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傳統工藝藍皮書發布 傳統工藝大多後繼乏人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長沙12月17日電 (王昊昊)湖南傳統工藝藍皮書--《湖南傳統工藝振興發展報告(2020)》(簡稱《發展報告》)17日在長沙發布。研究結果顯示,不少傳統工藝存在傳承群體斷層現象。

湖南省傳統工藝文化積澱深厚、門類眾多,現有省級以上傳統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12項,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28項。截至2019年12月,列入縣(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湖南省傳統工藝項目共計738項,其中食品製作佔275項,器具製作、紡染織繡、雕刻塑造分別佔74項、59項、80項。

《發展報告》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校長陳鴻俊擔任主編,對湘繡、花瑤挑花等8項傳統工藝進行了專題研究。

《發展報告》專題研究結果提到,不少傳統工藝存在傳承群體斷層、產品創新不足等情況。如湘繡生產型人才主要來自民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湘繡產業從業人員近2萬人,但80%的年齡在30至50歲,90%的學歷在初中及初中以下。湘繡行業擁有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不足30人,年齡也都在50歲以上。

《發展報告》顯示,益陽小鬱竹藝歷史悠久,2018年5月被列為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但目前其從業人員僅100餘人且大多從業者以其他營生為主;侗錦織造技藝是侗族文化的深厚累積,目前侗族地區30歲以下的年輕人很少有人會織錦;花瑤挑花是花瑤民族文化的根基,現僅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四級代表性傳承人8人。

「湖南傳統工藝種類豐富,但人才培養卻嚴重滯後,長期存在技工技師隊伍年齡老化、後繼乏人的問題。隨著現代就業觀念改變、就業渠道拓寬,年輕人不願意學手工操作強度大、學藝時間長、利益回報慢的傳統工藝。人才短缺、創新能力不強已成為制約傳統工藝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陳鴻俊表示。

陳鴻俊建議,國家要將師傅帶徒弟的形式融入高校教育,開設更多傳統工藝行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很多傳統工藝從業者不能將產品轉變為經濟利益,要鼓勵培養兼具經營才能和創作才能的複合型人才。(完)

相關焦點

  • 首個省級層面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藍皮書發布 第二屆傳統工藝振興發展...
    12月17日至18日,「融合·賦能·創新」第二屆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論壇暨湖南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藍皮書發布會在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長沙基地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指導,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省工藝美術協會主辦,湖南傳統工藝研究院、湖南省工藝美術職業教育集團承辦,論壇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世界藝術史研究所提供學術支持。據悉,《藍皮書》是全國首個省級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藍皮書。同時,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工藝美術科普教育基地落戶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這是湖南首個工藝美術科普教育基地。
  • 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論壇在湖南工藝美院長沙基地舉辦,這些亮點...
    2020年12月16日—18日將在湖南長沙舉辦「融合賦能創新」——第二屆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論壇暨湖南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藍皮書發布會。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有哪些亮點吧!亮點1:發布藍皮書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湖南省文旅廳和教育廳的指導下,著眼全省傳統工藝振興整體形勢,立足全省傳統工藝研究基礎,整合資源、統籌規劃,深入、紮實地開展了全省傳統工藝振興調研及《湖南傳統工藝藍皮書》編輯、出版工作。
  • 「融合賦能創新」——第二屆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論壇在湖南工藝美院...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9日訊(記者 王銘俊 通訊員 吳寶善)12月17日至18日,「融合賦能創新」第二屆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論壇暨湖南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藍皮書發布會在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長沙基地舉行。同時,湖南首個工藝美術科普教育基地在這裡落戶掛牌。
  • 民間玩具藝人後繼乏人絕活正消亡
    現狀調查——後繼乏傳人 絕活正消亡   據了解,中國民間藝術從業者數量整體呈萎縮狀態,後繼乏人.在上海,起源於明代的上海獨門絕技露香園顧繡從業者從明代的數百人萎縮到十多人,且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在湖南,傳統織錦藝術的從業者從20世紀80年代的2000人到現在的幾十個人……   更令人堪憂的是,許多民間藝術正在逐漸走向消亡.正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在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時所說
  • 中國傳統工藝——竹編工藝
    材料的不同,決定工藝的不同。國內竹編工藝主要有兩種:(1)以盛產特長節的慈竹西部四川、重慶為代表的瓷胎竹編工藝。(2)以盛產毛竹為主的江浙、江西、安徽、湖南等長江中下遊為代表的粗編工藝。十三歲學徒,陪伴肖師傅五十年的工具而竹粗編工藝的工具也為傳統自製,數量不多,但缺一不可,並且每個師傅都會根據自己習慣自製工具,透過這一件件傳統工具,我們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技藝。
  • 四川傳統工藝創意設計大賽落幕 竹紙燈斬獲傳統工藝與文創類金獎
    四川是傳統工藝資源大省。全省已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6項,國家級非遺項目139項、省級522項、市(州)及縣級非遺項目超過6000項。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07人、省級764人。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7個(全國第一),位列全國非遺保護第一方陣。
  • 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公布 14張湖南名片了解一下
    紅網時刻5月24日訊(記者 鄭重)記者今天從文化和旅遊部了解到,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全國共有383個傳統工藝項目入選,涵蓋紡染織繡、服飾製作、編織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築、金屬加工、剪紙刻繪、陶瓷燒造、文房製作、漆器髹飾、印刷裝裱、
  • 後繼乏人 傳統港式點心要「退出江湖」了?
    後繼乏人 傳統港式點心要「退出江湖」了?香港人幾乎每天都要吃點心,可能是早餐、午餐,有時甚至是晚餐。但過去20年間,能夠做出「點觸人心」的巧手美味、訓練有素的點心師傅大幅減少,一些老店也因無人繼承而被迫結業,難道說,傳統港式點心要「退出江湖」了?
  • 以「雲」為媒 看見傳統工藝振興之光
    紅網時刻長沙12月4日訊(記者 賀衛玲)為美好而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工藝傳承和設計創新,進而讓傳統工藝與美學文化走進現代生活,為復興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呈現當代中國的創新智慧。12月3日下午,湖南省首屆傳統工藝振興學術研討會暨菊花石雕刻行業交流會在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開幕。
  • vans發布「日本織物系列」向傳統工藝致敬
    Vans 2019年新品發布推出日本織物系列(Japan Fabrics Collection)的三個新版本。推出日本織物系列(Japan Fabrics Collection)的核心是希望突出日本傳統工藝,將傳統設計重新用於經典vans 鞋款的鞋身。這次出現的三雙 vans 日本定製將會成為經典鞋款和藝術品。
  • 『 傳統·手工藝 』
    壺卻時時顯現屬於人的涵養之身。茶文化孕育壺文化,它將融合所有愛茶人玩壺人。鬃人是北京市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始。創於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鬃人早先服裝用紙剪成,所繪花紋簡單粗獷。傳至白大成先生後,對舊工藝進行了進一步革新,使其受震後舞動的更加靈巧。
  • 大同傳統工藝大有可為
    到如今,大同手工藝人製作出巨型銅火鍋,成為2017中國大同古都燈會一道亮麗的風景,並由此延伸至4月28日,山西衛視《人說山西好風光》「大同古城旅遊嘉年華狂歡夜」精彩直播,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同銅器再次引起全國注目。  近年來,大同傳統工藝美術在艱難中探索新路,在創新中尋求發展,大同工藝美術人執著追求,努力耕耘,為古都文化抒寫壯麗的一筆。
  • 成都大學傳統工藝研究院揭牌成立
    要立足四川、聚焦西南、放眼全國,開展傳統工藝資源調查,建設傳統工藝資源資料庫;要深挖傳統工藝文化價值,系統開展傳統工藝的整體研究,形成集成成果;要著力現代化轉化,推動傳統工藝創新升級和技藝標準化建設。四要建強隊伍。
  • 上海歷史建築修繕之困:老工匠屈指可數,傳統工藝或後繼無人
    然而,在上海歷史保護建築修繕行業,像吳公保這樣懂理論、會項目管理,又掌握傳統修繕工藝的人已屈指可數。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調查發現,隨著老一批修繕工人轉行或退休,上海歷史保護建築傳統修繕工藝有後繼無人的危險——目前的修繕工人普遍欠缺歷史建築知識,上海也缺乏歷史建築修繕的高級技工培訓體系。
  • 榫卯,是一種充滿中國智慧的傳統木匠工藝
    在瑞士有一座純木料建成的大樓由深諳「河合繼手」的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完成 整棟樓沒有用到任何聯接硬體和膠水全憑精巧的連鎖結構扣在一起,任何親眼見過這座大樓的人無不被建築的精妙結構所折服,世人在感嘆日本精妙的設計時卻不知所謂的「河合繼手」
  • 日本傳統工藝髮飾
    anzashi是一種日本傳統髮飾,從日本Jōmon時代就開始廣泛使用。在那個年代日本人迷信這個髮飾有神秘力量,可以驅邪。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是一種海龜。這種材質在日本的髮飾中應用得極為廣泛。
  • 日本多路徑發展傳統工藝產業
    通過創新促進傳統工藝產業發展  為了振興傳統工藝產業,日本積極推動傳統工藝產品創新,在傳承核心技術的基礎上,注重維持傳統工藝與技術革新之間的平衡。其創新活動主要是通過以下三種途徑開展的。  首先,轉化傳統工藝技術。
  • 盛世周木匠:傳統工藝與現代化生產的結合
    有人認為:傳統手工藝實現產業化也就實現了現代化。其實,傳統手工藝的現代化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 就像傳統工藝裡紅木家具的製作,在剛剛進入現代化生產時,大都是一味追求效率,不知不覺就把傳統工藝雕刻藝術丟掉了。那是一種追求精雕細琢、專注細緻的製作方式,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精神。
  • 景泰藍:傳統工藝的「貨櫃」
    圖片來源於網線和,圖文無關景泰藍還有一個名字,叫「銅胎掐絲琺瑯」,這個名字是以其工藝特點而得,即工匠在一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後,焊接其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用高溫燒制而成的器物。
  • 返璞歸真,領略傳統印染工藝的魅力
    返璞歸真,領略傳統印染工藝的魅力 2017-03-20 15:01:48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