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解讀綠牌專業背後的數據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綠牌專業背後的數據解讀

  日前發布的《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7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排前三位的專業是軟體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連續三屆的綠牌專業

  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紅綠牌專業反映的是全國總體情況,各省區、各高校情況可能會有差別。

  行業需求增長是造就綠牌專業的主要因素。2018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包括: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通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其中,軟體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連續三屆都是綠牌專業。

  2018年本科就業紅牌專業包括:繪畫、化學、美術學、音樂表演、法學、歷史學。其中,美術學、音樂表演連續三屆都是紅牌專業。

  近五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滿意度持續上升, 2017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為67%。其中,本科院校2017屆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為68%。2017屆大學畢業生的月收入為4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屆畢業生的月收入為4774元。2014屆大學生畢業三年後(即2017年時)平均月收入與其畢業時相比漲幅為82%。其中本科漲幅為87%。

  就業滿意度北京最高

  城市「搶人大戰」打得火熱。從不同城市來看,北京是「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就業滿意度最高城市,杭州是新一線城市中就業滿意度最高城市。

  值得關注的是,從近五年數據來看,「北上廣深」對大學畢業生吸引力減弱。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28.2%下降到2017屆的22.3%。除了應屆畢業生之外,畢業半年後曾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本科生在三年後離開的比例從2012屆的13.7%上升到了2014屆的21.7%。數據顯示,湧入新一線城市就業的外省本科畢業生佔比不斷上升,2015至2017屆的比例分別為28.2%、32.0%、35.6%,提升了7.4個百分點。其中,在杭州就業的近三屆本科畢業生中外省人佔比最高,為55.3%,其後為天津(54.4%),已高於廣州的該比例(45.3%)。

  5年來,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對大學生就業的支撐凸顯重要,成為吸納更多大學畢業生的主陣地。大學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54%上升為2017屆的60%,與此同時,在國有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22%下降到2017屆的18%,在中外合資/外資/獨資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11%下降到2017屆的7%。2013至2017屆大學畢業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23%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51%上升為55%。

  吸納畢業生最多的行業

  從吸納大學生就業的行業來看,教育業對畢業生吸納程度不斷擴大。2017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就業最多的行業類是「教育業」(就業比例為14.7%),且在「教育業」就業的本科生比例從2013屆的10.0%上升到了2017屆的14.7%,其中有六成左右集中在中小學教育機構。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比例增長最多的是教育業。進入「教育業」就業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比例連續五屆保持上升趨勢,較2013屆增長了2.8個百分點(2017屆的就業比例為6.5%)。「教育業」中,就業於幼兒園與學前教育機構的佔比上升較快,從2013屆的25%上升到了2017屆的33%。「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就業比例為10.3%)是2017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第二多的行業類,且畢業生在這類行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8.7%上升到了2017屆的10.3%。

  與此同時,製造業對大學畢業生需求減少。與2013屆相比,2017屆進入製造業相關行業就業的本科畢業生比例降低了6.6個百分點(2013屆為25.8%,2017屆為19.2%)。同時,伴隨著產業結構升級,製造業中信息技術相關崗位佔比增加,其中本科增加了4.3個百分點。

  延伸閱讀

  讀書無用論是個偽命題

  麥可思進行的調查顯示,高等教育對農村生源畢業生的回報顯著,幫助農村大學生實現代際向上流動。

  2014屆本科農村生源畢業生半年後的月收入為3643元,高於同期農民工月均收入(2864元);到了畢業三年後,收入上的優勢明顯擴大,2014屆本科農村生源畢業生三年後(即2017年時)月收入為6702元,與畢業半年後相比漲幅為84%,明顯高於同期農民工(2017年月均收入3485元,與2014年相比漲幅為22%)。2014屆高職高專農村生源畢業生半年後的月收入為3117元,略高於同期農民工月均收入;而到了畢業三年後收入上的優勢明顯擴大,2014屆高職高專農村生源畢業生三年後(即2017年時)月收入為5552元,與畢業半年後相比漲幅為78%,明顯高於同期農民工。

  相關連結

  文、理、工科專業就業分析

  ■人文社科

  經管類薪資有優勢

  人文社科類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的文科生可以選擇的專業。2017屆就業量較大的前10個人文社科類本科專業中,就業率最高的專業是「財務管理」(94.2%)和「市場營銷」(94.1%);「法學」就業率相對較低,為85.3%。

  月收入方面,經管類專業相對更具優勢。十大人文社科類專業中薪資優勢較為明顯的專業包括「金融學」(5094元)、「市場營銷」(4839元)和「國際經濟與貿易」(4590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求職和收入上相對具有優勢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和「工商管理」專業工作與專業相關度較低,僅分別為54%和59%。建議高校在此類專業的培養中進一步加強專業認知教育,同時也建議相關專業學生在本科學習期間注重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這有助於未來拓寬就業領域。

  ■工科

  電氣信息類正當紅

  麥可思數據顯示,2017屆就業量較大的前10個工學門類本科專業中,電氣信息類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軟體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無論是就業率還是月收入,優勢都較為明顯。其中「軟體工程」專業表現尤其突出,就業率(96.7%)、月收入(6259元)、就業滿意度(75%)這三項指標均居十大工科專業首位,工作與專業相關度(85%)位列第二。

  電氣信息類專業表現搶眼,這與當前「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蓬勃發展對相關領域人才需求旺盛關係緊密。

  ■理科

  工作與專業相關度低

  2017屆就業量較大的前10個理學門類本科專業中,「信息與計算科學」的綜合表現較好,其就業率(92.7%)、月收入(5454元)、就業滿意度(71%)均處於前列,但工作與專業相關度較低,僅為57%。

  事實上從數據分析上看,2017屆理學門類專業學生畢業後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的比例整體偏低,為64%。沒能「學一行幹一行」的理科生中,29%因為「專業相關工作不符合職業期待」,因為「專業工作崗位招聘少」的比例也較高,為27%。未能學以致用的理科生中近三成因為崗位需求少,這個現象從側面反映出目前高校在專業設置上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同樣也建議相關學科培養中注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或進行跨專業學習,以彌補單純的基礎學科教育在求職中的弱勢。

相關焦點

  • 2015《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由麥可思研究院連續第七年度發布《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廢話不說,先上大圖! 圖片來源於騰訊教育 法學、生物工程 「紅牌」專業 報告的一大亮點是發布了2015就業的「紅黃綠牌」專業。
  • 以就業為導向|依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來決定專業選擇
    7月9日,《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包括《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兩部分組成。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日前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
  • 如何正確理解《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就業前景對於許多高考生來說都是填報志願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就在7月9日,麥可思研究院正式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該報告顯示了一系列2019屆大學本科和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新趨勢以及就業綠牌和紅牌專業:
  • 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這幾個關鍵數據要注意
    解讀2020大學生就業報告:填報高考志願可做重要參考1、2019屆(即2019年畢業的學生)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對比全國6億人月薪1000元以下),課件讀大學是農村子弟跳出階層、幫助貧苦家庭過上好生活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一定要全力保障高考公平,給貧苦家庭一個出路和念想。
  • 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這幾個關鍵數據要注意
    解讀2020大學生就業報告:填報高考志願可做重要參考1、2019屆(即2019年畢業的學生)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對比全國6億人月薪1000元以下),課件讀大學是農村子弟跳出階層、幫助貧苦家庭過上好生活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一定要全力保障高考公平,給貧苦家庭一個出路和念想。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這幾個專業就業薪資最高!
    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874萬,受疫情影響,就業任務很重。我猜你肯定想知道大學生就業率總體情況如何?一起看看吧!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於7月發布,針對2019屆畢業生畢業工資水平、工作地選擇和紅綠牌專業等方面,報告通過相關數據,呈現了當下畢業生的工作現狀。
  •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情況數據調查:北上廣深就業比例出現下滑
    近些年來,我國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怎麼樣呢?大學畢業生的月收入情況如何呢?近期,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對這兩個問題做出了回答。我國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怎麼樣呢?據報告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1.0%,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為92.0%,前者與過去4屆相比略有下降,後者則穩中有升。而2018屆本科畢業生待就業比例為4.2%,高職高專畢業生待就業比例為7.5%,與2014屆相比,均有下降。
  • 【推薦】最新數據:2019年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就業紅牌綠牌專業是這些
    本文來源:麥可思研究(id:MyCOS_Research)、晉浩天/光明日報2019年6月10日,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發布《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發布,主要關注點如下:2018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1.5%。
  •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率、收入、幸福感哪些專業最高?
    2018年6月11日,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在京發布《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公布了一系列17屆畢業生畢業後半年的數據。2018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包括: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通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就業紅牌專業包括:繪畫、化學、美術學、音樂表演、法學、歷史學。其中,軟體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連續三屆都是綠牌專業。美術學、音樂表演連續三屆都是紅牌專業。
  • 2018年大學生就業藍皮書發布 應屆畢業生起薪持續增長
    新華網北京6月12日電 11日,麥可思研究院在京發布「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月平均收入為4317元,比2016屆(3988元)增長了329元,比2015屆(3726元)增長了591元。
  • 坐擁世界高水平專業、就業綠牌專業!你所心儀的專業,大連海事大學全都有
    校友會2020中國一流專業今年6月,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撰寫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報告最新發布2020中國一流專業排名、2020中國最好專業排名、2020中國各地區一流專業排名和2020中國各專業類一流專業排名等排名。
  • 麥可思發布《2019年就業藍皮書》,大學生就業率91.5%
    昨日,麥可思研究院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發布暨研討會」。   一、本科就業率持續緩慢下降,高職高專就業率穩中有升   2018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1.5%。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發布
    央廣網北京7月10日消息(記者覃勇)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跟蹤撰寫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9日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
  • 大學生就業創業報告發布:製造業就業人數最多
    日前,《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7-2018》(以下簡稱《就業創業報告》)在東北師範大學發布。其中有關就業數據顯示:2018屆畢業生選擇在製造業就業的人數最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平均月薪分別為5918元、4735元。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
    麥可思研究院9日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就業報告指出,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 2020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丨哪個專業最好就業?哪個專業工資最高?
    近日,《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該書追蹤並統計了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現狀、薪資收入、就業滿意度等多項數據,以期展示整體就業大環境的變化。小編選取了重點數據,並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解讀,一起來看。
  • 專業解讀:連續5年就業綠牌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到底強在哪?
    7月9日,麥可思研究院《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正式發布。2020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包括:信息安全、軟體工程、信息工程、網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藝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最近幾年,數媒專業一直穩定持綠牌前進,由此可見,該專業的就業前景一片光明,2021年也將持續綠牌。
  •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年升學比例上升 薪資持續增長 教育成最熱...
    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畢業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雙重壓力下,2020屆畢業生面臨著空前的就業壓力。  7月9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高職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
  •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年升學比例上升,薪資持續增長,教育成最熱...
    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畢業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雙重壓力下,2020屆畢業生面臨著空前的就業壓力。7月9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高職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