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一真一假反對關係

2020-12-10 匯品生活萬三千

一、反對關係理論講解1.特點可以同真,可以同假。2.反對類型(1)「有的是」和「有的不是」(必有一真,可以只有其中一個是真的,也可以同真)。(2)「所有都是」和「所有都不是」(必有一假,可以只有其中一個是假的,也可以同假)。3.秒殺口訣欺軟怕硬。「所有」硬氣,遇到「所有」,找點名那句,順著說,人稱變所有;「有的」軟,遇到「有的」,找點名那句,反著說,人稱變所有。

▎例1 ▎(2016上海)某單位今年新招收了30名職工。①新招收的職工裡有人是外地的。②新招收的職工裡,學歷最高的不是外地人。③新招收的職工裡有人不是外地的。如果上述三個判斷中只有一個是真的,則下列哪項正確地表示了該單位新招收的職工中外地人的數量?A.只有1個人是外地人B. 30名職工都是外地人C. 30名職工都不是外地人D.只有1個人不是外地人題型判定題目中給出3個命題,這些命題中有真有假,只有一句是真話,要求通過判斷命題的真假情況推理某些結論。

(1)秒殺法:「只有一個是真的」, 即「一真」題型。題乾沒有矛盾關係,出現了兩個「有的」,找到點名的那句(第二句),反著說,即「學歷最高的是外地人」,人稱變所有,即「所有人都是外地人」,所有人即30名職工,B項當選。故正確答案為B。(2)常規思路:題目只有一真,但題乾沒有矛盾關係。①③出現兩個「有的」,必有一真,本題只有一真,真話一定在①③中,第二句話為假話,說明學歷最高的是外地人。「某個人是外地人」可以推出「有的人是外地人」,即第一句話為真,無對應選項。只有1句為真,第三句一定為假,其矛盾命題為真,第三句的矛盾命題為「所有人都是外地人」,B項當選。故正確答案為B。

▎例12 ▎(2016吉林乙)某次數學考試結束後,甲班班長和學習委員一起對考試成績進行了預測,具體如下:①有人考試沒及格。②有人考試及格了。③班長考試沒及格。成績公布後,發現三句預測中只有一句話正確。可推知:A.甲班同學都沒有及格B.甲班同學有人沒及格C.學習委員考試及格了D.學習委員考試沒及格題型判定題目中給出3個命題,這些命題中有真有假,只有一句是真話,要求通過判斷命題的真假情況推理某些結論。

(1)秒殺法:題乾沒有矛盾關係,出現兩個「有的」,找點名那句(班長考試沒有及格),反著說即「班長考試及格了」,人稱變所有,即「所有人考試都及格了」,可以推出「學習委員及格了」,C項當選。故正確答案為C。(2)常規思路:本題沒有矛盾關係,①②為反對關係,兩個「有的」必有一真,故③必然為假,其矛盾命題是班長及格了,但沒有選項與之對應。根據班長及格可知②為真,但沒有選項與之對應。題幹說明只有一句為真,說明①為假,其矛盾命題為真,即所有人都及格了,所有人都及格了能夠推出學習委員考試及格了,對應C項。故正確答案為C。依題提示一真一假題型(反對關係)小結:(1)解題思路:確定真假個數,找關係(反對),找到關係後看其餘。(2)反對關係的特點:可以同真,可以同假。(3)反對關係的類型:①「有的是」和「有的不是」(必有一真,可以同真)。②「所有都是」和「所有都不是」(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相關焦點

  • 公務員考試行測:反對關係
    公務員考試行測:反對關係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公務員考試行測:反對關係考點剖析
    公務員考試行測:反對關係考點剖析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行測邏輯之反對關係
    行測答題技巧:2015年國考筆試正在悄悄拉開帷幕,你想在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嗎?你想快速提升自己的行測成績嗎?那我們就必須熟悉考試的每一種題型,下面就由中公教育資深專家為大家講解邏輯中常考的反對關係。有更多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請點擊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指導:上反對與下反對的關係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教育發布: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指導:上反對與下反對的關係,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直言命題中考察的上反對關係主要是「所有是和所有非」 (此外還有「所有是和某個非」、「所有非和某個是」)。上反對的性質是:互為上反對關係的兩個命題「必有一假,可以同假」.據此出題形式上主要有兩種:   1.已知真,求假。
  • 2015國考行測備考妙招:用反對關係速判真假話
    對於接觸過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試題的考生來說,會發現有一類題型反覆出現,那就是真假話問題,對於這一題型較為熟悉的考生來說,在題幹中看到真假話問題時,立刻就會想到矛盾關係,通過矛盾的真假性來解題。
  • 2020省考行測備考:巧解真假話題目之反對關係
    邏輯判斷是行測考試中的一個重要考點,尤其是必然性推理每年都會出現相關題型,而其中常出現的一種題目叫真假話題目,真假話題目中包括矛盾關係真假話、反對關係真假話以及樸素邏輯真假話,平時出現的題目以矛盾關係為主,大家都知道通過找矛盾來做題,反對關係的題平時見得少,所以出現之後有些考生可能無所適從
  • 2020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直言命題解題技巧之妙用反對關係
    本文主要介紹2020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直言命題解題技巧之妙用反對關係。查看更多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資料,請點擊並>>>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頻道。在行測直言命題中我們運用的對當關係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最常見的可能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矛盾關係,解決真假話問題可以達到快準狠的效果,但有一類對當關係卻容易被我們忽略,那就是反對關係。
  • 2016福建招警考試行測備考:直言命題中的上下反對關係
    2016福建招警考試行測備考:直言命題中的上下反對關係 招警考試行測科目言語理解題型中,直言命題常常會被考到。什麼是直言命題?直言命題是相對於復言命題來說的。
  •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直言中下反對關係的考點解析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直言中下反對關係的考點解析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進入緊張的筆試備考環節,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比較好的備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豐富的備考資料,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 2020甘肅省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直言命題之上下反對關係
    在公務員行測考試當中,會有一類考得相對來說較偏的題型,就是直言命題的上下反對關係。今天中公教育就給大家來分享一下,如何利用上下反對關係的特性。一、上反對關係1含義:上反對關係是指對於同一事物的描述,除了A、B之外,還存在其他情況,且A、B是不相交的,此時A、B為上反對關係。
  • 2014甘肅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上反對關係考點剖析
    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言語理解題型中,直言命題常常會被考到。什麼是直言命題?直言命題是相對於復言命題來說的。  直言命題的對當關係中有三組關係:矛盾關係、推出關係和上下反對關係,每種關係都有其對應的知識考點,那麼在上下反對關係中的上反對具體指的是什麼關係呢?它所對應的知識考點又有那些?  1.上反對關係中必有一假  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上反對的含義,我們需要先從上反對的核心代表詞——「所有是」與「所有非」入手分析。
  • 2020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直言命題之上下反對關係
    2020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直言命題之上下反對關係由華圖黑龍江公務員考試網整理髮布,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更多關於黑龍江公務員考試內容,請關注黑龍江公務員考試頻道!   在公務員行測考試當中,會有一類考得相對來說較偏的題型,就是直言命題的上下反對關係。
  •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要搞清楚的關係:上反對與下反對
    一、上反對關係上反對關係是指對於同一事物的描述,除了A、B之外,還存在其他情況,且A、B是不相交的,此時A、B為上反對關係。直言中考察的上反對關係主要是「所有是和所有非」 (此外還有「所有是和某個非」、「所有非和某個是」)。上反對的性質是:互為上反對關係的兩個「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 2015年廣東事業編行測答題技巧:行測考試中的矛盾和反對關係
    2015年廣東事業編行測答題技巧:行測考試中的矛盾和反對關係 2015-10-12 10:25:41|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2013國考行測備考:邏輯下的反對關係
    2013國考行測備考:邏輯下的反對關係 邏輯裡面對於下反對關係的定義是指雙方不能同假,但是可以同真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實例來研究。比如:甲班有的同學是黨員,有的同學不是黨員。這兩句話之間就是下反對關係。
  • 2021江蘇省考行測技巧:邏輯判斷上反對關係_北京中公教育
    2021上海公務員考試公告解讀峰會行測直言命題知道直言命題六種形式之間存在矛盾關係,比如「有些是」的矛盾是「所有非」,「有些非」的矛盾是「所有是」。那麼「所有是」「所有非」之間是否存在邏輯關係呢?中公教育帶大家通過一個例子來研究一下。
  • 邏輯推理部分中反對關係的應用
    邏輯推理部分中反對關係的應用 不管是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還是地方公務員考試,行測中令大部分考生頭疼的應該屬邏輯判斷部分。
  • 公務員考試行測解題技巧:真假話問題之反對法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公務員考試行測解題技巧:真假話問題之反對法,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相信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對於這類題目的基本的解題思路並不陌生,也就是尋找題目中的矛盾關係,利用矛盾的性質一真一假來解決問題,但是對於有些題目,並沒有矛盾關係,此時應該怎麼辦呢?國家公務員考試網(http://nx.huatu.com/)認為,真假話問題的關鍵是判定真假情況,因此這時候可以考慮採用反對法來解決。
  • 2020清遠事業單位:矛盾的「兄弟」——讓人迷惑的反對關係
    矛盾關係,指的是在同一素材下,兩個方面永遠一真一假,所以矛盾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互為矛盾的雙方必有一真一假。但是,反對關係卻不是這個特點,反對關係我們分成兩個,一個是上反對關係,一個是下反對關係。什麼是上反對關係呢?其實就是「所有A是B與所有A非B」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它們有什麼特點呢?如果是上反對關係則必然有一假。這是怎麼來的?我們來看個例子。
  • 2019甘肅軍轉幹行測備考:妙用反對關係
    在行測直言中我們運用的對當關係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最常見的可能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矛盾關係,解決真假話問題可以達到快準狠的效果,但有一類對當關係卻容易被我們忽略,那就是反對關係。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怎樣可以用好題幹中的反對關係。1,反對關係分類反對關係分為兩類,即上反對和下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