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郭
俗話說&34;,就是父母把孩子養大,讓他們老了有人贍養。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每個家庭都有孩子,這可以看作是他們晚年生活的額外保障。但現在很多人都說&34;,很多老人不僅不能體會到養老的溫暖和安逸,還會被啃老族的子女所拖累。到了老年,要贍養已經有了家庭的孩子是很累的。

很多家庭電視連續劇都展現了這一幕,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孩子們都結了婚,甚至有了下一代,但老人不但沒有享受到清福,相反,自己的養老錢,也被孩子拿走了,而且孩子往往不滿意。比如《歡樂頌》中,樊勝美的哥哥不僅啃老,還啃妹妹。甚至在有一年的英語研究生入學考試作文中,也出現了關於養老的話題。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叫&34;,這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事實。作為家長,他們很少會為自己考慮,即使自己再辛苦,也為了自己的孩子堅持下去。很多家庭的父母想盡辦法攢錢,為自己的孩子換來好的生活,為孩子攢錢買房、買車、娶媳婦等等。如果遇到孝順的孩子,他們的老年生活還有保障,但是如果遇到不孝順的,那他們的生活就會變得很悽涼。

曾經就有新聞曝出,老人有四個兒子,四個兒子早已為人夫為人父,但是誰都不願意承擔贍養老父親的責任。他們寧可看著自己的父親在家門外躺著,自己也不願意贍養,這一幕真是令人感嘆。
還有一個案例。王先生和妻子育有一子一女。因為他們覺得女兒遲早會嫁到別人家裡,還是要養兒防老,所以年輕時對兒子比較好,打算退休後和兒子一起生活。然而,他們沒想到兒子會因為工作繁忙和照顧孩子的理由,讓他們夫妻獨居。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可以接受的,因為畢竟,他和他的妻子都有養老金,他們退休後依靠養老金是沒有問題的。但後來,因為兒子工作上有些問題,急需一些錢,兒子就向他開口,讓父親幫自己用退休金渡過難關。
面對此事,老王猶豫不決。畢竟,當他要求兒子留下來陪他時,兒子拒絕了。現在退休金是他和妻子的唯一收入來源,如果全部交給兒子,他和妻子將很難保證自己的生活。

王先生的問題可能是很多老年人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問題。自己的存款是要留給孩子,還是留著養老?這種選擇確實讓很多老人陷入兩難境地。
很多老人們一生都在無私奉獻給了子孫後代,最後卻不被善待,孤苦伶仃。所以把所有積蓄留給子女,是一個非常被動的選擇。自己的積蓄,其實是一種安全感。即使孩子不孝順,也可以靠自己的積蓄過上好日子,不用擔心生活問題。如果把積蓄都給孩子的話,他們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得到的一切都太容易了,所以他們就不會感激父母。

為孩子存錢,或者為退休存錢,聰明的父母有聰明的解決方案。退休金可以一分為二,一部分自己用,一部分留給子女。當然了,這個前提條件是你的退休金足夠多。絕大多數子女都是孝順的,能夠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如果有不孝順的孩子,自己留的一部分錢還可以用它來找一家養老院,享受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
還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另一種方式,他們的積蓄既沒有給孩子們,也沒有自己攢起來。他們的選擇是年輕時花錢,明智地花錢,盡最大努力把孩子教育好。不管生多少個孩子,不管孩子是男是女,總之,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老人把孩子們教得很好,等孩子們長大了,也會孝順懂事,而且有能力掙錢養家,可以說,這樣做的老人物質和精神都很豐富。

紀伯倫曾經說過: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所以,作為父母,可以為孩子著想,但不能事事都為孩子著想。
老人們應該相信一句話叫做&34;,他們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可以支配,雖說可以留給孩子,但全部留給孩子就不是明智之舉了。如果你老了,你會把退休金都留給孩子嗎?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內容來自網絡,旨在公益性分享,感恩原創及分享平臺,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