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已來,東華裡小學為你而來
佛山市禪城區東華裡小學地處禪城區核心地段,位於佛山市壽延路6號,毗鄰祖廟嶺南天地,廣東省粵劇博物館,廣佛一號線普君地鐵C、D站,交通便利,區域歷史底蘊深厚,人文氣息濃鬱。東華裡小學校門圖東華裡小學總投資約2.9億元,是按省級現代化標準建設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學校。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東華裡小學致力打造新樣態未來學校
東華裡小學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嶺南特色彰顯,大力加強校園非正式學習空間建設,重視校園建築、校園景觀與學校辦學理念、特色課程、地域文脈的深度融合,是一所富有嶺南文韻與未來氣息的新樣態未來學校。學校外形建築設計簡約,內部景觀錯落有致,功能場室豐富齊全。
-
stem教育課程是如何發展的
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課程的發展。 STEM教育是全球許多國家都比較認可的跨學科教育模式。美國中小學的課程設置分為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在核心課程中,主要包括數學、科學和信息技術,在職業類課程中,有健康科學教育
-
stem課程的未來發展
格物斯坦小坦克相信Stem教育的發展之路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非常有前景的。Stem教育的優勢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提倡已經漸漸顯示出來,教育是跟隨社會發展變化的,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教育的形式也在發生變化,人們的學習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而stem教育是更好地匹配這些的新的教育模式。
-
麥積區龍園小學舉行「承十載流金、圓百年夢想」書畫邀請展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9月1日,麥積區龍園小學「承十載流金、圓百年夢想」慶祝建校10周年暨慶祝第36個教師節師生書畫邀請展在區博物館開展。他指出,龍園小學師生書畫邀請展是該校藝術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彰顯麥積區全體師生綜合素質的一個縮影,還是分享書畫藝術帶來的快樂、薰陶感染更多的孩子熱愛藝術、鑽研藝術、成長為藝術家的有效途徑,更是提升全區師生審美情趣、藝術修養和推進「三園式」校園建設走內涵式發展的有效途徑。
-
禹城市徒駭河小學舉辦課程融合STEM 學科論壇
12月29日上午,禹城市徒駭河小學舉辦「徒駭河小學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融合暨STEM學科建設論壇」。出席本次論壇的領導和嘉賓有:陵城區教科院王治國主任,陵城區STEM教育研究團隊負責人李富華校長,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王海新主任,德州市東風東路小學陳春雪主任,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姚桂芳主任,夏津縣課程融合學科中心肖光磊主任,禹城市委工委副書記、教體局黨組副書記徐敬泉,禹城市教體局研究室主任王孟利。
-
東華理工大學承辦2019年江西省素描優秀作品展順利開幕
中國教育在線訊 由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江西省美術家協會素描藝術委員會聯合主辦,東華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承辦的2019年江西省素描優秀作品展,於2019年10月14日下午2點30分在江西省展覽中心舉行開幕式。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東華小學開學了
華亭市東華小學的學子們在經歷了別樣的假期後,終於迎來了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日。華亭市東華小學防疫宣傳片---疫情下的開學第一天 首批入校複課的是四五六年學生,一二三年級學生將在4月19日通過健康審查後錯峰錯時到校。
-
幼兒園stem教育課程模式如何
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提倡stem教育應該從幼兒時期開始,真正貫穿孩子成長始終,讓孩子越早接觸到全面的stem教育,對將來孩子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由於國內STEM教育相對國外起步較晚,國內STEM教育課程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
-
東華小學:讓教育充滿陽光
11月30日,縣中小學素質教育成果評估專家組走進東華小學,對東華小學素質教育成果進行檢查評估。 東華小學六一班學生 李洲航 我參加的是人工智慧社團,我非常喜歡裡面的機器人小智,因為它開發了我的智力,鍛鍊了我的動手能力,讓我對科技產生了極大興趣,我希望我長大以後也可以做出像小智這麼可愛的機器人。
-
STEM教育,創客教育,和傳統教育有什麼區別
我們都知道傳統教育方式是「聽」「說」「讀」「寫」,STEM教育區別於傳統教育就是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及思維能力。 STEM教育: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 創客教育: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本義是指出於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
-
瀋陽市盛京小學:傳統文化立品 現代文化樹人
寒假期間,瀋陽市教育局將接管的原遼寧省立、瀋陽縣立21所中等學校調整為19所。對市區、郊區接管的103所小學,均「保持原狀」。為接管教育,1949年1月,瀋陽市教育局舉辦中小學教師研究班,為期1個半月。1949年3月10日,大東區完全小學和全市其他中小學一樣正式開學。學校第一任校長高明久,上任時年僅23歲。接收當時,學校南門兩側的教室已破爛不堪,已近倒塌,無法上課。
-
傳統文化的「傳」與「承」
不管如何討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很多傳統年俗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對於傳統年俗的式微,有人痛心疾首,有人覺得無所謂。這反映出現代人對待傳統文化的兩種不同態度。今天,我們應如何看待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傳統文化?復旦大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葛劍雄的這篇《傳統文化的「傳」與「承」》或許能夠帶給我們新的思考。
-
東華小學:「東華華韻」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圖)
自11月20日起,東華小學第一批參加國培計劃的教師們奔赴哈爾濱。近日,教師們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陸續歸來。此次國培,培訓單位精心設計課程,聘請國家、省、市級知名專家和教授,為教師們帶來了一場場理論與實踐的視聽盛宴。培訓通過專題研究、案例剖析、實踐觀摩等方式,使教師們的角色真正從聽課者轉化為參與者,培訓具有很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
禮敬中華傳統文化 東華大學藝術中心再續經典
然而,在這闔家歡樂的日子裡,東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的老師和藝術團民樂團及鍵盤隊的學生們則早早返校。2月18日起,進入全員集訓行動中,爭分奪秒的為即將舉辦的民樂音畫「在絲路上等你」專場音樂會和全國非遺傳統音樂藝術匯演做準備。藝術團的師生們提早結束假期,渾然忘我地投入到集訓中。
-
佛山小學開設粵劇特色課程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成為學生課程表裡的「常客」。 普及:學校每周安排兩節曲藝課 每周三下午,佛山市第一小學五年(1)班的葉栩玥都期盼著能快點粵曲粵劇團的上課時間。「自從進了粵曲粵劇團後,我對佛山這項傳統文化有了更多了解。」
-
傳統與當代的交融 在東華大學感受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
傳統與當代的交融 在東華大學感受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時間:2020/12/24 15:25:12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徐小雯 吳婭琳 劉時玉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
青島朝城路小學STEM課題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立項(組圖)
青島朝城路小學經過前期的反覆論證和思考,將區域的海洋特色和stem相結合,確立了研發課題「海洋特色的stem課程的開發和研究」,劉鵬主任、楊晨曦老師代表學校課題組在大會做課題開題報告,並經過答辯獲專家推薦,該課題在中科院正式立項。後期我校將在專家的引領下,針對學校的海洋特色與stem相結合,進行課程的開發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