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這些日文漢字,你可能一個都不認識!

2021-02-08 海陸物語

和製漢字,又稱日製漢字,指誕生於日本的原創漢字。日語中稱其為「國字」。和製漢字是日本人根據中國漢字的造字法中的會意或形聲造字法所造出來的漢字,其中絕大多數屬於會意字。


日語中引入漢語詞,稱為「字音語」,另外又創造出打新的詞,稱為「和製漢語」;二者皆用漢字和假名書寫。不僅這些,還有日本人依照漢字而創造的新字(漢字中原來沒有的字),稱為「和字」或「國字」。


下面這些日本漢字,你能認識幾個?


こがらし

「凩」這個字讀音與「木」相同,如同它的字形,說的就是樹木被寒風包裹,掉光葉子的景象。



つじ

「辻」漢語讀音同「十」,意思是十字路口,走之旁與「十」字的結合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走到十字路口的樣子



しずく

日本多災多難,與天氣相關的詞彙較多。一年三百六十五颳風下雨不斷,雨滴下落的樣子被描述為「雫」,漢語裡讀作「哪」的字。



なぎ

漢語讀音也與「止」相同。早上天氣晴好,碧空萬裡,叫「朝凪(zhǐ)」,傍晚暮色四合,樹息葉靜,叫做「夕凪(zhǐ)」。



たこ

凧讀音同「鳶yuān」,意思是用紙、布等製作而成的風箏。這個字春天才會用到,正月裡,只只風箏飄蕩在天空,隨風起舞,輕盈如同巾帕,樂趣無窮。



かます

叺字在漢字中讀音同「哧」,沒有具體含義,和「哧(chī)」一樣是一個語氣詞。但這個字在日本卻指代一種有形的東西,且從字的外形就能猜出具體是什麼東西:物從口入,是個袋子。



かみしも

「裃」,只有一件大衫,而要分上下兩件,在日語中讀音為「卡咪嘻貓」,漢語發音同「卡」。在在日本,只有那些從事傳統曲藝的藝人偶爾在舉行祭奠時穿著。



しつけ

人靠衣裝,也靠顏和身段,顏正是美,儀態好也是美,日語中謂之「躾」,漢字讀音同「美」,指人的教養和修養。



もく

勞動使人類區別於動物,造字當然也離不開勞動,另一個與勞動息息相關的字是「杢」,把上下結構拆開橫過來,就是這個字的意思:木工。



もみ

日語發音為「磨米」,暗示著想把米吃到嘴裡,還得磨一下才行。漢字讀音同「泥」,不幹活不能吃米只能嚼泥。



そま

杣日語發音為「搜馬」,漢語讀音同「綿」,指的是皇室和富人使用的山林,大山上綿延的山林,想要搜索找尋馬匹真是困難。


何況這種山林通常封山育林,以備皇室建造住宅庭院等不時之需,輕易不得砍伐,放眼望去,滿山是樹,鬱鬱蔥蔥,十分茂密。


面對這些日文漢字,最大的痛苦莫過於不知道怎麼讀,今天把它們記下來,不要忘了哦!

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不知道你是否有遇到一些極像是符號的日語漢字?今天,我們就對這些形狀奇特的漢字進行一個大盤點。



「〆」讀作「しめ」,是個日造漢字。 「〆切り」是「締め切り」的簡略寫法,意思是「截止日期,期限」。而「〆」本身根據『大辭林』 第三版的解釋,有如下幾種意思:


①捆綁。

例:〆が弱い。綁得不緊。


②合計。

例:今月の〆を出す。/這個月的合計出來了。


③在給他人寄信件時,在信封的封口處寫上「〆」,表示已經把封口處封閉好。


④最後。

例:〆に一言ごあいさつを。/最後做一句話的謝辭。




「乂」音讀為「ガイ」,訓讀為「おさめる」,表示割草、修補。中文漢字同樣有「乂」字存在,除了表示「割」,還有「治理」、「賢才」、「安定」等意思。




「丫」音讀為「ア」,訓讀為「あげまき」。


日語漢字「丫」和中文漢字「丫」意思相近,一為:樹枝的分杈;二為:古代女孩子頭上梳的雙髻。




「〇」產生於古印度,梵文意譯為「空」。


日語漢字中的「〇」音讀為「レイ」,訓讀為「まる」,表示數字「零」。




「丗」音讀為「セ」、「セイ」、「ソウ」,訓讀為「よ」、「みそ」、「さんじゅう」,是「三十」的意思。




「卌」音讀為「シュウ」,訓讀為「よそ」、「よんじゅう」、「しじゅう」,是「四十」的意思。




「卍」,是上古時代許多部落信奉的一種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臘、埃及、特洛伊等國的歷史上均有出現,後來被一些宗教借用,象徵吉祥福瑞。


日語中,「卍」音讀為「パン」、「マン」,訓讀為「まんじ」,同為吉祥的標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帖

你可能會讀

相關焦點

  • 櫻花日語 | 這些日文漢字,你可能一個都不認識!
    和製漢字是日本人根據中國漢字的造字法中的會意或形聲造字法所造出來的漢字,其中絕大多數屬於會意字。日語中引入漢語詞,稱為「字音語」,另外又創造出打新的詞,稱為「和製漢語」;二者皆用漢字和假名書寫。不僅這些,還有日本人依照漢字而創造的新字(漢字中原來沒有的字),稱為「和字」或「國字」。下面這些日本漢字,你能認識幾個?
  • 日語 這些日文漢字,你認識嗎?
    和製漢字是日本人根據中國漢字的造字法中的會意或形聲造字法所造出來的漢字,其中絕大多數屬於會意字。日語中引入漢語詞,稱為「字音語」,另外又創造出打新的詞,稱為「和製漢語」;二者皆用漢字和假名書寫。不僅這些,還有日本人依照漢字而創造的新字(漢字中原來沒有的字),稱為「和字」或「國字」。下面這些日本漢字,你能認識幾個?
  • 喜歡日文的朋友,這些字你們認識多少?原來漢字那麼有趣!
    日文中經常用到漢字,哪怕不懂日文,只看其中的漢字,也能猜到整句話的意思。但你真的認識所有日文中的漢字嗎?最近,日本漢字迷JUMANJIKYO在推特上分享了一些艱深的日本古漢字,看看你能認出多少。其中有些複雜的漢字,就像多個簡單漢字的組合,拆分開來就能懂其中的意思。比如「不坐不立」,是「蹲」的意思。▼「欲死不死」,則是「臨死之時」的意思。▼還有「幾+雪」,就是「暴風雪」。▼日本的很多古漢字,都帶有「會意」性質,把幾個象形字組合起來,就能表達新的意思。
  • 日文中的漢字:這些漢字在日文中的意思讓人大跌眼鏡
    最近小編在追一部比較火的懸疑推理日劇《輪到你了》,簡直是讓人慾罷不能。越看越怕,越怕越看,讓人委實佩服日劇的腦洞大開和變態。不過,沉迷追劇的小編也發現一個問題:臺詞中有很多漢字的出現,但字幕的意思跟出現的漢字大多沒什麼關係,有的甚至大相逕庭,看得小編懷疑人生。
  • 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但你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摘要]對日本人來說,漢字好難,單個的字認識一些,但連在一起完全讀不懂。因為日語的邏輯和現代漢語不一樣,從語法上不能理解。日本搞笑藝人島田洋七的阿嬤是個段子手。這些漢字是從日本傳到中國的,特別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脫亞入歐,積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還有政治經濟法律,翻譯成日文時,就用了中文裡的漢字,賦予了這些漢字新的意義。但是現在日本教育的漢字,越來越少了,只有1006個,常用漢字2136個。如果能識讀這些漢字,大概足夠應對日常生活了。有人說一般日本人實際使用的漢字也就500個字左右。
  • 【常識】這些常見日文漢字,看看能認識幾個?
    和製漢字是日本人根據中國漢字的造字法中的會意或形聲造字法所造出來的漢字,其中絕大多數屬於會意字。日語中引入漢語詞,稱為「字音語」,另外又創造出打新的詞,稱為「和製漢語」;二者皆用漢字和假名書寫。不僅這些,還有日本人依照漢字而創造的新字(漢字中原來沒有的字),稱為「和字」或「國字」。
  • 最容易寫錯的十個日文漢字,你可能已經寫錯很久了!
    大家都知道,日文中的漢字最早是來源於中文的漢字,但是稍有不同。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
  • 中國人,你以為認識日文裡的漢字,去日本旅行就很簡單?那可未必
    原以為日本對於我來說,應該是一個沒什麼難度的國家,然而誰知道,我的想法原來錯了!日文裡有很多漢字,意思跟中文差不多,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就算你完全不懂日文,猜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另外,日本的文化大家也都算不會感到陌生。
  • 這些日文漢字意思跟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你曉得幾個?
    日本也是個使用漢字的國家,對於從小學習漢字的我們來說是一大優勢,不管是學習日文或在日本旅行都非常有幫助,看了漢字就大概能略知一二其意,就算完全不懂日文,寫出漢字對方也能了解我們的意思。但是,其實日文漢字意思不是每一個都跟中文漢字意思相通一樣喔!本次小編搜集了幾個有趣的日文漢字,它們的意思保證讓你跌破眼鏡,千萬不要亂用哦!初級漢字一些簡單的日文漢字,日文初學者在課本裡應該都學過的日文單字。
  • 為什麼日文裡有那個多漢字?
    日本最早是沒有文字的,只有讀音。,日本這個民族有一個特點是誰強大就像誰學習,這點比韓國強,明明也是起源於中國的文字,但不承認,把所有有漢字的文字強行去掉,以至於很多年輕人不認識自己老祖宗的墓碑。漢字てがみ 手紙 信だいじようぶ 大丈夫 沒關係在日文的讀音裡,有音讀和訓讀之分,雖然最早日本有讀音,但是也比較少,音讀的日文就是後來日本人通過中國漢字的讀音演變過來的,比如:
  • 這些日文漢字意思跟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這些日文漢字意思跟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日本是個使用漢字的國家,對於從小學習漢字的我們來說是一大優勢,不管是學習日文或在日本旅行都非常有幫助,看了漢字就大概能略知一二其意,就算完全不懂日文,寫出漢字對方也能了解我們的意思。
  • 這些真的不是亂碼,是漢字!竟然一個都不認識
    在古代的意思和「澮」一樣,都是指田間的小水溝。然而現在「澮」都沒多少人認識了,更別提它啦。  看到「丅」,你一定會下意識地當成是英文字母「T」的高仿吧?  也有可能是這樣  這個像糞叉的字「屮」,在外國也有一個失散多年的孿生兄弟「Ψ」(希臘字母,讀作[psai]),但它也是貨真價實的漢字哦,讀作「cǎo」,表示植物剛長出來的樣子。
  • 帶你認識文字:漢字的特點,漢字與漢語的關係
    帶你認識文字:漢字的特點,漢字與漢語的關係漢字的特點(一)從形義上來看,漢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體系的符號來表示漢語的詞或語素的.除少數音節是由一個音素(即一個字母) 構成外 ,多數情況下一個音節要用幾個字母來表示。(三)從書寫習慣上來看,漢字是不實行分詞連寫的。用表音文字來記錄語言時,大多數都是實行分詞連寫的,也就是以詞為單位連著寫, 詞與詞之間分開寫。用漢字記錄語言時,不用空隙表示詞和詞的界限,究竟是詞還是語素,沒有明 顯的標誌。
  • 日文源於中國漢字,為何日語和漢語卻是兩種語言體系
    歷史上越南、朝鮮、琉球等國曾直接使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由此構成了東亞漢字文化圈。在古代漢字文化圈出現了一種獨特的現象——筆談:來自漢字文化圈中不同國家的人使用的是不同的口語,所以在語言上就難以交流,於是他們就使用都看得懂的漢字進行書面交談。
  • 由日文外來語拼讀的困惑,感悟人類文字規律
    即使猜不出來,在外來語詞典中查到所對應的英文單詞,「噢,原來是它!」——也方便記住。除非其原文我本來就不認識。 但有一些源自英文的日文外來語,我卻怎麼也猜不到。在外來語詞典中查到原詞,發現它們與日文假名拼出來的發音並不都能夠對得上。甚至發音相差很遠。這是為什麼呢?
  • 你可能已經寫錯很久了!盤點容易寫錯的十個日文漢字
    眾所周知,日文漢字來源於中文漢字,但是卻有一些日文漢字看似跟中文寫法一模一樣,仔細查看卻會發現是有一些區別的。下面這十個非常容易寫錯的日文漢字,一不注意就容易寫錯,有些同學甚至可能從一開始就沒注意到這些差別,一直錯到現在哦,不信就來對比看看自己是否寫錯過吧。注意:左邊為中文漢字,右邊是日文漢字。
  • 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從我翻開這本辭典的一刻起,我就對書中各式各樣的漢字產生了興趣,它們有一種魅力讓我想要更加了解。你認為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怎樣的聯繫?笹原:中國的漢字傳到日本後開始日本化,有被直接拿來使用的,也有借用漢字表達日本原有事物意思的,還有改變字體後使用的。
  • 漢字是世界上最具表現能力的文字,為何還有專家提出廢除漢字
    之所以專家會提出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的說法,一是認為漢字屬於一種古老的文字,符號化比較難,對科技的發展有阻礙。二是認為漢字太複雜,外國人學起來很困難,不利於走出國門。三是漢字作為表意文字,和世界上大多數表音文字在體系上不一樣,應該與世界接軌。但是,這樣一種觀點,明顯是沒有「文化自信」的表現。
  • 同樣是從中國學習文字,為何日本不敢放棄漢字,仍然在堅持使用?
    作為一個中國人,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即使不懂日文,也可以從文字和一些標識中大概明白一些,由此可見日本即使在現代對於漢字的使用率也是非常高的,為何日本沒有全面使用自己的文字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歷史典籍使用新的文字,有一個問題一定會面對,那就是所有關於歷史的記載需要全部翻譯,你可能想像不到這個工作量的巨大,韓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韓國在廢除漢字,開始使用新文字的時候,在幾十年後,廢除漢字直接導致了大部分的韓國人都看不懂自己國家的歷史,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打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