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法典精神貫穿監督執紀執法工作

2020-12-23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刻領會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和核心要義,主動適應實施民法典對紀檢監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維護人民權益,提升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水平。

紀檢監察幹部要把學習運用民法典同履行職責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法治素養和執紀執法能力,在強化監督、執紀審查、調查處置、問責追責等工作中善於貫徹民法典相關規定精神,提高依規依紀依法履職、安全文明辦案的能力和水平。

民法典是新時代保護人民合法民事權利的重要法律依據,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立法領域的重要制度成果。民法典所彰顯出的人文關懷精神對於提升紀檢監察工作水平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紀檢監察機關要貫徹實施好民法典,需要進一步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把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嚴肅查處黑惡勢力「保護傘」、重大突發事故事件失職失責和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用正風肅紀反腐實際成效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紀檢監察機關要嚴格依規依紀依法行使紀檢監察權,堅決防範侵犯合法民事權利的行為。在處理職務違法、職務犯罪等問題時,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將監察法、刑法與民法典等貫通執行。監察法、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監督執法工作規定等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對紀檢監察機關依法履職,保護被審查調查人和涉案人員的合法民事權利作了具體規定,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

紀檢監察機關要達到通過執紀執法懲治腐敗同充分保障合法民事權利的平衡,就需要進一步強化謙抑的執紀執法理念,不得違背民法典精神隨意做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行為和決定。在處置線索時,要突出重點,分清主次,區別對待,堅決糾正「對問題線索都採取擬立案或初核的方式才是嚴懲腐敗」的錯誤認識,嚴格把握初核和立案的條件與標準,防止小題大做。對於輕微違紀違法問題線索,要精準運用談話、函詢等方式,不宜隨意啟動初核。對於需要啟動初核的,要嚴格把握條件標準,嚴格遵守審批程序,嚴格規範審查調查行為,防止隨意降低初核門檻導致初核泛化和審查調查措施運用隨意化的情況發生。在進行問責處置時,要準確區分違紀、違法與犯罪等不同性質的行為,在不當行為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時,應採用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的方式予以處理,嚴格、審慎地把握職務犯罪的入罪標準。要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精準區分輕微不當行為、一般違紀行為和嚴重違紀行為,綜合考量主觀態度和悔過表現,根據不同情形精準運用不同的處理方式,體現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和寬嚴相濟的政策。(陳代勇 作者系貴州醫科大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貴州省監委駐貴州醫科大學監察專員)

相關焦點

  • 中紀委法規室:牢牢把握民法典的中國特色 立足紀檢監察工作實際學...
    一、民法典編纂工作的基本特點民法典編纂工作是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總結了民法典編纂工作的幾個基本特點。(一)編與纂相結合民法典編纂工作既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簡單的法律彙編,而是對現行民事法律規範的編訂纂修。
  • 以「四鐵」精神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
    今年1月8日,中央紀委頒布實施《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這表明執紀者要接受更嚴格的紀律約束,監督者同樣也要接受監督。作為紀檢監察幹部,必須要做《規則》的嚴格執行者,以「四鐵」精神把自己擺進去、鑽進去、立起來、做到位。    鐵一般信仰    崇高的信仰是紀檢幹部監督執紀的內在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用「總開關」、「精神上的『鈣』」等詞句,形象生動地闡述強化共產主義信仰、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極端重要性。
  •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執紀審查全過程
    為輔助做好相關工作,「廉潔西城」特刊發系列文章,今天推送的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執紀審查全過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執紀審查全過程遼寧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 廖建宇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 監督執紀工作規則釋義(3)監督執紀工作應當堅持哪些原則?
    為幫助大家學習貫徹《規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編寫了《lt;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gt;釋義》,對《規則》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和條文內涵進行闡釋。本網陸續推出釋義內容,敬請關注。,強化監督、嚴格執紀,把握政策、寬嚴相濟,對主動投案、主動交代問題的寬大處理,對拒不交代、欺瞞組織的從嚴處理;(四)堅持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執紀者必先守紀,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約束自己,嚴格工作程序,有效管控風險,強化對監督執紀各環節的監督制約,確保監督執紀工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 實施民法典,念好「三字經」
    從民法到民法典,一「典」之加,映照立法水平質的提高,呼喚執法水平同步提升。實施民法典,要念好「三字經」,把這份關乎14億人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權利宣言」,切實落實成維護14億人民奮鬥發展、幸福生活的「護航保障」。  念好「民」字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民為邦本,法系根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
  • ...持續學習貫徹《內蒙古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執法工作辦法》
    4月21日,烏拉特後旗紀委監委組織委機關全體幹部繼續學習《內蒙古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執法工作辦法》,由案件審理室人員對《辦法》進行領學,並結合工作實際對重點章節進行深入解讀。
  • 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推動民法典全面有效實施 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民法典頒布的重大意義,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推動民法典全面有效實施,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出席。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推動民法典全面有效實施,努力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吉林,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提供堅強法治保障。巴音朝魯強調,要把民法典的實施納入法治吉林建設的總體部署,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環節共同發力,推進民法典的法治理念、法律規定在吉林落地生根。
  • 《民法典》物權編貫穿以民為本的理念
    《民法典》物權編作為《物權法》的「升級版」「加強版」,規定了各類財產關係的物權制度。相比《物權法》,《民法典》物權編有哪些變化?記者採訪了湖南人和人(株洲)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如泉。記者:《民法典》的誕生,對社會有哪些重要意義?張如泉:《民法典》是我國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支柱,也是一部與你我密切相關的法典。
  • 「四大檢察」與民法典的這一場「約會」
    黨中央的率先垂範似無聲的號令,全黨全國上下迅速掀起了學習民法典的熱潮。作為國家司法機關和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學好用好民法典自然是重中之重。✎ 6月2日,全國檢察機關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最高檢向全國檢察機關發出學好用好民法典的動員令,並就落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的「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劃出重點。
  • 福建省司法廳「五個帶頭」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
    把民法典精神貫穿普法宣傳教育全過程福建省司法廳「五個帶頭」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瑩□ 通訊員 林珊「宣傳內容與農村工作息息相關,這些語言我們聽得懂、聽得進。」7月1日,福建省司法廳聯合省委宣傳部、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印發《關於切實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學習宣傳的實施意見》,部署在全省範圍內廣泛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從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向基層延伸、緊抓領導幹部「關鍵少數」、著力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強化「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實、廣泛開展民法典進鄉村(社區)活動、不斷豐富民法典宣傳教育形式等6個方面提出具體舉措
  • 民法典正式實施在即,高檢院召開全國檢察機關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
    當前,離民法典正式實施不足一個月時間,檢察機關的「備課」工作做得怎麼樣?進入新發展階段,對照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法典實施提出的更高要求,檢察工作還有哪些差距、短板?怎樣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法典精神貫穿到「四大檢察」「十大業務」中?
  • 有了民法典,如何建設法治政府?
    這既約束了政府創製規則的活動,也約束了政府具體的執法行為。一是政府在創製規則時,要嚴格遵循法律保留原則和法律優位原則,不能與民法典的規定相衝突,不得隨意創設限制或剝奪公民權利與自由或者為公民設定某種義務的規範,否則無效。二是政府在具體的執法活動中,要嚴格遵循「法不授權即禁止」的原則,遵守民法典的規定,不得侵犯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及其他合法權益。
  • 民法典:提升「四大檢察」品質的新動能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典編纂工作專班成員朱虎表示:「民法典明確和保障了人民所享有的各項合法權益,為行政權力的行使劃定了界限。行政檢察監督也應當以民法典為標尺,在行政檢察監督案件的範圍內,對減損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各項行政活動予以監督糾正。」
  • 【學黨規 守紀律】監督執紀工作規則釋義(6) 紀檢監察機關職責定位是什麼?
    為幫助大家學習貫徹《規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編寫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釋義》,對《規則》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和條文內涵進行闡釋。本網陸續推出釋義內容,敬請關注。
  • 中國紀檢監察報: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執紀審查始終
    紀檢監察機關應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豐富哲理和啟示,按照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工作部署,在從嚴執紀執法的同時,做深做實做細思想政治工作,將其如「鹽」一般溶解於執紀審查全過程,化於無形、融於細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監督執紀既有力度又有溫度,達到「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目的,努力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
  • 曲靖「兩院」同堂培訓《民法典》
    8月14日,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曲靖市檢察院在曲靖中院分會場共同參加了最高人民法院舉辦的法院大講堂《民法典》第五、六場輔導講座,講座以視頻培訓的形式開展。培訓中,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劉貴祥從「民法典的幾個重要問題
  • 貫徹實施民法典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即將於2021年1月實施的民法典,是調整我國民事法律關係的根本大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實現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法律保障。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民法典,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法律保障。
  • 卞建林:對標民法典精神,將全面保障人權貫穿刑事訴訟中
    作為「民事主體權利保護的宣言書」,民法典的頒布將對刑事訴訟法產生怎樣的影響,刑事訴訟法如何回應民法典全面保護公民人身和財產權利的要求?帶著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卞建林。
  • 《民法典》講堂第二十八期|民法典,開啟民事司法工作新紀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順應時代要求,符合人民願望,契合發展需要,是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部法典,其內在精神與具體內容,不僅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優秀法律文化,還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的有益成果,是民事法律規範的集大成者。
  •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著力加強法治...
    公安行政執法工作從來就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民法典的實施給公安行政執法帶來了深遠影響,這就要求公安機關必須進一步轉變執法理念、創新執法方式、規範執法行為,在民法典實施中,一方面作為民法典規範的義務主體,需要嚴格執行民法典,履行好法律規定的行政權責;另一方面作為行政執法的主體,則要充分尊重和維護民事主體的各項合法權利,切實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