人數、遊玩時間不盡相同,但那顆激動的心卻是類似的,那便是:我 出 去 玩 啦! 那麼,就讓這份出遊攻略告訴你,他們用什麼時間去旅遊?可以去哪兒?可以玩什麼?
  • 唐朝:首席女詩人李冶,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詩裡卻是柔情款款
    唐朝:首席女詩人李冶,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詩裡卻是柔情款款唐朝嘛出了很多的詩人,男詩人不稀奇畢竟一抓一大把呢,今天小呂要說的呢,就是女詩人李冶的故事,她可是可以作為首席詩人的女子呢!大家初聽這個名字可能不熟悉,她的詩詞你卻一定聽過。
  • 唐朝有一「懶」詩人,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
    唐朝孕育了詩歌提到唐朝,人們可能第一時間想到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也可能想到萬家燈火,百姓和樂的長安,還有可能想到的就是文化的高度繁榮,也就是詩歌的發展。唐代是孕育詩歌的懷抱,在這個一千多年前的朝代,詩歌發展到一個全盛時期,不僅是傑出詩人層出不窮,偉大的詩作更是傳唱至今。如果沒有前中期唐朝的繁榮,沒有中後期唐朝的衰敗,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詩人能夠寫出自己的人生,寫出自己的感悟了。
  • 唐朝詩人失意時寫了一首隨感詩,流傳至今成經典,還被納入教科書
    古人給我們留下大量的詩篇佳作,古詩帶有音樂的美感,含蓄,朦朧,寓情於景,要表達的情感,意義都融入到詩中,我們在欣賞詩歌時不僅感悟詩人內心情感的真誠流露,還能享受到詩歌的樂感美,古人還有邊朗讀詩作,邊搖晃著頭,像打節拍一樣,陶醉在詩詞的境界中。
  • 唐朝詩人和詩的故事:官司、洗詩、問仕途
    唐朝詩人與詩為什麼那麼風流和吃香!得益於社會氛圍濃厚和群眾基礎紮實。主要有兩點因素:一是詩歌是科舉考試科目之一;二是詩歌可以敲開仕途的大門。 著作權,大唐那會就有強烈的願望和訴求了。在國子監,大唐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部門發生了一起,關於爭奪一首20字五絕詩的著作權的官司。這官司居然是最高長官國子監祭酒與部下同僚之間幹起來的。 當時,國子監祭酒辛弘智寫了詩:「君為河邊草,逢春心剩生。妾如臺上鏡,得照始分明。」
  • 花開花落終有時.唐朝兩位滿腹才華的女詩人,生不逢時,令人嘆惋
    唐朝時,中國詩歌的發展達到鼎盛,湧現出一大批知名詩人和流傳千古的的名句,其中,就有數百位優秀的女詩人,而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數李治、薛濤和魚玄機了。在父權社會中,她們無權涉政,詩歌也更多表達的是情愛與生活,真摯動人,牽扯著讀者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然而,情深不壽,她們曾對愛情和生活滿懷希望,卻生不逢時,在不屬於她們的時代中,落得個花落無人憐的悲慘結局。
  • 你會怎麼理解風流?見過最風流的一句詩詞是什麼?
    唐朝的風流則是種深情、自信、奔放和大氣磅礴的氣度。那個時期,詩歌繁榮,名人輩出。如詩仙李白,最豪邁最風流的詩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然而李白的豪邁中卻透露出無限的深情,此種深情更是風流。在他的詩裡,你可以讀出,月有情,山亦有情,天地萬物都有情的感觸,能與天地萬物共情。「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這是詩人對山的深情。敬亭山在詩人眼裡就像一位知己,相互看不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唐詩裡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出自一詩僧之手,一般人則是感悟不到!
    唐詩也是中國文學的代表,如果沒有唐詩的中國文學,那應當說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情,也正是由於有了唐詩,才使得我們的文學更加的豐富,也更加的厚重。整個唐朝的詩人,他們身上都有一種自信,而這樣的一種自信,也正是當時由於國家的強大。
  • 唐朝的生活有多開放?
    這位常自詡「打球能中狀元」的極品皇帝,在位時除了玩就是「作」,終於「作」出了轟轟烈烈的黃巢起義,給大唐活活敲響了喪鐘。比如盛唐風流天子唐玄宗,就是阿拉伯音樂(唐朝人稱為「大食調」)的鐵粉,於是盛唐天寶年間,「大食調」成為了唐王朝「官方指定」音樂,專用於演奏《秦王破陣樂》《英雄樂》等名曲,留下中國音樂史上一幕幕經典。
  • 最崇拜李白的唐朝詩人,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還為廬山瀑布寫詩
    在唐朝,詩歌文化達到鼎盛,也誕生了許多文華風流的頂級詩人。因為唐人愛詩,這些詩人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也擁有很多的崇拜者。比如重量級詩人張籍,就是詩聖杜甫的鐵粉,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將杜甫詩集焚燒之後,加入蜂蜜一起吃掉,每天必吃,還津津有味地表示,吃了杜甫的詩,自己的肝腸都換掉了。白居易的粉絲也很瘋狂,有一個叫做葛清的街卒,讀過一些書,特別鍾情於白居易的詩歌。他將全身上下全部刺青,一共刺上了白居易的三十多首詩,而且還配圖,達到圖文並茂的效果。
  • 唐朝有位詩人在衢州鬧市區寫下這樣一首詩
    坐嘯郡齋肅,玩奇石路斜。古樹浮綠氣,高門結朱華。始見崢嶸狀,仰止逾可嘉。【專家點評】孟郊孟郊(751年—814年),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德清)人,現存於世的詩歌有500多首。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週遊各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他曾乘舟溯錢江而上,留下了一組衢州詩。《崢嶸嶺》便是其中一首。
  • 唐朝詩人劉方平很感人的一首詩,看似在描寫雪景,其實充滿了諷刺
    每當到了冬天,或者初春時節,氣溫下降的同時,那麼雪花也會緊隨而至,這個時候對於普通人來說,看到那紛紛揚揚的雪花,只會覺得很平常,看過了也就看了,不會有任何的看法;但是對於詩人來說則是不一樣,他們從通過雪景看到的是另一個世界,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詩人們對於人生的感悟也更加深刻
  • 李冶: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一生自由放縱又瀟灑自在
    我們都知道,唐朝是一個非常昌盛的朝代,思想自由,經濟繁榮,文化大融合,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學也高度發達,催生了不少名人志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在唐朝比較有名氣的女詩人——李冶。從小的文學天賦奠定了一生的命運李冶從小就很聰慧,幼時作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的父親認為是李冶想法不單純,心緒很亂。可是在我看來,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她能懂什麼呢?可是李冶未來的發展真如她父親所料想的那樣——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
  • 死於刑場的唐朝美女詩人,在獄中寫出了讓天下女子最有共鳴的詩句
    囚車緩緩走來,人們看清了,囚車裡竟是一位風姿綽約的年輕女子,這時人群中有人叫了出來,那不是名動京華的美女詩人魚玄機嗎?她還穿著一身道裝呢。這怎麼可能,莫非這是一場表演秀?當然不是。這是真實而又殘酷的一幕。殺人償命,才女詩人也不能例外。泱泱四千年歷史,她是唯一一個死於刑場的女詩人,死於一樁極其普通的刑事案件。
  • 唐朝有一位詩人德行卑劣、惡名遠揚,他的一首詩卻讓人百讀不厭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是流傳很廣的一個道理,當然了,只憑藉文化的高低來鑑定一個人的品行是不嚴謹的,不過這句話既然能夠普遍被世人所接受,也說明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自古以來,德藝雙馨、德才並重的文壇大師不在少數,但是在歷史上也有為數不多的反面例子,今天我們說的這位唐朝的詩人,以德行卑劣而惡名遠揚,令當世所不齒,然而他的一首詩卻讓人百讀不厭,他就是宋之問。
  • 計算機告訴你,唐朝詩人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樣的?
    而李白向孟浩然表過白: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贈孟浩然)。孟浩然的好基友則是王昌齡:數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送王昌齡之嶺南)。出於好奇心,我一度想理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但是全唐詩一共四萬多首,再加上詩人之間經常稱呼對方的別稱,整理起來非常麻煩,慢慢的也就絕了這個念頭。直到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了這張非常火的圖,又讓我想起來這段十五年前的心事。
  • 一字詩:一段風流,一段情
    一首詩裡竟然有28位才子葉嘉瑩:中華詩詞之特美(一)古人做詩,最忌同一首詩中字詞重複,而「一字詩」卻是要「一」字多次乃至十幾次反覆出現,不僅不能有重複與拖沓之感,而且詩的內容還要與一定的事物相應。宋朝大學士蘇東坡,有一次外出訪友,來到江邊渡口,可是渡船剛剛離岸,於是蘇東坡便喊船家駛回來,接他上船。船上的人都認識這位大詩人,笑著起鬨,故意難為他,讓他即景賦首詩,詩中必須含有十個「一」字,然後才能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