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君王不認錯?假命題 真道理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二十多年前,我在單位圖書館積滿灰塵的書架上,翻到了一本路工先生編的《明代歌曲選》,其中有一首小曲《玉抱肚·官悟》,引起了我很大興趣,特別是最後幾句,至今還記得:

一邊是富貴榮華,

一邊是地網天羅。

忠臣義士待如何?

自古君王不認錯!

這幾句小曲,大概是作者在替諫官發牢騷,同時也表達了作者本人對君王的看法。最後一句「自古君王不認錯」,給我的印象最深,多年來總是盤桓在我的腦際,我仿佛聽到小曲作者在告訴世人:自古以來,那些進諫的「忠臣義士」(諫官),縱然怎樣披肝瀝膽地勸諫,君王也不會認錯,不會做一點自我批評。默念著這句曲詞,我總是在想:口含天憲,乾綱獨斷的天子,哪會知道自己有什麼錯?又何須認什麼錯?「自古君王不認錯」,這句斷語,應該說大體是正確的。但細究起來,卻並不那麼全面。誠然,君王一般來說是不肯認錯的,這是君王的常態,這樣的事例也一抓一大把,數不勝數;但也確有不少君王曾做過一點自我批評——或是下過罪己詔,或是口頭認過錯,這也是實情,而這些文字的、口頭的自我批評,又並非都是虛偽的。

關於皇帝做自我批評,除了乾隆,我從手邊的資料中又找到了下面幾個例子。

漢武帝是個好大喜功的皇帝,但也是一個勇於認錯改過的皇帝。大臣桑弘羊在奏議中指陳朝政之弊,他便下罪己詔,深悔自己的過失;受了方士的矇騙以後,他又面對群臣「自嘆愚惑」。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能這樣自責,委實不容易。

明初建文帝是個沒坐穩皇帝位子的皇帝,但他勤於政事,也有認錯的雅量。有一次,他上朝晚了,御史上書進諫,話說得很不客氣,但建文帝非但沒有發怒,反而大度地把御史勸諫自己的事宣示天下,讓全國百姓都知道自己的過失。建文帝當時在民間的印象,是個仁厚的皇帝,這或許與他知道認錯有關。

明成祖是個暴虐之君,但也知道有錯自責。對於自己處理過的奏章,他規定必須由六科複查,發現不當,便改正過來,通政司的官員勸他說,這樣會損害天子威信,明成祖卻說:「改而當,何失也?」意思是把錯誤改成正確,又會失去什麼呢?明成祖雖然暴虐,但建立過很大的歷史功績,尋其原因,能夠有錯自責,恐怕是其中之一。

正德皇帝是明朝的一個花皇帝,荒淫得很,但臨死前也有自悔之詞。他向守在病榻旁的司禮太監說;「我的病已無藥可醫了,請轉告太后,還是國事重要,多和閣臣們商量吧。過去的事,都是我一個人的錯,與你們這些太監無關。」這個荒淫了一輩子的皇帝,臨死前總算承認了自己有過錯。

清朝,除了乾隆皇帝下過罪己詔,還有好幾個皇帝也下過罪己詔,或是以其它方式自責過。

相關焦點

  • 命題的真值;「正確」,「錯誤」;矛盾律;假命題
    …真命題(true statement):數學中,把用語言、符號或式子表達的,可以判斷真假的陳述句叫做命題。命題真值只能取兩個值:真或假。真對應判斷正確,假對應判斷錯誤。
  • 2021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技巧:假言命題是「真」是「假」
    不如拿起手中的紙筆,今天甘肅中公教育帶你一起揭秘假言命題的那些「真」、「假」情況。知識點揭秘:①假言命題的逆否命題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標準形式:原命題:A⇒B 逆否命題:非B⇒非A性質: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等價,同真同假②假言命題的矛盾命題標準形式:原命題:A⇒B 矛盾命題:A且非B性質:原命題與矛盾命題兩者永遠一真一假第一步(理解簡單題目)【例1】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
  • 2020初三數學複習:非真即假,數學「命題」帶給生活的啟示
    判斷命題的真假關鍵是要熟悉課本中的性質定理.命題的「真」「假」是就命題的內容而言.任何一個命題非真即假.要說明一個命題的正確性,一般需要推理、論證,而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分析由對頂角相等得出A是真命題;由直線y=x﹣5的圖象得出B是真命題;由五邊形的內角和為540°得出C是真命題;由因式分解的定義得出D是假命題;即可得出答案.點評本題考查了命題與定理、真命題和假命題的定義:正確的命題是真命題,錯誤的命題是假命題;
  • 這是一個假命題嗎?
    這究竟是一個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呢?這本來不是一個什麼難題.
  • 邏輯學的排中律: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這對於定義什麼是真和假的人來說是十分清楚的。」《墨經》中則說:「彼,不兩可兩不可也」(《經上》)。「謂辯無勝必不當。說在辯」(《經下》)。「所謂非同也,則異也。同則或謂之狗,或謂之犬。異則或謂之牛,其或謂之馬也。俱無勝,是不辯也。辯也者,或謂之是,或謂之非,當者勝也」(《經說下》)。排中律的內容是: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 【離散數學 | 數理邏輯之命題邏輯】命題公式、解釋與真值表
    複合命題是由原子命題與聯結詞構成的命題。所以,當其中的原子命題是命題變元時,此複合命題也即為命題變元的函數,且該函數的值仍為"真"或"假"值,這樣的函數可稱為真值函數或命題公式,此命題公式沒有確切的真值。
  • 2018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答疑:假命題永為真是怎麼回事?
    條件中沒說張三及格,那張三及格就恆為真嗎?肯定不能這樣認為,這有點類似於「訴諸無知」。還有一種解釋說:因為很明顯a真b假的時候,「如果a那麼b」為假,而邏輯中規定除了確定為假的,其他的就為真。這個也是站不住腳的。不確定張三及不及格,張三就是及格了?把這個問題歸結為「邏輯中就是這麼規定的」也是解釋不了的強詞奪理。
  • 推理並不要求前提真,假命題之間完全可以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
    推理是從一個或者一些已知的命題得出新命題的思維過程或思維形式。其中已知的命題是前提,得出的新命題是結論。例如,下面兩段話都表達推理:例1 如果所有的鳥都會飛並且鴕鳥是鳥,則鴕鳥會飛。所以,如果鴕鳥不會飛並且鴕鳥確實是鳥,則並非所有的鳥都會飛。例2 我們都是瞎子。吝嗇的人是瞎子,他只看見金子看不見財富。揮霍的人是瞎子,他只看見開端看不見結局。賣弄風情的女人是瞎子,她看不見自己臉上的皺紋。
  • 秦滅六國後,各國的君王結局如何?全都不得善終
    一個天下容不下兩個王者,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所以就不難理解嬴政為什麼那麼追求天下一統了。那麼嬴政在滅掉六國後,六國的君主各自的結局都如何呢?魏國公元前225年,十萬秦軍向著魏國發起了最後的總進攻,為了快速破城,秦兵將黃河之水引到了魏都大梁,大梁的城牆被大水浸泡了三個月,魏王假看大勢已去,於是選擇向秦國投降。本以為能留下一條命,可是後來被憤怒的秦軍給斬殺了。
  • 勇於認錯 堅決不改 如是為人 最易耍賴
    門勇於認錯堅決不改  如是為人最易耍賴不論男女如果如此  永遠難以開發內才若不及時回頭是岸  最多弄個破罐破摔進入惡性循環之後  福報遺漏還易使壞所以亟需心力訓練  互幫互助培養大愛使用愛心再加耐心  才能糾正這種奇怪究其根本是沒認錯  知錯認錯必然會改阿彌陀佛複查考題時一旦真正地認識了錯誤那就一定好改關鍵的關鍵是他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好像知錯又沒有真正地知錯那當然不會改了所以需要凝神聚氣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才有可能發自內心改正自己的各種毛病清除賴氣
  • 行測,一真一假反對關係
    A.只有1個人是外地人B. 30名職工都是外地人C. 30名職工都不是外地人D.只有1個人不是外地人題型判定題目中給出3個命題,這些命題中有真有假,只有一句是真話,要求通過判斷命題的真假情況推理某些結論。(1)秒殺法:「只有一個是真的」, 即「一真」題型。
  • 輕鬆識破「矛盾命題之真假話問題」的偽裝
    一、適用題型:題幹當中有直言命題、聯言命題、選言命題、假言命題的矛盾關係:比如,「所有...是...」和「有些...非...」、「某個是」和「某個非」、「p且q」和「非p或非q」......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非丁:非丁題幹已知是兩真兩假,我們知道在直言命題中「有些...是」和「所有...非」是矛盾關係,所以甲和乙的兩句話為一真一假,則丙和丁的話也為一真一假。
  •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txt下載永夜君王筆趣閣永夜君王最新章節免費閱讀微信搜索「小說堂」或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後,回復「永夜君王
  • 反證法——證明命題為真命題的殺手鐧
    教材中第一次使用反證法是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一小節中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八時用到。第二次用到是在立體幾何中證明兩直線是異面直線。反證法首先假設某命題不成立(即在原命題的題設下,結論不成立),然後推理出明顯矛盾的結果,從而下結論說假設不成立,原命題得證。反正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原命題與其逆否命題是同真同假的兩個命題。為什麼說反證法是證明真命題的殺手鐧呢?
  • 2020吉林省考行測技巧:聯言命題的推理規則及矛盾命題
    但是,大多數考生初步接觸邏輯部分的知識點和題型一般難度較大,其中有一類題型叫做聯言命題,它是復言命題的一種。聯言命題一般形式為p且q,表示p和q都成立。只有兩個致命題p和q都為真,整個聯言命題才為真。但聯言命題p且q為假時,其中一個支命題p如果為假,另一個支命題q的真假性不能確定;其中一個支命題p如果為真,另一個支命題q一定為假。
  • 「假分數」的認知及其教學研究的認知 ——兼評羅鳴亮老師「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
    張先生的回答非常精彩:「我覺得,這節課是談真分數和假分數,一開始從真命題和假命題入手未嘗不可。討論的重點是區分兩種『真假』:第一種,假警察一定不是警察,假人民幣一定不是人民幣,等等;第二種,假命題還是命題,假話還是一句話,等等。」「真分數和假分數是西方學者在歷史上形成的。中國古代沒有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區分。這種歷史上給某對象命名的歷史事實,沒有必要讓學生去發現,直接閱讀教材就好了。」
  • 農信社備考:邏輯判斷之真真假假
    文|天津金融人(tjyhzp)在公考行測邏輯必然性題目考察中,真真假假的命題形式呈現是比較重要的一個考點,而題幹以對話出現,並且明確有一句真話或假話,或者兩真兩假的形式呈現也是出現頻率比較高的。那麼針對這個類型的題目該如何複習呢?
  • 2021國考行測判斷推理之聯言命題的推理規則及矛盾命題
    但是,大多數考生初步接觸邏輯部分的知識點和題型一般難度較大,其中有一類題型叫做聯言命題,它是復言命題的一種。聯言命題一般形式為p且q,表示p和q都成立。只有兩個支命題p和q都為真,整個聯言命題才為真。但聯言命題p且q為假時,其中一個支命題p如果為假,另一個支命題q的真假性不能確定;其中一個支命題p如果為真,另一個支命題q一定為假。
  • 國家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聯言命題與選言命題技巧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國家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聯言命題與選言命題技巧,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只有支命題p和q都為真時,聯言命題「p並且q」才為真,其他情況下該命題為假。這與日常語言中「並且」表達的含義基本相同,如某招聘啟事上要求應聘者「碩士學歷,且未滿35周歲」,這說明應聘者應同時滿足「碩士學歷」和「未滿35周歲」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 2021甘肅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復言命題之聯言命題
    (帥且富)帥 且 富√ ×(帥但不富可以駁倒例句)× √(不帥但富有可以駁倒例句)× ×(不帥也不富有可以駁倒例句)以上三種情況涵蓋了所有能夠駁倒例句的情況,綜合三種情況表達的是非帥和非富兩個條件中,至少有一個是成立的,兩個可以同時成立,那麼能夠表達這種關係的關聯詞是「或」字,故:(帥且富)的矛盾命題是(非帥或非富),所以P且Q的矛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