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做題家」,高考對於她們的意義,聽完令人震撼

2020-08-27 k12助學館

對於今年來說,人們的記憶一定是深刻的,疫情的肆虐以及各種不平靜的事情發生,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今年,我想多災多難最適合不過了。

相信各位已經看到了近期關於高考的兩則新聞,一是因暴雨推遲高考的安徽歙縣,二是貴州大巴衝入水庫五名考生傷亡。

這兩則新聞都讓大家非常震驚,在表達哀痛之時,筆者想問各位一個問題,高考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潮溼海灘上與多雲天空同行的女性後景Rear View Of Women Walking On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好的工作,前途的未來,或者為了拿個文憑。而在一部紀錄片裡高考這些學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2011年由王楊拍攝的一部紀錄片《中國門》向大家展示了,高考對於生活在甘肅會寧的學生的意義,以及對於寒門子弟來說,高考對於他們的人生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甘肅會寧,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城,這裡沒有優越的自然優勢,從古至今所有生活在這裡的人都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是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卻有著狀元縣的美譽。

在我們每每討論衡水等高考名校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在這樣一個小城中,書寫的高考故事卻更加真實,更加感人。

與所有的高考考生一樣,在這裡學生的目標只有一個考出好成績,考上好的學校。


每天超負荷的學習複習是所有考生的常態,早晚的自習中,每個人都在為高考努力著,不僅僅是課上,在校園的每塊空地,在每一個熄燈的晚上,這些考生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的步伐。對於他們來說時間是不夠的,即使有那麼一小會的歇息也會使得他們退步,在他們眼裡變慢的進步無疑就是退步。

當鏡頭對準這些學生個人時,當導演問到念書究竟有何用時,這些學生的回答如此的樸實,又是如此的直指人心。究竟為什麼讀書?

其中一名十七歲的學生回答到為了不用放羊掙錢。放羊對於很多城市的孩子來說這是一種只能在書本上見到詞語,但是在這裡就是現實。

讀書改變命運,告別貧窮是這裡每個孩子的目標,他們不願意走上父母的老路,除了務農就打工。

他們想要通過高考來結束屬於自己命運的輪盤,不僅僅是自己的命運,更是家庭的責任,除了父母還有他們未來的孩子,擺脫這種年復一年一眼望到頭的命運,所以他們必須要學習,必須要好好學習。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高考就是全新的開始,從鏡頭中我們看到在考場外等待父母的眼神,一雙雙眼神中充滿了對於未來的期待,他們也跟這些孩子一樣,希望他們能不走老路,用知識改變自己。

這些父母或許並沒有多少學識,但是他們知道有文化和沒文化將是兩種生活,為了打破這種原生的壁壘,他們必須要苦學才能成功。

目光回到現在,一個全新的詞彙出現在網絡上,它便是小鎮做題家,這種專門用來形容來自鄉村小鎮的學生在高中時期只有瘋狂刷題,沒有見過生活的豐富多彩。

這些當年的好學生用這種詼諧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自卑,成為他們自嘲的標籤。


這種差距存在麼,相信每個人都有切身的體會,這種差距和自卑並不是來自惡意,而是真的生活所迫。對於小鎮做題家來說,很多大城市生活的孩子從小知道的知識他們並不了解,很多本已經是常識的知識,由於消息的閉塞並不能第一時間讓他們接觸到。

大學的生活或許對於他們來說有些殘忍,自卑和無意間的嘲諷都會讓他們感受到大學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但是正視差距才能得到提升,來到大學就要了解世界之大,開闊自己的眼界,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一種成長。

甘肅會寧的故事不會單單發生在這裡一座城市,這裡只是百萬這種考生中的一部分,無論他們生活在哪裡,他們都以這種方式來決定自己的人生,寒門狀元無論誕生在哪裡,他們總是有相似的經歷。

如今越來越多的自怨自艾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寒門難出狀元這樣的提倡階級壁壘的話語也頻頻出現,小鎮做題家是這些學生抱團取暖的一種方式,在面對各式各樣的人中,每一個無心的舉動都將會刺痛他們的心。


小鎮做題家真的需要自卑麼?我想不必,我們的出生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那些差距那些無意間的嘲諷是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你在突破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

回頭看看自己的父輩,自己是否能夠在他們的幫助下走向不同的人生,在想想自己的下一代,他們是否在自己的努力下獲得更好的人生。小鎮做題家,你們並不平凡。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做題家?什麼是小鎮做題家?
    小鎮做題家特指那些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高考考得一個還不錯的成績,去了一個還不錯的大學,但是到了大學,一切都不一樣了,只會做題的小鎮人士很難去融入這樣的生活,只會做題,不懂交際,沒有自己真正擅長的東西,之後很多人變得渾渾噩噩,不思進取,無力去改變這現狀。
  • 小鎮做題家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小鎮做題家的潛臺詞了解一下
    小鎮做題家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小鎮做題家的潛臺詞了解一下時間:2020-09-08 16:40   來源:網際網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鎮做題家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小鎮做題家的潛臺詞了解一下 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於十八線小城市或者縣城,因為善於做題而取得了不錯的高考成績,從而考入一個不錯的大學的學生。 小鎮做題家,潛臺詞就是,這一類學生往往個人能力並不太出眾,交際能力也很普   原標題:小鎮做題家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再議「小鎮做題家」現象——歧視性/個案/偽命題……
    從網上反應的觀點來看,都承認「做題家」是小鎮(農村)學業優秀學生的「特質」,除此之外,都認為做題家們在能力、視野等方面有欠缺(與城市學生相比)或不足,但都建議「小鎮做題家」們不要自暴自棄,要繼續努力補短版。如「從小鎮做題家身上讀懂中國/騰訊網」、「把自信緊握在手上/中國青年報」、「聊聊小鎮做題家/光明日報」等等。
  • 我,一名「小鎮做題家」的自述
    00 今年的高考中考都已經結束了,沒想到「小鎮做題家」這個新詞火了。 什麼是「小鎮做題家」? 原來,這個帶有自嘲意味的概念出自豆瓣「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指的是「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
  • 你厭煩「小鎮做題家」自怨自憐的腔調了嗎?
    他們在豆瓣上成立「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並自稱「小鎮做題家」。在此,這些考進名校的小鎮青年對各自人生際遇進行抒發,抱團取暖,才短短半年,組員已近十萬人。這個小組的存在固然有著珍貴且重要的心理互助意義,但少數討論卻又顯得格外刺眼。
  • 把自信緊握在手上,「小鎮做題家」
    擺在面前的問題等你解決,更有意義的人生等你體驗。根據《201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實證研究》等調研結果可以看到,畢業於名校的學子仍然是佼佼者,仍然擁有更高平臺、更多機會,「小鎮做題家」面臨的大問題在於自我設限和不自信。
  • 「小鎮做題家」跌入了沉迷學霸人設的陷阱
    來源:中國青年報最近,「小鎮做題家」這個新詞引發青年群體的共鳴,詞源來自豆瓣網的一個聚集5萬多名成員的小組。該小組在簡介中稱,組群的主要功能是給「985」「211」大學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故事」,從而達到「自救」的目的。所謂「失敗學子」,被形象地稱為「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村鎮的寒門弟子。
  • 小鎮做題家的北大考古夢
    之前豆瓣有個「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被各大媒體平臺討論報導,許多來自985、211的「失敗學生」來這裡發洩、分享自己的失敗故事,「小鎮做題家」就是在這樣的討論中得出的概念。「985廢物引進計劃」組徽據組裡活躍的成員說,所謂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於十八線小村鎮的寒門子弟,中學時期通過「題海戰術」以及家裡、學校的強制管理取得優異的高考成績,從而脫離小鎮,進入高層次大學的一類人。「然後一進大學後就泯然眾人矣,進而墮落至消極之境,覺得自己是個社會中的five(廢物)」一位從豆瓣好友表示她在這個組找到了很多認同感。
  • 985、211學霸自稱廢物:「小鎮做題家們」的人生故事,是怎樣的?
    小鎮做題家們出身寒門,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靠著「努力做題」獲得了人生向前邁一步的機會,考入了一流名校。但是在步入大學以後,又因為見識、才能等方面的差距,光環褪去。今天就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對於「小鎮做題家」們的一些看法。
  • 關於「小鎮做題家」
    近來,網絡上忽然出現了一個新詞,叫做「小鎮做題家」。此詞一出,便敏捷火遍整個網絡。這個詞語來源於豆瓣上一個名為 「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特指那些來自小鎮或許農村的孩子,他們靜心苦讀,靠著拼命刷題擠進了985或211之類的名校。
  • 小鎮做題家只會做題怎麼辦?
    2020年的網上開始流行一個新詞:「小鎮做題家」,特指那種出身小城鎮的寒門弟子,埋頭苦讀,擅長應試,從題山考海中殺出一條血路,考入一流大學,但由於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進入大學後反而開始迷惘踟躕,掙不脫小鎮的束縛,進不去城市的圍牆。高考,成了小鎮做題家的人生最高點。
  • 小鎮做題家們:寒門貴子的困境
    很多出身名校的畢業生自嘲為「小鎮做題家」,自己除了會做題,一無是處........指的是出身於鄉鎮或者農村,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埋頭苦讀,最終高考考取名校,但是由於成長環境受限,除了做題之外,其他方面均不如來自大城市的同學。從「奮鬥逼」到現在的985廢物引進計劃,以及小鎮做題家,寒門學子總會面對著一個困局。
  • 通過高考,他們進入名校;大學畢業,他們被稱為「小鎮做題家」
    可是,進入大學後,他們發現,舍友們或彈鋼琴,或考雅思,或加入各種社團忙於交際,而自己除了做題之外基本上都不會。畢業後,要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是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家鄉?他們感到很迷茫。他們被叫做「小鎮做題家」。
  • 「小鎮做題家」是「985廢物」?太妄自菲薄了
    無論是「小鎮做題家」還是「985廢物」,主要代表的是小鎮青年的一種自嘲。這樣的自嘲是妄自菲薄,還是事出有因?「小鎮做題家」又能做些什麼?「小鎮做題家」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如果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到了「985」也不意味著未來都是坦途了,有的人依然走在狹窄小路上。這是因為上了「985」,比拼的不僅是成績(每個人成績都挺好),比拼的更是視野、眼界、外語水平、口才、社交能力等。
  • 「小鎮做題家」已淪為「985廢物」?
    無論是「小鎮做題家」還是「985廢物」,主要代表的是小鎮青年的一種自嘲。這樣的自嘲是妄自菲薄,還是事出有因?「小鎮做題家」又能做些什麼?1 「小鎮做題家」的現實無奈 高三學子都聽過這樣無數老師們反覆念叨的一個說法:高三再苦再累也堅持住,只要挺住了,到了大學就自由了。
  • 985的小鎮做題家,真的是廢物嗎
    又到了一年高考。最近有一個詞挺火的,叫做「小鎮做題家」。這個詞大概意思是:有很多小鎮或縣城的青年,依靠中學時代題海戰術,考入了211、985名校。但他們除了埋頭做題外啥都不會,從此陷入困境,大學平庸,畢業可能找不到工作,一步錯步步錯[1]。「小鎮做題家」這個詞,最早來自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
  • 如何避免成為公文寫作「小鎮做題家」?
    最近,小贏注意到一個新詞,叫做「小鎮做題家」。這個詞,產生於近期的高考背景。有這麼一種人,他們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通過高考進入了985、211等不錯的大學,但缺乏一定的資源和視野。這些人被稱作「小鎮做題家」。
  • 「小鎮做題家」的命運與救贖:過不被定義的人生可能嗎?
    對於小鎮青年來講,在這所有的選項裡,考上好大學,似乎是最穩妥、最摸得著的一條路。而要考上好大學,除了成為「做題家」,他們還有其他途徑嗎?應試教育或許有千萬種弊端,但對於小鎮青年來說,應試教育是無論如何也要搏一搏的希望。擁有通過教育博取出路的機會的小鎮青年,其實已經屈指可數。
  • 小鎮做題家:新名詞背後,藏著多少辛酸?
    生活在小鎮、農村的學生,很難享受到太好的教育資源。別的不說,單英語,就差一大截。我上了四年大學,最後好不容易過了英語四級,個別「小鎮做題家」甚至畢業都沒過四級。然而,同一個班的同學,有好幾個大一就把四級給過了,英語課免修。
  • 沒考上985,就不配自稱「小鎮做題家」嗎?丨對話黃燈
    在這期間,有個「發明」時間僅三個多月的新詞,成了很多人口中的流行語——「小鎮做題家」。有人預言,這個詞將在未來成為像「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那樣人盡皆知的精闢詞彙。「小鎮做題家」,是那些通過高考進入重點高校,從物理上離開了「小鎮」,但在精神上沒有辦法擺脫小地方的青年的自稱。它最早出現於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這個成立於今年5月10日的小組,成員很快從個位數增長到近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