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位於甘肅中部,一個十年九旱,嚴重缺水,自然條件極差的國家級扶貧縣,屬隴中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年降雨量僅300毫米,並且十年九旱,水資源極為短缺。
改革開放後的今天,「苦甲天下」的會寧再次向全世界演繹了一個新的傳奇:掙扎在溫飽線上的58萬會寧人民在短短20年內為國家培養出4萬多名大學生、3000多名研究生,目前全球各地的 500多名博士來自這裡。
自恢復高考制度的30年間,會寧縣已向全國輸送大中專學生近8萬人,平均每7.5戶有4.8名大學生,是甘肅省基層學校培養出大學生最多的縣,被人們稱為「狀元縣」。
---《會寧高考》
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會寧時對會寧的教育高度評價:一個貧困縣出幾萬名大學生,不僅為全省、全國做出了貢獻,而且也為當地脫貧致富做出了很大貢獻。
溫家寶總理在2004年的全國「兩會」上對甘肅代表團的會寧代表說:「你們會寧是狀元縣,我的秘書也是會寧人」。
在2003年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在講話時說了這樣一段話:「農村教育對培養人才功不可沒,會寧是個很窮的縣,但就高考率來說,張掖、武威還考不過。」曾經在甘肅工作過的溫總理,對會寧高考「神話」還念念不忘。
為什麼甘肅會寧會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如此高度關注呢??
央視的這部紀錄片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