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中父親李海潮和凌爸共同撫養李尖尖、凌霄、賀子秋,儘管凌霄和子秋和李爸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李爸把他們當做親生孩子去照顧,呵護,李爸在這個溫暖的家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曾經有人說,中國家庭裡沒有幾個夏東海,但我想說中國家庭裡也沒有幾個李爸。
對待女兒李尖尖不盡人意的成績,和被老師「公開處刑」的尷尬,他會以笑坦然面對。
李爸:「學習盡力就好,實在不行也就算了」
他了解自己女兒是什麼樣的水平,了解女兒的調皮搗蛋也不是讀書的料,所以他也明白,對於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而言,來強迫她學習,要求她考試成績多好,那就是等於拉牛上樹,沒用!
他會讓喜歡學習木雕,畫畫的李尖尖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所以即使李尖尖成績不好,但長大後的她也有屬於自己的工作室,是也有自己的事業。
他會依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出發,把對孩子的期待值控制好,不過分的強求他們,也不會讓他們成為成績的傀儡,也就造就了李尖尖這樣的開朗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反觀齊明月的媽媽,她就是屬於不滿足型的父母,儘管齊明月的成績已經名列前茅了,但是她還是會不斷的加壓給孩子,一點點剝奪了齊明月應該有的自信,讓她成為了唯唯諾諾的,很彆扭的一個人。
當孩子還沒有長大時,他會適當的去管一下孩子,但他又不會管得太嚴,他不會像齊明月媽媽那樣,連自己孩子衣服的顏色都要管,他會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當孩子有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他時,他就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當知道賀子秋被他親生父親趙華光的糾纏時,他知道孩子不懂得如何處理,他就會管。
這種管法既不會讓孩子覺得受約束、厭煩,又可以讓孩子知道,身為父親的他永遠都會做孩子的後盾。
當孩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時,他明白,孩子長大了想管也管不了,所以當知道李尖尖有男朋友時,兄妹之間有矛盾時,他也不會像小孩一樣管他們,他了解他們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主見,如果自己管的太多,別人嫌棄的也就越多。
街坊鄰居的三姑六婆和幾歲的賀子秋開玩笑[你不勤奮點,李爸就會不要你的]
李爸聽到後,他理解被收養的子秋內心的敏感,所以他會真誠的向子秋承諾他永遠都不會拋棄他,給了子秋一顆定心丸。
他明白有些玩笑是不能對孩子開的,這些玩笑看似無意,但在孩子的心中,會留下深深的陰影的。
他心疼子秋的懂事,心疼子秋被二姨打、拽,他心疼凌霄看到親媽壓力大到失眠。他會站在他們的角度,打心底裡心疼他們的不易,替他們發出控訴。
當凌霄和賀子秋出國時,雖然很不舍,但是他尊重他們的決定。
我明白父母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他們總是用[你不懂][我以為]的自我角度去愛孩子,卻沒有真正明白他們內心到底需要什麼,最後有可能讓愛變成傷害 。
李爸更多的像[貓爸],他寬容開明,善於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的同時,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爸爸,真好。
我是 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