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做題家們:寒門貴子的困境

2020-09-05 藍月亮與哈士奇

近期一個話題火了,「985廢物引進計劃」,最開始這只是一部分人的自嘲,但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在這個話題中找到了共鳴。

很多出身名校的畢業生自嘲為「小鎮做題家」,自己除了會做題,一無是處........


何為小鎮做題家?

指的是出身於鄉鎮或者農村,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埋頭苦讀,最終高考考取名校,但是由於成長環境受限,除了做題之外,其他方面均不如來自大城市的同學。

從「奮鬥逼」到現在的985廢物引進計劃,以及小鎮做題家,寒門學子總會面對著一個困局。

生活不是題目,題目有標準答案,但生活沒有,曾經引以為傲的做題能力,在步入校園和社會後,並不像高中時期那樣萬能。

做個假設,你出生於內陸省份的偏遠鄉村,母親在家務農,幾畝地一年的收入只有幾千,父親外出打工,一年在家待不了幾天,小學在村裡上,六個年級的學生加起來還不到一百人,但是你爭氣,小升初考上了鎮裡最好的初中,離家太遠只能住宿,兩個星期回家一次,在學校吃的是白粥和鹹菜,你捨不得花錢,因為你知道那是父母掙錢不容易。

後來,你是鄉鎮中學的第一名,考上了縣裡最好的高中,那也是你第一次進縣城,你覺得好繁華,進入高中,班主任就對你說,高考能改變命運。因此你下定決心要考去大城市,去體驗另一種生活,三年,你的生活只有學習,你熟悉每種題目的解法,你立志要改變命運。

高考過後,你如願的去了一線城市的985,那個夏天,你是全村的焦點,你成了別人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你第一次踏入大城市,第一次看見高鐵從站臺上呼嘯而過,你站在地鐵口愣神,不知道如何通過閘機,那時你一次領略到大城市的繁華和寒門學子的無奈........

進入校園,你和同學們格格不入,你只會做題,沒有別的特長和才藝,甚至都不太敢與人交際,看著別的同學穿那些你叫不上名字的牌子,你打心裡羨慕。

路過肯德基,你終於鼓起勇氣走了進去,尷尬的點了餐,十八歲第一次吃到漢堡。

出門你路過星巴克,你駐足看了一會,幾十塊一杯的咖啡你捨不得買。

你是別人眼中出身寒門但考取名校的天才,但你卻自嘲為「小鎮做題家」........


寒門學子的困境

人們總說寒門難出貴子,事實也的確如此,能考上名校的寒門學子越來越少。

來自大城市的學子享受著頂尖的教育資源,便利的交通,優渥的生活,不間斷的補習班,他們也能考出不低的分數。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人一出生就在羅馬。

正如衡水的高考模式大行其道一樣,寒門學子們發現,不拼命真的競爭不過大城市的學子,所以他們甘願把自己埋在題海裡,一遍一遍的刷題,為的就是名校的那張錄取通知書。

高考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道路,但卻是最容易的一條路,你付出怎樣的努力,就有怎樣的收穫。

高考是公平的,他的公平就在於只看分數,不會看你的戶籍和出身,他只看分數,這是高考最公平的地方。

因此寒門學子甘願成為小鎮做題家,考入名校不代表成功,但代表離成功近了一大步。


小鎮做題家沒有試錯的機會

人們總說窮學IT,富學金融,為什麼呢?

金融專業的學習周期長,起步就要碩博,而且還屬於中期職業,但計算機類的專業相反,只要你來自名校而且願意努力加班,一開始就能拿到高額的薪水。

因此計算機專業便成了小鎮做題家們的「最優解」,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沒有試錯的機會,一步走錯了,可能再也沒有挽回的機會了,他們無法從家庭得到幫助,只能靠自己,哪怕拼命加班犧牲健康。

小鎮做題家們的出路

最關鍵的是要擺脫線性思維,那麼何為線性思維?

就像數學題一樣,無論再複雜的題都會有標準答案,而且只有一個。

就像考卷上的題,一定會有一個標準答案,文科類的題也會有一個標準的答題模式。

線性思維就像一條沒有變化的直線,單一而缺乏變通,這其實就是別人總說的「學生思維」,認為任何事情都有標準答案。

比如認為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付出了就一定有回報,這種線性思維是常年做題自然養成的,每一道題目都有標準答案,但生活可沒有標準答案。

假如你想掙一百萬,這一百萬你可以有一百萬種方式來掙,但絕對沒有人會說有一種方式是絕對正確的並且是標準答案。

相關焦點

  • 豆瓣8萬人「985廢物引進計劃」:小鎮做題家的最大困境是來自寒門
    小鎮做題家的出路上周,高考落下帷幕。2020年,魔幻且不凡,高考亦然。在這個小組裡,人們嘲諷自己為小鎮做題家。 他們出身於小城市或縣城。靠著自己的努力和聰慧,考入名校高考之前,他們成績優異,不少是省狀元,在當地小有名氣。但考取大學後,這份光環卻迅速遭到了衝擊。不明白自己和中產階級的孩子有什麼區別,高考都是佼佼者,卻擺脫不了原生家庭是寒門的影響。
  • 985大學裡,有一群自稱廢物的小鎮做題家
    實時更新的吐槽貼還在滾動刷新:「中國的90後註定享受不到任何時代紅利」「大學荒廢,現在前途迷茫……」「研究生退學,可能是本組最five的人」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985學生陷入困境的絕大多數都是「小鎮做題家
  • 「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困境與逆襲之路
    儘管以上學者對「寒門」「貴子」各有說法,但不難發現,「寒門貴子」與教育這一主題是密切相關的。同時,我們也能發現,對於寒門學子的研究,探討通道路徑的文章居多,而追根溯源深入探究的文章偏少。然而,由於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困境沒有就此消除,「寒門難出貴子」的論調依舊存在於教育發展的時代浪潮中。
  • 小鎮做題家:新名詞背後,藏著多少辛酸?
    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985學生陷入困境的絕大多數都是「小鎮做題家」。 他們多是出身自村鎮的寒門弟子,高中階段依附於「題海戰術」、迫於師長的壓力與管教取得優異成績,從而脫離小鎮考入一流名校。但在步入大學後,或是泯然眾人,或是逐漸墮落,失學即失業。新詞背後,隱藏著無數傷感的故事。
  • 985畢業自稱廢物的小鎮做題家:為什麼你越奮鬥,反而越迷茫了?
    01985「小鎮做題家像我這樣出身農村,靠題海戰術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大學的,被稱為『小鎮做題家』」。他說,自己和城市同學的差距不僅在興趣和視野上,還有就業信息的獲取上。嘉輝說自己都是通過網絡、校友、學校的就業中心等渠道獲取就業信息的,很多城市同學是通過家庭調動的社會資源獲取就業信息的。而最大的差距在於:明明不喜歡現在拿到手的offer,但在實際表現上,他有點「慫」。
  • 貴子大多出寒門
    過有品質的生活不只是吃穿不愁,而是在遇到困難時笑對困境,走在成功路上時保有一顆平常心。做到以平常心態對待困境和成功,需要有這樣的應對方法。寒門不出貴子也有出路父輩艱苦求學創業得來的財富被豪門子弟們承繼,就算是豪門貴子了。財富基業在後人們手裡能保持多久誰也不知道,因為豪門或富裕家庭的子女們沒有艱辛創業的歷練,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財富能不能在他們手裡出效益也不好定論。
  • 清華農村生源超2成,讓寒門既出「貴子」更出「人才」
    新京報動我們視頻在「985廢物引進計劃」和「小鎮做題家」等新詞將「寒門學子」話題帶入輿論場後,又一則新聞引發了公眾對「寒門學子」的關注——清華本科新生農村生源重新回到兩成以上。據媒體報導,9月7日和8日,清華園正式迎來了3800餘名「零字班」本科新生。
  • 那些拼命考上名校的寒門大學生自嘲「985廢物」,背後究竟為何?
    「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中有個精品貼,核心內容是「985學生陷入困境的絕大多數都是小鎮做題家」。什麼是「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生於我國三線及以下城市,縣城,以及農村的學生。這個群體智力突出又刻苦好學,在中學階段成績突出,比起大城市的孩子來說,他們的青春相當單調,埋首於課本和試卷裡。
  • 985、211學霸自稱廢物:「小鎮做題家們」的人生故事,是怎樣的?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很有討論空間的話題——「小鎮做題家」。這個詞來源於一個叫做「985廢物引進計劃」的豆瓣小組,這個小組裡聚集的成員,都是畢業自985、211高校,他們在這個群裡分享自己「失敗」的經歷。有人發帖稱,985學生陷入困境的絕大多數都是「小鎮做題家」。
  • 反思「985廢物」,小鎮做題家背後:世界這麼大,我卻只有題
    一、「985廢物引進計劃」,一群小鎮做題家的自嘲他們聚集在一起,自嘲,相互安慰,抱團取暖,訴說著他們各自的心酸和困境。他們自嘲為「小鎮做題家」,生於小鎮,出自寒門,在父母「期望與汗水」的捆綁下,靠著所謂的「題海戰術」取得優異的成績,以高分考入名校。
  • 清華農村生源超2成,讓寒門出「貴子」也出「人才」
    一時間,「寒門仍能出貴子」,再次成為社會話題。此前一些年,「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一度引發不小討論,擊中了很多人的痛點。2006年1月,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課題組對國家重點高校進行了調查。
  • 高考亦是起點,金融人如何避免「小鎮做題家」的困境
    本文由公眾號 Finance職友 原創,歡迎關注公眾號,歡迎轉發擴散謝謝~最近有一篇文章火出圈了,題為《小鎮做題家:一個211高校學生的命運陷阱》。小鎮做題家,特指出身小城市,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視野的孩子。
  • 小鎮做題家只會做題怎麼辦?
    2020年的網上開始流行一個新詞:「小鎮做題家」,特指那種出身小城鎮的寒門弟子,埋頭苦讀,擅長應試,從題山考海中殺出一條血路,考入一流大學,但由於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進入大學後反而開始迷惘踟躕,掙不脫小鎮的束縛,進不去城市的圍牆。高考,成了小鎮做題家的人生最高點。
  • 小鎮做題家:從996到摸魚學
    這些「失敗學子」,被形象地稱為「小鎮做題家」,他們往往是出身村鎮的寒門弟子。這些人中學階段依附於「題海戰術」,迫於師長的壓力與管教取得優異學習成績,從而脫離小鎮考入一流名校。但在步入大學後,卻逐漸步入平庸。最近關於「小鎮做題家」的各種報導很多,小編轉載一篇,供大家思考。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因此,窮人家的孩子會因為選擇面少而更難成功了。
  • 「小鎮做題家」的困局和破局
    ,「小鎮做題家」這個新詞也火了。當「小鎮做題家」們的光環一點點褪去,他們也只得自嘲是「985廢物」。新詞甫一出現,就持續引發了輿論熱議。有人對此感同身受,直言其背後的社會不平等問題。有人則不以為意:你沒有成功,那是因為你不夠努力。這兩方觀點並無對錯之分,而是分別揭示了事實的兩個側面。
  • 寒門貴子:寒門依舊有貴子,近日考上清華大學的工地少年獲獎5萬
    現在社會發展機遇很多,但是資本依舊是發展的基礎,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說「寒門難再出貴子」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年四川的一名高考考生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難能可貴的成績和機會或許高考考得好並不代表以後一定發展的好,但不同的新起點一定會給往後的人生帶來不一樣的影響,對於大部分從貧困家庭裡走出來的孩子來說,高考形同於「鯉魚躍龍門」的一次寶貴機會,孫川取得了這樣的成績,我們完全可以說他就是寒門走出的貴子。
  • 原來自己就是傳說中的「小鎮做題家」啊
    不知何時起,網上突然火起了「小鎮做題家」這個新鮮詞。打開豆瓣一看,哦,「小鎮做題家」說的是:出身小城的寒門子弟,高中階段依附於「題海戰術」取得優異成績,結果在985、211等名校中泯然眾人、畢業即失業的人。我不禁啞然失笑。原來自己就是傳說中的「小鎮做題家」啊!
  • 原來自己就是傳說中的「小鎮做題家」啊!
    不知何時起,網上突然火起了「小鎮做題家」這個新鮮詞。打開豆瓣一看,哦,「小鎮做題家」說的是:出身小城的寒門子弟,高中階段依附於「題海戰術」取得優異成績,結果在985、211等名校中泯然眾人、畢業即失業的人。我不禁啞然失笑。
  • 寒門中的「貴子」
    俗語有言「寒門出貴子」,此話是說貧哭人家中的孩子長大之後更容易獲得成功。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的故事都應證了這個道理。這是為什麼呢?窮人家的孩子比一般的同齡孩子要更加成熟,因為他們在成長中被生活所迫,這讓他們變得獨立,變得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