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三下鄉|中國海洋大學「觀海聽濤」赴徽學習考察團

2021-02-18 OUC法政

團隊介紹

introduction


【團隊名稱】中國海洋大學「觀海聽濤」赴徽考察小組

【團隊成員】蘆泉宏、錢漪、錢果立、黃燕玲、劉強、王天宇、盧浩雯、鄭昕怡

【指導教師】左偉

【調研內容】對於徽派建築做出深刻了解,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減小信息傳播的阻礙,促進當地古建築修復的發展;讓民間的工作者感受到支持與肯定,幫助其促進對自身工作的開展;讓公眾感受到徽派建築之美以及保護傳承古建築的重要性;不僅僅是關注徽派建築的現狀以及修復工作,更應該力所能及地去推廣宣傳古建築修復工作背後,這些工作在古建築修復第一線的匠人精神,以及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

#三下鄉#。。。。。。

這裡有

。。。。。。。我們的精彩

splendid_experience

7月14日至7月18日,中國海洋大學「觀海聽濤」赴徽學習考察團在安徽省黃山市進行為期5天的學習考察。考察團由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8名本科生組成。本次學習考察由共青團黃山市委作為接收單位,主要針對「徽派古建築的保護與修復」展開。


徽派建築是我國重要的傳統建築流派之一,流行於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及嚴州、金華、衢州等浙西地區。其源流來自浙江東陽的傳統營造技藝,明清時期,浙江「東陽幫」工匠按東陽民居建築的基本模式建造了大量的徽州民居,並由此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徽派古建築作為徽州地區最為直觀的文化表達載體,長久以來受到廣泛關注。


13日下午,赴徽學習考察團抵達黃山市,在屯溪區安頓下之後開始理論資料的整理與儲備,參考徽派建築的歷史演變、典型結構、保護利用、傳承創新等方面的學術論文與相關企事業單位網站工作介紹,準備考察的採訪提綱並與部分採訪對象取得聯繫。


7月14日,赴徽學習考察團分為四組開展第一天正式工作,調研黃山市徽派建築的基本情況,參觀訪問黃山市徽派古建築的典型代表。考察團走訪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萬粹樓博物館、屯溪博物館等,採集視聽資料,採訪博物館工作人員,了解徽派古建築的傳承與修復。考察團訪問黃山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參觀研究院內徽派建築雕刻展示館,收穫介紹徽派建築三雕的光碟,對政府倡議的「百村千幢」計劃以及設計研究院對徽派建築保護的獲獎技術進行簡單詢問。考察團對徽派古建築代表程式三宅、戴震故居以及正在修復中的程大位故居進行參觀考察,就古建築的傳承與修復採訪現場工作人員。


考察團在屯溪老街就民眾對於徽派古建築現狀的了解採訪部分民眾。屯溪老街跳蚤市場是民間古早藝術品市場,經營清心齋的吳阿姨住在老街上,表示市場約成形於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其中建築古構件佔大部分,也有硯臺、誥書、舊書籍、碎瓷、古玩、石雕等文玩交易。




第二天,學習考察團分為三組,分別負責回訪、屯溪老街視頻素材採集與調查問卷製作工作。回訪對象主要為萬粹樓博物館的負責人葉群秀和屯溪老街消防隊。葉群秀為黃山績溪人,自1999年萬粹樓開館以來一直在此工作,其向考察團介紹萬粹樓古構件均由防腐藥水浸泡處理,破損文物貼金箔重新刷漆等保護修復工作;老街格局十多年未變,大約70%以上都是未經更改的古建築,商戶改動相對較多,整個屯溪老街變化不大,但是可以感覺到政府對於老街的保護愈加重視,由於古民居都是木質結構,近年來也配備有專業的消防人員,發生短路或小火苗都會及時處理。


屯溪老街消防隊於14年初成立,已有兩年半的時間,日常工作以防範為主。採訪消防隊時同時了解到,修繕古建時有專門程序,會考慮到本身的完整性,不影響其原有風貌,如果修繕規劃與周邊格局背景不符,得不到專業部門的認可也不會被批准修繕。消防隊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正研究採用新科技的方法保護古建築(細節涉及專業核心技術不便透露)。

另一組隊員初步製作的調查問卷,主要針對民眾對徽派建築修復狀況的了解與保護意識,分為四個部分:調查對象個人信息、對徽派建築典型特點和基本常識的了解、對徽派建築保護狀況的認識、對徽派建築修復的態度。


16日,學習考察團前往徽派建築典型代表集中區黟縣宏村鎮,參觀並採集圖片和視頻資料,走訪宏村村民、古建築修復民間工匠、當地商鋪與宏村鎮政府,收集有關宏村建築開發利用與保護修復的文字與視聽資料,同時對宏村建築整體維護的輔助工作如水生態維護工作進行一定程度的走訪。宏村原住居民朱師傅表示,當地大多數原住民,原本靠耕地為生,但是現在耕地大多數被改遷為商品房,因此改做客棧。朱師傅一家也開客棧,他家的客棧建立在原來老屋舊址,拆遷老屋主要自己和家人來做。同樣自力維繕的還有村中趙師傅,趙師傅祖輩生活在宏村,老屋已有百年歷史,在兩輩人手裡大修過兩三次,趙師傅的哥哥就是木匠,其師祖曾修繕宏村承志堂。


在調查過程中,學習考察團注意到自本世紀初以來,宏村憑藉著其清幽恬靜的自然環境和獨樹一幟的建築特色吸引了海內外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當地群眾也抓住機會借力新興的旅遊市場開展不同形式的民俗體驗,這對宏村古民居的保護工作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過程中考察團得知,本地的技術工人和師傅數量不少,修繕主要由房屋所有者來負責。


與此同時,觀光旅客的大量湧入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對當地建築環境造成影響。當晚,學習考察團返回屯溪發放調查問卷,為最大程度保證調查的隨機性和科學性,問卷調查的對象主要集中於安徽黃山本地,依照調查對象的年齡、職業等基本情況按比例發放。


7月17日一早,學習考察團從屯溪區前往歙縣,赴歙縣徽州古城、歙縣博物館、漁梁古鎮及漁梁壩等走訪,抓緊在黃山的最後兩天,積累徽派古民居材料和建築歷史文化背景。參觀歙縣徽州古城過程中,在講解員帶領下重點考察徽州府衙——徽州府衙為徽派古建築修復典型,其大部均經過翻新,但翻新要求保持原貌,修舊如舊。同時考察團注意到,徽州古城的建築格局和風格結合當地環境,因地制宜,城樓低矮,入城門即為府衙,這與古徽州府不僅風調雨順、自然條件優越,而且隔絕戰亂侵擾、安樂和平有著密切聯繫。

緊接著,考察團自徽州府乘船至漁梁古街,探訪古民居和漁梁壩。古時的漁梁因靠近碼頭而貿易發達,為經濟繁榮之所。漁梁壩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江南都江堰」,結構精巧科學,閃爍著勞動人民的智慧。漁梁古街彎曲起伏,青石板路原始古樸,保存完好。沿路徽派古民居群落同樣保存狀況良好,遊人稀疏,靜謐悠長的街道有別於眾多其他遊人如織的古街景區,當地居民大多仍寓居於此,生活氣息濃厚,古民居多經歷過修復或內外部翻新,但也不乏個別失修古建築成危樓,貼有「遊人請勿靠近」字樣。街上有幾座稍大的庭院為名人故居,舊有藥鋪、商鋪部分可辨,古時漁梁古街的熙攘可見一斑。



18日,各組分別在屯溪區、黟縣與歙縣進行圖片和視頻採集、採訪資料整理、問捲髮放和統計的收尾工作,以及微博信息整理推送。此外,在屯溪區活動的隊員走訪負責老街整改工作的屯溪老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接下去老街將進行的整改計劃以及未來的形象設計;在歙縣的隊員則進一步深入行至昌溪,參觀當地民居民宅並與村民交流。

中國海洋大學「觀海聽濤」赴徽學習考察團在為期五天的學習考察中採集、整理文字和視聽資料,製作、發放並整合「民眾對徽派建築修復狀況的了解與保護意識」的問卷,深入了解到徽派古建築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修復與保護現狀,結合實踐見聞與實地尋訪,提出個人對建築文化傳承及保護的見解,同時製作關於徽派古建築宣傳保護的宣傳片。


據了解,目前徽派建築的文化市場整體不景氣,黃山市的專業修復人員偏少,有建築修復手藝的大多是民間工匠。黃山本地居民的保護意識整體較強,政府也在不斷加大保護力度和細化完善保護方案。在學習考察團的實地問卷調研中,發放問卷179份,回收173份,結果顯示,民眾對徽派古建築的基本常識問題準確率在六成以上,66.47%認為古建築修復情況緊迫且非常重要,50.86%的受訪者認為無論如何都不可放棄徽派建築的修復工作,近七成受訪者支持政府與商業投資並願意參與古建築保護與修復的宣傳與志願活動。受訪者認可的古建築民居修複方向主要為維持古建築原貌,對內部進行現代化改進,認為修復後用途主要可為開發旅遊景點的民眾佔比82.65%,67.63%受訪民眾建議設立博物館,63.00%認為開闢體驗性民宿具有可行性。

- FIN -

——三下鄉,我們在成長。

。。。。。。。。圖文|三下鄉赴徽學習考察團

責任編輯|閆盈君。

相關焦點

  • 海洋學院舉行第六批赴中國海洋大學學習交流生歡送會
    海洋學院舉行第六批赴中國海洋大學學習交流生歡送會 時間:2019-09-16 來源: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9月11
  • 海大舉辦 「三下鄉」社會實踐成果展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近日,廣東海洋大學校團委舉辦了主題為
  • 中國海洋大學集體保研宿舍!她們是大學生「三王」姐妹花
    在中國海洋大學南海苑1號樓 有一間充滿靈氣的宿舍 中文才女 集體保研裡面住著「三王姐妹」房門輕啟 迎接你的一定是三張盈盈笑臉 海大初識 步調一致大學四年 她們紛紛變成了「斜槓青年」曾多次參加全國啦啦操比賽,組織參加暑期支教幫扶活動,團隊獲山東省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服務團隊,個人獲「優秀學生」稱號。
  • 親愛的中國海洋大學,96歲生日快樂!
    私立青島大學校門1924年,中國海洋大學的前身——私立青島大學在今天的魚山校區創立,這是國人在齊魯大地上創辦的第一所本科起點的現代意義上的高等學府。1959年3月,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國第一所海洋高等學府——山東海洋學院成立。1960年,學校列入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多措並舉服務西藏發展
    7月22日,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郭太遠、亓昕陽、賀星、袁也、郭曉晗5名同學順利抵達拉薩,在隨後的一年時間裡,他們將完成人生的一次華麗轉身,從中國海洋大學的畢業生成為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的教師,承擔起「研究生支教團」這個名字賦予他們的責任。這也是中國海洋大學自2004年以來向西藏派出的第17支研究生支教隊伍。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職能之一。
  • 日照:觀海聽濤萬平口
    日照:觀海聽濤萬平口 2020-10-09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6香港珠海學院赴中國海洋大學交流活動舉行
    6月15日上午,2016香港珠海學院赴中國海洋大學交流活動開營儀式在嶗山校區行遠樓第五會議室舉行,為期兩周的交流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來自香港珠海學院的16名師生與中國海大的師生代表參加儀式。
  • 為什麼要報考中國海洋大學?
    ,環境優美的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三分鐘帶你了解中國海洋大學為什麼要報考中國海洋大學?現在,小海就給大家細數選擇中國海洋大學的N個理由!>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海大有74個本科專業是中國海洋與水產領域最高學府
  • 遼寧大連海大與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籤合作協議
    遼寧大連海大與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籤合作協議 2014年06月06日 09:3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6日大連消息 日前,遼寧大連海事大學校長王祖溫一行200餘人赴臺灣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考察交流。
  • 她們是海大「三王姐妹」
    在南海苑1號樓 有一間充滿靈氣的宿舍裡面住著「三王姐妹」房門輕啟 迎接你的一定是三張盈盈笑臉海大初識 步調一致大學四年 她們紛紛變成了「斜槓青年」王學雨王學雨,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16
  •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學科研基地在海大生物揭牌
    9月11日,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黨委書記王曙光、院長李琪等一行來到青島海大生物集團考察交流,會上舉行了產學研合作籤約儀式,同時「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學科研基地
  • 牽手西北大學和韓國國立釜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有啥大動作?
    ▴中國海洋大學與西北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現場  賈明德在講話中指出,西北大學與中國海洋大學都有著光榮的發展歷程,都有著鮮明的學科特色,都有著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  張國偉院士在講話中回憶了受聘中國海大以來的珍貴經歷,對西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給予他科研工作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對兩校未來的合作與發展滿懷憧憬,並表示會不遺餘力地推進兩校的深入交流與合作。
  • 海洋領域的巔峰?中國最美大學之一中國海洋大學,它怎麼樣?
    中國的許多大學都佔據了極好的位置,國家也給予著更大扶持力度,中國海洋大學,光聽名字就讓人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簡稱中國海大、海大,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此外中國海洋大學也是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 海大自主招生 海洋班「全鍋端」
    海大自主招生 海洋班「全鍋端」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5.05 星期二     全班38名學生,全部通過中國海洋大學自主招生的初審,獲得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資格!
  • 中國海洋大學:做海洋建設的中流砥柱
    培育向海圖強的中堅力量  「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宏材,應國家需要」是1924年中國海洋大學創校伊始便確立的辦學宗旨,也是學校代代相傳的堅守。  「我是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第一屆學生,1959年入學,是海大把我從一個農民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和海洋科技工作者。
  • 國家重點建設的唯一一所綜合性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建校96周年
    國家重點建設的唯一一所綜合性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九十六載
  • 中國海洋大學:做經略海洋的中流砥柱
    培育向海圖強的中堅力量  「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宏材,應國家需要」是1924年中國海洋大學創校伊始便確立的辦學宗旨,也是學校代代相傳的堅守。  「我是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第一屆學生,1959年入學,是海大把我從一個農民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和海洋科技工作者。
  • 國字號的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學科最強者,中國海洋大學
    大鵝有幸認識幾位中國海洋大學畢業的同學,今天就來聊聊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英文名叫做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簡稱中國海大、海大,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211」重點建設高校。
  • 特色大學解讀(5)「海洋」領域的超強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現有嶗山校區、魚山校區和浮山校區三個校區,中國海洋大學始建於1924年,後經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等辦學歷史階段,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鄧小平同志題寫校名。2002年10月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成立80年紀實
    多年來,海鷗劇社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用活躍的藝術創作與表演實踐,體現著海大學子對文化藝術的深深熱愛,展示著富有時代精神和海大特色的校園文化。一直以來,海鷗劇社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凝聚和影響著一代代青年學子,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著獨特的育人功能,成為中國海洋大學優秀學生社團中的一個重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