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唐朝是一個非常昌盛的朝代,思想自由,經濟繁榮,文化大融合,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學也高度發達,催生了不少名人志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在唐朝比較有名氣的女詩人——李冶。
從小的文學天賦奠定了一生的命運
李冶從小就很聰慧,幼時作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的父親認為是李冶想法不單純,心緒很亂。可是在我看來,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她能懂什麼呢?
可是李冶未來的發展真如她父親所料想的那樣——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當時,她的父親把她送去道觀,想著可以修身養性,但是,被送進道觀的李冶猶如脫韁的野馬,更加自由自在起來,所受約束也越來越小。而她可以發揮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李冶的關情軌跡發展史
說起李冶的感情史,所提及的人便多了。先說她的初戀吧,她的初戀是一個和尚,這個和尚是謝靈運的第十世孫——釋皎然。李冶喜歡上的人,一定要去追呀,她就給釋皎然寫詩表明心意,可是釋皎然呢,早已看破紅塵,堅決地回復李冶說不行!經歷了初戀失敗後,李冶沒有喪失信心而是繼續等待下一個獵物的出現。
後來她與朱放,閻伯均,陸羽等大大小小,知名的不知名的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關係,她不受世俗約束,自由開放的心態與行動在中國古代發展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
李冶的詩是愛情的產物
李冶的詩作在當時很有名氣,憑藉自己的才華,也結識了不少文人雅士,她與他們一起飲酒,談天說地,開玩笑打趣等等。李冶大膽,追求平等。追求別人,寫詩;表明愛意,寫詩;分手了,寫詩……所以,李冶的詩大多都與愛情有關。《八至》可以說是李冶的代表作了: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這首詩是中年時期的李冶寫的,從東到西是最遠的距離也是最近的距離,若兩人心在一起,再遠也不覺得遠清溪很淺,卻倒映世間萬物,又有誰知道它究竟有多深呢!日月在高高的天空上,也看不清楚它,可它卻是在黑暗中最明亮的,最親近的是夫妻,若心不在一起,最疏遠的也是夫妻。這是的李冶想必也是看透了許許多多吧,曾經的無數感情都已飄零,自由過後也沒有修成正果,不過這對當時的她來說都已不重要,她更多的是理解,看破。走在時代前列的女詩人,是自由灑脫,也是超前開放,李冶的一生,值得被了解,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