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製作美味的石子菇粥,小編和家裡的大廚先生專門爬山去找原材料——在有點潮溼地帶的野生石子菇。找菇很需要耐心,而且要注意不能用工具將菇撥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扒開一顆松樹下的松葉堆後,讓我們發現了一整排的石子菇,對於第一次找石子菇的我簡直興奮得要跳起。
這裡給大家介紹下石子菇的生產環境及特點。
石子菇喜陰涼,一般是藏於厚厚的落葉之下,而且石子菇有群居特點,往往發現了一顆就發現一整排。正月特別是下過雨後很適合去摘,石子菇的採摘時間比較短,就那麼幾天,如果沒及時發現容易發育過頭導致菌菇的傘頂開爆,甚至是爛在土地裡。
石子菇長相很像香菇,營養價值也比較高,但是比香菇「脆弱」多了,非常的脆,輕輕一碰就會裂開,洗淨後有一層滑滑的黏液在傘頂,所以也就決定了它的口感是爽脆滑口。因為其不好保管,所以在市面上比較少見。
那麼特別易碎的菌菇要怎麼吃呢?大廚先生給大家介紹下具體的做法。
一般石子菇可以跟香菇一樣直接炒煸香的五花肉,配上蒜苗和紅辣椒就很美味了,注意炒的過程中要輕一點翻動鏟子,避免菌菇破碎太嚴重。今天給大家介紹另外一種做法:熬石子菇粥,鮮甜的味道不是普通香菇能比擬的。
閒話不多說,我們開始準備材料。
材料如下:
石子菇一盆、菜心三根、牛肉或者瘦肉二兩、大米適量、香蔥一把,鹽巴等基本味。
步驟如下:
第一步:洗淨石子菇,去掉雜質。
首先我們要將石子菇身上的爛葉子還有其他雜質比如小沙子都去除,用清水將石子菇泡一下再慢慢清洗,注意洗乾淨傘下的褶皺層,裡面容易藏著髒東西,傘頂自帶黏液,可以用大拇指輕輕推洗,不需要也不能將所有的黏液洗乾淨,這樣的菌菇吃起來才會滑口。
第二步:翻炒石子菇,加水煮沸。
這裡我們用了農家大鍋來煮,為的是讓粥燜得更快,在家裡的話可以在鐵鍋中慢慢熬,如果時間不允許則可以換到電飯鍋內燜熟。我們在大鍋中倒入油,加熱後倒入石子菇翻炒,石子菇水分很充足,一邊炒還會一邊出水,炒10分鐘左右,根據吃粥的人數在鍋中倒入開水讓其慢慢煮沸。
第三步:菜心削絲,肉抓粉
將菜心用削絲器削好,再把切成片的牛肉或瘦肉加入生粉抓勻備用。
第四步:加入大米熬粥,再加輔料
在煮沸石子菇的湯中加入洗淨的大米慢慢熬一小時,快起鍋前將菜心絲和肉倒入鍋中一起煮,再加入適量的鹽巴,這樣我們的美味石子菇都做好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是否放香蔥。
石子菇是野生菌菇,其煮粥營養豐富且口味清甜,小孩子也都很喜歡吃,因為很開胃所以一般能夠吃個三四碗都還不夠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