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母語國家,任何一個小學生都能看懂《獅子王》、《蝙蝠俠》、《復仇者聯盟》等英文原聲電影,除非電影的內容超出了孩子理解的範圍。大思英語的設計思路是為孩子創造英語母語國家的語言環境,讓孩子擁有英語母語國家的孩子的同款聽力水平。
那麼,大思英語是怎麼做到的呢?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在聽力訓練中,用圖片代替中英文字幕,讓孩子聽音識圖。國外的孩子英語啟蒙的時候,沒有中文字幕,他們是看到一件東西,聽到別人怎樣形容它,然後記住發音。之後聽到發音就知道是什麼東西,漸漸地就會說英語了,就跟我們學中文是一樣的。大思英語的聽音識圖訓練系統正是模擬了英語母語國家的啟蒙方式,從聽力入手,培養英語思維。
傳統的少兒聽力訓練中,英文總是有中文注釋,訓練時間一長,學習者聽到英文先會在大腦中翻譯成中文才能理解,陷入「翻譯思維」的誤區,理解的慢,表達的慢,而且口語和寫作經常會出現中式英語。大思英語以聽音識圖的方式幫助學習者建立聲音和意思的聯繫,從學英語之初就斷絕中式英語的可能性。每天20分鐘,一周學習5天,1年可以學完小學階段的內容,經過3年的訓練就可以達到高中生的聽力水平。
千萬不要小瞧去掉中英文字幕這一舉措。很多大學英語老師都會建議學生看英文原版影視劇來學習英語,真正懂得教學的老師會強調要把字幕遮住。很多大學生帶字幕追美劇看滿四年,英文水平毫無長進。但遮住字幕堅持看原版英文視頻的學生英語水平必然突飛猛進,畢業後或進入外交部、行政機關的外事部門,或成為各大外企高薪外派崗位爭搶的寵兒,或出國留學在國外溝通學習無障礙。
但是,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堅持的。擋住字幕後會看不懂,有趣的影視劇就變得枯燥乏味。況且,中國式英語教育極其不重視聽力的訓練,長期中英文對照、死記硬背的應試英語教育培養出了根深蒂固的中式思維,等進入大學再糾正為時已晚。95%的中國學生畢業時依然是聾啞英語,只能做題,不能應用,局限性非常大,為自己的未來關閉了很多可能性。
那麼大思英語又有什麼不同呢?難道沒有中英文字幕的大思英語就不枯燥嗎?這就要說到大思英語的另一項創舉——獎勵競爭機制。在大思英語進行聽音識圖訓練,選對了會有獎勵分,學滿一定時間會獲得獎狀,同一個班的小朋友還有分數排行榜。獎勵多且密集,充分激發孩子的進取心與好勝心,讓孩子對學英語產生打遊戲一般的熱情。就算是選錯了,系統也會自動發起重複訓練,幫助孩子掌握這個知識點並作出正確的選擇。
在未來,大思英語的孩子會像英語母語國家的孩子一樣,對英語一聽就懂,一學就會,成為英語高階人才,與英語世界無障礙溝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