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從《囧媽》看網際網路的超級變革,一場網際網路和傳統電影行業的博弈,我們說了從《囧媽》看網際網路對電影行業的變革,我們也知道了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大勢,任何行業不主動改變,就要等著被改變。
今天看一下科技和金融的融合。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新勢力的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最終還是兵戈相見了。
而在傳統的金融機構看來,「融合先進的金融科技」仿佛是唯一的出路,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當下一天一個樣子的網際網路社會,也許只有這個樣子才可以在新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科技公司的發展
網際網路進入生活開始,到現在為止,隨著科技的算力不斷提升,算法也是越來越優秀,如今的數據收集處理成本已經低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往需要大量人力的金融服務已經逐漸被科技公司的算法取代。
這裡我們以當下主流的支付寶為例,支付信息的整合與分析也帶來了全新的投資、信貸方式,而且支付寶中的餘額寶以及螞蟻金服更是直接觸及到了金融行業,而且反響頗好。
手機等智能終端的普及讓每個人可以個更加直觀地觀察相關領域的最新消息,這對於買基金和股票的客戶來說,頗受歡迎。除此之外,科技公司也在結合智能投顧等方式不斷地進行新的金融投資創新。
科技公司對於金融行業來說,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信息的匯集與傳遞。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相對比較成功的科技公司通常更親睞於平臺化、數據化、通道化的輕資本模式。
傳統金融機構的局限
在過去國內十多年的金融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著不少的金融機構都是把擴大業務規模放在工作重點的第一位,對於每個業務的精細化管理建設反而並不重視,或者說投入的精力相對較少。
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簡單,而且競爭相當嚴重,畢竟其同質化高。所以在面對當下並不成熟的科技公司的競爭中,往往處於下風。
這個時候的傳統金融機構應該觀摩國外的同行業經驗,從而推進金融科技的變革,畢竟國外的金融變革起步比較早,最早可以追溯的八十年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核心金融機構就開始大量招募科技人員和IT工程師,開發了龐大的交易定價和風險管理系統。由此可見其經驗要比我們當下豐富很多。
金融與科技融合
金融與科技融合的未來已來,科技、數位化時代兵臨城下,傳統金融機構要做好面對變革而重新洗牌的準備,積極擁抱新技術,制定以金融科技為中心的戰略。
當下的金融機構必將和科技公司融合,開發出新的智能交易系統。這種系統可以從數據分析、量化模型、交易執行和風險控制等各個方面助力投研人員把握市場動態、捕捉市場機會。
除此之外,大數據必將進一步與金融交融,這樣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整合交易、資訊、經濟資料庫,從而與多家數據提供商、交易中心市場進行緊密連結。把控市場方向的同時也降低了市場風險。
大數據在過去對金融行業已經有著不少的幫助:實時獲取新聞資訊、市場行情、各個經紀商報價以及大多的債券信息,在未來很有可能通過數字圖形化對交易員投資決策提供更加直觀的幫助支持。
總結:
在技術快速迭代更新的大背景下,需要有足夠的鑑別能力,尋找真正解決金融問題的技術,要做好風險控制。並且我們要提高戰略執行效率,不能只停留在概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