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科技與金融之間是融合還是刀兵相見?

2020-12-17 劉鑫玥說美文

上一篇文章從《囧媽》看網際網路的超級變革,一場網際網路和傳統電影行業的博弈,我們說了從《囧媽》看網際網路對電影行業的變革,我們也知道了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大勢,任何行業不主動改變,就要等著被改變。

今天看一下科技和金融的融合。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新勢力的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最終還是兵戈相見了。

而在傳統的金融機構看來,「融合先進的金融科技」仿佛是唯一的出路,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當下一天一個樣子的網際網路社會,也許只有這個樣子才可以在新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科技公司的發展

網際網路進入生活開始,到現在為止,隨著科技的算力不斷提升,算法也是越來越優秀,如今的數據收集處理成本已經低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往需要大量人力的金融服務已經逐漸被科技公司的算法取代。

這裡我們以當下主流的支付寶為例,支付信息的整合與分析也帶來了全新的投資、信貸方式,而且支付寶中的餘額寶以及螞蟻金服更是直接觸及到了金融行業,而且反響頗好。

手機等智能終端的普及讓每個人可以個更加直觀地觀察相關領域的最新消息,這對於買基金和股票的客戶來說,頗受歡迎。除此之外,科技公司也在結合智能投顧等方式不斷地進行新的金融投資創新。

科技公司對於金融行業來說,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信息的匯集與傳遞。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相對比較成功的科技公司通常更親睞於平臺化、數據化、通道化的輕資本模式。

傳統金融機構的局限

在過去國內十多年的金融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著不少的金融機構都是把擴大業務規模放在工作重點的第一位,對於每個業務的精細化管理建設反而並不重視,或者說投入的精力相對較少。

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簡單,而且競爭相當嚴重,畢竟其同質化高。所以在面對當下並不成熟的科技公司的競爭中,往往處於下風。

這個時候的傳統金融機構應該觀摩國外的同行業經驗,從而推進金融科技的變革,畢竟國外的金融變革起步比較早,最早可以追溯的八十年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核心金融機構就開始大量招募科技人員和IT工程師,開發了龐大的交易定價和風險管理系統。由此可見其經驗要比我們當下豐富很多。

金融與科技融合

金融與科技融合的未來已來,科技、數位化時代兵臨城下,傳統金融機構要做好面對變革而重新洗牌的準備,積極擁抱新技術,制定以金融科技為中心的戰略。

當下的金融機構必將和科技公司融合,開發出新的智能交易系統。這種系統可以從數據分析、量化模型、交易執行和風險控制等各個方面助力投研人員把握市場動態、捕捉市場機會。

除此之外,大數據必將進一步與金融交融,這樣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整合交易、資訊、經濟資料庫,從而與多家數據提供商、交易中心市場進行緊密連結。把控市場方向的同時也降低了市場風險。

大數據在過去對金融行業已經有著不少的幫助:實時獲取新聞資訊、市場行情、各個經紀商報價以及大多的債券信息,在未來很有可能通過數字圖形化對交易員投資決策提供更加直觀的幫助支持。

總結:

在技術快速迭代更新的大背景下,需要有足夠的鑑別能力,尋找真正解決金融問題的技術,要做好風險控制。並且我們要提高戰略執行效率,不能只停留在概念階段。

相關焦點

  • 兩岸金融科技界人士廈門暢談金融、科技與新經濟融合
    「2019海峽金融科技論壇」,10日在廈門舉辦。供圖中新網廈門9月10日電 (楊伏山 閆旭)2019海峽金融科技論壇10日在廈門舉辦,來自兩岸金融科技界人士相聚廈門,相互切磋金融、科技與新經濟融合發展的未來走向。
  • 許嘉璐: 當今衝突世界需要儒釋道融合理念
  • 李東榮:中國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有良好的現實基礎
    來源:新浪財經12月9日,2020新時代金融發展峰會暨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新階段 新格局 新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出席會議並演講。因此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有助於提升金融科技的綠色化水平,真正將綠色發展的理念通過金融科技應用落實到金融業務各個環節中去。 二、這是破解當前綠色金融共性難題的可行舉措。他表示,當前綠色金融仍然面臨環境外部性的內部化難度大、綠色金融活動和產品界定不清晰、綠色金融標準和認證體系不統一、環境風險分析和管理工具缺失等一系列的全球共性難題問題。
  • 鼓勵保險與金融科技融合!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職業前景繼續向好
    政策與科技賦能同行此次《辦法》共5章83條,重點規範內容主要包括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明確制度適用和銜接政策、強化持牌經營原則等六個部分,規定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可以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鼓勵保險與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融合等。
  • 信息科技時代銀行業網際網路金融建設的路徑分析
    計算機的出現和逐步普及,使信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提高到絕對重要地位,於是從公元後1984年起至未來,我國及部分發展中國家進入了資訊時代。1989年網際網路的出現使全新的網絡經濟迅猛發展,特別是21世紀前葉,全球新興產業、智能科技、網際網路、移動互聯的興起,把人類文明推向了一個信息和科技同等重要的發展高潮期和深刻變革期,人們常稱之為信息科技時代。
  • 隨著時代的發展,戰爭又何止刀兵相見
    其一:社會輿論網絡社交平臺,本來是為了人們更好地了解世界動態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融,在網上雖然為很多志同道合興趣相投的人找到了歸屬,搭建了橋梁,但是卻也被有心人所利用,網絡暴力在這些人面前就變得不值一提了,將矛盾利用輿論無限擴大,輕則激起眾意識形態對立,重則使社會撕裂國家分崩。
  • 我來數科(我來貸)重視金融與科技融合,深入打磨金融產品
    自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世界為之側目,而近年來,中國經濟面臨轉型,由高速轉向高質量增長,再加上中國在移動網際網路和AI方面擁有領先的技術以及實體企業思考方式的轉變,我來數科(我來貸)等金融科技公司完全有機會引領全球企業服務的未來。
  • 融360|簡普科技攜手新加坡金融科技節 探索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發展...
    12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新加坡金融科技節直播活動——世界金融科技論壇圓滿落下帷幕。論壇聚焦後疫情時代的金融科技變革方向,二十餘位專家、監管機構代表和金融從業者就金融科技發展趨勢、未來機遇等話題發表真知灼見。
  • 保險科技:變革與監管 - 金融科技 - CIO時代—新技術、新商業、新...
    這種「金融服務」和「技術」的融合創新顛覆風靡全球,備受風投和資本青睞。保險科技是金融科技的子範疇,卻有著不同的內涵、作用與發展路徑,其可能衍生的風險問題也應當得到充分認知和考慮。   一、 保險科技區別於金融科技的內涵與認知   保險科技狹義上指應用於保險創新的新科技手段、產品和模式,側重在非保險傳統機構的科技創新公司和模式。
  • 松山湖搭新「橋」助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東莞陽光網訊  11月18日上午,松山湖科技金融促進會正式成立,將進一步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發展創新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更快更好地推動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據了解,松山湖科技金融促進會是由松山湖倍增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企業等科技企業、相關金融服務機構、新型研發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組成。促進會旨在搭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建立「合作共贏」的服務平臺,加強科技企業與金融的連結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交流,幫助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 以創新科技驅動金融數位化,薩摩耶數科助金融服務與實體產業融合共進
    (原標題:以創新科技驅動金融數位化,薩摩耶數科助金融服務與實體產業融合共進)
  • 神農嘗百草,嘗到哪種植物能解百毒,有人因喝不到它還刀兵相見
    神農嘗百草,嘗到哪種植物能解百毒,有人因喝不到它還刀兵相見「民以食為天」。人在吃飽以外,有一些食品很多人總受不釋手,還因此大動幹戈,比如茶。
  • 加強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 助推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_中國蘭州網
    中國蘭州網12月14日消息 為推動甘肅省金融科技搶抓機遇、後發趕超,規範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金融風控水平和監管效能,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組織編寫的《甘肅省金融科技發展白皮書(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於12月11日正式發布。
  • 前沿譯文 | 金融科技的前景:後疫情時代的普惠金融(上)
    此外,國際貨幣組織還訪問了 70 多家金融科技公司、中央銀行、監管機構和商業銀行,全面剖析了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方面的潛力、競爭格局、障礙、監管的作用以及風險。鑑於《金融科技的前景:後COVID-19時代的普惠金融》報告的權威性和重要價值,我們特全文編譯,以饗讀者。
  • 促「信託+金融科技」融合 光大信託亮相服貿會金融展
    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於9月4至9日在京舉行。光大信託將以「強化精益管理,推動轉型發展,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模式」為主題,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為參展理念亮相展會。  記者從光大信託獲悉,在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光大信託依託IBM諮詢制定數位化轉型的科技戰略規劃,配套了「光速計劃」的整體實施方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化、雲服務、分布式、區塊鏈等技術支持公司展業,在短短1年多時間內連續開發投產了投後管理與風險監測系統、資金交收平臺、匯聯易報銷系統、績效管理系統、簡訊平臺、督查督辦管理平臺等多個系統,實現各類經營管理工作的線上化辦理
  • 南華期貨總經理李北新: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需要加強交流、重視...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崔蕾)12月19日,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的「2020年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在下午由南華期貨和交通銀行承辦的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分論壇上,南華期貨總經理李北新在致辭中表示,科技發展非常迅猛,正快速改變我們的生活與業態
  • 華訊證券董事長周垂富:「後疫情時代」更加凸顯金融科技的價值
    華訊投資發現,後疫情時代」之下,疫情凸顯了金融科技不可估量的價值。一方面,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科技能夠基於風險管理本質,推動產品及服務變革,助力金融行業向「全流程線上化」快速演進;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將加速金融行業服務下沉,承擔起助力小微的「穩定器」和「加速器」職能,攜手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輸血,持續與經濟體中的各個基本單元加速融合,為拉動內需、激活經濟助力。
  • 網際網路時代金融機構借力科技引領變革 _ 財經頻道 _ 東方財富網...
    「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已經屢見不鮮。  科技的發展為金融業引入了新的競爭主體,尤其是在信息爆炸式發展的大數據時代,金融業正在經歷著深刻變革。如何借力科技改良傳統金融的經營模式,順應並引領數據時代的潮流,是擺在金融機構面前的一大課題。  無論是放言「如果銀行不改變,就讓我們來改變銀行」的馬雲,還是正在布局金融板塊的IT企業,都讓時下的金融機構倍感壓力。
  • 《中國金融》|陳元:科技與資本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競爭越發體現為科技實力的競爭。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科技發展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個別領域甚至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整體看距離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關鍵領域「卡脖子」問題比較突出。
  • 「前沿譯文」金融科技的前景:後疫情時代的普惠金融(上)
    此外,國際貨幣組織還訪問了 70 多家金融科技公司、中央銀行、監管機構和商業銀行,全面剖析了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方面的潛力、競爭格局、障礙、監管的作用以及風險。鑑於《金融科技的前景:後COVID-19時代的普惠金融》報告的權威性和重要價值,我們特全文編譯,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